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2铁血中华(校对)第12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5/655

  “呃?”林凤祥愣住了,“张兄弟,你说的更明白些。如此说,我倒是不明白了。”
  张应宸想了想才继续说道:“林大哥,例如你手下直接统领的军帅,若是现在,你让谁当军帅,谁就能当军帅。可若是在总参谋部制度下,人员任免乃是与你同级的参谋长的事情。参谋部里面级别高的有人事处,级别低的有人事科。他们管人员任免。即便是你足够强势,总参谋部不敢违逆你的意思。可总参谋部还有一招,他们挑出人来让你选。你想选的人他们可未必肯挑出来的。”
  这下林凤祥总算是听明白了,原来总参谋部竟然比监军地位还高。太平天国里头也有监军,但是监军们权限看着大,却很容易就被地方主将给制约住。一旦存在了总参谋部,总参谋部则分了将领的权限。
  即便如此,林凤祥也不死心,他请张应宸详细讲述一下总参谋部的组成结构。尽管林凤祥也是个见多识广的豪杰,他也是越听越是心惊。
  韦泽建立的总参谋部是一个垂直的体系,总参谋部根本不受将领们制约。人事权,指挥权,后勤供应,总参谋部这是一把抓。将领们不仅管不到参谋部,将领们自己还受参谋部管辖。总参谋部每隔一段时间,就要进行人事调换。将领们回参谋部开办的军校学习,并且接受参谋部对其期间工作的审核。根据审核,将领们会被安排去参谋部工作,自己先当了参谋。而一部分被总参谋部认同的参谋则出任同级别的将领工作。
  听完了这个,林凤祥算是明白了为何张应宸对在太平军中实施总参谋部制度如此悲观。不说别的,翼王石达开是绝对不会接受总参谋部管理的。假如天国建成了总参谋部制度,石达开等于失去了对军队的指挥权。
  但是林凤祥却还不死心,他问道:“为何齐王能够用总参谋部,还能打胜仗?”
  “齐王么……呵呵……”张应宸突然笑起来,“林大哥,总参谋部也不是监军,他是一整套咱们天国可未必肯接受的东西。”
  林凤祥再也不敢有丝毫小看张应宸的意思,他认真地说道:“请张兄弟告知!”
  张应宸就把韦泽如何建立起一整套总参谋部制度的路数向林凤祥解释一番,从文化、体能、医疗、后勤,韦泽的确是依靠着自己在部队中一言九鼎无人敢违抗的地位开始推行总参谋部制度的,但是韦泽提出的每一个制度,都在实践中证明了其有效性。
  例如韦昌荣作为韦泽的亲侄子,在太平天国中算是实实在在的“国宗”。但是韦昌荣在部队里头的影响力,则是靠他当了作战训练处长,靠着他制定的各种训练,靠着他几乎是手把手的教授大家知识,起早贪黑一点点建立起来的。“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每个训练场上都出现这样标语,而且每个参与训练的士兵都要学会认字,写字,除了能认识这十个字与两个标点符号之外,还得理解这两句话的意思。
  “林大哥,齐王能够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可不是这两年的事情,从咱们在永安的时候,他可就开始这么干了。现在你若是想在天国实施总参谋部制度,各军首先得把手中的兵权交出来,你觉得谁肯呢?这不是你把你军中的人官称改为参谋,这就有总参谋部制度了。总参谋部制度是一整套东西。”张应宸花了将近两个小时才把总参谋部制度给初步说完,他累的精疲力竭。一时不想说话。
  说的人够累,听的人更累。为了能够跟上张应宸的思路,林凤祥也是卖了老命,确定了自己不可能在太平天国内部建立全面的总参谋部制度,林凤祥颇为疲惫地问道:“张兄弟,若是在各军中建立起总参谋部制度呢?让后把这些参谋部给联合起来……”
  张应宸摇摇头,“若是各军自己建立自己的参谋部,那就不是总参谋部制度,只是各军的参谋部。齐王军中的参谋部,他自任总参谋长,他即便是后来让别人代1理参谋长,代1理参谋长的任免权力也完全在齐王手中。林大哥,齐王进了天京城,一声令下就能领走我以前带的兄弟,正是因为军队的参谋部还在。即便那时候我也去以前的兄弟那里,他们同样只会跟着齐王走。因为从制度上,只要东王不在了,参谋部就只听总参谋长的话。你觉得各军参谋部上头有一个名义上总参谋部,各军就能听这个总参谋部的话了么?”
