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色黎明(校对)第62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21/628

  李润石能够理解铁人大叔的想法,但是他觉得这种家长式作风不合适。不仅是铁人大叔的设想不合适,李润石明显觉得铁人大叔在对待中国新一届领导班子方面,有点“讲资历”的感觉。不过这些都还是颇为隐形的事情。令李润石感更加到不安的是苏联同志对中国询问苏联准备在欧洲采取的行动,表现的颇为警觉的样子。
  当年陈克与铁人大叔两人的确达成了“中国在亚洲行动,苏联在欧洲行动”的共识。眼下中国在亚洲的行动已经进入第二阶段,苏联的行动也到了一个关口上。德国解决掉了法国之后,德意轴心集团控制了从北欧到南欧的广大地区,苏联想在欧洲的行动必然面对这么一个庞然大物。在这样一个阶段,苏联同志明显不想和中国对此进行任何讨论。
  苏联同志不想讨论,中国也没办法。双方讨论的内容则是美国最近的态度。苏联也不想让美国参与到世界大战中来,因为苏联认为美国方面很可能会支持德国。在反共上,美国与德国没有本质区别。铁人大叔还询问了如果美国加入了英国集团,中国是否会在太平洋地区出兵牵制美国。
  在这个关键问题上,李润石表示,如果美国对中国宣战,中国肯定不会装作看不到的样子。在这次出访中,李润石也就是露了个脸,确定了苏联方面的经济发展的还行,而且苏联同志并没有任何放弃解放欧洲的想法。
  等回到国内,国内的争论立刻就摆到了李润石面前。采用军事行动建立起的西太平洋体系,应该如何建设。这个问题党内也多次讨论过,李润石本人还是南方地区的负责人。中国国内并不是采取的苏联“计划经济”的模式。李润石反对这种政府计划一切生产安排的模式。不计划的问题也很明显,例如朝鲜如果建立起自己的船舶工业,这个产能控制本身就是个大问题。想让船舶工业顺利发展,本身需要投入很多。最关键的是,不管发展的好坏,这些投入看情况还得中国埋单。
  李润石本人倒是不反对这种做法,可政治局常委们是反对的,包括支持朝鲜建立自己船舶工业的同志也反对中国埋单。特别是银行业的同志对此大大的反对。国内的企业也不是行政性调拨,包括政治局在内都没有权力因为某种在经济核算上根本没有通过的项目,就立刻要求银行投资。在国内的电影以及电视剧中,有过与此相关内容的片子。领导批了条子,银行就执行了。结果项目投资的钱被挪用,银行负责人与批了条子的领导一起下狱。这甚至不是“此剧情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粹巧合”。
  看似一件很普通的外交纠纷,直接牵扯到了中国的对外关系领域问题。
  最后李润石只能询问日本方面,是否愿意在船舶工业上支持朝鲜。日本确定这个项目得自己掏钱之后,他们毫不犹豫的提出,日本要得到中国转让船舶制造业技术的支持才行。
  这外交、经济、政策,乱麻一样纠缠起来,看起来很棘手的样子。而李润石同志并没有被这个给吓住了,在面对考验的时候,他可是从来勇于应战的。
第一百四十八章
巨变(七)
  对于中国来说,殖民主义必须扫进历史的垃圾堆。但是新的世界到底应该是一个什么模样,新的世界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到底应该是一个会是什么样的。按照实事求是的态度,中国和苏联之间的关系与中国和朝鲜之间的关系理论上应该完全平等,在打交道的时候又肯定是不一样的。
  陈克把中国带进了一个全新的时代,这是一个没有前例可以遵循的时代,李润石认为按照《矛盾论》里面事物发展的规律,出现任何矛盾与问题都很正常。而且对于最终的解决方案,也不可能是先出现的。这就是陈克提出并且正在不断完善的“博弈论”理念中正在讨论的问题。
