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2铁血中华(校对)第12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9/655

  “椰子?香蕉?”罗大纲奇怪的问道。
  韦泽先写下了自己说的两个名词,让罗大纲看了之后,才做了个简单的解释。椰子开发对韦泽来说很重要,椰子的棕毛可以用来制作缆绳,肉能榨油,能制作椰蓉,汁水能喝,壳能做扣子。制作完纽扣之后的废料,还能用来烧制非常高级的活性炭,在这个黑火药时代,上等木炭在军事上的意义怎么高估都不算过份。
  至于橡胶么,虽然罗大纲根本不知道有这玩意的存在,但是搞船舶制造的韦泽对橡胶的用处再了解不过。历史上橡胶树在海南与广西以及云南西双版纳那片地方移植的很顺利。不说橡胶在工业上的作用,光是新式车轮,以及橡胶底的解放鞋这两样东西,就能够全面提升韦泽部队的战斗力。
  穿着草鞋或者布鞋,一天行军五十里,就要花去很多时间打理鞋。穿了橡胶底的军靴,一天轻松行军六十里之后,鞋一脱,战士们就能吃饭睡觉。现在韦泽的部队每天行军五十里,需要最少半个时辰在打理草鞋上。加上准备多双草鞋轮换使用,那花掉的时间能达到每天一个时辰。
  部队每天休息怎么都得八小时,也就是四个时辰。一天十二个时辰,除去这个时间,剩下八个时辰,这八个时辰里面还有一个时辰属于吃喝拉撒的时间。战争时期,每天真正能够用于作战以及作战休息的顶多七个时辰。若是能用橡胶底的鞋替代了草鞋,韦泽的部队等于每天都比对面的其他中国军事力量多出了一个时辰的时间。这中间的意义已经无须讨论。
  椰子与橡胶都是军民两用产品,绝对不用担心销路。唯一麻烦的是,橡胶树从种下到能够开始收割,需要最少七年,所以韦泽倒也给自己做了一个打算,如果开始北伐,最晚的底线就是第一次收割橡胶,开始大量生产橡胶底鞋的时候。
  至于橡胶种植问题,托了CCTV的科教频道的福,韦泽看过一个科普节目,大概讲的是云南是我国橡胶的主产地,近几年,由于橡胶的价钱不错,许多人为了追求眼前利益,随意加深刺激剂,加刀连割,增加割线,超水线割胶……这些错误的割胶方法,使一棵原本能割三十多年胶的橡胶树,经济寿命一下子缩短到十几年,从长远看,也会对这个行业发展也造成很大的损失,那怎样改变这些错误的方法,还有哪些措施能让橡胶树多出胶,出优质胶呢?看完这种节目之后,韦泽光凭记忆也得到了不少有意义的知识。
  韦泽已经和英国、法国、美国的官方以及商人渠道都联络了进口橡胶树种子的买卖。此时全世界的橡胶资源都在南美,美国也好,欧洲也好,得知了韦泽有意在中国南方搞橡胶种植,他们固然有些警惕,却还算是乐见其成。若是韦泽真的能够引种成功,对于打破南美各国对橡胶的独占倒是件大好事。他们也都表示了对韦泽的支持。
  罗大纲倒是没有想那么多,更不懂得橡胶树背后的国际贸易以及资源分配的问题。椰子与橡胶都他来说都是太过于陌生的玩意,但是韦泽既然这么讲了,就证明韦泽对于夺取琼州是志在必得。那么罗大纲自然对于自己的水师职务有了更多的信心,以后不愁没仗打。
  确定了未来的方向之后,罗大纲就告辞,他还得赶回梧州去,那边毕竟有太多公务需要处理。在他出城之时,就见距离港口很近的城门口处挂着几颗用石灰腌制过的脑袋,公告上写的清楚,这几个人就是前不久在珠江上抢掠商船的水贼。
  确定了韦泽最后还是处决了梁长泰的弟弟,罗大纲虽然心中有些同情梁长泰,却忍不住有着相当愉悦的情绪。
  船队水流而上,却见江上的货船基本都挂着水上运输管理局的旗子。他出身草莽,现在总算是能够制定这珠江上的秩序,这种感觉让罗大纲非常满意。
  等船队抵达了梧州,抢来迎接的不仅有政委沈心,还有几个留着辫子的家伙。沈心向罗大纲介绍道:“这几位就是梧州城里面民团的头子,我们此时正在和他们商量民团今后的路数。还得由罗参谋长一起来才行!”
  罗大纲用锐利的目光扫视了这帮人一圈,才笑道:“走!去指挥部说话!”