  林凤祥反复考虑着参谋部的种种,虽然这里面有着极难越过的关卡,可总参谋部的优点无疑是太大了。光这个对部队的训练,各种统一的培训,已经让林凤祥完全明白了韦泽的军队为何能够如此强悍。总参谋部不仅是一个当官的体系,这个体系同样强制性的让军官们在参谋与指挥官之间变化身份。并且通过培训强行接受最新的军事思想、作战技术的培训。这种培训还不是一阵风般的过去就算,而是不断的自我总结,自我教育,自我提升。就如张应宸所说,光部队行军的手册,三年来就推出过七八个不同的版本,每一个版本都有很大的调整,效果也越来越好。林凤祥领兵的时间不比韦泽短,到现在他的部队里头也没有任何一个军事训练是专业化的,更不用说是标准化了。
  想到这里,林凤祥说道:“张兄弟,你肯不肯到我这里来,若是你肯来,我定然委你以大权。”
  见林凤祥语气诚恳,张应宸苦笑道:“林大哥,你是个英雄,我从齐王那里学来的这参谋部制度的确有用。林大哥你看得起我,我也该识相。不过我张应宸时运不济,得罪了东王,又得罪了齐王。按理说,到了这个时候我也没什么脸面可谈。可我此时反倒是更不想丢那原本就没有了的脸面。现在天王肯用我,敢用我。我就只能跟着天王一条道走到黑。林大哥,你的好意我心领了。不过我不能去你那里。”
  林凤祥还想再权,张应宸却说道:“林大哥,今天天色已晚,我也累了,你先请回吧!”
  见张应宸下了逐客令,也明白了张应宸的立场,林凤祥只能起身告辞。回到了自己的府邸,林凤祥躺在床上辗转反侧。他原本以为总参谋部只是多召集幕僚,更有效的利用幕僚的一个提升战斗力的办法,却万万没想到这竟然是一种全新的组建军队的模式。这种模式优越性自然不用辩驳,韦泽手下其实没有多少广西老兄弟,可韦泽很快就成了诸军中最骁勇善战的一支。林凤祥决定不仅要在自己的部队里面推行这个制度,还要想方设法的在安徽,甚至扬州的军中推行这个制度。
  张应宸说的没错,这样的制度的确最终要导致一个完全主导局面的统一军事指挥机构。如果短期内无法让太平天国中央政府来实施这个体系,那么林凤祥就先通过建立总参谋部体制来统一安徽,统一长江以北各军团的指挥权。而且看张应宸的部队,他也定然在自己的部队里面实施了这个体制。当天京城与长江以北两支军队都实施了总参谋部制度之后,还是有很大机会合并的。
  如果林凤祥能够通过这个体制获得韦泽那样的战斗力,在其他部队遇到麻烦的时候他还是有很大机会逐步获取其他军队指挥权的。韦泽振臂一呼,就能带走上万的部队,这个例子让林凤祥看到总参谋部的威力。
  在之后的两天中,各地的老兄弟代表纷纷抵达天京城。九江那边林启荣派来的不仅是代表,更是求援的人。曾国藩对九江实施了全面的包围战,虽然无法打破九江城防御体系,却能够封住九江城内的粮草供应。石达开又始终不肯全力与曾国藩的湘军决战,打破九江城外的包围圈。林启荣除了向天京城求援之外,已经没有任何别的办法。
  很快,兄弟们都提出翼王统领天国大事的要求。洪秀全的视线落到了林凤祥身上。
第43章
清洗(十七)
  “翼王当然可以决断天国事,只是眼下更需要重建六部负责管理天国事物。诸位兄弟手下那么多兵马,难道自己大小事情都是一人操持,全部管起来么?大家不还是让手下分管事务的兄弟来管,自己只是做个决断。天国也是如此,什么事情都让翼王过问,让翼王决断,那只怕翼王不用吃饭睡觉啦!”所说的内容虽然极为严肃,林凤祥依然尽量用轻松的语气说着。
  石达开听了之后心中大怒,林凤祥所说的看似很“关心”石达开的健康问题。实际上却并非如此,众人提出的“翼王决断天国事”,指的是翼王石达开有管理天国全部事务的权限,包括人事权,行政权,石达开说了算。
