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色黎明(校对)第58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80/628

  永田铁山被冈村宁次给吓住了,听冈村宁次这意思竟然是真的想另起炉灶了。
  “我们可以和北一辉多联系一下,看看中国到底是个什么态度。那时候再做决定。”冈村宁次答道。
  当晚,冈村宁次与永田铁山就一起去见了北一辉。北一辉与冈村宁次谈不上什么交情,但是好歹也算是承过冈村宁次的人情。在东京大地震之后,若没有作为新闻与情报管理负责人的冈村宁次的数次援手,北一辉的下场只怕很不妙。
  见冈村宁次与现在也算是小有名气的永田铁山来访,北一辉对他们倒是挺客气的。
  冈村宁次单刀直入的问道:“北君,这次冒昧前来,我却想问一下北君设计的政治纲领中,军部却是一个什么位置?”
  北一辉也没有忽悠这两位,“军队必须由党来指挥!”
  工农革命军坚决服从人民党的指挥,这是日本军部很清楚的事情。中国的制度在日本军部眼中并不是不能接受,他们甚至还很羡慕呢。之所以没有这么做,固然有政治制度的原因,日本陆军与海军之间的纷争同样是解决不了的问题。两者根本没办法统一在一面旗帜之下。
  双方又交谈了一阵,北一辉认真的说道:“两位,我知道军部中很多人羡慕中国党指挥枪的制度,可是人民党的权力来自何方?并不是来自陈克,而是来自中国人民。人民党不是靠军事力量去镇压人民,而是靠军事力量去镇压人民的敌人。明治维新中期的时候有诸多国有企业,这些企业撑起了国家。等到国有企业被财团瓜分一空之后,国家的权力也随之落入了各个财团的手中。我所希望建立的新制度不是军部独裁,也不是天皇独裁,而是一个劳动面前人人平等的制度。未来主导日本的政党,是一个劳动者的政党。”
  冈村宁次与永田铁山倒不真的反对北一辉的这种想法,他俩出身都不是上层。对那些天生就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家伙,这两位一来是羡慕,二来是看不起。如果凭能力,这两位认为自己丝毫不在任何人之下。追求平等是人类的一种社会本能,越是有能力的人,越不认为有理由天生就要屈居别人之下。
  北一辉近些年结合了中国的革命实践考虑了很多,他详细的向这两位算是“少壮派”的中年军官分析了科学与民主之间的关系,阶级与压迫之间的关系,以及天皇制与天皇独裁之间的关系。冈村宁次与永田铁山总算是弄明白了民主制也不一定就要废除天皇,而且民主制与民粹之间有着极大的区别。理论上的现代民主制是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的,同阶级内部的一种利益商讨,是对劳动成果的分配。而不是一群人坐在那里靠投票决定一切事情。现代民主制可是反对绝对平均主义的。弄明白了这些,作为军事专家的永田铁山与冈村宁次对现代民主制有了新的体会,他们觉得这种现代民主制也未必一无是处呢。
  谈到此时,天都快亮了。第二天永田铁山与冈村宁次还有公务,两人就起身告辞。送两人到门口的时候,北一辉认真的说道:“两位,我认为不管未来如此,日本现在首先要做的就是努力埋葬封建制度。”
第七十二章
飞去的黄雀(五)
  冈村宁次中国通的称号不是开玩笑的,他以日本军队情报界中国通的身份作掩护,可以肆无忌惮的阅读人民党的书籍。别的军人读人民党的书籍,被发现之后会遭到惩处。冈村宁次不读人民党的书籍,这就是失职。对陈克那句“战争不可控”的话,冈村宁次是非常赞成的。冈村宁次也厌恶了日本军队中不肯承认失败,总想着翻盘的那种赌徒心态。
  所以冈村宁次非常欣赏陈克陈克的另几句话,“要么做,要么不做,不要去试!”“绝大部分失败都是因为选择去追求结果,而不是选择了千辛万苦走完过程。有目标与追求结果是完全不同的两件事。”“最终的胜利者往往是那些每一轮考试都没被淘汰的那位。”“失败是再正常不过的,每个人真正完成一件事之后,都会觉得自己需要改进的地方太多太多。只有完不成任务的人,才会吆喝着有完美的东西存在。”
  这些话归根结底都是一个意思,想成功就得完成任务,要实事求是。冈村宁次本人就是这么一个人,不虚荣,没有画蛇添足的爱好。瞅着日本陆军部那帮没有完成任务的能力,却偏偏用各种借口粉饰自己失败的混蛋,冈村宁次觉得把这些家伙都干掉绝对是对日本的一种贡献。
