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2铁血中华(校对)第22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8/655

  雷虎有点理解了韦泽的意思,但是他并不赞成这个观点,“那些满清官员对我们也没什么用吧?”
  韦泽微笑着说道:“我说老虎,咱们说个真心话。大家恼起来,要杀敌人全家,要杀敌人九族。这心情都有。但是真的那股子劲头过去了,你真的能下个命令么?”
  雷虎皱着眉头想了想,“小孩子还是得放过吧。”
  韦泽无奈地说道:“我真的说啊,那是大家不用亲自杀人。一道命令下去,有人给动手而已。真的把几百号男女老幼捆了放到你面前,来,让你亲自一个个杀。你能杀多少?”
  雷虎听了韦泽的话,想象了一下那种表情,然后忍不住苦笑起来。
  见雷虎态度软化了,韦泽继续说了下去,“既然大家未必能下得了那个手,那些满清的官员家族的人也是要活下去的。把他们往死里逼,也不是个解决问题的办法。所以一定程度上能够让他们觉得不用害怕,这个也是有必要的。”
  韦泽嘴里这么说,心里面真正的想法却是别的事情。毕竟左宗棠曾经有功于韦泽的时空。让韦泽下令把左宗棠弄死,韦泽还真的有些犹豫。这是不能公开讲的东西,韦泽当然不能说。而韦泽当时曾经想说因为认同左宗棠的能力,所以想招降左宗棠。这个说法直接被韦泽的老婆李仪芳给否决了。
  因为迁都的事情,祁红意已经带着韦泽的儿子先到了南京去。跟在韦泽身边的是李仪芳。李仪芳听韦泽说了因为欣赏左宗棠,所以想招降左宗棠。李仪芳立刻表示反对,“陛下,你这是想逼死左宗棠么?”
  “为何这么说?”韦泽当时很是意外。
  李仪芳那温柔的杭州普通话声音不大,“陛下,你说左宗棠是个人才,那军队里面的人觉得,左宗棠比他们强。有了这个心思,大家会肯让左宗棠活着落到你手里么?即便是他们肯,他们也要狠狠的把左宗棠羞辱一番。我不认识左宗棠,也不知道此人是何等水平。但是既然能让都督说出是个人才的,想来不是无能之辈。既然不是无能之辈,被狠狠羞辱到体面全无,那这个人还会向都督你低头么?”
  这真的是一语惊醒梦中人,韦泽真的有恍然大悟的感觉。他此时心中最先想到的其实不是左宗棠,而是以前他遇到过的一些事情。韦泽发现自己其实完全无心的一些话,就能引发激烈的反应。当时韦泽觉得是对方气量不足,现在回想起来,这个气量是不是大那不是韦泽管得了的事情。韦泽首先得反思和批评自己,韦泽自己说话的时候有没有注意到应该全了对方的面子。不要去挑起矛盾呢?
