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执天下(校对)第146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67/1757

  要是给青州号轻易吃掉了两艘战船,再轻易逃窜,他这个伏波将军就不要再见人了,更有可能,是不能再见人了。
  “围起来,别让鹿跑了。”
  耶律洪达掩住心中不安,状似闲然地发号施令。船艏、船艉和桅斗上,三名旗手开始挥舞着手里的信号旗。
  十六艘战舰分作三组,先后转向,撒开一张大网,向主动扑上来的青州号笼罩过去。
  ……
  自青州号开始转向,用自己的行动,表明了一较高下的决心,明显地表现出了战斗欲望,对面的辽舰也很快就有了相应的对策,没有退缩,同样升起所有船帆,更放下了船桨,用最快的速度迎了上来。
  在杨从先的千里镜中,十六艘敌舰分成了三组,其中两艘将军级战列舰和两艘巡检级稍稍拖后,而其他两组皆是巡检级,绕前堵截的一组有八艘。剩下的一组四艘,则负责抄截后路。
  除非青州号立刻就掉头撤走,否则稍一迟疑,就没有了安然撤退的机会。
  “是耶律洪达出来了?”杨从先毫不意外地问着。
  付德昌点头,“伏波将军号上有他的将旗。”
  “辽国海军里面,也就只有他还算得上是一号人物。”
  “可惜他远不如太尉,船也不行。”
  海上跑船的汉子,行事风格一向粗糙,马屁也是如此,杨从先听得笑了,“船不行倒是没错。”
  他仰头看着头顶上遮蔽了半幅天际的巨帆,发自内心地感叹:“差太多了。”
  十三丈!为了设计能达到这个高度的硬帆,帆布和支架的材质,制造工艺,结构设计都下了大力气去改进,升帆降帆都是用专门设计的滑轮组,十来人就能操作一面帆的升降。光是投入的资金就高达上百万贯。
  无论战舰顺风逆风,都能轻易地借助风势。
  当五面主帆全部升起,再张起船艏帆,庞大如山丘一般的战舰,能达到让一干老水手瞠目结舌的速度,轻而易举就将老式的巡洋舰抛到脑后。
  帆索长正大声地指挥着五根主桅下的操帆组,不停地调节每一面主帆的角度,尽可能地不浪费每一丝风力。
  双方舰船之间的距离飞速缩短,但海上距离看似近实则远,进入船上火炮最大射程的时间,还有两刻钟。
  临敌的预案不知演练过了多少次,付德昌下达命令之后,细节上的指挥,都有各部分的军官来执行。
  尽管是第一次面对大规模的敌军,但在一干经验丰富的军官的弹压下,水手们还是很好地回忆起了平日的经验,并没有显得过于慌乱。
  有了一干得力臂助,临敌在即,付德昌竟闲了下来。
  看着船上有条不紊的预备,杨从先微微地点了点头,作为北海舰队的门面,青州号临战时的表现足以让他满意。
  “有把握吗?”杨从先问。
  听问,付德昌像是想到了什么,回身向杨从先行了一礼,“还请太尉进艉楼。”
  杨从先眯起眼笑了,却看不住有丝毫笑意,“……嫌老夫在这里碍事?”
  付德昌看了眼杨从先的背后,一本正经,“这里位置太低了,不利太尉观察战局。”
  临战之前,甲板上的人员比起方才追击敌舰时要多了一倍还多,杨从先本人,加上杨从先的幕僚和随身亲卫总共十二三人,在繁忙的甲板上显得分外扎眼。
  “船上现在你说了算。”
  杨从先没有端起太尉的架子,很平静地接受了付德昌的托词,转身带着人前往艉楼。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双方战舰之间的距离也一点一点消失。
  当辽舰开始陆续进入了青州号的射程,付德昌依然没有下达开火的命令。
  “船长!”甲板上,越来越多的水手焦急地望着付德昌。
  付德昌悠然道,“不急,这一仗可是长得很。”
  海上的风,一向变幻莫测。
  如何跟上海风变幻的节奏,最大效率地利用风的助力,就得看帆缆长的指挥。
  大宋的水兵,比起辽国水师的操帆技术,至少要高出两三个档次。
  要不然辽人也不会弄出一个桨帆船出来——桨帆船至少要比同样规模的帆船多出近一倍的船员,航行距离因此就只能达到帆船一半,因为桨室的存在,桨帆船更少了一层炮甲板,火力也大打折扣——在一切技术进步都仿效大宋的辽国,这是技战术水平不够的情况下,迫不得已的妥协。
  近距离的速度和冲刺,青州号的确不如辽舰,但相对的,在持久力上,战时全部依靠桨手的辽舰就远远比不上青州号。
  当一艘巡检舰冲进了青州号一里之内,甲板上火光一闪,随着炮声而来,数点黑影出现在两舰之间的半空中。
  “是链弹。”副枪炮长嘶声叫道。
  链弹呼啸而来。
  半丈长的锁链在半空中抖得笔直,两端的铁球呼啸盘旋。
  杨德昌啧了一下嘴,看起来牙疼得很。
  辽人的战法看来是很明确了。
  辽国海军以桨帆船为主,即使桅杆倒了,靠划桨照样在海上走得飞快,只是没有长力。
  但大宋的海军舰只,没有桨和橹,要是破了船帆,倒了桅杆,就成了海面上的靶子。
  不过这一切,打不中就毫无意义。
  “飞到了哪里去了?”艉楼之中,杨从先摇头嘲笑。
  不过一里的距离,辽舰率先射出的链弹,竟远远地落到了青州号数十丈外的海里。
  “平日轻松,战时稀松。”付德昌哈哈大笑。
  宋辽海军最大的差距在哪里?
