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执天下(校对)第168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82/1757

  游师雄冷声道,“铁路总局是朝廷的铁路总局,铁路总局的兵马是朝廷的兵马。只要章相公没有私心,铁路总局没有会让他不放心的地方。”
  韩冈道:“铁路从来没有让子厚不放心过,以后子厚也不会不放心。”
  铁路总局是韩冈手中最大的一块权力版图,有兵马,有钱粮,更有畅通的道路,重要性自不待言。其与神机营相似,都是韩冈放在京师压阵的利器。真的要压下韩冈对京师的控制力,铁路总局是必然要争夺的关键点。
  不过铁路总局如此重要,在韩冈而言,就没有任何可以妥协的余地,就如他不会放弃对神机营的控制,他也绝不会放手铁路总局。打铁路总局的注意,对韩冈而言,不是挑衅,而是开战的信号。
  他清楚,章惇不会不明白这一点。
  “只是如今局面有些乱,所以才会有妄人看不清这一点。”韩冈对黄裳、游师雄说道,“他还不如那些宗室聪明。”
  ……
  “……一个比一个乖觉。上一次枪击案还没过去,这一回又来一个刺杀,濮王系刚倒,这一回说不准就会被点到。宗室谁不怕啊?”
  “都有好些家把子女送去乡下去了。”
  “这是惊弓之鸟。”
  “全都怕了啊,近年来,宗室最是乖顺,犯案的都不见了……”
  窗内,吏员们议论得口沫横飞,窗外,赵世将已经听得是脸色铁青。
  “大王。”伴当胆战心惊,生怕赵世将气出个好歹。
  赵世将不欲再听,举步就走,走得飞快。伴当连忙跟上,更是小心,担心赵世将摔着自己。
  幸好走着走着,就发现赵世将的步子慢了下来,最后只听得一声叹,赵世将步履沉重地走回他的公厅中去。
  “九十三叔他家也要走?”
  赵世将叹了口气,将奏折合上,放到了他右手边。
  在他右手边,申请出迁的奏章已经堆到了一尺多高,三十多本。这还只是今天上午的量,如果与昨天的情况一样,今天下午还会有同样的数量从中书转过来。
  赵世将做了快十年的知大宗正事了。
  有如此之多的宗室请求迁出京师,迁往南京等宗亲宅,这是第二次。前一次,就是濮王一系被连根拔起的那一回。
  两次相隔得很近,前一次申请被批准的宗亲,还没全数在南京应天府安置妥当,这一回就又来了。
  奏章的外皮蒙了白绫纸,带着丝光。几十本叠合在一起,从侧面看过去,如珠玉般闪闪发亮。
  但闪闪发亮的背后,是满纸哀求恳切的话语。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赵世将心中突然冒起这句话,赵氏要亡了吗?
  ……
  赵氏将亡啊。
  许多京师老人在感叹。
  赵家的天下越发沦落,有了大议会,日后天下国是,都是报予大议会来议定审核,再无需天子。
  这天下到底要不要继续姓赵,以后会不会继续姓赵,类似的话题,街头巷尾都能听得到。
  有区别的不过是谁最后夺了赵氏的江山。
  韩冈的名声一贯很好,希望他坐江山的都有不少,觉得他会篡位的却不多。而且韩冈一直都在说要辞相,传到外面就是归隐乡里。
  章惇即将独掌大权,虽有新相,可无论谁来看,都不是章惇的对手。章惇终将篡位的传言,在京师才是甚嚣尘上。
  且又有说法是韩冈不放心章惇,故而章惇的儿子会去关西任官,充任质子。而其子章持果然很快出外,不过没有去关西,而是前往福建为官。
  韩冈向太后递上了辞呈,但太后没有批准。按照既定的流程,韩冈再上两次辞章,就可以正式去职了。而韩冈,已经没有再去都堂处理公事了,而是见了许多议员,大议会即将召开,等到大会结束,就是他离京的时候了。
  赵煦今天又画了两幅画,入夜后,便洗漱上床睡觉。
  维持着良好的作息习惯,赵煦虽然体弱,但身体并无大碍,依然算得上是健康。
  福宁宫内外,消息不通。即使是韩冈遇刺的消息,也没有一个宫人敢于告知天子。更不用说宗室纷纷外迁,京中议论不绝。
  赵煦举止也与平常一样,看不出有何异常。
  皇帝很快就沉沉睡去。
  床榻外,宫人从帐外听着里面的呼吸声,平静徐缓,节奏稳定,悄声退了出去。
  床榻内,赵煦睁着眼睛,泪水恣意流淌,不知不觉已沾湿枕巾。
第二百三十五章
新议(一)
  过了板桥之后,车窗外的屋舍便多了起来。
  李信掌兵多年,下意识地就去寻找记忆中的各个地标。
  开封府内外他常年行走,各处要冲之地,李信心中都一一有数。甚至神机营各指挥的驻地,也泰半是他带着手下人一处处勘察过后,才决定下来的。
  之后枢密院组织过,他本身也带领神机营下面的将校们做过,诸多京师防卫计划,开封府境内各处营垒、高地、地标,如何排兵,如何布阵,如何防御,如何反攻,一件件都写进了计划里,沙盘推演做了不知多少次。他脑海中的那张地图,早能够和现实地形完全重合起来。风遗尘整理校对。
  不过去京多时,今日回返,一路上却发现有好些处,完全不在他的记忆中。陂塘、树林、渠道、庄园,脑中的地图与眼前的景象有了不小的参差。
  “太尉!”李信贴身的亲信伴当也颇觉纳闷,指着窗外一片屋舍,“那边是呵卵寨吧,周围不应该是庄田吗?”
