1852铁血中华(校对)第2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7/655

  萧朝贵爽快的从黄伞上走出来,拉起韦泽之后萧朝贵笑道:“韦兄弟走的好快,这不知不觉之间竟然跑到我等前头来了。”
  韦泽一愣,他没想到萧朝贵竟然这么说。萧朝贵在军中以幽默诙谐著名,仅仅这一句话就让韦泽感觉不太好应对。不过韦泽早就做了不少准备,他正色说道:“西王,您这玩笑开的太大了,我是怎么追赶都没能追上大家,还得让大家拐回头来接我。”
  萧朝贵听了韦泽的话,忍不住大笑起来。笑了片刻,萧朝贵再次拍了拍韦泽的肩头,“韦兄弟,你抓到乌兰泰的那次,我就知道你是少年英雄,这次你能从梧州一道追到这里,实在是了不起。”
  对这称赞,韦泽只是笑了笑,却没说什么。接着就听萧朝贵说道:“既然到了道州,韦兄弟前面带路,赶紧进城。”
  韦泽答道:“西王,属下只留了守门的部下,其他兄弟都已经撤出城来。还请西王安排进城的事情。”
  “哦?”萧朝贵看了看韦泽,却没有立刻回话。
  韦泽接着说道:“如何安营还得由诸位王爷安排,属下就先把兄弟们调出城,这样也不用来回跑。”
  “嗯。”萧朝贵已经听明白了韦泽的意思,他也不再说什么,带头进了道州城。
  韦泽心中微微松了口气,上头有人顶头上司的时候,把安排的权力交出去是最聪明的做法。若是韦泽的部队先把最好的位置都给占据了,到最后还是得让出来。与其这样,还不如一次到位,反倒省了很多毫无意义的冲突。
  城内的确是没有留下一兵一卒,萧朝贵进城一看就知道了。他先进了道州知州衙门看了看,又重新向城外走去。他边走边说:“韦兄弟,不知你愿不到我部下。”
  “西王,属下是南王的部属。”韦泽答道。
  萧朝贵叹了口气,“南王已经升天了。”
  “什么?”韦泽愣住了。
  见韦泽愣在原地不动,萧朝贵也停下脚步。他的脸上有些黯然的神色,“韦兄弟,在蓑衣渡,南王受了伤,没两天就升天了。”
  “那是谁干的?”韦泽忍不住问道。
  “好像是个叫做江忠源的清妖。”萧朝贵答道。
  “江忠源?”韦泽重复了这个名字一边。
  萧朝贵见到韦泽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样,他问道:“韦兄弟知道这个人?”
  “呃?属下抓到过清妖的俘虏,听他们说起清妖的首领,听说过这个人。”韦泽忙向萧朝贵解释,说完之后,韦泽恨恨地说道:“若是下次让属下遇到这个清妖头子,定然杀了他给南王报仇!”
  虽然嘴里说的激昂慷慨,韦泽心里面却完全不是这么想的。穿越到了这个太平天国时代,韦泽也不是完全“无亲无故”,江忠源这个人就与韦泽有点“故人之情”。
  在2005年的时候,有四名湖南农民工把一位故去的老乡遗体用编织袋包裹起来,想坐火车把老乡的遗体运回故乡安葬。这件事在网上很是闹得沸沸扬扬。不少人对这种千里运尸的侠义之举很是赞赏。有些相应的文章中就提起了一个名叫“江忠源”的清朝人。
  江忠源是湖南新宁人,更是新宁第一个举人。和普通举人一样,江忠源也数次进京赶考。进京赶考的公车,可谓含辛茹苦的北漂一族,许多人命运不济,为前程而做的赌博,往往是用性命来下注。客死京师的不在少数。
  湘乡学子邓鹤龄当过江忠源的老师,因病咯血,奄奄一息。江忠源护送邓老师南归。病人在路途中去世,江忠源为他买棺木收敛,将灵柩送回湘乡。
  江忠源再度进京时,同年生曾如鑨在京师故世,江忠源又将遗体送回他的故里武冈。