  所以在左宗棠的事情上韦泽反复思量,最终发现自己能够采取的办法不是想出更精巧的说法,更不是采取更让人察觉不出的计策。反倒是要走大道,用阳谋。不对左宗棠个人有什么宽恕,而是把对左宗棠的宽恕融入到整个政策中来。
  想明白了这点,韦泽突然发现自己对左宗棠个人的敬重与关爱反倒是淡化下去。整个政策如果是基于反对纵情杀戮,反对非人道的屠戮的正义中时,那还真有点“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义万民为刍狗”的意思。
  基于这点的话,如果左宗棠不能理解到这些,而是顽抗到底。那也只能让左宗棠去死了。
第99章
捻军(十一)
  左宗棠并不知道韦泽已经到了南京,更不知道天大的好事即将落到他的头上。此时左宗棠正在河南七月的烈日下行军。
  蜿蜒的长龙沿着土路前进,道路两边是一望无垠的田野。道路坑洼起伏,尘土被人脚与车轮搅拌着飞腾起来。越靠部队后面,细微的尘土就飞得越高,弥入士兵与牲口的眼睛、耳朵、鼻孔里面。楚军后队要么从大路中间走在大路两边,以避开尘土。要么就用衣服遮住口鼻,眯缝着眼睛向前面猛进。
  作为自诩的“今亮”,左宗棠没如同三国演义所描述的诸葛亮那样坐什么小轮车,而是骑马行走在部队中军靠前的位置上。行军之时自然不可能打着什么大伞,左宗棠就在太阳下被晒得通身大汗。而哨探此时正单腿下跪,禀报着前面的事情。“大帅,团练刘黑七所部被杀。”
  刘黑七是菏泽附近的团练,左宗棠此次围歼捻军的计划中,刘黑七的团练队伍本来就是包围圈中重要的一个环节。此时大太阳毒辣的晒着,浑身的大汗,听到这个消息的左宗棠已经确定了此次合围计划又将泡汤。涵养功夫本来就不是左宗棠的强项,此时他怒气勃发,对着探马喝道:“带我去看!”
  就在前面不远的一个小凹地里,横七竖八的躺满了尸体。这片凹地周围有些树荫,左宗棠下马前去仔细查看的时候,登时感觉到了一阵凉意。与长江流域的湿热不同,河南山东这边的夏天太阳固然猛烈,可只要有树荫,登时就能感到凉意。而树荫下还很容易有风,即便是裹着些许血腥气的风,也能让人感觉到凉爽。
  看着尸体的分布,看到了这里的环境,左宗棠已经大概猜到发生了什么。刘黑七的团练部队忍不了酷热,就先在这里乘凉。就在他们在阴凉下舒适放松的时候,熟悉此地地形的捻军突然杀进凹地,轻松就把刘黑七的部队全部杀光。
  确定发生了什么之后,左宗棠命道:“捻匪定然没走远,我们现在追下去,一定能够追上。”
  听了左宗棠的命令,他的部下迟疑了片刻,“大人,天日如此之热,我军行军艰难啊。”
  左宗棠命道:“我军行军艰难,难道捻匪行军就安逸不成?他们往来行动,跑的路比我们更多,只要追下去,定然能够追上。”
  仿佛实在印证左宗棠的话,探马从远处飞奔而来,到了近前,他打千行礼,“大帅,前面五里处发现捻军的大队。他们正在歇息。”
  “追!”左宗棠立刻下令。
  部属跑去带领各自的部队追赶,左宗棠站在树荫下看着下属在烈日下往来奔跑,旁边的亲兵已经撑起了马扎。左宗棠下意识就想坐下去。但是想到部众如此,他就这么坐下来歇着或许会有些动摇军心,所以左宗棠向着树荫外面走去,边走边喊:“备马!”
  五六里前面的捻军部队有三千多人,得知了背后有敌人来追的消息,为首尊天义赖文光对鲁天侯任柱笑道:“左妖头此时只怕已经气疯了,就看我等跑得够不够快。”
  任柱也笑道:“左妖头又不是第一次被咱们耍,这次他也定然追不上。赖大哥,此次你可得让兄弟我最后带队,总是让大哥你带队,兄弟觉得心里面不安。”
  赖文光听了之后摇摇头,“我不过是带着左妖头兜圈子,真的集结起队伍与清妖打,还得任兄弟你们出力,这有什么好争的。”
  “那下次赖大哥一定要我来带队,咱们可要说好!”任柱说道。
  “那下次就要由任兄弟带队。”赖文光也表示了同意。
  双方说完之后也不管后面的楚军逐渐逼近,两人带起队伍开始撤退。而此时的楚军在左宗棠带领下快速逼近。
  三千多人的队伍向前走了四五里地,一支五百人左右的队伍先行离队,向着旁边一条岔路去了。左宗棠得到禀报之后毫不迟疑,他命道:“追着最大的那支捻匪走!”
