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夫君他权倾朝野第19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9/237

  那恐怕就是宝令公主,只是这两人因为种种原因,最后没能结成夫妻。
  王老爷子长叹着气点头,“我猜想他找到了,只是那女子死于非命。”
  席向晚惊讶地和宁端对视了一眼。
  “若是你今日不提起,我也不会想到这上头来。”王老爷子回忆半晌,娓娓道来,“他那一次回来的时候,和好友一道喝了三天酒席,每日酩酊大醉不省人事,更有传闻说他醉了便掏出一封带血的信笺盯着看——那女子总不能是始乱终弃了他吧?”
  若宝令公主真的死了……不,她是怎么死的?
  席向晚皱起了眉来。
  王老爷子一摊手的,道,“我知道的也就这么多了,当时酒席我也没有去,不过这三日的功夫之后你大爷爷就恢复了往日的模样,只是他这一次离开汴京城,便是去漠北驻扎数年,最后死在了大漠里头。”
  从王老爷子那处能获得的情报不过这么多,席向晚跟着宁端回府时只觉得越想越不明白。
  “宝令公主逃出宫去的时候,启帝是派了人保护她的。”席向晚细数道,“再者有我大爷爷在她身边,当时大庆已经初现太平,她怎么会这样就死了呢?”
  “保护她的人或许在出宫时已经战死,你大爷爷或许不在她身旁……下人背叛,意外失足,理由太多了。”宁端道。
  “可……玉印却在我曾祖父手里!”席向晚忍不住道,“那必定是宝令公主交出来的。”
  “但他隐瞒了这玉印的实质和作用。”
  席向晚有些恍然,“你是说,曾祖父或许早就知道玉印的特殊,才会将其保留下来,却又故意不说明这是用来做什么的?”
  席老夫人将玉印给她时,转达的话确实如今看来没有一条是真的。
  什么传女不传男,什么下头印章是他自己瞎刻上去的,显然都是胡诌。
  “可若这是这样……他为什么不直接将这东西毁了呢?”席向晚喃喃地问,“若是我,必定会将这样能引起腥风血雨的东西毁掉以绝后患的。”
  “或许是大爷爷的要求,又或许是……他不能毁。”宁端冷静地猜测。
  席向晚支颐有些头疼地靠在了轩窗旁边,“几十年前的事情了,樊家仍旧死咬着不放,这东西一定很重要。”
  她如今能确定的,也不过是这一点罢了。
  宝令公主和席明煜都是几十年前便与世长辞的人,想要去追究他们的过往实在是有些困难。
  席明德若是还没死,从他口中或许还能获知一二,可惜席明德被唐新月一杯茶毒死,席老夫人所知也不够多,席向晚只得另寻他法。
  “按照王老将军所说的时间,可以去兵部找到大爷爷当年可能遇到那女子的地方。”宁端另辟蹊径,“在当地寻访的话,或许能找到一二线索。”
  “我也想过这个办法,却是太大海捞针了些。”席向晚轻轻叹息,“还是先等等岭南那头的来信怎么说。”
  “玉印和樊家也有联系,越早查清越好。”宁端却道,“我让人去调兵部的史料,大爷爷去的必然是有军营的地方,届时只要让当地军营的人去寻当地人打探,不会耗费太多力气。”
  听他这么说,席向晚便也点头同意了。
  接下来的几日,汴京城里风平浪静,樊子期还在被樊家死士带着拼命往岭南赶的路上,樊旭海明面上按兵不动、继续与宣武帝扯着皮,暗中却已经将自己手中违法训出的大量私军和死士都聚集了起来。
  他的军队或许人数并不如大宣武帝的多,但贵在装备精良悍不畏死,一个能当两个三个用;宣武帝手中军力虽多,镇守边关的那些却是不敢轻易动的。
  好在这时候王长期和王长鸣都已经到了漠北,才叫宣武帝放心了些。
  汴京城里的许多人仍旧过着自己的日子,顶多在经过晋江楼的时候唏嘘两声,却极少有人知道即将要发生什么事情。
  席向晚就是这其中的一员。在得知俞公子确实是服用了□□、大理寺带人去俞府搜出了一整罐的□□之后的第二日,她出门的时候特意去看了一趟受伤的虞传。
  虞传在汴京城有个破败的小院子,自从受伤那日开始便没再去国子监,在家中躺着养伤。
  席向晚带着药品去看他的时候,虞传的屋子里正站着几个来看望他的同窗。
  “宁夫人?”一名同窗奇道,“哪个宁夫人这般好心来探望虞传?”
  另一人赶紧踩他的脚,“你忘记救虞传的人是谁了!”
  几名学子纷纷反应过来来人正是当朝首辅的夫人,赶紧整整衣衫代替起不了床的虞传走出去迎了席向晚。
  “这么多人。”席向晚已是等了好几天了,想着虞传的友人应当都来得差不多才登门,没想到他仍然是访客络绎不绝,不由得笑了起来,“各位不必多礼,事情发生那日我也在街上,因而来探望一番,送些东西。”
  一排寒门学生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没敢抬头,最后还是屋子里传出了虞传的咳嗽声,他道,“宁夫人若是不嫌弃,还请进屋一叙。”
  站在外头的学生看看席向晚那一眼便知道价值不菲的的鞋子和裙摆,一个个露出了为难的神色。
  “翠羽,将东西提过来。”席向晚倒是不介意,她虽不喜欢将身上衣服弄脏,但虞传家里虽破败,但还算得上整齐,并不邋遢;再者,她本来就是来探望的,东挑西拣是个什么样子?
