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2铁血中华(校对)第21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10/655

  韦泽冷笑着说道:“假如安南方面真的割地给法国,咱们从法国佬手里面夺取土地的时候,如果越南方面肯参与的话,可以划一些法国佬从越南抢走的土地给他们。当然,作为交换,我们可以要求全部宏基煤矿的开采权。做事情不要做的那么绝。”
  “明白!”左志丹用力点点头。事情做的太绝,从长远来看的确不是什么好事。
第61章
相残(十七)
  王明山买了些礼物前去了拜访自己准岳父的时候有些踌躇,他不知道怎么向岳父讲自己到底该怎么说前去淮南的事情。
  周正涛很热情的把自己的准姑爷迎进了门里,王明山未来的十三岁的小姨子蹦蹦跳跳跑出来,她上来就拽住王明山,“王哥哥,你什么时候带我去看戏啊!”
  “哦。明天周末,我们明天去好不好?”王明山很喜欢这个小丫头,她总是能让王明山想起他自家的妹妹。虽然不是一个母亲所生,但是王明山的妹妹也总是这么亲热的缠着王明山,这是王明山在家里面唯一能够感觉到家庭欢乐的亲人了。
  “看什么看?你作业做完了么?你总是说要靠高中,不好好做功课行么?”王明山的准岳父周正涛呵斥着女儿。
  “阿爹,我作业都做完了啊!”小丫头对他父亲也没什么畏惧,撒娇的嚷嚷道。
  王明山忍不住站在自己准岳父这边说话了,“课得上好啊。当个女先生,或者当个女医生,这都得考试通过呢!学习不好那可不行!”
  这年头教师与医生都是女性们比较向往的工作,除了这两项职业的社会地位被普遍被认同之外,这两项职业还是“吃皇粮”的,待遇非常稳定。以前光复都督府还没有被完全认同,不少人觉得投奔光复都督府有从匪的味道。现在广东地方上能吃上皇粮,那可是被极度认同的职业。
  小丫头的志向却明显给高,她嚷道:“我不要当女先生,我也不要当医生。我要和王哥哥一样当官!”
  这么有追求的职业愿景让王明山忍不住哈哈笑起来,他拍了拍小丫头的肩膀,“那你可得更加好好学习才行。”
  光复都督府提供的就业机会越来越多,但是这些就业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公务员考试录取率是三十取一,绝不是那么轻松就能考上的。
  “那我们明天去看什么戏?”小丫头追问王明山。
  “你想看什么呢?”王明山问。现在已经不再是粤剧一统天下的时候了,新的“文明戏”也就是话剧,舞台剧越来越多。
  “我们老师说有一出叫《出门看看》的戏很好,学校里面的戏剧社也要我们自己演。我们去看那个吧!我想去演。”小丫头嚷嚷着。
  王明山听了这出戏,忍不住看了看他准岳父周正涛。光复军“打破陋习”,女性们要出来工作,反对禁止女性“抛头露面”的行径。在诸多戏剧中,那出《出门看看》就是和这个有关的。讲的是某家小姐上学,结果这家的男主人强烈反对。在辩驳中,光复军的这边就讲,如果女孩子自己不爱出门,我们也不能强行把女孩子没事出来走走。但是,女孩子必须出来学习,必须出来工作。谁若是阻止,那光复军就绝对不会答应。
  而这位周正涛是名秀才,本人倒也挺主动的投奔了光复军,在1856年底以临时工身份混进了光复军。但是出来投奔光复军却不等于就完全支持光复军所有的政策,周正涛本人甚至反对过女性出来工作的,后来还被光复都督府的文化教育部门专门约谈。这位秀才讲道理实在是讲不过光复军的干部,而且光复军干部一句“你到底要不要听从政府安排”,才算是逼得这位秀才举手投降。拿出《出来走走》里面的负面人物,据说就有周正涛的某些言辞。
  周正涛在家当然不肯提这件事情,不过他闺女这么无心之言,让王明山觉得他这位老岳父只怕要发作。果然,周正涛板起脸和呵斥道:“我今天检查你功课,若是没背会,那定然不会让你出门去。现在还不去给我背书!”