  解决朝鲜造船业的问题很轻松,中国提出了朝鲜“分步走”的思路。首先在朝鲜已经拥有的工业水平以及自身需求的基础上,朝鲜得到了一部分小型船只建造的技术转让。既然日本不用转让全套造船业,日本首相北一辉提出把这个作为战争赔偿的一部分,日本对朝鲜正式以“一揽子”赔偿计划完成对朝鲜的赔偿工作。
  实际上日本方面当然也觉得挺委屈的,甲午战争中日本固然是打进了朝鲜,可是在那场战争中朝鲜人在背后捅中国刀子的事情朝鲜人自己居然根本不提。甚至在日韩合并的时候,朝鲜上层中对此表示赞成的为数不少。最重要的是,日本新政府与此事有什么关系。现在新政府的成员,绝大部分从来没有踏上过朝鲜的国土。北一辉甚至还大力支持过朝鲜的独立。
  中国也只能从中斡旋。经过多次讨论和会议,朝鲜最终同意了这个建议,并且与日本开始就赔偿进行商讨。
  此事刚按下去,美国方面与中国联系,罗斯福的特使请求到中国与中国对未来世界局势进行商讨。“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不仅搞革命需要弄明白这些,办其他事情的时候也得弄明白。美国的反应在人民党看来其实比较慢,当然,人民党一直在努力让美国更慢的转入到这个轨道上来。现在看美国上层已经下定决心放弃孤立主义,介入到世界中来了。
  有了飞机之后,得到中国方面同意的消息。美国特使只用了五天就到了中国郑州。作为礼物,特使送了一本1940年8月的《时代周刊》给李润石。这一期的封面上,李润石作为封面人物。背景用了中国国旗,中间则是李润石的头像。标题写着“终于浮出水面的中国未来统治者?”周围是小字,“继承?”“权力斗争?”等等美国对中国人事接替的怀疑态度。
  李润石对这份不知道算是恭维还是挑拨的礼物并不在意,双方要谈的并非这个问题。美国特使询问,中国是不是愿意与英国和谈。如果中国愿意与英国和谈的话,美国愿意在这中间牵线搭桥。
  “英国方面愿意承认现状么?”李润石问道。如果美国与英国希望通过谈判得到在战场上得不到的东西,那李润石只能很遗憾的拒绝了。
  “在这件事情上,我们希望中国能够拿出和平的诚意来。”美国特使当然不指望中国把吃进嘴里的给吐出来,历史上没有这种前例。美国也没有理由为英国人讨回“公道”。“我们希望中国能够与英国解除战争状态。”
  对于美国的这种态度,李润石很能理解,现在看来美国是决心加入英国一方。在加入之前,美国不希望还没得到好处就先与中国这样的强国正面对抗。哪怕未来无法避免与中国的战争,美国也得先来看看中国的态度。
  在双方的交谈中,美国的态度越来越明确。中国并没有打过太平洋的打算,如果可能的话,中国希望能够与美国保持和平。在与中国以明确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建立外国关系的国家中,美国可是非常非常靠前的一个。
讨论的内容很快就转为中美之间的关系问题,在这件事情上,李润石明确表示,“我们中国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国家,对于资本主义,我们的看法包含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资本主义制度一定会被更先进的制社会度所替代。在这方面,我们人民党始终是公开表示这种态度的。第二部分则是我们并不认为资本主义制度发展到现在就是资本主义制度的最终形态,作为一种社会制度的发展,资本主义制度一定会消灭奴隶制度,封建制度。如果资本主义制度并没有战胜奴隶制度,没有战胜封建制度,而是自身开始采取这样的社会组织模式,那么我们只能说,资本主义制度被奴隶制度与封建制度给复辟了。至少现在看,美国国内的资本主义制度已经消灭了奴隶制度。这就是社会的进步……”
