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2铁血中华(校对)第123部分在线阅读
第37章
清洗(十一)
洪秀全擒拿秦日纲与陈承瑢的过程非常轻松,这两人根本没想到洪秀全竟然要抓他们。陈承瑢见天王洪秀全的时候,甚至带着自己的新计划。
然而天王洪秀全一言不发的看着两人,大殿内很快出现了一群全副武装的侍卫。陈承瑢还有些自欺欺人的露出了不敢相信的神色,秦日纲却只是愣了愣,随即恢复了平静。经历过天京之变的血腥残杀之后,三位核心人员之间已经没什么好说的。洪秀全只是挥挥手,对侍卫命道:“带下去!”
陈承瑢惨笑一下,甩手把奏章扔在了天王洪秀全御座前的地上,不用侍卫推搡,他转过身就往殿外走去。
在天王洪秀全杀了北王韦昌辉之后,翼王石达并没有就此罢休,继续公开要杀秦日纲与陈承瑢两人。抛在洪秀全御座前的那份奏折是花费了陈承瑢极大心血才制定出的近期计划,面对翼王石达开咄咄逼人的态度,陈承瑢认为想化解石达开的压力,最好的办法莫过于主动出击。石达开以打击清妖为理由,裹挟了越来越多的西征军在江西作战,打来打去也没打出什么结果。
此时逃去苏州的清军江南大营在张国梁带领下重新逼近天京城,试图夺取常州,重建江南大营。若是能够将天京城的兵力有效集结,对卷土重来的江南大营打出个大胜仗,在重振天国中央士气的同时,也能对石达开的做法给与宣传上的有效还击。
陈承瑢苦心孤诣的定出了这个计划,试图作为打开局面的突破口。没想到天王洪秀全已经做出了自己的决定,向石达开妥协。向石达开妥协,自然得先向石达开做出表态。这表态无疑是杀了秦日纲与陈承瑢两人。陈承瑢到现在一点都不后悔杀了东王杨秀清,可他已经对天王洪秀全完全绝望了。在走出大殿的时候,一个念头突然在他心中冒了出来,“如果那时候我选择投靠了齐王韦泽的话,结果应该就与现在完全不同了吧。”
洪秀全处置两人也极为迅速,当天抓,当天杀,毫不拖泥带水。经历了天京之变后,洪秀全的决断速度大大提高。很快,洪秀全命人用木匣装了秦日纲与陈承瑢的首级,送到了翼王石达开的帐前。
天王洪秀全的政治能力相当不错,他除了送人头给石达开之外,还继续向在淮南的北伐三丞相发去诏书,告知了他们这件事。
使者很快就把消息传到了目的地,驻守在淮安的林凤祥看完了几份情报之后,忍不住皱起了眉头。看到秦日纲与陈承瑢被杀的消息之后,林凤祥觉得此次惨烈的天京事变也该到头了。东王府荡然无存,屠戮东王府的韦昌辉、秦日纲、陈承瑢也被杀。经历过这样的一场大动乱,太平天国核心领导层已经基本上荡然无存。
洪秀全要求重建五军制的圣旨已经到了林凤祥手中,在这个计划中,林凤祥、李开芳、吉文元、曾立昌四人各领五军制中的一军主将。无疑,五军主将之上的指挥官应该是石达开。加上石达开得到了天国军民的支持,自然会主持朝政。
老实说,林凤祥对于石达开并不满意。天京之变后,林凤祥见过韦泽。韦泽当时毫不迟疑的告诉林凤祥,翼王石达开也是杀东王的同谋。林凤祥当时还未必相信,等石达开逃出天京城之后,先是说北王要杀他,随即开始联络西征军各部,开始把部队拉到他的手里。
当时各地方的兄弟对天王不忿,很多人就选择跟了石达开。天王杀东王这件事干的的确不地道,林凤祥对此倒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妥。没多久,林凤祥就感觉事情不对头了。
石达开获取兵权之后躲躲闪闪,一会儿吆喝着要解九江之围,一会儿又吆喝着要进军东南。杨秀清在位的时候可不是如此,不管杨秀清到底有多跋扈,不过他用兵的要点一直是很有方向性重点。哪怕是由天京城承受着清军江南江北大营的进攻,杨秀清也放手让韦泽攻略安徽。现在看,正是这样有胆略有气魄的安排,才能够保住天国的元气。与杨秀清相比,石达开在战略上的表现差了不是一点半点。