  既然决定要改变日本的国策,冈村宁次就开始策划未来的行动。这种行动需要建立在日本陆军部与海军部的全面失败之上。这并不难,现在陆军部与海军部正走在失败的道路上,唯一不确定的是他们什么时候面对失败的终点。
  一旦失败的结果变成现实,必将是另外一场狗咬狗的争斗。那时候需要做的仅仅是“清君侧”,还是真正的清君侧,也就是说得把好大一批人给肉体消灭。冈村宁次把这个工作交给永田铁山来判断。他则干起另外一件事,就是试探一下人民党的态度。
  有冈村宁次帮忙,北一辉的使者很快就到了中国,并且与黑岛仁顺利接上了头。黑岛仁等日本内部发生革命等的眼都绿了,有了这个机会当然不会放过。很快中国方面的态度就传递给了日本。中方的条件很简单,台湾以及附属岛屿根本不用讲,必须回归中国。琉球也必须恢复独立地位。中国从苏联得到的北库页岛,千岛群岛也必须交还中国。而作为赔偿,南库页岛同样要交给中国。作为中日友好的先期条件,中国同意在生丝领域与日本达成行业联盟。同时恢复与日本包括原材料、金融、科技在内的正常贸易,并且开放一部分就业市场。
  这么苛刻的条件可是把冈村宁次给吓住了,这等于日本被打回了1870年前的疆域。但是仔细分析起来,冈村宁次就发现了其中的奥妙。生丝市场是中日之间最大的竞争领域,中日达成了这方面的行业联盟,就避免了大部分恶性竞争。至于原材料、科技、金融的贸易,这些都是日本最需要的,重新进入中国市场之后,日本的贸易压力大大降低。至于开放一部分就业市场,也就是允许日本人到中国就业。这可是缓解日本就业压力的绝佳办法。
  当然,这些事情的主导权都在中国手上,中国可以随时翻脸不认账。冈村宁次恰恰认为这种事情不太可能发生,中国现在最缺乏的是盟友,朝鲜这么一个仆从国能不给中国添乱就不错了,不用指望朝鲜能给中国帮上什么忙。日本就不同了,中日两国不用说别的,至少在船舶制造上就有充分的合作空间。而日本对中国强大的合成氨产业是非常羡慕的,有了合成氨,日本就能解决很大的粮食问题。
  虽然这些条件非常凶险,不过黑岛仁保证,这就是中国的所有需求。一旦解决了这些中日和平之间的拦路虎,以后的中日关系就能以结盟的方式顺利发展下去。
  北一辉倒是能接受中国的条件,失去了几个没什么产出的岛屿,换得了全新的中日关系。北一辉认为这笔交易完全可以做。在冈村宁次正在迟疑的时候,日本在台湾失败的消息不停的传回来。
  首先就是那个南下计划,日军一路冒着中国轰炸与侧翼袭击决死南下。走海路的日军被挡在了滩头阵地,在持续不断的空袭与中国步兵们配备的自动武器连续打击下,日本的冲锋变成了送死。在台湾南部的滩头阵地挣扎了七天之后,日军被迫撤出了战斗。登陆的两万多人只回来了不到四千。
  走陆路的日军更惨,两个师团四万人南下,被中国人巧妙的利用地形给包了饺子。4万人回来的不到一万五千。等于是损失了一半的兵力。
  留在台北的那六万人日子也不好过,7月17日,中国人对日军盘踞的地区实施了大规模空袭。据说中国人使用了一种重型飞机,每架飞机上都安装了12门机关枪横扫了日本的陆军驻地。另外中国还大量使用了燃烧弹,日军驻地给烧成了一片火海。留在台北的日本陆军猝不及防,也损失了近万人。
  遭受如此损失,日军在台湾的司令部也急红了眼,第一次正式提出全面撤军的要求。
  陆军部的老东西们也急疯了,他们连续开会,商量对策。最后居然拿出了一个派遣30万陆军到台湾的想法出来。
  海军部根本没机会嘲笑陆军,联合舰队沉没了三艘金刚级,这已经是颜面丧尽。在打击中国越过台湾海峡的运输线时,海军损失很重。中国对台北等地的大轰炸,炸毁了日军在台湾的油库。而中国方面的潜艇部队不断打击日本的运输线。日本海军面临着缺乏燃料的境地。再打下去,要么是海军军舰因为缺乏燃料不能出战,要么就得撤回日本补充燃料之后再到台湾作战。两种结局都不是日本海军愿意看到的,所以海军部现在嘴上不说话,心里面也希望能够撤军。
  冈村宁次很清楚日本陆军部的那点子把戏,他们提出派遣30万人到台湾,目的并不是真的要这么做,而是要现在的首相高桥是清公开否决。然后陆军部就可以把所有责任都推倒高桥是清脑袋上去。据北一辉说,看到几万战死者的抚恤金数额,高桥是清这位老头子差点背过气去。这笔抚恤金足以让日本财政破产。