  又走了四五里地,另外一支五百人的队伍又脱离了队伍,穿过一片树林消失的无影无踪。左宗棠依旧没有分兵,还是紧咬着那股两千人左右的队伍去了。
  再走了四五里地,又有一支五百余人的队伍脱离了捻军后卫部队的主力。左宗棠脸色变得很是难看,这可不是他第一次遇到这样的局面,捻军在河南等地就如泥鳅般滑溜。他们每次都是打掉官军或者团练一支部队之后这么分散突围。一支支小部队分别离开本队,追出去几十里地之后,捻军的本队变得比那些脱离的小部队数量还少。
  前几次遇到这种情况,左宗棠不得不放弃了追击,此次他是下了决心,一定要歼灭一股捻军。从这帮后卫如此能跑就可以看出,他们定然是精锐。这等精锐自然难以积累,那可是被吃掉一股少一股的局面。
  否决了跑得上气不接下气的部下要求休息的恳请,左宗棠下令继续猛追。又追出去七八里地,前面出现了一个十字路口,剩下的一千五百左右的捻军竟然分成三股向着三个方向去了。
  左宗棠大声命道:“骑兵向正前方给我追下去!”
  之所以不选左右两边,因为左右两边距离捻军逃散的部队比较近。有可能会被伏击。四百多骑兵一直没有纵马追赶,中间休息的时候也给马匹吃了点草料,喝了水。此时得到命令,他们立刻沿着道路向前猛追。
  可跑出去几里地,却见那支逃窜的捻军拐进了一个凹地,骑兵怕有埋伏,先命小队进去查看,可小心翼翼的小队进了凹地仔细查看,捻军的脚印从凹地到了一处小土岗,接着从一条满是杂草的崎岖小道消失了。小道若是步兵行走还行,骑兵想通过就很困难。楚军并不知道这里竟然有条小道,就这么一耽搁就小半个时辰过去了。等到楚军的大队赶过来,捻军竟然跑得无影无踪。
  左宗棠听了报告,他那狮鼻阔口的脸上满是狰狞。这种事情不时发生了一次两次,捻军面对楚军的大队根本不会硬抗,而是选择了逃窜,结果每次都是如此追丢了敌人。
  就在左宗棠恼怒之时,后面却有探马跑来,“大帅,在最后的兄弟被捻匪偷袭!伤亡了三百余人。”
  太阳晒,拼命跑了这么久,最终不仅没能追上敌人,还被敌人反咬一口,种种郁闷恼怒郁积,左宗棠此时暴怒起来,他跳下马一马鞭就抽在探马肩头。那探马也是个机灵小子,他连忙跪下,脑袋深深埋在地上,还大声喊道:“请大帅息怒!请大帅息怒!”
  若是探马一脸的不解,或者敢躲避,那左宗棠定然会给这探马劈头盖脸的一通鞭子。见到探马已经服软,左宗棠的理性很快就回来了。他哼了一声,命道:“赏给他五两银子。”
  说完之后,左宗棠扭头命道:“收兵!把精锐放在后面断后,若是有捻军追击,给我狠狠打!”
  此时捻军数路队伍已经在距离楚军七八里外的一处村落集结起来,为首的正是任柱。各队的首领问道:“天侯,我们真的要打左妖头的大队么?”