  一座七八丈高的炮垒,矗立在平原上。炮垒的主体炮台只有三丈许,而中间的望楼则又高出了近五丈,乍看过去倒像男人的那物事。
  这座炮垒,是神机营第二十三指挥驻地的核心。
  从地势相对较高的铁路上看过去,能看见炮垒周围围了一圈壕沟,围起了一里见方的一片地,那就是二十三指挥的营地。
  营地东面一大片黑色是煤渣铺就的校场。炮垒南面不远处的几座小楼是营房。营房旁的一条长屋是食堂。营房后几间没窗户的大屋则是库房。炮垒北面两排更长的棚子是马厩,马厩旁隔得有一段距离,能看见一个个金黄色的草垛,以及圆形的粮囤,那是粮料库。
  粮料库四面都是空地,以作防火,还有一条渠道从壕沟引水过来。粮草库斜对角,隔着炮垒,同样被水渠围起,同样周围一片空气,只是里面一片黑色,那是煤场。营地的边角处有一小片菜地,那是营中官兵的家眷种植的。
  这是标准的神机营指挥驻地,当年修造此营垒时就是作为神机营指挥营地的新范来修建。
  只是初修成时,三衙的几个太尉一同莅临,看到炮垒,跟随而来的一名小官张口就说,“这不是人卵子吗?”
  从此营寨的本名就没人叫了——炮垒是人卵子,营地周围一圈围护,自然就是呵卵。连带着神机营第二十三指挥的诨号就不好听。
  之后如此模样的炮垒开封府中就只造了这么一处,然后就以防卫不足的名义,改了图纸,换了形制。
  这座炮垒,是东京城西郊最显眼的地标了。看到那挺直向上的塔楼,就知道东京城的廓城已在前方的不远处。
  但在李信的印象里,营地周围一片都应该是田地,只有几间屋舍,离营地至少有一里远。谁成想才半年时间,营地外几步路的地方就建了一片庄园。
  这可不是好现象。营垒周围不应有遮挡视线的建筑和植物,当初决定营垒地点的时候曾因此排除了好几处很不错的修造地点,而李信统辖神机营时,更因此事与好几家贵人当面放对过。
  显然接替李信的王舜臣在这方面没有用心思,当驻守本寨的军队一支支出战之后,更没有人能阻止官绅们侵占的脚步了。
  李信心中将此事记下,列车不断前行,很快就将名号不雅的寨子远远地抛到了后方。
  一道悠长的矮墙出现在眼前,两排树木平行于矮墙,如同蜿蜒的长蛇,一直延伸到北面的地平线上,在车厢的另一侧,矮墙与树木的平行线同样延伸至南方的极远处。
  这是东京城最外围的一圈廓城,本来还有人说是韩冈好大喜功,才把东京城又扩大了如此之多,里面菜地远比屋舍更多。而廓城的城墙,最早只是一道柳条篱笆,之后修了一圈矮墙,比新城外的羊马墙还低一点。不过廓城虽没有真正的城墙,却有更加坚固的守卫。
  在北面两三里之外,能看见一座巨大如伏兽的建筑体。那是护翼京师外廓的要塞之一,层次分明的棱堡结构,虎踞龙盘般威压四方。相对于第二十三指挥营地那种外围据点,这种大型棱堡的规模远远胜出,只是火炮就有上百门,驻军数千。
  东京城外的如今已有二十一座大小棱堡,算上整个开封府境内,总共有四十四座要塞,加上如同星辰般散落于各处要冲、坐拥炮垒的营寨,整个开封防御体系,如同一张巨网,覆盖了近两百里方圆的土地,各个节点通过密如叶脉的铁路、官道、水路相互连通,交相支援,足以抵挡并击败百万大军的侵袭。
  如此金城汤池一般的防线,却是拔剑四顾难觅敌手。最为强大的辽国,就连天门寨也突破不了,在这个世界上,如今的这个时代,根本找不到能够威胁到东京的敌人。
  过于浪费了。
  李信不止一次这么在想。有这么多修建棱堡的资金,不如用作开拓,开疆辟土,足够把黑汗和天竺踩平,或者用在辽国头上,说不定现在就没辽国了。
  但作为太尉,三衙中人,李信更清楚,西军、京营之间的平衡就是依靠这些棱堡的存在,与其说东京城的城防体系防备的是北方强敌,还不如说是为了让京中安心于西军的强大。
  京城内的大部分棱堡中,一开始可都是京营在驻扎。即使是现在,以西军为骨干的神机营,还是大多驻扎在普通的营寨中,只有少数进驻棱堡。
  京师之中堆积的四千余门火炮,真要等到它们鸣响的时候,恐怕就只有等到内战了。
  李信张望着向后退去的廓城外壁,如果让他来带兵攻打东京,他能想到的办法就只有外围封锁,用长年累月的时间逐步消磨掉守军的储备和士气,剥丝抽茧一般一座座据点去攻克,最后才能拿下这座堆积了过多武备的城市。
  不过按照他的表兄弟的说法,坚城要塞,从来都是从内部被攻陷的。当东京城被围困起来,恐怕没多少时候,里面的人自己就投降了。
  内战会爆发吗?
  李信不知道。但他相信他的表兄弟一直都在预备着。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82/175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