  被老爹这么呵斥,小丫头乖乖的跑去后屋。
  周正涛叹口气,“明山,政府就这么纵容这帮娃娃,以后她们还不得翻天么?”
  “男女平等可是政府的基本国策,您可千万别说这样的话。”王明山连忙劝道。虽然嘴里这么说,王明山心里面倒也有点认同他准岳父的观点。
  现在光复都督府进入了一个结婚的高潮期,大批二十多岁甚至三十岁的男性干部们都开始结婚。王明山也二十多岁,给他介绍对象的人也不少。不过介绍了几个对象,王明山都不是很满意。
  光复都督府的政府公务员条例要求很多,不过真正起作用的是“明三条”与“暗三条”。明三条是,除了在1857年前已经加入光复军的人员之外,直系亲属在满清当文官的人员不得报考公务员。拒绝给家族女性放脚的人员,不得报考公务员。本人吸食大烟的,不得报考公务员。
  因为投靠的早,周正涛倒也成功的成了一名办事员。只是身为秀才,周正涛的三个女儿都裹脚,虽然在政策下达之后,他也给女儿放脚,但是这依旧是一种劣迹。
  光复军对裹脚的打击极为强硬,大标语写的清清楚楚,裹脚是落后,是野蛮,是不人道。这些年光复军推行了光复军家属教育法,大批光复军家属们接受了教育之后进入政府部门工作,政府部门三定之后明显是僧多粥少,于是这就分了“先进”与“落后”。普通百姓们其实裹脚的少,而光复军这种泥腿子出身的军队,绝不缺乏天足的成员。曾经裹脚的女性们自然受到了很大影响。
  王明山不喜欢那帮只读了几年书就出来工作的女性。政府不少人看不上周正涛的出身,王明山身为安庆读书人出身的家庭,他对周家小姐这等读书人家是非常青睐的。只是传统的读书人自然有读书人的习惯,媒妁之约的流程必须走。双方原本就商量准备结婚了,现在王明山要去淮南工作,这件事很可能就要延后。虽然王明山很希望能够提前结婚,但是就他准岳父的这个做派,王明山本人还是颇为担心不会接受通过的。
  听王明山说了这件事,周正涛喜道:“明山你这就要外放了,是好事啊!你可得好好做才行。再说你回安庆老家,正好把事情给你家说了,我觉得双方父母总得见见面才行!”
  听他岳父这么一说,王明山就知道想提前结婚的可能是没有了。而且他岳父真的管的很严,估计临走前见见周家小姐的可能也泡汤了。
  王明山叹口气,“我知道了。”
  事情果然如同王明山所料,当他乘上去庐州的轮船,也没能见到未婚妻一面。抱着自利的心情,王明山感叹道:“这社会不改是不行的啊!”
第62章
相残(十八)
  轮船从广州出发,走海路进入长江。换船进入巢湖,接着从巢湖入口换小船直奔庐州。王明山的计划中,这一路上是要好好看看书。计划挺好,可一路上王明山等同志们除了吃、睡、看风景,剩下时间就是吹牛,打牌。
  头几天的时候,王明山还有点觉得自己未免太浪荡了。几天之后,他干脆“放弃了治疗”,什么都不管的任自己整个人都轻松起来。身为光复都督府的工作人员,平日里工作非常繁忙,还有各种学习班,讲座,政策培训。现在总算是没人管,不仅王明山自己沉浸在娱乐中,同船的干部们也都是一样。
  十天行程结束的时候,大家突然发现马上就要到目的地庐州,准备紧张起来。这时候大伙发现自己习惯了这懒洋洋的日子,拿着书本文件可怎么都看不进去。
  所以大伙干脆讨论着全新的航运系统的效率问题,这帮同志基本都参加过七年前从镇江到广东的南下,那时候一路上没有任何阻碍,加上整顿,部队还是走了两个多月。没想到现在十二天就能完成更远的距离。对于航运的便利,大家都是衷心的赞叹。
  庐州码头上,沈心与雷虎正在等着王明山等人。即便是如此迅捷的交通工具,依旧比不上电报的迅捷。光复军几乎是不惜工本的建设起了简易电报网,王明山他们只出发了一天,沈心等人就接到了电报。
  老同学,老朋友重新见面,这其中的感慨自然难以言喻。王明山蹦上去就捶了沈心几拳,他欢快地喊道:“沈心,终于又见面了,想死我了!”