  北一辉看着冈村宁次与永田铁山默默的摸出干瘪的烟盒,他从茶几低下抽出两条香烟递给两人。这是黑岛仁捎给北一辉的礼物中的一部分,全白包装,没有任何标志。这充分证明了黑岛仁这位卫戍军区政委考虑问题有多么细致。
  三人正默默抽烟的时候,另外一位不速之客却来了,小畑敏四郎走进了北一辉烟雾缭绕的客厅。自打皇道派与统制派的分裂越来越大,这三羽乌也出现了分裂。小畑敏四郎是皇道派,与统制派的永田铁山和冈村宁次渐行渐远,倒是与北一辉越走越近。现在以北一辉为核心,巴登巴登三羽乌的成员再次聚集起来,令三人都颇为讶异。
  大家都是成年人,更重要的大家是都是聪明人。也没有那么多废话,就干脆直入主题。北一辉说道:“日本的国策必须改变,日本再也不能充当英国人的鹰犬,而是要与亚洲联合起来。不管中国提出的要求现在看起来多么苛刻,只要日本还保持与中国敌对的姿态,中国就有能力通过战争实现这些目标。就以库页岛来说,中国打完了台湾,下一步与日本能争夺库页岛,他们打不下来么?库页岛与中国之间的海峡才多宽?有台湾海峡那么宽么?但是中国承诺给日本的未来,英国人是不可能给我们的。何去何从现在已经不需要再考虑了!发动昭和维新,打倒日本所有封建主义者,恢复明治维新的正确道路,建立一个全新的日本,才是日本的唯一出路!”
到了此时,北一辉也图穷匕见了,他拿出几本《共产党宣言》递给巴登巴登三羽乌,开始讲述起《共产党宣言》中对于世界变化的阐述。日本好歹也进入了工业化时代,尽管工业化水平不高,也已经不是农业国了。前面关于工业化引发的大工业化、化全球化、城市化的变化,完全能够与日本现状对应。至于后面的分析,北一辉强调的是第三章,也就是马克思所说的“反动的社会主义”、“保守的或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批判的空想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结合了《共产党宣言》与日本现状,北一辉详细分析了日本整个如同火药桶一样的现状,以及包括皇道派与统制派在内的各个阶层以及党派们诉求的共同点,“面对纷乱分裂的日本社会,大家都在呼唤一个强有力的统一力量来结束这样的痛苦时代!”
  “只要大家团结起来,站在劳动者的立场上,消灭了画地为牢层层盘剥的封建制度,日本的未来定然焕然一新!天皇制也好,议会制也好,这都不是根本。根本在于到底谁是日本的统治阶级!”北一辉说的慷慨激昂,“诸君,你们或许觉得自己的权力地位是来自封建制度,我想说的是,诸君都不是什么大门阀出身,以诸君的才干,在一个劳动者作为统治阶级的新日本中,诸君就坐不到今天的位置么?如果没有那些尸位素餐的门阀派系,诸君应该比现在获得更高的地位。以日本的现状,我们不用考虑消灭私有制的共产主义制度,那还远的很。但是我们可以亲手建立一个以科学与民主为引导的,消灭了封建制度的新日本!至少是团结在一个政党下的新日本!”
  小畑敏四郎是个小贵族出身,他完全支持北一辉的观点。反倒是普通人出身的永田铁山与冈村宁次没有那么理想主义,对北一辉描述出的未来,他们感到有些惶然。那将是一个全新的制度,既然北一辉的革命理念来自中国,以中国的样板来看,这个制度的确有其优势所在。但是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国,耕地、资源、人口都远不是日本能够比拟的。这两个人并不相信,执行了这个制度之后就能够让日本发生中国那般巨大的变化。虽然这两个人的确期待日本能有这么大的变化。
  最重要的是,中国到底会怎么对待革命后的日本。如果中国并不是要真的扶植日本革命,而是要趁火打劫,那么永田铁山与冈村宁次就会从拯救日本的功臣顷刻变成出卖日本的罪人!这是两个人宁肯死都不愿意面临的结局。
  看着迟疑不决的两人,北一辉大声说道:“满清时代,满清朝廷对中国人民的压迫更甚外国侵略者对中国人民的压迫。但是人民党起来闹革命之后,中国人民不仅推翻了满清,还赶走了外国侵略者。我们日本也是一个有着几千年历史的国家,我们要对日本人民有信心。除非诸君要建立的新日本,是一个压迫本国人民比外国更残酷的国家,否则我们有什么可怕的呢?难道日本人民天生就是卖国贼不成?如果中国要入侵日本,我北一辉将第一个扛起枪,与中国侵略者战斗到底!”
