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执天下(校对)第133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32/1757

  今天凌晨更是收到急报,说其中一人要在宣德门外当众宣读奏章,甚至放言要玉碎门下,以此来警醒世人。
  三更的时候,所有的议政重臣,还有镇守宣德门的神机营都通知到了。
  叶祖洽作为上官,打算尽一尽人事。但还有一队士兵守在门洞耳室中,等着此人在宣德门闹事时,将之登时收捕。
  收捕士大夫与收捕宗室截然不同,但议政们没有丝毫犹豫。
  因为早在前两天,章惇就征求过韩冈的意见,“要当真有人跳出来,玉昆你说怎么办?”
  “什么怎么办?”韩冈当时很干脆地说道,“逆贼党羽,一并抓了就是。”
  济阴郡王干脆利落地被捕,正是因为有了韩冈的意见。而决定收捕任何一位打算站在天子一方的朝臣,也都是因为得到了韩冈的首肯。
  推行新政,首要在于分敌我,分清了谁是敌人,谁是盟友,剩下的就是对敌人的无情打击。
  真有必要动手,韩冈绝不会犹豫半点。
  “不过玉昆说得也不错。”章惇道,“这些人的确不该再留于京师。不过陈瓘必须留下来。”
  韩冈想了想,点头道,“子厚兄的想法更妥当一点。”
  “邃明、令绰你们怎么看?”章惇又问。
  张璪立刻表示赞同,“陈瓘的确不便遽动,留他一阵也好。至于其他人,早打发出去也能让京师安静点。”
  曾孝宽同样点头,“的确如此。”
  眼下制度初行,人心未稳,若无必要,韩冈和章惇都不打算随意罗织人罪。看不顺眼的,远远地打发出京好了。以大宋之大,让其就此寂寂无声,并非难事。
  但陈瓘看起来也算是死硬派,在城门前一番做作,也被许多朝臣注意到了。政事堂若贸然下调令,他若拒绝怎么办?
  大宋的朝臣,可是有名的挑三拣四,朝廷也不能以此来问罪。若是给了陈瓘三番两次公然拒绝政事堂任命的机会,反倒成就了他的名声。
  还不如就放在京师看着,有什么不对,就立刻抓捕。而陈瓘的同伴,不过是些怯懦之辈,又不为人所注意,悄悄地打发出去也省事。
  几句话将此事议定,又一起讨论了其他政事,张璪、曾孝宽先行告辞。章惇和韩冈没动,待厅内厅外人声稍静,章惇方才正容问道,“燕达如何?”
第四十六章
易法变制隳藩篱(十一)
  “聪明,卖力。”
  聪明,意味着懂得如何趋吉避凶,而卖力,就是他这几天的表现了。
  韩冈说了自己的看法,又反问章惇,“子厚兄以为如何?”
  章惇却微微皱眉,“太识趣了,都快不认识他了。”
  章惇、韩冈与燕达是老交情了。韩冈早在广锐之乱的时候,就认识了奉诏平乱,担任招捉使的燕达。到了南征之役时,章韩分任主帅、副帅,帐下第一员大将,便是燕达。三人共立殊勋,自是有一段交情。
  自从南征之役后,燕达得天子青目,很快便爬到三衙管军的位置上。但三衙是武将,两府是文臣,文武两班寻常也不便攀交。这些年来,燕达从未与韩冈、章惇叙过旧谊,不论明里暗里。这交情自然就淡了下来。
  如今韩冈、章惇共谋大事,京师领军的诸多将帅中,只有燕达态度始终不明。政事堂调他去主持收捕濮王府,即是逼他选定立场,也是想探明他真正的态度。
  燕达对此十分知趣,韩冈稍作劝说,便决定投靠,之后又十分卖力,可正是如此,才让章惇感觉到此时的燕达,与他过去所认识的燕达,有着过于明显的区别。
  “那就把他换个位置吧。”韩冈道。
  他对章惇的焦虑不以为然。章惇对燕达的看法,掺杂了太多文臣对武臣的提防。韩冈则没他那么严重。纵然提防,提防的也只是武臣手中的军队,而不是武臣的这个身份。
  君子可欺之以方,可燕达绝非君子。
  韩冈从来都没觉得用一句保证熙宗皇帝的血脉继续做皇帝,就能让燕达放心大胆地跟着自己。
  但让燕达支持政事堂,也的确只用了这么一句话。
  以大宋的制度,当朝宰相想要对付一个武夫,实在是太容易了。
  所谓保住熙宗皇帝血脉的帝位,不过是个跳板而已。韩冈给了他一个跳板,他就趁机换了船来。
  仗义每多屠狗辈,能为皇帝从容赴死的往往是身份低微的官员。位高权重的文武重臣,没几个会被忠心二字蒙了眼。何况燕达还不是文臣,而是掌兵的武将。
  燕达既然领军围捕濮王府,纵使不能算是交上了投名状,在皇帝面前,也不可能再得到信任了。
  即使他始终支持天子,甚至能够帮助皇帝反扑成功,他最后能有什么好结果?