  后来,罗斯福的特使,也是罗斯福曾经的卫队长卡尔逊在自己的回忆录中用了专门的篇幅记录了这次谈话的详细内容。卡尔逊记述道:“……,在与他(李润石)谈话之前,我已经做好了听到抨击资本主义制度的言语。此类言语出现几乎是必然的,就如同我们在国内也猛烈抨击共产主义制度一样。对此,我事先就抱着一种宽容的心情准备迎接这种政治理论上的宣传。可真正听到中国新的领导者对资本主义制度的评价,我突然发现,或许我们美国人按照我们的自己的传统来实践我们对国家以及制度的理念。可我们对我们正在执行的资本主义制度了解程度并不够深刻。我们或许强调了我们国际历史上的伟人们做出的艰难抉择,以及在这种抉择背后令人赞叹的智慧与信仰,可我们很可能并没有真正的理解到这些抉择到在追求正义与进步的时候,底有多大的必然性。在于中国领导者的谈话中,我突然生出了种种的疑惑,也好像突然理解了很多以前总是无法想清楚的东西。以至于在谈话中我竟然有一小段时间内完全沉浸在对世界的看法中,而忘记了我背负的重要使命……”
  最终,李润石向美国特使提出了四个看法,第一,中国没不打算阻止美国接掌英国已经建成的相当一部分世界影响力。第二,中国并没有打算成为世界的新霸主。不走封建制度的老路,不走帝国主义的邪路。这是中国的战略基石。第三,中国致力于消灭这个世界上的殖民制度,这与中国和英国之间的战争无关。第四,中国愿意和美国共同联手推行全球化,这也与战争无关。
  在中国和英国的和平谈判这件事上,李润石也明确表示,中国同意与英国进行和平谈判。和平谈判的大门从来没有关上过。当然,澳大利亚与新西兰并入中国的事实已经不容改变。在战争中已经获得独立解放的国家,中国也不会允许英国对它们再次实施殖民统治。
  至于那些获得独立的国家是不是沦为中国的殖民地,或者是变成了另外一种形势的殖民地,李润石建议美国特使如果有空的话就可以去调查一下。毕竟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么。
  在最后,李润石对特使说道:“如果美国因为自己的国家利益,或者因为各种同盟的原因,最终选择了与中国开战,我们也不会对美国有什么特别的想法。战争么,从人类社会出现之后就开始了。我们相信战争最终还是会停止的。那么等到那时候,如果我们与美国方面还能坐在一起谈,我们要谈的还是那四点。”
  这些情报传递到罗斯福手中之后,罗斯福经过仔细研究,随即电令卡尔逊留在中国。他的任务变成了在中国以及亚洲各地参观,而卡尔逊的所有亲眼看到的情报,都将交给罗斯福亲自审阅。
  确定了自己可靠的人选之后,罗斯福这才开始考虑怎么与英国联络与中国和谈的事情。法国战败之后英国的局面实在是过于难过,德国向英国表明了强烈的态度,希望能够与英国媾和,这是美国不能接受的事情。
  一旦英国与德国媾和,从此美国就可以不考虑进入欧洲的可能。至于和英国媾和之后的德国会不会与苏联发生战争,美国方面也觉得完全没谱。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美国能够选择的战略居然是联合苏联与中国,对德英宣战。以经济特性与地缘政治来看,这样的战争结果后,美国被苏联与中国联手围剿的可能性更大一些。现在无论如何,美国都要撑住英国。更准确的说,是撑住丘胖胖内阁。
  这样的话,美国被丘胖胖实施政治勒索的可能性反倒比较大。眼下的局面大概就只能等待了。德国的潜艇部队正在对英国实施疯狂的打击,想来不用多久,英国就要求到美国这边。
  事实证明罗斯福没有想错,就在他下了这个决定没多久,英国方面就向美国提出请求,希望美国能够支援反潜军舰。
第一百四十九章
巨变(八)