  也许是北一辉说中了永田铁山与冈村宁次的心思,也许是永田铁山与冈村宁次看透了日本现政权全面崩溃的事实,最后巴登巴登三羽乌和日本反封建联盟达成了协议,双方共同推动革命。通过武装起义建立一个新日本。
  新日本的政策以联华为对外的核心政策,内政上消灭本国封建门阀,在全日本实施土改。并且重建国有企业为核心的工业体系。
  同时,日本可以承认琉球的全面自治,但是坚决反对将南库页岛交给中国。日本将把一战时期从沙俄那里夺来的北库页岛与千岛群岛交给中国。然而中国必须向日本开放市场,并且对日本采取经济倾斜的政策,并且确保日本的贸易壁垒。这已经是统制派们能够做出的最大让步,如果中国不能答应,那么统制派也只能拒绝中国了。
  中国方面当然不可能不答应,黑岛仁看到日本的革命形势发展的如此之快,为了能够尽快推动日本革命,实现他们的理想,日籍的人民党干部已经下了决心无论如何都要说服中央。
  至于陈克,能获得整个库页岛自然是最好,但是推动日本革命的利益远比南库页岛更重要。结成远东的战略同盟之后,中国就能全力南下。日本自发的革命能够节省中国太多的精力与成本。历史上日本在战后经济上的表现,陈克对日本有一定的信心。有这么一个和平的竞争对手,对中国也是一个很大的促进。
  所以陈克亲自拍板,同意了日本方面的请求。
  日本皇道派与统制派的联盟知道中日之间的这个协议可没谁能够背书,好在这些核心成员都是些精明强干,做事细密,而且大胆无畏的家伙。
  他们很快就确定了造反的方向,一定把在台湾遭受重创的军队撤回日本。这些遭受了极大痛苦,饱含了被欺骗,被出卖感受的军人们的怒火,就一定可以把日本旧上层给烧成灰烬!巴登巴登三羽乌在这方面有着最大的优势,作为昭和天皇的亲信,他们对天皇的影响力绝非是普通人能比。很快,这些人就游说裕仁,开始质问此次战事不利的事情。
第七十三章
飞去的黄雀(六)
  日本的常备陆军曾经由19个师团以及4个独立旅团组成,总数在50万左右。这是“曾经”的数字,经过一系列的战败以及财政问题,这个数字已经缩减到了12个常备师团,总人数下降到30万。这次在台湾损失了将近三个师团的兵力之后,日本陆军部完全没办法向昭和天皇交代。裕仁本人也未必就真心支持在台湾与中国大打出手,持强硬态度的是陆军部的人,更有海军部跟打了鸡血一样在前面挑事。无论是裕仁、陆军部和海军部都没想到中国的军事力量已经强大到如此地步。原本已经够凶悍的中国军队在空军的帮助下战斗力飙升。
  这也怪不得日本没见识,只能说陈克“见多识广”。即便是对现代战争完全是门外汉,不等于陈克不知道二战的军事特点。如何建立一支强大的空军,在理论上陈克不如这个时代杜黑等的大军事家。但是陈克至少读过《闪击英雄》等二战的回忆录,还看过那么多纪录片与一些战史文章。他知道二战乃至二战后空军战斗时候到底是怎么打的,也知道点战争中相关武器的一些设计特点。
  这就是人民党能够远超世界的原因,从理论到实践,谁都不知道会有什么发展。所以在理论变实践的时候通常是同时存在诸多设计思路。光这方面的争论就会消耗大量的时间与成本。陈克直接把实践锤炼后总结出来的制度乃至体系给拿出来,再本着“拿来主义”的精神,把理论直接往成熟的实践方式上套,倒也言之成理。加上他的身份,只要陈克不是在胡说八道,理论上能够自洽,同志们就会执行。
  陈克用的东西都是经过千锤百炼用无数生命证明过的东西,而且陈克作为历史下游的存在者,科技越是先进,他的指导性作用就越强。例如空军就是如此。人民党空军的战略轰炸,战术轰炸,都有过很多战例。其中甚至不乏国军行军的时候,被日军飞机纵向扫射,遭到重大杀伤的战例。这些东西用在还没有摸索出系统战斗方式的日军身上,自然是得心应手。
