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执天下(校对)第143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37/1757

  宫正暂时放下笔,从难缠的评论中抽出身来,走到门口,“本勋劳,当谥忠献,本德业,当谥文正。没说错,只是押错了。”
  “随你怎么说,这一盘是我赢了。”
  建国以来,单谥极少,且在国初,近年来,皆是双谥。其中文臣之谥,以忠献、文正为最上。只是两者褒誉的方向不同,也就是如宫正所说,勋劳著者谥忠献,德业隆者谥文正。
  王安石之前,谥忠献者,赵普、韩琦。谥文正者,王曾、范仲淹。皆为一时名臣,只是功业的方向不同罢了。
  开拓熙河,虽是由王韶执行,但是在朝中主持中枢的却是王安石,熙宗皇帝在得知河湟大捷之后,亲自将玉带赐予王安石,正是为了酬谢王安石运筹之功。之后灭交之役,在中枢的还是王安石。
  而且将兵法和军器监对大宋武力的提振,比起任何大捷都更有意义,熙宁以来的开疆拓土,也都是建立在两者之上的。
  所以论军功,王安石是不缺的。再往后,王安石又有定策之功,以平章之尊,领群臣保扶幼主登基,并在宫乱之时,立下了汗马功劳。
  故而以勋劳论,王安石怎么看都胜过韩琦,而不逊色于赵普,忠献二字肯定当得起。
  至于文正,王安石则更不必说。教化之功比王曾远胜,文学也比范仲淹更胜一筹。
  所以报社里面,几乎都是押在这两门上。之所以说是几乎,是因为还有一人,认为王安石的谥号会是“文”。
  赢家得意洋洋,冲着另一间屋子,“张翁,这回你也输了。”他得意地哈哈笑,“谥者行之迹,故太傅一来匡扶先帝,中兴大宋,二来罢诗赋用经义,有补于圣教,岂是韩、杨辈,只得治文一事?”
  韩愈单谥文,杨亿也单谥文,两人以文学闻名一时,谥号亦以此而来。
  一个老头子从小间里挪出来,苦笑着,“输便输吧。”又一叹,“当初洛阳的司马太师谥文庄,不是因为他叡圉克服。而且韩相公本有他意。老夫本以为韩相公这一回,一样会另有想法。”
  司马光谥文庄。
  昔年宰相夏竦死,仁宗念其曾教书资善堂,欲赐谥文正,司马光接连上书,力阻之。后仁宗只得赐夏竦为文庄。
  等到司马光病故,太常礼院就议了个文庄出来。据说就是为了让司马光跟他的老朋友亲近一下。当然,明面上的说法,则是取了敬、严之义。
  不过还有小道消息说,当时定谥时,宰相韩冈曾经提议单谥一个“文”字,免得第二字拟定不佳,徒惹众议,正所谓三代定谥,是盖棺论定。但如今定谥,是扬人之美,隐人之恶,不过被另一位宰相章惇反对,也就不了了之了。
  但有这一事在前,遇上了争锋多年的王安石,难免有人会认为韩冈会设法只给王安石一个“文”,以避免纷争。
  “本来想的是……”将赌注押在忠献上的一个编辑道,“要是以文正谥楚王,岂不是以新学为正?难道韩相公甘心?”
  “哪有这种说法,文正本是文贞,又与圣教道统何干?”
  文正本为文贞,因避仁宗讳,方才改为文正。所以开国以来,谥文正的不过王曾、范仲淹,但从文贞改为文正的,还有真宗朝的名相王旦。
  唐梓明已经从总编辑的房内出来了,看着编辑们还在闹,他就插话道,“各位,其实追赠、谥号这些都是小事。”
  “这些都是小事?还能有什么大恩典?”
  “朝廷还要楚国……”唐梓明顿了一下,改口,“是楚王配享熙庙。”
  “这话倒有趣了,除了王楚王,还能有谁够资格配享熙庙?”
  “这哪能叫恩典?富太师是很勉强。但王太傅放在这里,挑不出其他人能比了吧?”
  配享,也就是祔祀。或者是文武之道上极其出色的古之名人,被供入文庙武庙,与孔夫子或姜太公分享香烟。或者就是一朝将相的牌位被迎入太庙,与他所侍奉的皇帝一同享受后人的祭祀。
  除了文庙武庙陪祀的牌位多一些,太庙诸帝,每位皇帝身边也就两三个文武大臣有资格享受祭祀。
  太祖身边是赵普、曹彬;太宗庙以薛居正、潘美、石熙载配享;真宗是李沆、王旦、李继隆;仁宗是王曾、吕夷简和曹玮;英宗朝无武臣可入太庙,故而只有以韩琦、曾公亮配享;至于熙宗,宰相好几位,但过世的宰相中也就富弼被送进去了,其他都不够资格。
  但王安石,富弼不够资格,他都够资格。没有人比他更适合陪着熙宗皇帝了。
  让王安石配享熙宗庙,这只能算是应有之理,不能算是什么大恩典——连恩典都算不上。
  看着唐梓明卖关子的样子,倒是有人灵光一闪,“莫不会是奉入文庙……不对,是陪祀文庙?”