  任柱笑道:“左妖头定然想不到咱们打了他的后队之后,还敢再打一次。他就算想到了也会觉得咱们会继续追击他的后队。这次兄弟们兜头给他来一下,一定能打得左妖头头破血流。这次去的兄弟全部都骑上马匹,各路兄弟不管打赢打输,都去庄寨那边汇合。”
  跑了一天,左宗棠的大队人马踏上回城道路的时候都是精疲力竭。所以道路两边突然冲出五六百捻军的时候,前队根本没有防备。五六百捻军先是猛放了一通步枪,然后杀进楚军队列近身肉搏,被打得晕头转向的楚军前队整个崩溃了。
  等左宗棠整理中军赶过去的时候,除了地上四五百名伤亡的楚军之外,竟然再也看不到捻军的人。左宗棠忍住了杀人的冲动,询问伤兵之时,伤兵说捻军放手大杀之后,把死伤者身上的财物简单搜索一番,后面出现了不少骑马的捻军。那些捻军基本都是一人双马,出战的捻军们跳上空闲的马匹,此时已经跑的远了。
  看到一地马粪,左宗棠相信这也是实情。可包括骑兵在内的精锐的部队都在后卫,此时再去追赶一来追不上,二来又怕捻军有埋伏。身为“今亮”,被一群土匪打成这般田地,左宗棠甚至有种万念俱灰的感觉。
  当天晚上,捻军已经开始在庄寨附近集结。赖文光与庄柱重新碰头之后,赖文光笑道:“还是咱们捻军的兄弟对地方上熟悉啊。”
  庄柱也笑道:“赖大哥,你弄得参谋部画地图画的好哇。”
  “这些且不用多说”赖文光笑道,“刘黑七已经被咱们杀了,庄寨里头的团练此时不剩多少。明日咱们就攻打庄寨,我看情报这里的驴肉甚是有名,拿下这里之后咱们兄弟就好好吃吃。”
第100章
捻军(十二)
  “打下庄寨,一起吃肉!”赖文光在七八千捻军兄弟面前高喊道。
  七八千兄弟当然不可能听到赖文光一个人的声音,早就知道这个口号的各队首领们也喊起来,听到这个振奋的消息,捻军兄弟们一起吼叫起来,“打下庄寨,一起吃肉!”
  从理论上讲,捻军此时也是太平军的一部分。三年前捻军名义上就已经成了赖文光的部下。只是捻军根本就不信什么拜上帝教,所以才有了这个区别。
  领导捻军的赖文光也是太平军的金田时期的老兄弟,在天京之变发生前,赖文光一直是文官。天京之变后,赖文光弃文从武,到了李开芳手下。李开芳在庐州失守后带兵突围,赖文光建议李开芳不要南下,而是北上。湘军围三缺一,在北边留下了一个缺口。不过湘军没想到庐州太平军会以强烈的意志把北上进行到底。
  突围的一万多人,尽管在追击之时损失了六千多人,李开芳也受枪伤后不治身亡。剩余的大约五千人马从淝水北上,竟然跑到了淮北捻军一带。捻军也被淮军打得够呛,见到太平军前来,自然就与太平军合并,双方随即北上进入河南等地作战。得知陕西回汉之间战斗激烈,赖文光就带兵入陕。并且派人前去与太平天国联络。
  等太平天国主力抵达陕西之后,赖文光获颁了仅次于王爵的“尊天义”。而且有说法,若不是赖文光在天京之变中并不真正支持洪秀全,那这次他就可以封王。此次捻军所部受命东征,作为捻军众人认同的尊天义,赖文光亲自统领一支部队前来与更加独立作战的东捻军合并。
  捻军也带了大炮。在太平军从天京城撤退的时候,那些巨炮当然带不走。韦泽他们就“换了”一匹火炮给太平军。这些火炮包括滑膛炮与线膛炮,统统是铸铁炮,给太平军也配了炮车。英国人为美国佬设计生产了一种韦特沃斯后膛来福炮,这玩意算是山炮的鼻祖,是钢质火炮。在186X这个技术封锁根本不算事的年代,洪仁玕带领的外交团队技术人员很敏锐的发现了这款火炮。除了购买了十二门这种火炮运回国内当样品之外,还购买了设计图纸。
  钢炮替代铸铁炮是韦泽决定的方向,有了这种钢炮之后,三寸铸铁炮就已经不可避免的迈入淘汰行列。所以光复军就把自己的三寸炮“换给”了太平军。