  英国走的是高端大气上档次的战列舰路线,中国走的是航母战斗群路线,德国经历了惨烈的大萧条之后无力承担战列舰建造,加上德国原本就傲视欧洲的潜艇技术,中德两国在潜艇方面进行了深度合作。
  在战前,德国与中国签订了一个120艘远洋潜艇的计划,由于英国的干扰阻挠,德国得到的是全套图纸,一部分加工技术,36艘潜艇的主要设备。即便如此,德国海军依旧发动狼群战术伏击在大西洋上的英国船队。
  小胡子是真心想与英国媾和,即便打下英伦三岛,英国政府还能去加拿大,他们是绝对不会投降的。英国现在依旧拥有广大的殖民地,就算把英国政府撵出欧洲,德国也无力占领或者利用英国的殖民地。与其如此,还不如与英国媾和,承认英国现阶段的殖民地特权。德国充分消化掉轴心国从北极到北非的广大地域之后,将拥有更巨大的发言权。
  但是英国是不能接受这样的媾和的。到1940年9月为止,英国遭受了空前的损失。除了被彻底撵出西太平洋之外,现在英国连印度洋都几乎失去。更不用说已经从暗潮涌动变成了风起云涌的印度独立运动。
  吞下了澳大利亚与新西兰之后,英国在西太平洋以及印度洋的前殖民地纷纷在中国操纵下独立。中国已经向全世界发出电报,公开支持殖民地获取自己的独立地位。这种公开支持在印度洋沿岸的殖民地地区掀起了滔天巨浪。甚至在南大西洋的非洲各国也都出现了反英的迹象。
  殖民体系是英国的命根子,没有了广大的殖民地,英国也就不过是一个欧洲强国。眼下的欧洲只剩了两个强大的集团,苏联与轴心国。与这两个强大的集团相比较,英国还真的不算什么。英国根本不可能靠自己的力量去击败这两个集团中的任何一个,更不用说同时击败这两个集团。英国人只能拼命的拉美国进来给自己做后盾,同时拒绝了德国的媾和建议。
  既然英国固执己见,德国只能采取潜艇封锁战术对付英国。这效果自然是非常非常好。德国布下了两重三重的封锁线,一旦发现英国商船船队,就实施大规模的狼群围攻战术。俾斯麦号与欧根亲王号为首的游击舰队更是神出鬼没。36艘从中国购买的主要潜艇设备,在德国完工了26艘。这26艘潜艇不仅参与对英国商船队的围攻,甚至还越过北大西洋,袭击了英国在加拿大的海军基地。
  作为资源匮乏的岛国,德国潜艇在大西洋的包围剿杀让英国遭受了空前的打击。而在印度洋中,英国的军舰以及民用商船基本上绝迹。来自印度洋的最新消息则是,中国的潜艇开始在红海出海口大肆活动。堵住了红海出海口,英国船队想进入印度洋,就得绕着非洲转上大半圈。沿途并没有能够有效实施维修的港口,出了故障就是一出悲剧在上演。
  以海军的绝对优势称霸世界上百年之后,英国终于体会到海军弱国到底是什么感受。
  为了恢复北大西洋的交通,英国向美国提出“以英国遍布全世界的基地换护航舰艇”的请求。不得不说,英国人在这里面还忍不住玩了一些小花招,他们把现在西太平洋的一部分基地也放在了这些基地名单中。
  美国上层中奸似鬼的人占据大多数,他们很快就发现了这些问题。海军出身的罗斯福对英国的小把戏感到异常可笑,当然这也能够看成是英国一种非常含蓄的表态,英国希望美国能够对中国强硬起来。
  很明显,罗斯福以及大多数美国上层可没有这样的打算。丘吉尔听了罗斯福关于英国与中国进行和谈的建议之后,很有些五雷轰顶的感觉。英国逼迫全世界签署过那么多条约,丘吉尔非常清楚现在与中国签署条约,中国到底会怎么对待英国。英国不承认中国已经得到的东西,中国是不会选择与英国和平的。中国距离无力战斗下去还远的很。
  受到了这样的刺激,1940年10月11日,丘吉尔在英国下院发表了《我们将战斗下去》的激昂演讲,“我们将要坚持到底,在法国国土上作战,在各国海洋上作战,在滩头作战,在登陆地点作战,在田野、在山岭、在街巷作战;我们永不投降,即使整个英伦半岛或大部分土地被占去,我们将继续斗争下去,到上帝认为适当的时候到了,新大陆将挺身而出,以其全部力量支援旧世界,解放旧世界!”