第50章
投身与投机(六)
  “罗大人,沈大人一直说这民团的事情,得由你来了之后才能拍板。我们得知罗大人前去追缴水贼,一直盼望着罗大人能早日得胜归来。”梧州四大民团头子中势力最大的李寿昌带着老江湖的笑容说道。
  罗大纲更是老江湖,他微微一笑,“水贼早就已经抓到,不过我们光复都督府是要打天下,坐天下。所以从现在开始,就得有规矩。按照新的司法程序给处置水贼,用了几天时间。水贼的脑袋现在就在广州城悬挂示众,要不了几天就会送来梧州示众。你们不用急!”
  听说罗大纲们轻松剿灭了水贼,不管是真心还是假意,民团头子都纷纷表示祝贺。
  罗大纲听他们说完奉承话之后,挥了挥手让众人安静下来,“我方才说,我们光复都督府要打天下,坐天下!诸位看着都是读书人,想来听过一句孔子的话,叫做不教而杀谓之虐。这就是说,我们定下的国法若是不向大家宣传,若是不让大家知道。有人犯了法,我们立刻就把人按照我们的国法给杀了,那就是暴虐。想来诸位应该是知道这句话的吧?”
  从表情上看,这几个读书人没能立刻想起这句话。罗大纲看了看沈心,沈心立刻去会议室中书架上拿了本论语,翻到那页递给众人看了。众人一瞅,也就明白了罗大纲所说的内容。李寿昌立刻拍起了马屁,“罗大人实在是文武全才啊!”
  罗大纲听完之后笑的从容,他用很开心的语气说道:“李老弟这话的意思,我听着可是你觉得我大字不识一箩筐,读过点书,让你没想到啊!”
  尽管这态度非常温和,不过话里面的钉子让李寿昌登时就老实了。
  罗大纲却也没有为此沾沾自喜,他继续说道:“大家都不用玩这个虚的。咱们就直接说干货!你们办了民团,我们都知道。所以我们定下了《民团管理条例》来管,这个条例不是朝令夕改,我们也会在报纸上公布这个条例的内容,如果有最新的调整,我们也会以最快速度发给你们。现在你们就一起看看吧!”说完,罗大纲掏出一份红头文件递给了李寿昌。
  其他几个团练头子都想凑过来看,不过又觉得不太合适。罗大纲看他们想动又不敢动的模样,忍不住笑道:“你们是民团的头子,每个人一份。”
  说完,又数出了三份文件,一个人给了一份。等民团头子们拿到之后,罗大纲又说道:“大伙可以慢慢看,明天下午的时候你们再来这里。我们可以好好的谈谈。”
  送走了惊疑不定的民团头子,罗大纲就让民团头子先回家。此时沈心已经拿起了一份文件仔细看起来。
  这是最新的民团管理文件,主要是四个内容。
  一、民团必须向当地政府申报,才能成为合法民团。没有申报的,为非法民团。
  1、合法民团以每个人一年向当地政府缴纳十两银子的民团税。
  2、合法民团实施连带法,凡是民团人员犯罪,民团头子若是没有参与,就必须承担连带责任。刑罚为犯罪份子的一半。在民事罚款方面,承受犯罪份子罚款乘以民团人数的额度。民团头子若是参与犯罪行为,那么除了上面提到的处罚之外,还要独自接受相关审判,接受相关处罚。
  3、合法民团成员不得出任公职。
  4、合法民团若是雇佣了外围人员,而没有对其成员进行申报。除了令其整改之外,还要处于已经申报人员加上未申报人员总数乘以二十的罚款。
  5、民团人员若是脱离其组织,任何人不得阻止。
  二、非法民团必须解散其组织,若是私下活动,会除以劳役等处罚。
  ……
  三、民团不能介入公共事务。
  ……
  四、民团的行动范围。
  ……
  这是光复都督府拿出的《民团管理条例》修改稿,原本都督府想用高压手段彻底解散民团,不过经过讨论和实践,最后弄出了这个一个比较倾向于热水煮青蛙的方式。强行解散民团的话效果不好,很多人此时也会担心。最后制定这个管理条例的基础理念是,允许民团以一个向心力比较强的组织存在。民团成为纳税大户。民团成员被排除在体制之外。民团拥有某种程度的防匪义务。
  看完这文件之后,沈心疑惑地问道:“罗参谋长,都督府这么搞,等于是让民团乖乖当狗,咱们不仅不给狗吃的,还得让狗们反过来给孝敬。民团岂不是要造反么?”
  罗大纲舒舒服服的做到椅子上,这才答道:“造反好啊!他们造反之后咱们正好一网打尽。不过他们有没有这个胆子造反,倒是个值得看的事情。”
  沈心可没有这么轻松,“他们现在自然不肯和我们打,不过他们会等机会。咱们稍有可乘之机,他们只怕就会动手。”
  罗大纲摇摇头,“咱们有可乘之机,这是咱们的事情。他们起来造反,那是他们的事情。最后造反能不能成,我看他们一点希望都没有。等到那时候,咱们可就不用对他们有丝毫客气。该抄家抄家,该砍头的就砍头!”