  林凤祥提出的先重建六部,乃是先建起六部制度,石达开只是作为六部的上司,负责领导六部工作。石达开当然知道自己定然能够天国最高行政官,可负责建立六部的天国最高行政官,与领导六部工作的天国最高行政官,这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前者是和杨秀清一样拥有开府制大权,翼王府就是天国中央中央政府。后者则是传统中国制度中的宰相,虽然依旧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是个货真价实的大权臣。可六部只是石达开的下级,却不是石达开的下属。天王洪秀全手中有着巨大的人事权,可以通过人事更迭来影响朝中的政治力量对比。
  石达开看向一起参与会议的天国老兄弟们,林凤祥召开这样的会议,目的无外乎是首先取得天国老兄弟们的支持。至少最终的结果必须是天国老兄弟们认同的结果。天国兄弟们原本只是知道军师制度,而林凤祥的建议无疑指出了一个在太平天国中从未实施过的政治体系。而这个体系某种意义上对于老兄弟们更有好处。
  果然,林凤祥看着一群皱眉思考或者茫然无所知的兄弟,接着说道:“前两日天王下令,任命黄玉昆为刑部尚书,以前东王开东王府,因为北王牧马人的事情,竟然无端惩处了黄玉昆,那就是不讲道理。天国兄弟们都懂的道理,哪里有人能够因为别人不给自家族叔敬礼,就敢去踹翻刑部尚书桌子的事情!这还有没有王法了?”
  林凤祥以这件事为例子,向着天国老兄弟的代表们解释着不能再继续实行军师制度的理由。无外乎权力全部集中在一人手上,兄弟们的权力与权益得不到保障。
  说完了自己的意见之后,林凤祥继续说道:“大伙都相信翼王,我也觉得翼王是不会再犯下东王这个错的。大家说是不是?”
  众将对杨秀清的跋扈印象深刻,现在大伙虽然不忿天王杀东王之后又滥杀天国兄弟,不过林凤祥所提出的新制度的确能够保护大伙的权益。不少人都已经忍不住点头。如果只是把六部的领导权交给翼王石达开,但是却限制石达开的人事权,他不能因为自己的喜好而任意任免官员。这的确保护了大伙的权益。
  李开芳原本就和林凤祥站在一条战线上,而且他的确认同这个理念。见众家兄弟大多数都被林凤祥所说的打动了,他立刻说道:“我觉得林兄弟所说的很对。大家都知道翼王是个明白人,从来不会因为自己而让兄弟们觉得不安。到了此时,咱们怎么也得先安了兄弟们的心才行。”
  这话一出,不少老兄弟纷纷点头称是,同时用期待的目光看向石达开。石达开脸上带着笑意,心里面恨不得把林凤祥与李开芳给掐死。石达开的确想“安兄弟们心”,不过那是得“为了安兄弟们的心”,所以必须让石达开一人执掌天国大权。现在竟然成了为了安兄弟们的心,石达开必须放弃建立翼王府的局面。
  原本洪秀全因为杀了东王,在天国兄弟中人心尽失。如果只是石达开和洪秀全两人的话,天国兄弟无疑会选择无条件支持石达开。现在没想到林凤祥蹦出来搅局,林凤祥自己当然没有自己出任天国最高执政官的打算,他甚至摆明了态度支持石达开出任天国最高执政官。可这种支持却不是没有代价的,其代价是推翻了旧有的正军师开府制度,该以一个很传统的中国朝廷的局面。
  石达开知道林凤祥加入天平军之前一度以相面为生,看来这相面生涯的确让林凤祥拥有了相当程度的政治眼光。
  而此时众家兄弟的视线全部落在石达开的脸上,石达开只能勉强说道:“此事可以再议。”
  李开芳已经五十多岁,他年纪大,地位高,完全不管石达开那无力的抵抗,李开芳说道:“这有何再议?翼王以后难道就不带兵打仗了么?若是翼王带兵打仗,自然需要有兵部尚书来负责军务,总不能兵部有事再跑去找翼王。而兵部尚书定然得是能够让兄弟们觉得可信的兄弟才行。这六部尚书的确得让兄弟们都认同才行啊!九江乃是我军上游门户,赶紧确定了这些大事,接着就商议援助九江的事情才好。”
  这么一说,九江林启荣派来的代表立刻鸡叨米般的点头,“清妖势大,还请赶紧去救九江!”