没多久,天王杀了北王韦昌辉,邀请石达开回到天京城去。在这个时候,林凤祥根本不相信天王洪秀全还有胆量再杀石达开。如果洪秀全真的这么干,林凤祥是不会放过洪秀全的。林凤祥能够想象石达开的担心,但是他也觉得在这个艰难时刻,大家都该放弃一些东西。
石达开却明显不是如此,他不仅公开加码,提出要杀燕王秦日纲与佐天候陈承瑢。更是撺掇众人,要接掌东王左辅正军师的位置。这做法让林凤祥大为失望。很明显,石达开的真正目是接掌权力,而并非是为天国效力。
进入6月之后,不仅江西的湘军在曾国藩号令下发动了猛烈进攻,淮北的清军同样在江忠源的指挥下对太平军发动了猛烈进攻。驻守寿州一带的李开芳承受着相当大的压力,数次向林凤祥求救。
林凤祥承受的压力一点都不比李开芳小,以徐州为中心的数万苏北清军也猛扑淮安。寿州的李开芳好歹还能得到庐州的吉文元支持,苏北平原上的林凤祥就只能独立作战。
林凤祥也曾经试探着建议石达开回京,同时请各地主管一方的兄弟一起回京召开大会。在林凤祥的设想中,如果石达开这么做了,林凤祥就会在会议上公开支持翼王石达开。即便没有得到军师的授权,好歹也先建立起一个能够统合天国各地方战局的统领机构。
石达开对此并没有直接回应,反倒提出希望安徽部队能够渡过长江一起击破曾国藩的湘军的建议。这举动可是把林凤祥给气坏了。韦泽临走的时候,不仅支援了林凤祥好大一部分地图,更向林凤祥提供了不少有效的建议。现在在太平天国里头众望所归的翼王石达开却不顾大局,只顾拉拢西征军,只为自己的权力考虑。
北方战线的兄弟们此时最期待的莫过于能够请回韦泽,稳定战局。天王洪秀全公开告知天国兄弟,他正式邀请韦泽回来,姿态放的很低,而翼王石达开根本不提此事。与石达开的行动一比,天王洪秀全要求重建五军制的建议就变成了非常可取的方案。
正在此时,探马回来禀报,“运河上有清妖出动,他们拦截船只,试图截断运河!”
韦泽走的时候对林凤祥说过,如果林凤祥无法组建起强大的野战军,那就干脆放弃淮安,撤回安徽。淮安这地方乃是运河上重要的城池,经过的商船数量巨大,税收极为丰厚。附近土地膏腴,粮食也不缺。可此地百姓却没有安徽部队那么善战,林凤祥此时拥兵五万,却没办法如同韦泽那般建立起强大的野战部队。面对四万多清军的进攻,林凤祥也打了些胜仗,却无力歼灭敌人。清军在这一带的平原上四处渗透,大有抄了林凤祥后路,把他包围起来的迹象。
林凤祥有过被围的经历,那种绝望与无力感即便是过去了一年,依旧是记忆犹新。韦泽特别强调过,若是在淮安被围,连救兵就很难指望。有韦泽这样的悍将在,整个天国的军事局面上可以说是游刃有余。韦泽能够长驱千里北上救援林凤祥。若是韦泽还在的话,别说清军试图切断林凤祥的后路,就算是清军把林凤祥死死围困在淮安,他也没有任何害怕。只需拖住围攻只要能拖住清军,韦泽赶到之后就能彻底击破清军,反过来扩大地盘。现在韦泽不在,林凤祥反倒成了淮南部队的主心骨,大家还眼巴巴的等着林凤祥前来救援呢。
到了此时,林凤祥当机立断,他召集起手下众将,“我们做准备回安徽去!”
7月中旬,安徽巡抚江忠源得知了清军夺回淮安的消息,他并没有因为这个情报而有什么高兴的感觉,神色间反倒是更加严肃起来。
李鸿章看完了奏报之后同样不怎么高兴,他对江忠源说道:“江公,苏北的粤匪跑回安徽,对我们来说却不是什么好事啊!”
江忠源当然知道这不是什么好事,这消息大有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味道。不久前江忠源还得到了韦泽脱离太平天国,一路南下广东,一日攻下广州城的消息。对与朝廷来说,这的确是无比糟糕的消息。对于江忠源带领的淮军却是大大的好消息。
自家人知自家事,淮军无论如何都办不到一个半月从浙江走到广州城下的事情,更不用说一日内破广州城。江忠源已经放弃了与韦泽争锋的打算,他也是完全确定了韦泽脱离太平天国之后才开始制定反击计划。
对李鸿章的担忧,江忠源只是问道:“王启年打造枪支的差事办的如何了?”