  皇帝能依靠军队掌权,但治国还是要任用文臣,燕达最后能有一个杯酒释兵权的机会就算是万幸。被皇帝找了个跋扈不驯的借口,就此诛杀的大将,史不绝书。
  从小就经过了叛乱、争权、架空的皇帝,等他坐稳了位置之后,绝不可能会是又一个宽宏仁厚、胸襟如海的仁宗,怕是比太宗还要心狠手辣。做这种皇帝的臣子,风险实在是太高了。
  燕达这等聪明人,会选择赵煦的可能性实在是微乎其微。
  但既然章惇怀疑了,就没必要硬保着燕达,韩冈不想因多事而与章惇平生嫌隙。
  “还是等他来了看看再说吧。”章惇说,“你我一起看看燕达到底可信不可信。”
  “如果可信呢?”
  “武学就交给他。”
  “不可信呢?”
  “让他去武学。”
  ……
  “燕达拜见章相公,韩相公。”
  傍晚的时候,燕达来到了政事堂中。
  圆满地完成了收捕濮王府上下一应人等的重任,燕达脸上的两个眼圈中,有着遮掩不住的疲惫。
  “逢辰辛苦了,坐吧。”章惇温言抚慰。
  在过去,宰相不可招管军入中书,但现在,谁也不在乎这些惯例了。
  燕达落座,侧着身子,又拱了拱手,“燕达奉相公钧令……”
  章惇抬手打断他:“逢辰差事办得如何,我们都看在眼里。不仅没有走脱一个重要人物,还保证了濮王府女眷不受骚扰,换作他人,绝做不到这般完满。”
  “相公谬赞了。”燕达忙谦虚,“燕达仅是凑巧想到还有武学生可供驱用。”
  章惇道:“换作别人是决计想不到的,是逢辰你有这份想把差事做好的心思,方才会尽力去考虑。”
  “濮王府谋逆,我等做臣子的本就该为君分忧。而燕达武夫,既受上命,也自当竭尽全力,相公之言,达愧不敢受。”
  “好了,逢辰,我们是老交情了,没必要这般让来让去。”
  宰相与管军之间本不应该有所往来,自然也没有交往模式可供参考。章惇不习惯与武将交流,不似韩冈能够放下架子,话说得越发生硬。章惇如此生硬,燕达自然就更加毕恭毕敬,唯恐有半点失礼之处。
  韩冈见状,就笑着说话,不让章惇和燕达将气氛变得越来越严肃。
  “说到交趾,一晃都多少年了。当日若没有逢辰,有些仗真的没法儿打。”
  “上有两位相公运筹帷幄,下有李信等将身先士卒,燕达于此役并无多少功绩可言。”
  韩冈几乎要摇头叹息,章惇的性子还真是一如既往,对武将的态度也是始终扭不过来,看来是死都改不掉了。
  “逢辰你的功劳,我这个主帅最清楚。军功簿上,我录你为第一,逢辰却你自称无功可言,难道是我论功不公?”
  章惇终于不耐烦了,反问了一句,不待燕达解释,就又道,“武学从一开始便不受看重,仁宗朝开了一次,不及百日便被废除。熙宁六年重立武学,快二十年了,但还是没有太多起色。不过这一次逢辰你对武学生的使用,倒是让人耳目一新。”
  “相公,”燕达立刻道,“武学生本应是将种,用其看守人犯,乃是不得已而为,寻常时岂能当做卒伍来驱用?!”
  章惇哼了一声,“参谋一科率为不第文人,多是纸上谈兵,据图指点,策略每每荒唐可笑。能做卒伍驱用,至少不算是废物了。”
  “如今军中,新器渐多,欲物尽其用,已不能纯凭口耳相传,需立文字以述详细。故而日后神机营将校皆需读书识字,也因此,武学之中才有了战术科。”韩冈也对燕达道,“战术科自创立,便是为未来有所大用。逢辰你若驱用战术科,此事不值一提。但你连参谋一科也一并调动,至少让我们看到了参谋科的用处到底在哪里。”
  韩冈的表情不似玩笑,但燕达想不通,难道两位宰相当真打算将参谋科贬成卒伍来驱用。
  “逢辰你别误会。”韩冈道,“参谋科中的学生,虽皆是士人出身,但他们日后要做的还是武事,需要像武人,而不是文人。这一回你能用他们像个武人来做事,倒是让人对他们能抱着一些希望了。”
  韩冈说着,看了章惇一眼,章惇略点头:“大宋需要武学来培育良将,但武学有振兴之望,无振兴之法,逢辰你是当世名将,对此可有良策?”
  燕达先是不明所以,但稍作思忖,又脸色一变,这是图穷匕见,还是卸磨杀驴?
  不过他又不觉得韩冈会如此,试探地道,“武学要职,自当以侍从官领之,但教习等事,达为武夫,或可有所补益。”
  “不。”章惇摇头,“武学若想有所振兴,需要的不是教习,而是两府中人。”
  ……
  “燕达又去了政事堂。”
  “这下连三衙也对宰相俯首帖耳。”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32/175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