  有关丘吉尔是出卖英国利益的英奸的谣言,背后总推手是陈克,可陈克也是第一次见到这份完整的发言。以前他倒是看过英国发誓战斗到底的那段。对与向美国哀求的这段,陈克看了之后竟然生出一种“杜鹃啼血猿哀鸣”的感觉。在这一刻,陈克也忍不住有些怀疑丘胖胖是不是真的是英奸。又花了几秒钟排除了这种可能之后,陈克忍不住说道:“丘吉尔这是在哭秦庭么?”
  此时和陈克一起看文件的是中央顾问委员会的老同志,大家看了之后好几个人忍不住哈哈笑出声来。
  “丘吉尔肯定没学过国际歌。”章瑜边笑边说道。
  游缑刚开始的时候只是笑了几声,听了章瑜的话之后忍不住跟年轻时候一样大笑起来,边笑还边用小拳头捶桌子。好不容易忍住了笑意,游缑有点结结巴巴的说道:“没想到我能活着看到英国有今天!真的是高兴!高兴!”
  连秦佟仁这么严肃的同志,看了文件之后也忍不住嘿嘿冷笑。刚收住笑声,可视线每次掠过文件的时候,他都会忍不住笑出声来。接连几次之后,秦佟仁干脆也哈哈大笑起来。陈克曾经提前预言过有可能出现“瓜分英国的狂潮”,而那时候的英国依旧以世界霸主的形象存在。而是在面临即将灭亡之前,英国也不过是一个发出哀鸣的可怜国家。这之间的反差未免太大,太迅速。
  陈克等大家笑的差不多了,他挥挥手,“同志们,英国能够说出这等话,说明他们还是有水平有能力的。在这个时候,英国已经选择了最好的办法。”
  “如果换成我们是美国的话,我们会同意么?”部队总政委何足道并没有退出一线,他亲自负责大家的行程。美国的态度才能决定未来的走向,至于英国自己则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
  何足道刚说完,游缑抢着说道:“美国只能为美国的利益而战,他们或许可以和德国人打仗,那里好歹是北大西洋。为了英国人和我们打仗的代价太高,胜利几率太低。我不认为美国在有胜算之前会动手。”
  “就美国现在才开始动员的水平,他们的胜算在哪里呢?”章瑜明显不看好美国,“再过一年,我们在新西兰与澳洲的军舰维修体系只怕都完成了。加上空军的基地,美国无论怎么打过来,我们的海军和空中都能和美国拼数量,拼质量。等我们拿下菲律宾之后,美国能不能守住夏威夷都是个问题。难道美国人准备不惜财力的从阿拉斯加进攻中国么?”
  从阿拉斯加进攻中国当然是个笑话,且不说美国怎么把物资运去阿拉斯加囤积起来。就那片半年太阳几乎不落,半年几乎看不到太阳的地方,驻扎大量军队的话,美国首先就得考虑怎么解决军人的心理问题。
  然而陈克却没有笑,美国不是没有办法。以美国的强大国力而言,还是有最后一种办法的。想让美国最终与中国在终极毁灭方面达成恐怖的平衡,就是这次陈克以及中央顾问委员会在何足道陪同前往西北的目的。
  当年的“核冬天理论”是美苏核工业科学家共同的杰作,在冷战期间,美苏都蓄积了能够毁灭世界的核武器。双方在那个恐怖的毁灭时代都一度认为能够靠防御体系保存大量军队,在核武器肆虐后的世界上,这保存到最后的军队是决定最终胜利的保障。
  核武器科学家们的专业是核武器开发,但是他们本人可不是主张毁灭世界的疯子。所以核冬天理论很快就流行起来。核冬天理论的目的就是让世界明白,毁灭性的核弹洗地之后,任何国家都不可能有“未来”可言。只有极少数被严密保护的人才能长期活下去,但是人类这个种族是注定灭亡了。
  这个理论能够迅速在全世界流行,因为包括大部分操作核武器的人员都认为自己基本上没有可能成为“极少数被严密保护的人”。既然如此,为什么要为那“极少数被严密保护的人”白白的送上自己的性命呢?