  沈心哈哈笑着也回报了两拳,“那时候你去了财政部,我都担心你的性子会在里面大闹。不过是我想多了,你这也是终于担起重任啦!”
  王明山虽然激动,此时却没有把自己一个人的想法凌驾在公务之上,他一众同来的同志们介绍给沈心雷虎等地方干部,大家纷纷握手,南腔北调的普通话在码头上响起。
  进庐州城的时候,沈心说道:“我们这边先安排大家闭门三天,休息一天之后进行三天的军训,把这个状态调整过来。”
  “哦!这个法子好!”王明山喜道,他对自己现在这个疲沓的状态也很发愁,能闭门军训那就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对老同学的干练,王明山赞道:“沈心,你怎么想出这法子的?”
  沈心笑道:“两湖的部队来回这么调动之后,状态都是一塌糊涂。到地方上干起工作来完全不对劲,这也是不得以逼出来的法子。”
  听了这话,王明山连连点头,“原来我是不知道哪里比你差,现在越是想越明白你到底多能干了!”
  沈心苦笑道:“就别说这话了。”却没有继续说下去。
  一行同志进入庐州城之后直奔驻地。走了一段时间后,王明山忍不住问道:“怎么都看不到老百姓?”
  因为韦泽都督看重城市建设,所以光复都督府自然非常注重城市建设。当然,大家并不知道韦泽都督见识过何等宏伟的城市,不过大家总是亲眼见过光复都督府所在的城市中。吃皇粮的公务员,企业与事业单位人员在城市中很快就占据了人数的优势,单单依靠城市本身形成的人口优势,光复都督府的势力就快速提高。
  但是庐州的情况看着太诡异,在其他城市,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引发的是城市住房不足,居住区不断扩大。而王明山看到的庐州城内竟然还有大量空余的房屋。
  “唉!湘军打下庐州之后几乎把庐州的百姓杀光了。”沈心叹口气说道。
  “屠城?”王明山傻了眼。他当然也听说过有关屠城的传闻,但是真的看到一座城市里面竟然没几个普通百姓,王明山还是被吓到了。
  经过一天休整,三天军训,到了庐州的人员总算是恢复了一个基本状态。该沟通的消息此时也都进行过沟通,剩下的就是要讨论安徽接下来的工作到底要怎么推动才行。
  王明山已经知道湘军在安徽实施了大屠杀,不仅仅是庐州这一座城市,淮南的庐州,安庆、六安、寿州等地,只要湘军所到之处,城里面的百姓基本都让杀了。皖南的城市同样惨遭屠戮,几乎被杀了个精光。
  沈心在安庆的时候也查过王明山家的情况,得到的消息是王家看来被狠狠的抢过,整个府内已经没什么人。王家的人到底是被杀光,或者是已经逃出城去,这个都不能确定。得知自己家遭到如此蹂躏,王明山沸腾着复仇的激情。若不是沈心拦着,王明山甚至想请假去安庆。
  所以在土改会议上,王明山完全贯彻了韦泽的意思,他恶狠狠地说道:“对于那帮大地主没什么好说的,杀了了事。”
  “杀了是不是有点太过?”也有同志觉得不太妥当。
  王明山态度极为强硬的大声说道:“这帮人有没有和湘军勾结?这帮人有没有与淮军勾结?他们现在装成什么模样都不重要。他们能勾结一次,就一定会勾结第二次。现在不把他们杀光,留着他们干什么?”
  大伙对与大地主,以及与淮军湘军有过联系的那些团练态度也不是很明确。韦泽的淮河防线与太平军那种二半吊的淮河防线完全不是一回事。太平军只占据了寿州到洪泽湖之间的这一段,光复军的部队是真的沿着淮河一路东进,完全占据了整个淮河南岸。此时的部队根本就是马不停蹄的东征西讨,扩大地盘,哪里有时间专门确定怎么处置淮南的地主。
  现在王明山态度激烈的要求把大地主全部杀光,一时间竟然没有任何同志能够提出反对的意见。
  沈心终于还是开口了,“全杀了是不是有点过份?毕竟他们不少亲属们可没参与这些事情。”
  王明山立刻就开始反驳起沈心来,“怎么可能不参与?那帮大地主们家里有人投奔我们光复军?还是有人投奔了太平军?他们为什么不参加我们这边?为什么湘军淮军到了之后,他们立刻就起来相应?这里面的问题还用再说的那么多不成?”