  石达开当然不肯轻易就范,兄弟们讨论的激烈,却见天王洪秀全带着神棍那种莫测高深的表情稳稳坐在首位上一言不发,石达开突然觉得有些不解,难道自己真的就不如洪秀全这样的家伙么?为何林凤祥到了此时还要努力去维护洪秀全的领导地位呢?
  仿佛是听到了石达开的心声,林凤祥对着参与会议的兄弟们说道:“天国的事情,自然得由天国兄弟们共同操持。各部都要负责起各部的事务,大事若是没有各部兄弟与天王共同签署的文件,就不能作数。”
  石达开听完这个建议之后也不知道该怎么评价了,他心中苦笑,林凤祥这个观点的基础无疑是天王洪秀全有能力做出正确的判断。但是石达开对天王洪秀全的能力一点都没有正面评价。当然,天国大事理论上的确需要天王洪秀全批准才能实施。但是……
  想着心事,石达开有几句话竟然完全没听到。林凤祥很快就提高了嗓音,石达开被迫打断了思路,迫使他把注意力转回到会议上。就听林凤祥说道:“在此之时,我等须得精诚团结,共办大事!只要天王与翼王一条心,有我们老兄弟在,天国定然能夺取天下!”
  老兄弟们此时也都是轰然应和。不过他们心里面倒是对与天王与翼王能否一条心这件事并没什么特别的想法。例如韦俊,他的哥哥韦昌辉等于是被天王洪秀全与翼王石达开一起杀死的。作为武昌的守将,他还要面对清军的极大压力。来自内部与外部的压力快把这位年轻将领给逼疯了。对林凤祥提出的新体制构架,韦俊是倒是极为支持的。只有迅速恢复中央政权,才能让过去的事情过去。不然的话,韦俊是根本不可能安心的。
  其他兄弟中大部分没有韦俊这样内外交困的感觉,不过他们同样支持林凤祥的建议。大家基本都曾经支持翼王,那时候的大部分原因是对天王的行动不忿。现在林凤祥提出了过去的事情到此为止,未来很大一部分官员任命中老兄弟们也有发言权。当年杨秀清获取了开府权力之后骄横跋扈,欺压兄弟。林凤祥的建议中不再支持翼王有开府的权力,但是依旧支持翼王拥有最高行政官的地位。这就满足了兄弟们的利益。
  等林凤祥说完了建议之后,不少老兄弟立刻就表示了赞同。而天王洪秀全与翼王石达开都对此并不怎么满意。翼王稍微年轻些,不爽的表情还是露出了一些。天王还是那种神棍的表情,大伙也看不出什么特别的情绪,不过面对兄弟们期盼的视线,天王洪秀全一言不发,也看不出有回应的迹象。
  会场就这么硬生生的沉寂下来。老兄弟们很快就看出了天王与翼王的否定态度,如果他们支持的话,此时早就该说话了。但是林凤祥的建议的确很有吸引力,老兄弟们也并没有反对的打算。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天王与翼王不说话,老兄弟们也沉默不语的与两人杠上了。会场里面的气氛越来越尴尬,却没有打破尴尬的机会。
  杨辅清是杨秀清的东王“国宗”,他其实早就觉得天王杀杨秀清这件事里头石达开只怕难脱干系。不过杨辅清必须面对现实,东王府被杀个干净,“东王国宗”出身的杨辅清哪里会不害怕。所以石达开一向杨辅清伸出橄榄枝,杨辅清立刻就表示了赞同。
  最近两人商量了一件事,韦泽南下的时候竟然没遇到任何清军的阻挡,石达开认为此时或许是向东进军夺取江浙的好时机。杨辅清的部队正在宁国府,如果向东的话,杨辅清大可以打头阵。
  杨辅清当然希望能够距离天京城越远越好,对石达开的这个建议他很是赞同。若不是此时太平天国两大实力派中的江北派系头子林凤祥出来说话,他是断然不肯回到天京城的。而现在,杨辅清也觉得或许林凤祥的建议比单纯让石达开成为正军师要好很多。杨辅清原本就和杨秀清没什么亲戚关系,只是两人名字十分接近,杨秀清提出让杨辅清认同宗,那时候杨秀清已经是天国军政统帅,杨辅清自然是乐意。