  说完这些之后,罗大纲看着沈心那种不安的表情,忍不住笑了,“沈老弟,等你经历过这些事情之后就知道了,有些时候不是你不想杀他们,他们就会领你的情。我现在给你说,我们没有打进梧州城就是错的。我们没有打进梧州城,这些人就真的不知道厉害。”
  第二天下午,几名民团头子并没有按时赴约。第三天,他们也没有出现。最新得到的消息中,梧州城内的团练们正在秘密与梧州城内外的各股势力联络。
  沈心当时就召开了会议,这次的会议大大出乎他的意料之外。其他光复会会员们都支持罗大纲的思路,对于民团以及其他势力必须进行一次大清洗。而且罗大纲从广州见了韦泽,也详细的问了政治委员的权限所在。沈心作为会议召集人,凡是没有经过会议通过的决议不能执行。但是会议上只要没有违反光复都督府的纲领和原则,大伙可以通过讨论来决定具体执行过程。
  对于光复都督府而言,现在的重点是稳定地方秩序,控制梧州的航路安全,尽可能将靠本份劳动吃饭的百姓拉拢到梧州地方政权手中。从这几个原则出发,沈心提出的那种联合的策略遭到了一致反对。反倒是罗大纲提出的消灭民团和一部分在珠江航路上“有影响力”的艇军首领,完全被这帮中高级军官们接受。
  “只要把这帮领头的除掉,想认真讨生活的百姓自然就会到我们这里来。断人财路胜过杀人父母。只要咱们现在继续控制航路,只要咱们把这江上的买卖都归到咱们来管,咱们和他们就是不死不休。”罗大纲大声说道。
  沈心也毫不示弱的反驳道:“太平军在长江上控制航路,可就没有这等事!”
  “呵呵!”“哈哈!”会议上两广出身的军官们纷纷笑出声来,仿佛沈心说出了什么天大的笑话一样。
  沈心毕竟只有二十岁,虽然当了两年政府部门的临时工,又经过了不少事情,却还免不了少年心性,遭到普遍的嘲笑之后,他也真的恼了。涨红着脸,沈心大声说道:“这有什么好笑的?”
  罗大纲没有嘲笑,不过他脸上带着的是长者看少年人的那种居高临下的笑意,“沈老弟,这里不是长江,这里是珠江。我们面对的也不是什么安徽人、湖北人、江苏人。我们面对的是两广的人,长江两岸的人怕官府,我们两广的兄弟可没人真的把官府放在眼里!在两广,谁的刀快,谁的刀利,谁才能发号施令!靠嘴说,根本没用!”
  看着沈心那并不认同这种理念的表情,罗大纲对着与会的众人说道:“咱们都是光复会会员,那就按照光复会的规矩,投票吧!”
  最后的反对票只有沈心的一票,罗大纲提出的“彻底解决方案”得到了通过。梧州城的部队随即开始调整起方针策略。首先就是加固了城内梧州知府衙门为核心的防御体系,码头的航运局的防御体系也加固起来。由军队承担的武装警察据点同样被强化。
  在内部做好战斗准备的同时,部队在城门、城头等地的“传统防御要害”则明显弱化起来。令罗大纲意外的是,即便是遭到了全面否定,沈心只有头两天闷闷不乐,从第三天开始,他也投身到了准备工作中。因为内心的不满导致沈心一直紧绷着脸,可他却没有带出任何气恼,更没有对兄弟们乱发脾气。罗大纲对沈心的评价也大大提高了。
  抽了个空,罗大纲与沈心谈起来,“沈老弟,你给哥哥说个实话,你现在是真的服了么?”
  “哼!”沈心冷笑一声,“我不是服了你,只是事情已经如此,都督府的政策我也得跟着走啊!”
  “跟着走……”罗大纲对这句非常符合沈心心情的话格外注意。重复了几遍之后,罗大纲突然想起韦泽说过的一番话,“你认为靠你自己的力量走不到你所期待的这个政治目标,所以你要找志同道合同志,和同志们一起走。至于能够走到什么地步,能走到哪里去,我可以说,罗大哥你自己也不知道。但是你会跟着这个理念,跟着这个旗帜走下去,走到哪里是哪里。”
  那时候韦泽向罗大纲解释着投身革命与投机革命之间的分别,而罗大纲本人无疑是投身革命的。他之所以毅然决然的从太平天国转投韦泽,并非是要图在韦泽这里能得到比太平天国更高的官位,更不是图更多的赏赐财富。罗大纲是认为太平天国已经失去了自己的政治理念,只有韦泽还坚持着“推翻满清”“均分土地”的纲领,并且矢志不渝的奋斗着。
  虽然沈心年纪轻,办事能力也未必值得赞赏。可就这么一句“跟着走”,就让罗大纲确定沈心是个投身革命的家伙。哪怕是怄气,哪怕是不爽,哪怕是被大多数人否定,沈心并没有把自己的工作抛下,而是真的坚守着岗位,并且跟着政策继续走。
  想到这里,罗大纲忍不住在心里面赞道:“那政治部还挺有眼光啊!”