  日本高层当然不知道这些内幕,他们也没有到前线亲自参战。既然想象不出中国空军在战场上那神出鬼没的作战方式,那花样百出的功能。日本高层绝对不能“相信”那么几架飞机就能彻底改变战场上的形态,至少他们在表面上是绝对不能表示出任何相信。两倍于人民党的陆军加上处于吨位以及训练都居于优势的海军,在台湾竟然被打的落花流水。如果谁此时“敢相信”,谁就要对此承担起责任来。
  冈村宁次对军部上层的做法厌恶的无与伦比,就如同北一辉所分析的那样,日本上层也不是说不讲科学,只是在面对问题的时候首先考虑的是推诿责任。等到上层推诿完了责任,对下属问责的时候,才出现了科学这玩意存在的可能。
  如果是够仁慈的上级,会允许下属科学来解释失败,用科学来证明失败是有原因的。如果是残暴的上级,根本就不给下属这么一个辩解的机会。问题是出发点就错了的情况下,即便有科学的介入这还有个蛋用啊。
  冈村宁次知道在中国失败未必会遭到惩罚,前提是得把失败的流程详细记录,包括主观态度与客观的事实,特别是客观事实。中国是先讲科学,先讲事实,这些弄清楚之后再说责任。而不是日本这样围绕着责任与结果来进行一切营运。
  “必须干掉这些家伙!”冈村宁次再次确定了自己的立场,这样的一群人把持着日本的政权,日本的前途就永远暗无天日。冈村宁次再反民主,也确立了绝对不能反科学的思想。
  有天皇介入之后,事情好歹向着比较好的方向进行了。高桥是清倒是勇敢的承担起了责任,这位79岁的老头子坚决反对在台湾继续战争,主张立刻撤军。陆军部放出了几句狠话,“如果高桥阁下坚决这么决定,那以后的事情我们就不知道了!”
  然而高桥是清却根本不为所动,坚持自己的决定。裕仁在冈村宁次等人的游说下也认为现在需要“暂时撤军”,所以也支持了高桥是清的观点。既然陆军部与海军部已经“什么都不知道了”,他们也就不再做出任何阻止。撤军的命令顺利的发到了前线。
  冈村宁次很清楚,陆军部上层倒是暗自松了口气。他们心里面很清楚,战争是真的打不下去了。不仅仅是因为军费早已经耗尽,陆军部对战胜中国已经没有了信心。有高桥是清给大家一个台阶,陆军部与海军部赶紧顺着台阶下来。再晚点的话,这些大人物可就真的下不来台。
  “就让这帮家伙再得意几天吧!”确定了消息的永田铁山恶狠狠的说道,“军部没有任何人切腹自尽,竟然死皮赖脸的接受了战败的事实。既然这些人不肯承担起责任来,那么接下来就让别人来审判这些家伙的命运吧。”
  然而冈村宁次倒是有不同的意见,“永田君,我觉得在这件事上我们倒是真的得向中国学习,他们从不搞切腹自杀,可也照样打胜仗。日本重视精神,轻视科学,轻视进步。现在的结果是中国人屡战屡胜。我不反对精神,可就跟北一辉说的那样,科学是一切的基础。任何东西都不能凌驾在科学之上。”
  “等到完成了对上层的革新,北一辉一定要除掉!”永田铁山没有反驳冈村宁次的话,只是平静的说出了对北一辉的态度。
  冈村宁次对此没有意见,他也持相同的认知,北一辉的存在比军部那些人更加危险。军部那帮人是真的混蛋兼蠢蛋。北一辉既不是混蛋也不是蠢蛋,未来的日本可以干掉封建制度,却绝对不能有北一辉这家伙的一席之地。原本冈村宁次自己其实也不是很清楚自己为什么自己生出了一定要除掉北一辉的想法,听了北一辉宣讲的《共产党宣言》之后,冈村宁次明白了真正的原因。马克思在关于“反动的社会主义”论述中讲到,“他们控告资产阶级的主要罪状正是在于:在资产阶级的统治下有一个将把整个旧社会制度炸毁的阶级发展起来。他们责备资产阶级,与其说是因为它产生了无产阶级,不如说是因为它产生了革命的无产阶级。”
  冈村宁次知道,马克思没说错。北一辉不是“仅仅向”日本统治阶级宣传革命,而是向日本的普罗大众宣传革命,鼓动革命。这就是北一辉最该死的地方!