提到这个事情,李鸿章立刻眉开眼笑地说道:“王启年试图戴罪立功,枪支打造的很好。”
江忠源明显对李鸿章的这态度不太满意,“王启年虽然从韦泽那里学过造枪,却也是形势所迫。既然他肯为朝廷效力,戴罪立功的话就不要再说!我们要用的就是有能之人!”
第38章
清洗(十二)
咸丰皇帝手中有两份韦泽的檄文,第一份是韦泽离开太平天国前的檄文,第二份则是韦泽攻克广州城之后发出的檄文。这两份檄文让这位年轻的皇帝极为不爽。身为皇帝,被造反者在檄文里面骂几句倒也没什么,这算是皇帝这个位置带来的必然问题而已。让咸丰不爽的则是韦泽檄文里面所揭露的一些朝廷内部的制度,以及对这种制度的猛烈抨击。
满人的科举比例,满人官员的比例,这些本来就是满清朝廷用来制约汉人势力的办法,这对咸丰皇帝来说没什么可以特别讨论的。不过这被韦泽当作满清是鞑虏,满清从没有真正把自己当作是中国的证据来使用的时候,的确深深的击中了这位年轻皇帝的心思。这不是因为韦泽说了瞎话,恰恰是因为韦泽说了实话。咸丰本人以前还真的特别深刻的考虑过中华与满清之间的关系,这次被韦泽给好好的上了一课。
曾国藩也曾经针对太平天国的拜上帝教问题提出过全面反驳,韦泽的第二份檄文里头已经说的明白,自己原本就不信拜上帝教,只是为了推翻满清而加入的,自打加入之后,韦泽所有精力都放在了攻打满清的事情上。很明显,韦泽是大大的在彰显自己的武功,他把自己南征北战攻克大量城市,杀死大批满清高官的历史在檄文里面大大吹嘘了一番。声称自己每日里只是全心全力打满清,即不在乎,也没空参与拜上帝教的宗教活动。曾国藩再向把韦泽也列入异端邪说之中,就变得很难。
当然,咸丰命人将这份傲慢自夸的檄文中记录的战史与清廷的记录一对比,发现两边的情况完全符合。咸丰才开始大为后悔自己竟然任由韦泽自由南下广东的决定。合着太平天国获得巨大胜利的战斗,杨秀清与韦泽联手占据了七成左右左右的功勋。任由韦泽南下的基础是认为太平天国是根,韦泽是梢。现在看,太平天国与韦泽之间的谁轻谁重尚且有商讨的余地。
当时战略这等事情一旦决定就没了反悔的余地,韦泽占据了广州之后开始攻略广东其他地区。朝廷的所有兵力都用在对付太平天国和广西的天地会身上,广东的力量变得完全空虚。韦泽彻底夺取广东已经是个必然。
“万岁爷!曾国藩有加急奏折!”太监进来禀报。
“拿来!”咸丰立刻说道。当时建议让韦泽南下的就是曾国藩,咸丰听说有曾国藩的奏折,心里面也有不少气。
奏折送上之后,咸丰只看了一阵,心中就有些高兴。自打湖口之战失败后,曾国藩一改以前与太平军争锋的战法,采取了“结硬寨,打呆仗”的办法。清军自官牌夹至白水湖尾修筑长壕,长30余里,宽3丈5尺,深2丈,共6道,对九江形成三面包围。奏折中言道,此时长壕已经修成,死死的围住了太平军把守的九江。曾经被封堵在鄱阳湖内的湘军水师趁势冲入长江,与湘军长江上的水师汇合。
按照这样的围困局面,要不了多久,清军就能够攻克九江,打通鄱阳湖与长江的航线。那时候湘军会向上游进攻,夺回武昌。一旦控制了九江上游的水道,湘军就能顺流而下,击破江宁,彻底干掉粤匪。
看到这消息,咸丰又有点觉得曾国藩最初的计划或许是有道理的。韦泽再狠,也不过四万多人马,若是能在未来一年内收拾太平天国,数十万大军南下进攻广东,韦泽根本抵抗不了。
把视线再次放到了韦泽的第二封檄文上,韦泽在檄文中言道。叶名琛让广东地方自行组建团练,攻打天地会。这件事是在韦泽南下广东之前的事情,韦泽不能因为这个而处置地方团练。现在韦泽控制了广东,凡是在6月23日前与韦泽部队有过冲突的团练武装,韦泽一概既往不咎。但是在6月23日之后,韦泽的檄文所到之处,还有团练武装敢进攻韦泽的部队,韦泽就当团练依附满清匪帮,定然不会饶过。
满清匪帮这个词刺激不了咸丰,檄文中透露出的一个信息,此时广东各地还有众多团练武装,韦泽现在依旧没有能力消灭他们。如果能够充分利用这帮团练武装,让韦泽不能进入地方的话,那就能让韦泽短期内在广东站不住脚。
朝廷已经商量过此事,命人乘船从福建到广东各地张贴榜文,能够杀韦泽一个士兵的,就赏给功名,能够占据一座韦泽控制的县城的,就封县令。能够占领韦泽控制的府城的,就封知府,能够占据省城的,立刻封巡抚。既然广东已经不为满清所控制,满清朝廷当然可以这么毫不犹豫的封官。