  如果正军师制度依旧存在,杨辅清始终是别人的手下而已。顶多上头的人从杨秀清换成石达开或者别的什么人。若是能够让老兄弟们参与推举六部尚书,石达开当天国执政官,杨辅清的地位也就从对别人俯首帖耳的手下,真正成为了拥有一定权力的老兄弟。选择支持林凤祥的话,明显对杨辅清更加有利。所以不管石达开数次对杨辅清使眼色,杨辅清却是一言不发。
  随着沉默时间的延长,石达开感到了越来越大的压力。如果林凤祥此次是来夺权的,石达开也不害怕。太平天国现在的两大实力派中,林凤祥作为北伐三丞相的主将,对北伐军有着极大影响力。安徽在韦泽治下推行了完粮纳税,虽然比起正规的官府制度差很远,不过好歹能够维持战时体制。三丞相麾下有十几万兵马,其中有近万广西老兄弟,有两万经历过北伐之战的精锐。比起西征军,绝不逊色。
  即便如此,林凤祥也是没办法和石达开争权,两人的地位与号召力相差太远。老兄弟们不会真正服从林凤祥的。
  但是林凤祥从一开始就坚称支持石达开统领天国事务,这就让石达开无处发力了。而且林凤祥一面让天王亲政,另一方面又让老兄弟们大大获得了发言权。如果石达开能够开翼王府,六部尚书就能成为石达开收买人心的筹码。经由林凤祥这么一搅局,六部尚书现在成了老兄弟们认为自己本来就该占据的好处。石达开手中的筹码大大缩水。在此时,他这个总领天国事务的地位就变成了立刻要承担起责任来。
  上头有天王洪秀全,下面有林凤祥这样的实力派,再有一众具有一定发言权的老兄弟。石达开觉得这个总领天国事务的职务更像是一个烫手山芋啦。
  石达开内心期望着这样的沉默能够继续下去,至少在此时,天王洪秀全更多的被人认为是不支持这样想法的人,一旦这次会议结束,石达开就能在私下的沟通里头把所有责任都推给天王洪秀全。
  “诸位兄弟,我觉得林兄弟所说的不错,可以这样整顿天国秩序!改翼王为义王,待得下诏书确定了六部尚书的人选之后,诏告天国。义王开始上任。”洪秀全说道。
  这下石达开被恶心坏了,洪秀全军事和行政能力很有限,不过是普通人中的中人而已。可玩起政治把戏来,洪秀全却是非常精通。看着提升为“义王”是一个地位上的大进步。可要知道,这“义王”却得由天王洪秀全亲自封,还有一套繁杂的封王仪式。在众多老兄弟的观礼下,石达开跪在洪秀全面前接受册封。这就是等于石达开要再次明确表示对洪秀全的屈服,接受洪秀全的领导。从现在天国的体制来说,洪秀全这么做还完全符合规矩。
  接受吧,石达开不乐意。不接受吧,兄弟眼巴巴的瞅着石达开呢!他如果就这么掀了桌子,兄弟们可不会觉得石达开干的对。
  到了此时,石达开完全明白了杨秀清当时很多看似非常过分的做法其实也是被逼出来的。只是杨秀清对洪秀全的能力并没有低估,所以先下手为强。采取了几乎是幽禁的方式断绝了洪秀全与外界的一切联系。石达开只看到了被幽禁的天王洪秀全,就真的小看了洪秀全。现在看,即便是遭到了杨秀清的幽禁,洪秀全依旧有能力把握住机会干掉杨秀清。洪秀全这样的一个人必须用可怕来形容。
  不过到了此时,石达开把心一横。如果他继续这么拖下去,局面只会越来越被动。与其被洪秀全步步进逼,还不如石达开主动的参与。想到这里,石达开起身说道:“天王,小弟不敢接义王的名号,用永安时候的名号就不错。不过既然兄弟们抬爱,我就担起总理天国事的差事来……”
  没等石达开说完,一众兄弟们都齐声欢呼起来。听到众位兄弟的欢呼,石达开的心中也勉强变得好受了一点。