  因为搬运尸体的时候客栈不让江忠源入住,江忠源还痛打了客栈老板。当地官员接到报案之后亲自来看,得知了江忠源的所作所为,大为赞叹。竟然没有处罚江忠源。
  江忠源行程万里,将朋友的灵柩送回原籍,误了考期,在所不惜。如此的古道热肠,让他的急公好义声震京师,不仅在湖南人中传为美谈,外省人士也以结识他为荣幸。
  这也并不足以让韦泽记住这么一个清朝人,韦泽有一个网上的好朋友,他的外高祖竟然就是江忠源。大家以扶柩送友说起,又谈起了江忠源的不少事情。当然,这位江忠源的后人并没有两湖杰出地主阶级代表人物的后人的阶级觉悟,反倒是对太平天国评价甚高。而且他还说起件事,江忠源即便是生前显赫,他的曾孙女还是嫁给人做妾室,因为遇到祸事导致了残疾,照样被婆家给带着孩子撵回娘家。最后拯救了这位可怜女性的还是新社会。
  韦泽对南王很敬佩,但是那是公事上的态度,得知南王冯云山竟然死在江忠源手里,韦泽突然生出些造化弄人的感觉。只是这些事情是绝对不能对人说起的,韦泽只能态度坚定的表态,一定要杀了江忠源。
  西王萧朝贵打前站,不久之后,东王杨秀清护卫着天王洪秀全,以及洪秀全的那帮坐着轿子的后宫一起到了道州。韦泽已经好久没有见到东王杨秀清,一眨眼就分开了两个月,杨秀清不仅没有看着有丝毫战事不利导致的疲惫之感,整个人反倒如同经过磨砺的宝剑般锋芒毕露。只是往那里一站,那锐利的目光扫过周围之后,就给人一种肃然的感觉。
  没有什么废话,杨秀清直接进了道州城。作为太平天国最高指挥官,一进道州城,杨秀清立刻召集了高级军事会议。太平天国剩下的东、西、北、翼,四位王,以及掌兵的丞相检点全部到齐。
  “各路人马都在城外寻找要害之处驻扎。”杨秀清开口就说道。看来他已经对如何安排早就有了腹案。
  说完之后,杨秀清转头看向韦泽,“韦检点,你现在手下有多少兄弟?”杨秀清的语气很平淡,仿佛韦泽从来没有离开过太平军主力般,既不疏远也不热情。
  “属下有3500多人。”韦泽答道。
  韦泽说完之后,太平军高级人员大多数都用一种异样的目光看着韦泽。韦泽能够理解这种含了不少嫉妒的目光,他虽然没敢问,却也大概观察了一下。太平军赶到道州的兵力不超过一万四千人,仅仅是两个月,突出永安城的两万太平军就损失了三成。而韦泽南下梧州的时候,只有300多人,现在则扩大了十倍之多。这力量的对比变化非常明显。可以说,韦泽现在的兵力占据了太平天国六分之强。如果不谈军事素质,只算青壮的话,韦泽的部下更能达到四分之一左右。
  “干得好!”杨秀清平静地说道,他的声音里面既没有嫉妒,也没有大惊小怪。杨秀清用完全谈公事的语气说道:“那便升你为冬官又副丞相,选一处要害处驻扎。”
  “遵东王旨意!”韦泽起身答道。对于不管别人怎么想,韦泽觉得杨秀清这么表态还有一个含义在里头,杨秀清是在表示对韦泽部下的拥有权。
  偷眼看了看杨秀清,又看了看坐在主位上的洪秀全,杨秀清看上去精力充沛,而洪秀全洪天王倒是有些精神萎靡的感觉。看见洪秀全,韦泽就忍不住想起了突出永安的那个雨夜,洪秀全硬是让韦泽交出整整一个卒的战斗人员的蓑衣,他的轿夫与侍卫与轿夫们穿着蓑衣,而韦泽与部下们淋雨的事情。
  韦泽心中颇为恶意的想,或许是洪天王行军途中还不忘与三十六位后宫嫔妃亲热,所以才会这么疲惫吧。
  分配了任务之后,杨秀清问韦泽,“城内的库房都封了么?”
  “库房都已经封了。只是属下刚进道州城的时候已经没粮,先从粮库取了一些。”韦泽答道。
  “嗯!”杨秀清应了一声,却没有对此再说什么,“我与天王驻守道州城,其他兄弟们自己赶紧出去寻找驻扎之处。韦丞相,你先留下!”
