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夫君他权倾朝野第10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2/237

  席向晚本来还有些面红耳赤,听见这句噗嗤一声笑了出来,“我晓得,不会让自己生病的。”
  今夜确实是冷,大雪下得好像要将一切鲜血和罪恶都埋葬其下似的。席向晚头上戴着耳暖,倒没沾到多少雪,宁端头发上却已经落了薄薄的一层积雪。
  席向晚抬头正巧看见宁端眉梢上似乎落了一片雪花,被迷了心神似的抽出手,抬高了后想将那碎雪拂去,却听见王家和席府两家人已经匆匆迎了出来,竟是等到了这大半夜都没有入睡。
  席向晚只得将另一只手也收回来,走了上去。
  王氏见到席向晚是又哭又笑,拉着她上下看了好一会儿才确定没受到伤,抹着眼泪向宁端道谢,“多谢副都御使。”
  “侯夫人多礼。”宁端回了一礼,见王氏心疼地带着席向晚就要往里走,视线一时不察,不自觉地就跟了一路。
  王老爷子重重地咳嗽一声,又扔给席存林一个眼神。
  席存林一愣,才上前对宁端寒暄,“副都御使,方才听见宫中传来九声钟响……”
  宁端这才收回视线,神情极淡,“六皇子率人逼宫未遂,皇贵妃高氏从旁唆使协助,二人及叛军已被收监;陛下气急攻心,太医院回天乏术。”
  这会儿留在门口的都是男眷,多多少少知道皇帝昨天还和臣子们说说笑笑的今日就死了的严重性,纷纷愣了一下。
  王老爷子迅速问道,“先帝属意的是哪一位皇嗣?”
  宁端看向他,“陛下驾崩前令我拟了诏书,四皇子为储君。”
  王老爷子长出一口气,“可太突然了。”
  “事出突然。”宁端点头,他低头朝王老爷子一礼,“因而,此来也是为了请王公随我一道入宫。”
  王家上一次出事之后,借由席向晚一句不经意似的提醒,王老爷子意识到了自家还是太出风头了一些,才会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在王长鸣和王长期分别出狱以后,他们都按照王老爷子的吩咐,陆续将手中的兵权移交,虽然威望犹在,但多多少少被架空,自然在皇家眼中的威胁性小了一些,也算是低调行事做人。
  王老爷子更是连原先挂着的虚衔都寻理由向永惠帝辞了,在家中安心养老,不问朝政。
  可即便如此,王老爷子也仍然是大庆史书上响当当的人物,光是名字拿出来都有一群人愿意追随的。
  宁端来请他入宫,也算是为了镇场子。
  王老爷子摸了摸胡子,沉吟下来。他看看地面,又抬眼看看宁端,最后微微向后仰了身子,看向家门里头。
  席向晚还没走远,就站在廊底下眼巴巴地看着他呢。
  王老爷子在心里长叹了口气,“行,我换身衣服,这就随你一道去宫里看看——你,嗯,你也进来坐着稍候一会儿。”
  国丧时,能不能办婚事来着?
  宁端低头,“是。”
  见到王老爷子转头领着众人回府,席向晚踮起脚尖等了会儿,便等到宁端跟着一道进门,这才放松地笑了。
  遗诏纵然是真的,但这节骨眼上一定会有人咬死了说是假的,这时候谁背后支持的人多人少就成了博弈的重点。有外祖父出马,四皇子那头也能多些筹码。
  “这下满意了?”王氏在席向晚身旁不由分说地将她扯着手臂拉走,“外头雪这么大,赶紧回去沐浴更衣,这个年过得已经够磕磕巴巴的,可别再让我的心肝宝贝儿生病了。”
  席向晚轻轻嗯了一声,跟在王氏的身后走了。
  她虽然今日几度在风雪里走,但好在穿得够厚实,又没受到什么惊吓,兼之更是平安度过了一场大事件,泡在浴桶里时懒洋洋地居然险些睡着,还是被翠羽给叫醒的。
  “姑娘,去床上歇着吧。”翠羽边给席向晚擦着头发边道,“等明日若是宫中传来了消息,我定会将姑娘喊醒的。您忙了这大半夜的,眼见着天都要亮了。”
  席向晚的眼皮子重得可以,都快黏在一起,可她还是迷迷糊糊中想到了另外一件事情,“你替我看看,三叔父一家在做什么,若是有异动,立刻告诉他。”
  翠羽偷偷笑了起来,“知道了,姑娘,若有异动,立刻告诉大人。”
  席向晚又唔了一声,这才慢吞吞地去床上裹着被子躺下了。
  她躺下的时候,天际已经浮现出了些微的鱼肚白色。
  席向晚是终于可以歇息了,有的人却是从睡梦中被早早地惊醒了。
  比如汴京城中的另外两名皇子,又比如说许多被宫中內侍直接敲门传入宫中的王公重臣,再比如说,西承的使臣团。
  这一群来自西承的使臣当时也是随着众官一道出宫的,甚至还是最早出来的那一批,随后便在官驿中歇下,又被九声钟响从睡梦中唤醒。
  为首的西承使臣皱眉沉思半晌,翻身下床,匆匆穿上衣服就往外走,却在驿站门口站住了脚步。
  官驿官驿,自然有官兵把守,可也不过是守卫安全罢了,从来也没有过里三层外三层好似要水泄不通的架势。
  嵩阳长公主正立在雪中,她身后一名內侍替她打着伞遮去了落雪。
  见到西承使臣匆匆出门,嵩阳回头微微一笑,甚是亲和,“使臣这么匆匆忙忙的,赶着去什么地方呢?”