  新的构架开始的时候需要很多时间来调整,任何一个问题都不是简单的就能与有着不同利益需求的很多人达成一致的。不过黄河决口改道,为太平天国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左宗棠刚到浙江,一时半会儿根本无力组建军队发动进攻。江南大营的张国梁在张应宸手中吃了败仗,重建精锐部队同样需要时间。至于皖北的江忠源和李鸿章,也受到了黄河改道的影响。
  历史上黄河南下改道总是一场可怕的灾难,向北改道反倒影响比较小。可黄河改道之后,曾经流经徐州的黄河径流大大缩水,这让同处皖北的捻军获得了不小的行动自由。原本必须靠大量船只才能渡过的黄河在一些地方甚至能够涉水而过,江忠源与李鸿章必须拿出更大的力量对付活跃起来的捻军。
  至于徐州方面,山东在满清一朝素来是动乱之地,已经有一小部分山东方向来的土匪队伍开始在苏北和山东边界活动。虽然这帮人数量根本不足以影响局面,可没人敢对此等闲视之。大部分徐州官员都认为未来会许会有更多山东籍土匪出现。他们的注意力更多的放在了北边而不是南边。
  这就给了太平天国一个极为难得的机会,天王洪秀全终于有机会清洗一下在天京之变中染满了鲜血的双手。翼王石达开也能够对自己进行更进一步的包装整理。至少在这时候,太平天国的中央政府缓慢却没有停顿的开始重建起来。
第44章
投身与投机(一)
  广州进入八月之后如同蒸笼一样,最新的报告放到韦泽桌上的时候,秘书处的秘书忍不住用衣袖擦了擦额头上的汗,“都督,这是最近北方的局面变化。”
  “有什么机密级别的内容么?”韦泽放下正在批示的公文,抬起头问道。
  秘书知道韦泽的意思,他答道:“政治部的同志已经分过类,通用类型的情报已经制作成了简报,开始向下面传达。这次北方情报中有一项属于机密级别的情报,我们前两天缴获了乘船从福建海上潜入广东的情报人员,缴获了一大批满清鼓动地方团练谋反的文件,还有委任书。这一段,海上还有陆路,抓了好些此类人,也发现不少可疑份子。政治部已经对一批可疑份子实施了放长线的计划。”
  “部队马上就要开始制作夏装,这个已经通知了么?”韦泽问道。
  “部队里面已经通知了。”秘书答道。
  等秘书离开之后,韦泽拿起最新的报告看起来,黄河改道,向北的话对国家倒也比较有利。这个消息韦泽早就知道了,最新情报讲的是关于大运河北段通航中断的事情。在太平天国方面,最新新闻是石达开主政,天国动荡的朝局逐渐平息。
  当然,光复都督府已经初步和英国、法国、美国三国就通商事务有了初步的协议,英国一大批积压的布匹以低价销售给光复都督府。后勤部门在广州开始开办工厂,并且开始在广东招收工人。
  对于旧时代的政权来说,搞黑箱操作是本能的行动。不过在进入了工业化之后,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民被卷入工业化大潮,信息透明化反倒成了非常重要的治理手段。大家肯定还会对事情背后的动机有诸多怀疑,并且根据自己的想法编造出各种说法,但是所谓媒体的力量则是对信息的权威性发布。一定要总结的话,就是“我可以不说谎话,但是我可以根据我的意愿来组织实话。”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5/65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