其实满清朝廷上下心里面也非常清楚,这帮民团未必有能耐解决韦泽的部队。不过只要他们能够与韦泽的部队打起来,与韦泽解下死仇就行。韦泽的部队对广东不熟悉,并没有能力分辨哪些是自保的民团,哪些是对韦泽有真正敌意的民团。煽动起韦泽对民团的恐惧和敌意之后,韦泽只怕就会放手杀戮民团,这等杀戮一起,韦泽是别想真正占据广东了。
挑起省际矛盾,挑起地方矛盾,可是满清的拿手好戏。咸丰并不认为韦泽这等山沟里出来的土匪能破解满清挑起矛盾分而治之的手段。叶名琛虽然被韦泽击败,不过他兴起团练的法子却完全继承了这样的技巧。连天地会这样的本地造反武装都被打得在广东立不住足,不得不跑去广西和江西。对于急着在广东站住脚的韦泽来说,他越是着急,就越会犯错。等韦泽把民团当成自己的最大敌人之时,民团也就真的会和韦泽不死不休的斗争下去。
想到这里,咸丰命人起草诏书。诏书中命令曾国藩抓紧攻打九江,一旦攻克九江之后立刻顺流而下攻击江宁,以剿灭粤匪。
把诏书发出去之后,咸丰突然想,到底是粤匪先灭,还是韦泽先灭。这个问题还真的不好确定呢。
第39章
清洗(十三)
太监拿着咸丰写给曾国藩抓的诏书正在出门的时候,有人从养心殿外面直接冲了进来。那人走的又快又急,与太监撞了个满怀。两人的脑袋咚的撞在一起,太监稳不住身形竟然被撞到在地。
满清一朝太监地位极为低下,被人撞了之后,太监不仅不敢发怒,还强忍住疼痛赶紧抬头去看。却见冲进来那人是军机大臣托和络·穆荫。这下太监大气都不敢出,得罪了军机大臣,即便军机大臣不方便杀这太监,皇帝也是一定要打死这太监的。不过托和络·穆荫明显没有计较这个的打算,他连看都没看自己撞了谁,直奔养心殿的御书房而去。
一进御书房,托和络·穆荫立刻跪倒在地喊道:“万岁爷!黄河在河南兰考境内铜瓦厢决口,河水改道东流!”
咸丰早已经习惯了战败的消息,可他是有生以来第一次听到黄河决口之后改道的消息。如同被雷劈的蛤蟆般,咸丰看着跪在地上瑟瑟发抖的军机大臣托和络·穆荫,整个人都呆滞起来。
黄河自从被北宋末年的光头前世杜冲掘开,从此之后河道变得十分复杂。直到万历初潘季驯治河功,才尽断旁出诸成道,把金元以来黄河东出徐州由泗夺淮的主流固定下来成为下游唯一的河道。几百年间,即便有所决堤,也会重新把河水堵回这条河道中去。
在太平军的人祸看着稍微有了改善可能的现在,黄河竟然决口了。这到底意味着什么?难道是上天的某种暗示么?咸丰脑子里冒出的是这样的恐慌。
军机大臣托和络·穆荫进入养心殿的时候也不比刚听到消息的咸丰好到哪里去。他也后同样震惊,同样手足无措。不过前来向咸丰皇帝禀报消息的路上走了这么一段,情绪得到疏解,总算是稳住了心神。他开始禀报最新消息。以往黄河决口之后走大清河(北清河),而这次决堤却与以往的位置不太一样,河南进入雨季之后雨水极多,在河南兰考境内铜瓦厢处决口。几百年来黄河泥沙沉积,早就把黄河故道的河床抬高到比上游还高的地步。暴雨携带着大量泥沙堵顺流而下,短期内就极大的抬高了河底,以往的河道现在反倒成了“河堤”。水面很快就超过了河道,漫过河堤。满清的河务一直非常糟糕,河堤在奔涌的黄河水中浸泡了一段时间之后彻底崩塌,河水从不管扩大的缺口中奔涌而出,沿着低洼处直奔东边而去。
尽管军机大臣托和络·穆荫知道自己不管河务,黄河决口和他一点关系都没有。不过身为军机大臣,托和络·穆荫当然很清楚,自打满清初年,山东就没有一年不闹各种反清活动。根据奏报,奔腾的黄河水冲向东边之后,沿着地形肆意漫延。冲毁农田,淹没村镇。受灾最重的山东估计得有几十万流离失所的灾民,受到灾荒影响的百姓少说也得有两三百万。南边有太平天国造反,若是紧挨着河北的山东再出现大规模造起反来,两边再有所勾结的话,这天下可就真的有完蛋的趋势。
禀报决口消息的时候,托和络·穆荫一直跪伏在地上低着头,此时他终于抬起头来看着咸丰,“万岁爷!此时须得马上调集兵力回到山东,京畿的官军也要准备……”
刚说到这里,托和络·穆荫就惊恐的停住了声音,只见咸丰脸色铁青,即便是坐在龙椅上也呈现出摇摇欲坠的模样。这下托和络·穆荫再也不敢继续禀报,而是扭过头歇斯底里地喊道:“传御医,快去传御医啊!”