  该来的还是要来!韦泽心中叹道。他其实最不想直面的就是杨秀清,但是想在太平天国的队伍里面混下去,韦泽必须过杨秀清这关。杨秀清可不是什么善男信女,在清军刚开始围攻永安城的时候,有一位军帅私下联系清军,意图背叛太平天国。杨秀清手头证据不多,就直接以“天父附身”的办法直接下令,以私通清妖的罪名把那名军帅给斩了。这下诸军震动,原本有自己小心思的家伙们都老实了。
  若是杨秀清此时想杀韦泽,韦泽并没有抵挡的办法。
第2章
道州盘桓(二)
  “韦兄弟,却不知道你这一路南下,到底都遇到何等艰险。”杨秀清在他新的东王府中和韦泽谈起了话。
  韦泽想象中会有一次诸王列席的会议,然而洪秀全洪天王是有些萎靡不振的模样,西王萧朝贵则是急匆匆出去指挥防御,翼王石达开则是与洪秀全一起离开,北王韦昌辉接了杨秀清的命令,出去安排城内的防御。最后只有杨秀清一人与韦泽说起了话。
  对于杨秀清的问题,韦泽恭恭敬敬地答道:“托东王的福,清妖都在被东王牵着鼻子走,根本没注意到我这么一小队人马,我这只是走了些路,并没遇到什么艰险。”
  “牵着清妖的鼻子走么?哈哈!”杨秀清笑了笑,却也没当真的意思,他继续问道:“就算是走了些路,却也把走的哪些路和我说说。”
  杨秀清一定要问,韦泽就把自己一路行来的种种都向杨秀清讲述了一遍。当然,用滑翔伞从天而降袭击吴家镇的事情他没敢直说,可想了想,不说也不行。就简单的讲述了一点。韦泽原本还想着尽量的低调一些,可讲述起自己这一路的艰辛,他的情绪也忍不住激动起来。原本简单的叙述,逐渐也绘声绘色。
  杨秀清只是认真的听,偶尔会有些发问。对于使用滑翔伞的事情,他并没有大惊小怪,只是微微皱着眉头让韦泽讲述的更细些。韦泽可不敢讲什么空气动力学,只是说自己年幼时候,撑着油布伞从高处蹦下来,感觉有伞挡着,下落变慢,就多玩了几次。最后把伞给弄坏了,还被父亲痛打。就对此记得清楚。而吴家镇防御严密,韦泽走投无路之下突发奇想,采取了这种办法。也是运气好,最终得逞。
  杨秀清听完之后笑道:“韦兄弟,看你现在做事甚是沉稳,没想到你小时候居然如此调皮。弄坏了你家的伞,你父亲定然打得狠了。”
  韦泽也笑道:“若不是家父打得狠,只怕还记不起这件事。”
  接着韦泽又说了自己好不容易渡过漓江,正好遇到前来接应的林凤祥,这才知道杨秀清带领太平军北上。因为没有能力击破清军,韦泽只能绕道,想赶往永州。先向永州派出哨探,遇到杨秀清所部。接着得知杨秀清要南下,于是韦泽就在道州停下来。
  “说是不辛苦,韦兄弟这一路上可是真心受了不少罪。”杨秀清笑道,“韦兄弟你这冬官又副丞相还是封得小了。”
  “属下一心为了打清妖,这官职大小的事情,全凭东王安排。”韦泽回答的颇为光棍。
  杨秀清没对韦泽的话表态,而是接着说道:“却不知韦兄弟手下都谁的立的功多,可否有想保举的人没有?”