  听此人一言,厅中一片哗然,连宫正都在房间里坐不住,蹦了出来。
  唐梓明点点头,“正是。”
  更大喧哗声响起,谁都想不到朝廷会这么抬举王安石。
  是的。
  是抬举。
  灵牌画像奉入文庙,真正要计较起来,也可算是陪祀,少不了一炷香。但文庙之中,有偏殿后堂,供奉了上古以来的先贤、先儒,加起来一百多人。对王安石来说,侧身其间,算不上什么恩典。
  世间公认配享孔子的,是亚圣颜回【注1】,放宽一点,就只有十二哲。而且是最近的世间,过去,陪祀的就只有十哲。
  唐时,列孔门十哲,由孔子的十位最有成就的弟子,配享孔子。其中亚圣颜回居首,站立在孔子身侧。
  前些年又加了子思和孟子,为十二哲——这是因为无论新学、气学,都是自称继承了思孟学派的道统。
  现在再加一个王安石……
  “这就是十三哲了。”
  “日后或许更多。”
  一人随口一句,厅中陡然间静了下来,所有人都想到了一件事:今天能添上王介甫,日后就能加上韩玉昆。
  注1:孟子在宋之前,并非儒学主流,最早被官方封为亚圣的是颜回,为唐玄宗所封。不过自唐韩愈后,孟子的地位不断提高,牌位也是自文庙的后堂迁入正殿,但直至宋后,孟子一派彻底压倒其他儒门分支,孟子方才成为亚圣,而颜回被改为复圣。
  另外再说一句,孔子在唐之前,只是先师,先圣乃是周公旦,文庙祭先儒,正面是周公,侧面陪祀的才是孔夫子。
第一十一章
庙堂(二)
  六点钟差一点的时候,赵煦醒了过来。
  《自然》上所说的生物钟,让昙花总在夜里开放,让公鸡在日出时分打鸣,以及让他习惯了早上在快到六点的时候醒过来。
  尽管在入睡前,花费了一点时间和精力,但经过了八个小时的充分睡眠,赵煦觉得自己的体力又恢复了过来。
  内外一片寂静,明明有着十几二十人在内外守候着,但闭上眼睛,便一点声息也无,天子的寝殿中,仿佛连时间也一并凝固。只有身旁同枕共眠的嫔妃,正轻柔地呼吸着。气息触及耳廓,带来软酥酥的麻痒。
  赵煦向外挪了一下,睁着眼睛,望着黑乎乎的帐顶,没有偏过头去多看上一眼,这位把他挤到御榻边沿的美人——这是封号,绝非外表。
  易生养所对应的体型,与赵煦的个人喜好,有着很大的区别。而福宁宫中,为了早日添丁,除了皇后之外,赵煦所有的嫔妃都是类似的体格。
  父母皆弱,子嗣必弱。所以父母体格强健,才有益于诞下健康强壮的子嗣。
  宫中七八十年来,只有一个男丁成人,就是因为几代天子皆体弱,偏偏这几位皇帝又喜欢娇弱的女子,皇子生一个死一个自然不是什么让人难以理解的事。
  两府……不,都堂就是用这样的理由,将一干更适合去唐代的女子,塞进了赵煦的后宫中。
  有她们为对照,本就有八九分颜色的皇后,容貌更是完美到了十二分。
  赵煦至今都不明白,都堂究竟是想要一名更易操纵的幼主,还是确信自己生不出子嗣,要故作大方?
  不管哪一种的推测,都有说不通的地方,唯一能确定的,是章惇、韩冈肯定没安好心。
  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当当钟鸣,宣告着卯正或者说六点的到来。
  内间外间,也随着当当的钟鸣声有了生气,有如冰消雪化的河水,潺潺流动了起来。
  细微的几乎听不到的脚步声在房内响起,赵煦立刻坐了起身。
  每天早间,服侍赵煦洗漱更衣的内侍及宫女,已经端着水盆、衣物等什物走了进来。
  “官家。”
  在已经掀开被褥,端坐在床边的赵煦面前,宫女低头万福,内侍跪地行礼。
  赵煦起身。
  新来的美人才十四岁,正是贪睡的年纪,赵煦起床这么大的动静,也没有惊醒她。
  “让她继续睡吧。”
  赵煦阻止了一个宫人叫醒床上酣睡的嫔妃。
  宫人有点吃惊的样子,应了一声是,退了回去。
  自从皇后嫁进来后,福宁宫中的噤口令便没那么严苛了。正常的应对不会再受到惩处,只是会被记录下来送去给太后及宰相们过目。
  但聪明的宫人,除了“是”和“官家”之外,不会跟皇帝有更多的交流,如果赵煦有什么不应该有的吩咐,沉默就是他们的回应。
  而赵煦也习惯了他们的沉默,也找到了相应的相处模式,日常的行事之间,尽可能地表现出自己的宽和与仁慈来。
  梳洗过后,赵煦换上了一身窄袖修身的便袍,脚底是皮底箭靴,喝了一盅日常养身滋补的热酥酪,就出了殿门,开始每日日常的绕着福宁殿的快走。
  初春的清晨,稀薄的白霜还未融化。
  赵煦行走在殿外檐下的廊道上,呼吸徐缓绵长,三步一呼,三步一吸,维持着稳定的节奏。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37/175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