就在满清朝廷为黄河决口改道与咸丰身体状况大为慌乱的时候,这消息也传到了寿州城。太平天国北伐三丞相此时都在寿州城中,三人在北伐的时候都沿着黄河走了好远的路,数次经过黄河。作为两广老兄弟,他们对于决口再没有那么熟悉了。听了消息的同时,拿出了韦泽送给林凤祥的地图,立刻就看明白了问题。
“清妖暂时没办法走山东了,不过这河南的道路还是能走的。”李开芳面对淮军的进攻,最担心的还是自己面对的敌人,从山东来的敌人对他来说还是比较遥远的事情。所以李开芳并没有什么喜悦。
林凤祥脸上倒是出现了不少喜色,他说道:“咱们也走过运河,齐王说过,清妖的粮饷运输很多都靠运河。运河不通,清妖暂时也会消停些。”
“哼!”听林凤祥提起韦泽,还用了齐王的敬称,李开芳哼了一声,“就那个扫把星!跟了南王、西王、东王,结果南王、西王、东王都升天了。幸亏他走了,可是带走了晦气!”
林凤祥摆摆手,“李大哥,却不能这么讲。齐王是个重情谊之人,他是必须走的。若是他不走,天国兄弟都觉得他要为东王报仇。齐王就算说不给东王报仇,我们谁信?天王若是不杀他,只怕天王连饭都吃不下。他走了,这件事才能有个结果。若是他不走,这件事怎么都不会了结!”
听了这话,李开芳只是哼了一声,却没有继续回答。
林凤祥继续说道:“我此次从淮安撤回来,想避开清军的进攻只是其一,最要紧的是,我想问问两位兄弟对天京事情的看法?”
吉文元听了这话,立刻着急地说道:“林大哥,我们不能让翼王继续这么胡搞下去了!你看看他都干了什么!东王被杀,他不说立刻召集天国兄弟回京论理。反倒自己跑回天京城去。去了天京城之后什么不干就跑出来。他想糊弄谁呢?以为我们不知道天京城里头出了什么事情么?”
林凤祥听了这话之后忍不住苦笑一声,关于天京城内的消息都是韦泽告诉其他兄弟的,即便如此,李开芳对韦泽的看法还是没有什么变化。
吉文元明显错误理解了林凤祥的意思,他着急地说道:“林大哥,现在翼王摆明了是要接东王的权,可天王连东王都杀了,怎么可能还让翼王继续当正军师。你和李大哥也是咱们天国金田时候的老兄弟,翼王加入还没你早呢。只是翼王有部众,你是光身一个加入的天国。这时候就该你出来说话啊!”
听吉文元说的如此明白,林凤祥答道:“我此次回来,还有件事就是想对兄弟们讲,我要回天京城去。”
听林凤祥这么讲,李开芳立刻变了脸色,“喂!林兄弟,天王此时只怕已经杀红眼了吧。东王被他杀了,北王被他杀了,现在燕王和佐天候也被他杀了。你若是回去,他会不会对你动手?”
林凤祥摇摇头,“咱们兄弟自家说话,就说些只有咱们兄弟自己能说的话。天王杀东王之前,就有人说东王要谋逆。你们信还是不信?反正我是有点信了。即便东王不杀天王,最后也会废了天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