第121章
  西承使臣微微一愣,
很快反应过来,
低头行了个礼,
“见过长公主。”
  “和我就不用玩这套了,肖战。”嵩阳动也不动,脸上的笑容难以捉摸,
“西承不该在这个时候来大庆的。偏偏大庆又出了事,
你觉得,
我是不是该怀疑你们呢?”
  西承使臣跪着没起,
他沉声一字一顿道,
“西承和大庆此时发生的事绝无关联!”
  “那西承派你这时候来,是为了什么?”嵩阳轻声漫语地问道。
  “西承……”使臣咬咬牙,他抬头看着嵩阳道,
“要内乱了!”
  “那与我大庆有有什么干系?”嵩阳终于缓步向他走近过去,
“如今大庆也是多事之秋,东蜀还在虎视眈眈,你觉得大庆抽得出手来帮你们解决‘内乱’?”
  随着嵩阳的靠近,
使臣不得不将头越仰越高,“殿下不必说动大庆出手,殿下只需要将……”
  “住口!”嵩阳变了脸色,
她抬高声音喝止了使臣后面还没说完的话,“西承的内乱,便应该自己处理,求别国插手算是个什么规矩?就不怕被吞并了吗!”
  “不瞒殿下,我此时来大庆,
只是为了见您一面。”使臣坚决得很,一动不动地和嵩阳对视,“将一封信和信物交给殿下。信,殿下读是不读,只要交到您手中,我的任务就算完成了。”
  嵩阳在短暂的变色后,又恢复了平淡浅笑的模样,好像刚才那一瞬的怒火只是假象似的。她瞥了一眼使臣双手递上的信,没有说话。
  立在嵩阳身后的內侍悄悄瞥了一眼她的神情,并未上前。
  “还有信物,是一枚青玉珏。”使臣又说道。
  嵩阳的眸子剧烈颤抖起来,“胡说八道,它早已被我摔得碎了。”
  “殿下忘了玉珏本就是一对的吗?”
  嵩阳深深吸了一口气,像是要勃然大怒的前兆。
  立在她身后的內侍连大气都不敢出了,战战兢兢地撑着伞,手腕手指微微发起抖来。
  良久良久,被使臣捧在手中的信函上都积了雪,才听见嵩阳一言不发远去的脚步声。他猝然抬眼,却见另一名內侍站在了他面前,伸手将信抽走,面无表情道,“信物在何处?”
  *
  天亮了。
  还不到早朝的时候,文武百官都已经换上了自己的朝服守在紧闭的宫门口,一个个不安又紧张,却没人敢大声喧哗,只有熟识的官员们凑在一起时小声地互相耳语交换意见。
  凌晨时的九声钟响之后,立刻就有官员连夜出府想赶入宫去,却发现九道宫门全部紧闭,只有少数人才能够被放进去。
  谁也不知道此时皇宫里究竟是个什么状况,钟响又到底是否代表着永惠帝驾崩了的意思,他们只能忐忑地在外头等着沉重宫门打开的那一刻来临。
  三皇子正面色阴沉地站在众官的最前方,他抬眼扫向和自己一样心情十分不快的大皇子。
  他们昨夜都想突入皇宫,可也都吃了闭门羹。试了硬闯,差点没被皇宫里这夜异常多的禁卫军打得哭爹喊娘。
  可尽管进不去,他们也都能知道一点:他们两个被关在了宫外,可老四跟老六却不在皇宫外头的皇子府里。
  这难道还不明确吗?老四和老六,此刻都在宫里,抢走了一步先机!
  三皇子紧紧咬着后槽牙,正飞速思考着幕僚给出的数个建议中究竟哪一个最适合,又焦急地在心中等待着早朝的时间来临。
  大皇子则是反复扫视在宫门口等待的百官,试图找出哪些人此刻不在此处的——这些人,很可能已经早就进宫里去了!
  “殿下,镇国公和副都御使都不在,武晋侯倒是在。”大皇子身旁的人低声说道,“此外,左丞相、大理寺卿,刑部户部礼部三位尚书也都不在,恐怕……”
  “老六的人呢?”大皇子压低了声音。
  “高家的人似乎也不在。”
  “高氏的家人么……”大皇子冷哼一声,“老四和老六的手脚倒是快得很。可这宫门一时不开,就代表他们一时心虚,不怕到时候找不到缘由——”
  他的话说到一半,面前沉重的宫门突然微微震了一下,接着,便被人从里面缓缓拉了开来。
  原先还在窃窃私语的百官们顿时都闭了嘴,等待着宫门大开后好依次进入其中。
  可跟往日里开阔无阻的步道不同,他们面前挡着一骑一人。
  眼尖的人已经发现,马上骑着的人,穿的还是昨天晚上那一身衣服。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2/23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