第51章
投身与投机(七)
  从1851年到1855年,天地会、艇军,为了夺取梧州这座珠江上极为重要的城市,发动了至少四次大规模的围攻。韦泽在1852年时候到梧州,所见到的那次围攻算是第二次。
  由城内百姓为主要兵员组成的四大民团是防御战中的中坚力量,这年头城破之后城内百姓注定会遭到攻城武装的掠夺,城内百姓们立刻就是家破人亡的局面。所以防御者们大有众志成城的心态,并且在斗争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但是这样的一股军事防御力量却在1855年向着光复军屈服了,面对光复军来自空中和地面的无力彰显,摸不着头脑的民团自己率先失去了战斗意志。“飞天”意味着掌握了神仙的力量,光复军飞在天空中的武器强烈的震撼了民团头子。而光复军占领了梧州之后,不抢掠,不杀人,这个结果倒也相当不错。
  不过等到《民团管理条例》正式交给民团头子之后,他们就明白过来,光复军并没有因循满清旧例的打算,一度因为战争而与官府势均力敌的民团,在光复军看来是必须取缔的组织。这种态度无疑让民团头子们下了与光复军彻底翻脸的决心。
  当然,想和光复军彻底翻脸,光凭城内的这点子民团还是不够。他们自己的家业就在城内,在城内打起来只会导致自己家破人亡。最重要的是,即便是家破人亡也没有战胜光复军的把握。对于光复都督府在梧州建立的地方政府,这些民团头子是恨之入骨,却又感觉无能为力。他们除了串联,表示绝对不会申请正规民团身份之外,反倒是老实起来。
  然而事情在1855年9月发生了变化,一度被光复军放逐的地方官员偷偷回来了。他们带回来的是满清朝廷的委任状,以及号召两广豪杰起来推翻光复军的公告。
  在公告中,满清皇帝咸丰明确指示,能够杀韦泽一个士兵的,就赏给功名,能够占据一座韦泽控制的县城的,就封县令。能够占领韦泽控制的府城的,就封知府,能够占据省城的,立刻封巡抚。
  这下民团头子们的心忍不住活络起来,在他们看来,光复军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地方,这帮家伙有枪有炮,可清军和民团难道就只有烧火棍不成?至于光复军能够在天上飞的玩意,原本笼罩在一层神秘的色彩中。让这些民团头子们甚为忌惮。
  不过这种忌惮却被光复都督府自己给打破了,他们推行了公立学校,宣传新式的自然科学。不少家长对与送自己的孩子去上学很有兴趣,但是却不太敢送到光复都督府的学校去。所以光复都督府就搞了一些科普活动,特别是展示了热气球。亲眼看到热气球的简单原理之后,家长们才明白那就是个大号的孔明灯。操作者是普通人类,制作的材料是普通材料。根本没有任何神仙授予仙术。
  虽然这些科普活动的确让不少市民把自己的孩子送去了新学校,民团头子们终于明白了自己的对手只是一群善于装神弄鬼的凡人。确定了这些之后,民团头子们迅速开始行动起来。
  当他们开始大规模串联的时候,才发现梧州一带对光复都督府持反对立场的人远比想象的要多的多。清军的官员、部队,都希望能够打回梧州。只是这些人数量少,加起来也人数也不足五千。驻守梧州的光复军有万余人马,更有城防的优势。若是打起来根本没有丝毫胜算。
  不得以,这些人又开始联络更多豪杰。出乎他们意料之外,不少艇军豪杰得知这个消息之后也加入进来。就在此时,梧州一部分部队开始向肇庆方向撤退。不少民团人员此时加入了光复军建立的警察系统,从这里得到的消息是,光复军的部队开始进攻其他地方,由于总兵力不足,所以要抽调梧州部队。
  这些民团头子将信将疑,他们委托肇庆的亲友询问此事,得到的是同样的消息。此时光复军已经控制了几乎大半个广东,各个城市都需要进行防守,部队出现了极度不足的局面。不仅梧州的光复军出现调动,包括肇庆的光复军同样实施了调动。而且根据传言,光复军在和福建清军打起来了,很多部队都在向福建方向调动。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9/65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