  但是在核武器刚开发出来的时候,大家都没有这种观点。核武器很可能会被认为能够打一场“优雅的战争”。威力巨大的武器,高科技的电子按钮,集结了科技尖端的战略轰炸机。只要按下一个按钮,就能够摧毁整座的城市。美国如果掌握了这样的技术,天知道那帮人会有什么想法。
  为了防止核战争,就只有拥有核武器。毛主席的这个观点可以说完全抓住了矛盾的最核心部分。现在,中顾委的老家伙们就被拉到了中国的核武器试验场。
  陈克曾经领头弄出过不少产业,核武器无疑是陈克提出的最复杂,也是陈克心里面最没底的一次技术要求。从核武器的理论,结构,材料,流程,陈克都介绍的很清楚。可这种没有数学模型,理论根据不足,却又看着直通到底的方案甚至遭到了很多科学骨干们的反对。陈克不得不采取了极为高压的手段,把他们统统排除在研发体系之外。
  由一大群年轻技术人员承担起骨干工程师的工作,以及中国开发的晶体管计算机为辅助,无数的钱砸了进去。最终的结晶就在那远方的高高铁塔上。
  在会议上,中顾委的不少同志才知道中国推行的这个计划。而且他们讶异的听到了一个消息,中国提炼出来的核材料在数次原型机的实验已经用掉了大半。现在的核试验用尽了最后的材料,甚至连备用的核弹都没有。
  游缑讶异的瞅了瞅何足道,尽管作为何足道的妻子,作为对核武器并非一无所知的前国防科工委的书记,游缑甚至不知道何足道其实负责核武器的最高开发指挥。
  “就是说如果这次没有成功,下次还得等很久才行了?”章瑜是听明白了汇报的核心内容,他对核武器的生产速度很是讶异。
  “下次实验至少得7—9个月。”负责的年轻总工程师认真的答道。
  “百十亿砸下去,还是这样的结果?”章瑜追问道。
  “是的。”总工程师非常认真的答道。
  这下连章瑜都不想再说什么了。在中国,真的只有陈克才能强行推进这个项目,而且能够在实验失败之后还能继续推进。扭头看了看同样神色严肃的陈克,章瑜回头对年轻的工程师说道:“那么我们就等着看实验成功!”
  10月16日,整个实验场地区晴空万里,部队已经检查了试验场所有细节。核武器已经在头一天晚上运上了铁塔,以铁塔为中心,飞机、大炮、防御阵地,还有各种掩体内的实验性动物都布置完毕。
  除了标准的口令之外,方圆数十公里内的任何人都没有私下交谈,更没有窃窃私语。中顾委的人员也都闭口不言。他们在预设好的观察所内带着墨镜坐在一排望远镜后。
  风吹动着观察所外旗杆上的红旗,高高旗杆上红旗在风中烈烈作响的声音大家都能够清晰的听到。然而没有任何人说话。除了静静等待,此时已经没有别的事情可做。那纤细的铁塔在高倍望远镜中看着仿佛是一根针,顶端的原子弹看上去更是一个小小的黑点。外表如此简单的东西,实在是没办法将其与毁灭整座城市,一次性摧毁平原上以十万计单位的可怕威力联系起来。据说这样小小的东西数量足够的话,甚至可以毁灭整个世界。人民党的老同志都有过土木工程经验,他们知道想改造世界是多么坚信,如果在飞机上看的话,无数人力也只能在地面上留下其实很细微的痕迹。毁灭世界,完全超出了他们的想象。
  同志们唯一的动作仅仅是不停的看着墙上的时钟,或者是手上的手表。下午两点五十八分,等待了许久的同志们忍不住纷纷站起身来。而陈克依旧稳稳当当的坐在椅子上。然而陈克的表现并不等于他无动于衷。从陈克微微皱着的眉头,紧紧绷住的嘴唇,还有他十指紧紧交叉在一起的下意识动作,都体现出真正的紧张与期待。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21/62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