  韦泽把韦昌荣,胡成和等几名主要部下的功劳说了说,认为他们几人能够再提拔一下。
  “这几人中谁的功劳最大?”杨秀清问。
  “韦昌荣功劳最大。”韦泽答道。
  杨秀清思忖了一阵,才接着说道:“韦兄弟,当时南王命你南下的时候,我其实是不太愿意的。只是南王甚是坚定,我也不能驳了南王的面子。你带的300人说多不多,说少不少。我攻打桂林的时候,倒是多次想起你来。觉得若是你还在军中,以你的能耐,这只怕这桂林就已经打下来了。对当时让你南下颇为后悔。不过现在看,南王让你南下却是没错。这次南王在蓑衣渡升天,若是他还在,见到韦兄弟立下如此大功,定然是极为高兴的。”
  说起冯云山战死,韦泽也觉得颇为遗憾。冯云山此人性子稳健,做事细致周密,不争功,不夺权,深得众人爱戴。他的死,的确是太平军一大损失。既然杨秀清提起冯云山,韦泽说道:“东王,属下得知南王升天,也是极为难过。属下听说是一个叫江忠源的清妖头子害了南王,若是属下以后遇到此人,定然杀了他给南王报仇。不过东王,您乃是咱们太平天国的领头人,即便是南王升天,只要有您在,咱们太平天国就不会倒。得知东王安然无恙,属下实在是打心里面高兴。”
  这马屁拍的肆无忌惮,忠心表的极为露骨。杨秀清听完之后先是一愣,接着无奈的苦笑起来。他问道:“韦兄弟是想回到我的手下来么?”
  “正是!”韦泽立刻答道。
  “此事却由不得你!”杨秀清收起苦笑,正色说道,“南王升天,这殿后以及辎重圣库由我接掌,你这样的猛将却不能放在中军。你说你手下有三千五百人是么?”
  “是!”韦泽已经觉得事情不妙了。
  “里面有多少老弱与女子?”杨秀清接着问道。
  “六百人。”
  杨秀清正色说道:“你先把这六百人编入中军与女营。剩下的两千九百人中,韦昌荣乃是旅帅,领了五百多人。你既然极力推举韦昌荣,我便升韦昌荣为军帅,把他也编入我的中军。你现在手里的兵多,再调五百人到中军来。”
  这么一番安排,转眼间韦泽的直属部下就从三千五百人变成了一千九百人。韦泽正在震惊的时候,却听杨秀清继续说道:“韦兄弟,西王很看重你,从永州到道州的这一路之上数次说起想把你要到他的部下。你这样的猛将本来就该冲锋陷阵,在西王手下是最好。我便许了他,到了道州就将你编到他的部下去。”
  “东王!”韦泽可不想被当作皮球乱踢,他连忙说道。
  杨秀清打断了韦泽的话头,“韦兄弟,你是我的部下,我自然清楚的很。当时将你调给南王的时候,是我命你去的南王那里。现在我命你去西王那里。你是我的部下,西王也是我的部下。若是你接下来要对我说你不想去北王哪里,那现在就住嘴吧。”
  韦泽见杨秀清的态度如此强硬,也知道再说什么也没用,他郁闷的站起身来,“属下遵东王旨意。”
  杨秀清看韦泽一副委屈的模样,忍不住又笑起来,“韦兄弟,你今年才19吧。”
  “是。”韦泽很不爽地答道。
  杨秀清继续说道:“你19岁,已经是我太平天国的丞相,等我们打下小天京,建成小天国。那时候岂止是丞相,封王也不稀罕。”
  杨秀清的语气里面劝诱的味道很重,韦泽对于自己在太平天国里面封王并不在乎,他在乎的乃是推翻满清。而太平天国虽然轰轰烈烈,最终也没有能够完成这个任务。韦泽并不在乎到底能不能封王,他在乎的乃是能否独立作战。在南王冯云山手下的时候,韦泽基本上都是独立作战,所以才能拉起现在规模的部队。而且对这支部队进行了初步的近代军队训练。如果到了西王萧朝贵那里,韦泽可不敢相信还能有这样自由发展的机会。
  杨秀清看韦泽还是不爽的模样,他也站起身走到韦泽身边,拍了拍韦泽的肩头,杨秀清放低了声音说道:“韦兄弟,你是我的部下,西王也是我的部下。你即便是分到西王那里,我若是让你做什么,西王难道还能挡着不成?可你现在若是不到西王那里,我怎么给西王一个交代?你现在已经是丞相了,就别跟小孩子一样怄气!”
  既然杨秀清说的如此推心置腹,韦泽也不能再别扭下去,他一脸不爽的表情说道:“属下谨遵东王旨意!”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7/65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