  林凤祥并不是小气的人,既然要让捻军彻底搅乱河北、河南、山东,除了五千支准头枪,太平军也调拨了五十门火炮给捻军。方便行动的三寸炮在韦泽这里属于落后的武器,可面对菏泽的敌人,这就是战争之王。
  庄寨是个产粮区,比较富裕,有自己的护墙,也有自己的团练。眼下团练队伍即便被刘黑七带走了一大半,却还剩下了百十号。捻军的吼叫声虽然被他们听到,但是他们觉得捻军到处流窜,根本不可能携带大炮。庄寨的团练对大炮的理解就是那种动辄几百斤,搬运起来极为困难的玩意。
  夯土的围墙上开了枪眼,团练们可以从这里往外面射击。就在团练们紧张的等待着捻军逼近,并且要利用围墙抵抗的时候,几颗炮弹过来就把土墙炸塌了好长一段。在飞扬的尘土中,捻军们从缺口中一拥而入。不到两个时辰,庄寨就被捻军攻克了。
  从庄寨逃出去的人三天后跑到了菏泽,左宗棠这才知道庄寨被捻军攻克的消息。两个多月前,左宗棠带了两万楚军到山东参战。两个多月后的现在,与捻军来来回回打了十几仗,左宗棠不仅没有取得过任何一次胜利,更是折损了两千多兵马。
  更让左宗棠感到不爽的是,光复军竟然派人前来与左宗棠联络,想和他谈一次。与那些泥鳅般奸猾的捻军不同,光复军给左宗棠的印象是铁锤般的强大军队。不仅清军在光复军面前根本不够看,包括洋人也不是光复军的对手。光复军找左宗棠到底想做什么呢?
  接到庄寨失落在捻军手中,捻军得到了粮食补给的消息,左宗棠悲愤的心中突然生出一种强烈的冲动。他要见见光复军的人,他要狠狠羞辱光复军的人。以左宗棠的聪明怎么可能看不出现在的局面呢,光复军一旦北上,无险可守的河南河北以及山东就会落入光复军手中。那时候左宗棠就是死路一条。正因为如此,左宗棠觉得自己就没有任何必要怕死了。趁着此时发泄一下胸中的怒气也是很爽快的事情。
  答应了光复军见面的请求之后,左宗棠就开始准备夺回庄寨的计划。此时夏收已经差不多完成,庄寨那里有大量的粮食。若是放任不管,捻军只会越来越强大。
  雷虎这边很快就得到了消息,人选早就准备好,政委徐开文有些意见,“黑成刚同志不是个能言善辩的人啊。”
  黑成刚岂止不是个能言善辩之辈,这位壮族人甚至都不是汉人。当然了,以中华民朝的中华民族而言,壮族已经在官方说法中正式成了中华民族的一份子,与汉人再无区别。这位广西大山里头走出来的汉子是政委,还是一位原则立场极为坚定的政委。
  忠于韦泽都督,忠于光复党,对欺负人的事情深恶痛绝,对于各种人为区分高低上下的旧社会极度反感,并且能够坚定不移的与之对抗。这就是黑成刚的特色。
  这样的一个人,在组织内当然是被重视的。但是作为使者,未免显得过于生硬。此行的目的是劝说左宗棠投降,而不是去指责满清的罪恶,以及指责左宗棠追随满清是大错的。
  “我觉得黑成刚同志很合适,都督说的清楚,左宗棠是满清里面比较能干的一个人。这样一个人肯投降的话,满清里面能干之辈就看到出路。再说了,咱们既然不可能真的把给满清当过官的人都杀光,把他们家族也都给杀光。那也得让对方安心吧。”雷虎转述着韦泽的说法。
  韦泽根本不把左宗棠与光复军做比较,而是说的也是人道主义的正道观点。光复军也不会自掉身价的把光荣的光复军与楚军做比较,招降左宗棠就成了一项工作而已。大家讨论的内容就是这项工作如何做好而已。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8/65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