  沈心微微皱眉,对与王明山的提议看来并不赞成。但是王明山此时心中激情澎湃,他坚信,如果没有地方上大地主们的支持,湘军是不可能如此轻松的就夺取淮南。如果湘军没能夺取淮南,没能夺取安庆,那么王明山的家人只怕就不会死于非命。所以王明山就这么坚持着自己的逻辑,“大地主们就是淮军湘军最坚定的支持者,所以大地主们必须死!”
  逻辑越简单就越容易被大伙理解,而越是简单的逻辑往往能够给很多事情非常有力的解释。大地主坏,所以要杀。这么一个逻辑实在是可以用来解释无数的具体事情。而且光复军离开淮南太久,对当地情况并不熟悉。
  “这事情不是这么简单的。”沈心依旧在努力试图说服同志们。
  “那你说哪里复杂了?我们要土改就把所有地都给拿到手,不解决大地主的话行么?我们要让中小地主们听从我们的命令,那就得拿大地主杀鸡骇猴。当年我们在广东实施土改,先解决的不就是十三行么?先解决的不就是当地大地主么?广东大地主在广东贩卖大烟。淮南大地主在淮南勾结满清,杀戮百姓。他们都是一样的!”王明山态度强硬地说道。
  “这么处理我觉得还是不对。如果仅仅是为了这么一个目的,我们完全不用杀人!”沈心努力解释着。
  “在广东杀了那么多,咱么到了安徽就要放人了?你是觉得都督当时处理错了不成?”王明山立刻反驳道。
  这话让沈心立刻皱起了眉头,可他实在是没办法马上对王明山进行反驳。毕竟韦泽在广东快刀斩乱麻的实施了杀戮,其实大家都清楚,固然十三行与大地主们牵扯进了大烟生意里面,但是韦泽因为土改问题早就决定要杀他们,最后只是找了贩卖大烟作为杀戮这帮人的理由而已。如果这帮人没有贩卖大烟,那韦泽也会找出另外冠冕堂皇的理由来处死这帮人。
  所以王明山的态度让沈心很是无奈。其实王明山与韦泽一样,都是先决定了要杀人,要杀谁,然后为自己的杀戮寻找借口。在沈心看来,王明山杀戮的态度要比韦泽恶劣的太多。韦泽杀戮的原因不是个人恩怨,完全是基于现实利益。不实施土改,光复军在广东就站不住脚。王明山杀戮的理由是他基于个人冲动,热血上了脑门之后忍不住杀意爆发。
  不过公开如此指责王明山的话那就太不给王明山面子了,而且这种指责不是针对工作,而是针对一个人的个性与人格。这种话可不是轻易能说出口的。
  就在沈心试图找出更好的理由来劝阻王明山的时候,雷虎开腔了,“杀啊!杀啊!这仗好不容易消停了,就不能让大伙先轻省点么?咱们先不说这个了,说点更紧要的。王明山同志,你从中央来,这个华朝到底是怎么回事?你给我们先说说。”
  有雷虎出来帮着打圆场,沈心是衷心感谢。他也不想和自己的好朋友闹翻,更不想和韦泽派来监督淮南土改工作的同志闹翻。哪一种闹翻对沈心都是折磨。
第63章
相残(十九)
  当天的会议结束之后,雷虎拉着沈心喝酒。雷虎现在已经不再是两湖兵团司令,而是当上了新的淮河防线部队的政委,掌握长江以北的安徽与江苏两地的部队。这位位高权重的第一线总指挥给沈心倒了杯酒,然后笑道:“你那同学倒是有意思。”
  “他可不是拿着鸡毛当令箭!”沈心答道。韦泽不可能派遣一个无能之辈前来监督土改问题,而且王明山的坚持虽然与韦泽的希望有着微妙的不同,但是沈心可不是那种会利用那种不同之处玩弄手脚的人。从这两者来分辨,直接凸显出韦泽在淮南土改中所持的强硬态度。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10/65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