第七十四章
飞去的黄雀(七)
  1933年8月,安腾大尉直到走下运输船的时候,依旧无法真的相信自己已经脱离了战场。即便眼前是熟悉的东京港口,眼前是熟悉的人群。他抬起手在手背上用力咬了一下,刺痛感在提醒着安腾大尉,这一切都是真实的。他的理智接受了这些,但是他的感情却在强烈的拒绝着这个事实。奔流在安腾大尉神经元里面的,是一种无法形容的激动,那是战场留给安腾大尉的强烈印象,强烈到即便身体离开战场,而灵魂仿佛还在战场上徘徊。
  安腾大尉的大队有超过一半人活着随船回到日本,其他人都盛在骨灰盒里面,盒子外面包着白布,白布对着的两角系在一起,白布兜着的骨灰盒挂在生还的战友脖子上。亲眼见过焚化日军尸体的安腾大尉其实很清楚,日军仓皇的撤退中哪里有时间认真焚化尸体,尸体高高堆在木柴堆上一起焚化。骨灰不过是向盒子里面随便抓几把。甚至连写着战死者名字的盒子里面是否真的包含着战死者的骨灰都不能保证。
  这些原本应该很重要的事情,安腾大尉此时已经感觉根本不重要了。那铁与血的战场深深烙刻在安腾大尉的灵魂中,仿佛是无法熄灭的业火般灼烧着他的灵魂。那是真正燃烧起来的战场,中国空军在日本军事行军时候的攻击曾经让日军感到无法忍受,这与后来的交战相比根本就是和风细雨。
  在与工农革命军的陆军正式接战之后,从天而降的巨大铁罐落到地上之后就猛烈的爆炸开来,飞散的铁皮造成的伤害根本不算什么,铁管里面炸出来的都是汽油还有说不清楚的东西,在灼热的高温作用下,汽油在空气中就熊熊燃烧起来了,泼洒到的所有地方立刻就是升腾的烈焰,还有些粘稠的东西一起在空中溅射,沾到日军身上怎么扑打都不灭,日军的进攻阵地顷刻就变成了火海,刚开始发动进攻的日军变成了一个个火人,在惨叫声中被对面中国军队狂风暴雨般的弹雨一片片的打倒。
  安腾大尉在望远镜中看到远处有士兵被汽油点燃了外衣,士兵想打滚熄灭火焰,可是短暂的滚动暂时压灭了身下位置的火焰,但是滚动中占到的油料却在士兵其他部位燃烧起来,而暂时熄灭的火焰一离开地面,很快就复燃起来。士兵整个人被烧成了火把,在阵地上战悲惨的嚎叫着被活活烧死。
  也有士兵脱了军装,却被那溅射的粘稠的东西落在身上,那士兵用手试图去抹掉,结果手掌反倒燃烧起来。士兵为了把身上燃烧的火焰给拔掉,把身上抓的伤痕累累鲜血淋漓,可依旧没有任何效果。眼瞅着着火点附近的皮肤被烧的焦黑起来。
  有些士兵整个人燃烧起来,实在是无法扑灭,干脆直起身丢下同样烧的滚烫的步枪跌跌撞撞向着中国阵地方向冲了过去,接着被子弹给打死。这是他们寻求解脱的最好办法。
  日军不得不从进攻阵地上退了下来,没有人再肯待在那火焰的地狱中等死。而迎接退下来的日军的是来自空中的死神,一架架巨大飞机的阴影笼罩在日军上空,那些飞机上也不知道装了多少挺机枪,反正每一架飞机居高临下,数不清的枪口向着四面八方喷涂着毫不停歇的火焰。
  也有日军试图用手中的武器对抗,三八步枪打出一发子弹,飞机上的机枪已经十法二十法的打下来。有一个士兵运气极好,连续打了四五枪,接着就被机枪的扫射重点扫射。这个士兵从腰部靠上硬是给用连续不断的子弹打断了所有的骨头与肌肉,整个人变成两半,下半身倒在地上,上半身翻滚着掉在好几米远的后面。
  而更多的日军只打了一两枪,就在居高临下的密集扫射中或死或伤。这些飞机从日军败退的上空经过,打出了一片字面意义上的血海。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80/62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