  翠羽应了声,招呼着下人将药材和粮油等等从马车上搬运了下来送进院子里,而席向晚已经早先一步走进漏风的屋子里去了。
  这时候才有前头的学生大着胆子看了她一眼,而后抚着心口长长叹息起来。
  一旁同窗用手肘捅捅他,“你胆儿可真肥,看见了?”
  抬头的学生怔怔点头,“汴京城里街头巷尾卖得到处都是的那汴京第一美人图果然是假的,十张加在一起也比不过这个真的。”
  “唉,我怎么就没这个胆子……”
  “早知道我也……”
第217章
  学生们纷纷嘟囔着遗憾地离开了,
席向晚进了屋子便招呼大夫到床边替虞传检查伤势,
大夫是拿了宁府派发的诊金日日来看虞传的,
因此和他也算是熟悉了,上前便熟练地检查起虞传摔断的骨头来。
  席向晚站在靠门的地方,看着翠羽指挥人将东西都放到了适合的地方,
等大夫回头来汇报病情的时候,
才略微偏转了脸。
  “宁夫人放心,
虽说断了几根骨头,
这小子身体底子不错,
两三个月过去骨头愈合便能和以前一样走跑跳了!”大夫捋着自己花白的胡子道,“就是这几个月的时间不得不卧床休养,只怕要错过殿试的。”
  席向晚道过谢,
让翠羽给了诊金,
自己走到了床边不远处找了凳子坐了下来,“虞传。”
  虞传一幅一看便知道的穷书生模样,瘦得脸颊两边颧骨都高高耸起,
一双眼睛却亮得好似寒星,一看便让席向晚想起翠羽说这人被拖在马后的时候嘴里念的居然是大庆律法这事。
  心志坚定,难怪能成大事。
  “见过宁夫人。”虞传的声音很平静,
既没有谦卑也没有讨好,“我两条腿的骨头都断了,下不得床,还望宁夫人见谅。”
  “我夫君救的你,我自然知道你伤什么样。”席向晚笑了笑,
“你每日的诊金还是我从宁府的账上支出去的。”
  “我会还的,请宁夫人替我记好账。”
  “记着呢。”席向晚点头理所当然道。
  虞传听她这回答却是一愣。
  “否则你恐怕得将宁府这行为当作是施舍了。”席向晚扬了扬眉,“但你也帮过我二哥和三哥,因此我先出手帮你,诊金都记在账上,等你有了俸禄,便要尽数归还宁府的。”
  虞传摇了摇头,“我不会有俸禄,也去不了殿试,恐怕要让您失望了。”
  “你曾考中过解元,后来虽然又耽搁了三年,也不应当将学业落下,怎会会试名落孙山?”席向晚却记得此人明明是高中的。
  “宁夫人可知道我为何与那俞公子起冲突?”虞传问道。
  “尚未听闻。”
  “俞公子单名一个河川的川字,恰巧与我算得上半个同名。”虞传平静道,“往日他与我在国子监里便因此常有冲突,但那一日,是我听见他和人吹嘘说能在会试上直接将我与他的卷子互换顶替我的成绩,一时气愤冲出去与他对峙,才闹成了那样。”
  席向晚闻言便笑,“他俞府有这样的本事?”
  虞传却道,“宁夫人或许不知,但这却是多年来的惯例了。”
  见他神色不像在说笑,席向晚又想起了席元清和席元坤纠结了这些日子还没找到头绪的舞弊案子以及那日席向晚对姚老先生的提醒,不由得皱起了眉来。“多年?”
  “多年。”虞传肯定道,“从刚进国子监的时候我便有所耳闻,多方打探,发现真相或许真是如此——从外地而来的贫寒考生若是被发现有真才实学,他的成绩就会被调转给豪族的子弟顶替,等放桂榜的时候,寒门考生即便要求复查,也没有门路可走,通常是被打一顿赶走的下场,官官相护,因而多年来从未被戳穿过。”
  席向晚敛起嘴角的笑意。她盯了虞传一会儿,从这个年轻书生的眼里找不到一丝动摇,“想让我传话,可以;但你要知道你说出口的每一句话,都是没有回头箭的。”
  “虞某愿以性命品格担保。”虞传的眼神坚定,“只要首辅大人与陛下有这个魄力深查,定能从背后揪出一大批徇私舞弊的贪官污吏。”
  “这是我二哥三哥的案子,我自是去告诉他们的。”席向晚却道,“他们会查,你只管专心养伤准备殿试便是。你腿脚不方便,便让宣武帝口谕准备坐轿进去便是。”
  虞传愕然片刻便化为苦笑,“宁夫人说笑了。”
  “不说笑。”席向晚起身道,“好好养伤,这两条腿往后要下地走动的时候还多得很。”
  走到门边的时候,她又回头道,“对了,看你腿脚不便,我还请了个婆子来替你打理一日三餐,也是从宁府账上支的,都给你记着,放心。”
  虞传有些目瞪口呆地目送席向晚离去,发觉她和他想象之中的世家夫人截然不同,连先前想好那副饿死不吃嗟来之食的强硬态度都给忘到脑后没来得及施展出来。
  席向晚与虞传道别时声音轻快,心中却有些沉重。
  她只当这届会试的案子只是樊家使手段做的障眼法,又或者只是单纯地挑起了豪族与寒门之间的争斗,却不想事情比她所设想的还要糟糕一些。
  舞弊不仅是真实存在的,甚至深入大庆的程度令人一思考便觉得毛骨悚然。
  ——若是这样的“陈规”已经存在于贡院中几年、十几年、甚至更久,那现在在朝为官的官员中,究竟有多少人是凭着自己的真才实学考出了头,又有多少人是轻轻松松将他人的苦读成果剥夺当成了自己的衣裳在穿?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9/23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