  是钱!
第三十九章
追忆
  笔者的父亲,是世界上第一次真正意义的海战的参战者之一——别扯什么赤壁、白江口,或是极西的地中海,激烈不如争标,技术不如海盗:这是先父的原话,并不代表笔者本人的看法——而且还是第二次,第三次,第五次的参与者,只缺了在对马外海的第四次。
  因而自幼时起,只要先父在家中,笔者就在追问着一次次海战的细节中,度过童年时的闲暇时光。
  七年前,齐云快报社为了纪念渤海口海战五十年周年,采访了包括先父这位刚刚致仕的第六舰队大都督在内,尚在世的几位参与者。
  那位记者叫平弘一——现在他已经功成名就,是刚刚从昆仑州回来的韩洍探险队的主要成员,一部昆仑日记正在连载——他在结束正式采访之后,离开之前,最后问了先父一个问题:如何才能得到一支强大的海军?
  笔者想,当时平弘一想听到的回答,应该是意志、勇气、训练、技术、装备,或者是庙堂诸公的高瞻远瞩——尤其是那一位的。
  但先父给了他一个出人意料的答案——钱。
  笔者当时与平弘一同样惊讶,甚至怀疑父亲是不是听错了问题。
  而先父是这么说的:你们没听错,就是钱,这是大议会勋章获得者、参谋会议成员、三大将之一,七提督之首的回答。
  父亲这个促狭的回复,其实原版能从他当时在看的某部小说中找到。他年纪大了之后,也的确变得诙谐爱戏谑。
  那部小说,鼎鼎有名的,应该不用笔者多提。
  不仅笔者看过,平弘一也看过,他立刻就追问:如果是其他身份呢?比如,作为五十年前参加了第一次旅顺口(辽人称之为苏州港)海战的文登号的副瞭望手……
  “那答案就多了。”先父是这么说的。
  “你去问水兵——好吧,没人会去问水兵们这个问题,他们只要听话就行。”
  “去问船上的军官,多半会说:装备、训练之类的。当时我也会这么说。重炮巨舰,日夜操练,在船舷两侧站得整整齐齐,看着就能打胜仗。”
  “但如果你们去问当时海军里的三大将,不论是杨武靖公、周武定公,还是向良,肯定都只会说要有钱。”
  “甚至是当时指挥北虏海军的耶律洪达,如果有人这么问他,他的回答肯定也只有一个——要有钱。”
  “海军就是要钱,有钱没钱,强弱就分出来了。”
  可以这么说,整段采访中,只有这时候,先父的兴致才是最高的。
  “你们可能不知道,当年一门新出来的七寸兔子炮①,连人工带材料就要一千八百贯,同口径的驴儿行货②,则要三千贯以上。”
  注①、②:兔子炮、驴儿行货,皆是早年海军中对旧式前装滑膛炮的戏称。兔子炮为径六寸以上,倍径小于八的短管重型榴弹炮,驴儿行货为径六寸以上,倍径大于十二的长管重型榴弹炮——编者注。
  “那时候的一艘一级战列舰,青州号那样的,包括火炮、帆索等装备在内,造价动辄百万贯,一艘巡洋舰也要三四十万贯,就是军港中的引水船,装明轮带蒸汽机——现在是见不到还能动的了——一走起来就噗噗噗地乱响,也要八万贯。军港水营、海岸炮台,一座军港的所有必备建筑加起来,千万贯都不一定打不住。记得当初修威海港北炮台,就用了七十万贯,威海港里内外八座炮台,北炮台最前修,但规模只能排第五第六。”
  “你们要知道,那时候的钱是真值钱的,拿在手里当真叮当作响,不是花花绿绿的纸。有个万儿八千,就能在京师旧城里置办一座小院子了。放现在,没十万八万下不来。老夫那时候一个月的饷钱才两贯一百文,还不是足贯,是省陌的——你们后生人可能不知道什么叫省陌,就是不足一百文当一百文来算,朝廷收税,七十八文抵一百,朝廷发饷,就是七十六文抵一百,这就赚了两文钱的利钱——两贯一百文省,也就一千六百多文,可这都已经算是高了。”
  先父是乐安天命的性子,但他对大议会设立之前种种,总是抱怨多多。军饷、税赋、民生,每次提起来,都不免要扯上一通。不过共和之前,天下安危皆系于一人,无论贤与不肖,天下臣民都只能忍受。要说抱怨,的确是该抱怨的。
  ——之后笔者听平弘一说了,“海军当时就跟神机营一样,是时任宰相的亲儿子,训练起来是泼水一般地花钱。”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67/175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