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骨焚箱(校对)第9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6/228

  这是江炼画的画,江炼平时好像不画画的,只有贴神眼时才画,那天,他临去瑶寨时,江炼还跟他说,要和孟小姐去看蜃景,没错,他一定是看完蜃景回来,又贴了一次神眼。还有,当时,自己回了句什么来着?
  ——我们就各走各道,各找各箱好了……
  神棍的脑子里嗡嗡的,他攥着那画的手有些发抖,那纸便也就哗啦作响,他嗫嚅着说了句:“这画……就这一张吗?还有吗?啊?还有吗?”
  说到后来,简直是在吼了。
  王庆亮和柳冠国怔了会,同时反应过来:一个又奔向了复印机旁的废纸筐,另一个急急翻拣桌上的垫纸。
  又找到了四张,都是箱子。
  而且,是箱子的上下前后面——江炼的画法,即便是侧重描画一面,也总要用线条拖带,将画面塑造得立体,让你知道,这是口箱子。
  况美盈是按江炼画画的顺序给纸张排序的:抱着小云央的白色裙褂女人、箱子的左右侧面、箱子的上下前后面,以及阎罗。
  共计八张。
  复印时,后头几张没纸了,最后那一份,韦彪只收走了那个女人的和箱子左右侧面的,剩下的那五张,是后来复印机的纸重新装填之后,又咔咔吐出来的。
  也真是万幸,这几张还没被处理掉,虽然其中一张,被吐下的骨头鱼刺给浸脏了,但还好,不影响观看。
  神棍反复看那几张图,越看,那脸色就越白,呼吸也就越发急促,王庆亮和柳冠国不明所以,也凑上来横看竖看。
  不就是个雕工精致的、雕了几幅上古神话的箱子吗?
  光看还不够,神棍让柳冠国和王庆亮帮忙,把那四张画纸真的按照上下前后托举到桌面上方、拼接成了个箱形,自己坐着看、站起来看、弯腰去看,又退开了几步看。
  看到后来,额上流汗不说,激动得连眼圈都红了,哆嗦着手拿起桌上的酒瓶子,想豪饮一番以抒胸臆,忽又想起自己一杯倒的秉性——而现在,最至关重要的,就是保持清醒、保持头脑冷静。
  于是又放回去。
  柳冠国还保持着胳膊抬举的姿势,觉得有点滑稽:“棍哥,你这……是有什么发现吗?”
  他本来还想问“咱能放下胳膊吗”,见神棍一直目不转睛地盯着那“箱子”看,又没好意思提,毕竟这位身份不同,人家可是三重莲瓣呢。
  神棍问:“你们有没有发现,这箱子有什么特别的?”
  王庆亮想挠头,惜乎没手:“有神话图,弘扬了……传统文化?”
  神棍摇头:“不是,这箱子没接缝。”
  柳冠国不以为然:“兴许人家有接缝,只是关得太严,画上没体现出来呢?”
  神棍说得很肯定:“不是,它绝对没接缝,因为……你们看那个图幅分界。”
  箱面上的上古神话图幅都是一张一张的,但并不是四四方方的条框分隔式:是以鸟兽的形体姿态作分隔,所以画面的排布极融洽,过渡非常自然——竖向的分割线是纤瘦的凤鸟,横向的是健硕的兽。
  若非说有什么奇怪的,那就是兽都很小,但凤鸟极华丽纤长,那繁复的尾羽,甚至能从箱子的这一面迤逦到那一面去。
  神棍只指那凤鸟:“这是什么?”
  王庆亮回答:“凤凰啊。”
  这还用问吗,头小、身子小,尾羽拖得极长,姿态妍丽,头身在箱子正面,尾羽则延伸去了底面。
  “一共几只?”
  柳冠国心里毛估了一下:“四只吧。”
  四个箱面嘛,一面一只,那应该就是四只。
  神棍说:“不对,我刚数过了,你再数数。”
  他语气很郑重,柳冠国不敢敷衍以对,和王庆亮两个互相配合,变换手里的画纸方位,把每个箱面都看了一遍。
  只有三只,而且,这三只是首位相衔的:也就是说,一只的喙衔着另一只的尾,一个接一个,最终形成了一个闭合的圈——或者说是闭合的方框——恰恰把这个箱子,给围了一圈。
  所以呢,这又能说明什么?说明雕刻者匠心巧妙,把图幅安排得处处有玄机?
  神棍看出了柳冠国的疑惑,他说:“你们可能看不懂,但我能看懂,这三只,不全是凤凰。”
  说着,他伸出手指,点向其中一只:“凤。”
  然后移动身位,点向另一只:“凰。”
  又半弯下腰,指底面上的那只:“鸾。”
  柳冠国还是如堕五里雾中,神棍在马扎上坐下:“都先放下吧,举着累……你们没有听说过,七根凶简的传说?”
  ++++
  传说中,这世上最早有文字记载的七则凶案,不知道是刻在龟甲还是兽骨上,因为是最早被刻下的,有着蛊惑人心的力量,继而衍生出七道不祥的戾气。
  但凡接触到它们的人,都会心性大变,也犯下类似的凶案,被时人称为不祥——心怀恐慌的人们祭祀百神、巫祝祷天,希望借大能之手祛除,最终卜得的结果是,后世会出一位大德之人,封印这七道戾气。
  光阴荏苒,周朝末年,王室衰微,大德之人老子决意隐退,骑青牛过函谷关。
  当时镇守函谷关的令官尹喜颇通天像,隐约见到紫气东来,猜到了必有贵人过关,于是早早在隘口等候,果真拦下了意欲出关的老子,苦留无果之后,说:“先生那么大学问,不为这世间留下点什么吗?”
  史载,老子碍于尹喜的盛情,在函谷关盘桓三月,留下了一部约五千字的《道德经》。
  但还有一个版本的传说中提及,老子留下的,不仅仅只是《道德经》。
  他决意为当世除一大害,于是引那七道源自龟甲兽骨中的不祥之气于七根木简,用凤、凰、鸾三种形状的青铜简扣扣封,并吩咐尹喜说:五行造世,整个世界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构成,每一种都能暂克那七道戾气,但终非治本之策。
  所以他的做法也是在设局布阵:木简属木,木生于土、汲水而长,暗合“木、土、水”,“凤、凰、鸾”为当世神鸟,其性属火,而青铜简扣又暗合“金”字,至此五行俱全,引神鸟吉祥之气,封印七道戾气。
  其实那木简本是克制戾气的一部分,并不邪恶,但因为戾气附着其上,久而久之,人家便称它为七根“凶简”了。
  尹喜毕恭毕敬接过,问老子:“先生为什么不毁了凶简呢?”
  老子叹息说:即便乖戾凶邪,但的确是人犯下的罪责,粉饰抑或销毁,都无法抹杀其存在。
  尹喜又问,那如果有一天,凤凰鸾扣又打开了,七根凶简岂不是又要流祸世间?
  老子哈哈一笑,浮尘一甩,跨青牛而去,说:放心吧,这世上,没有任何人可以打开凤凰鸾扣。
  ++++
  王庆亮还真以为是听学者讲故事,听得有滋有味,还忍不住点评:“其实老子是毁不掉凶简吧?七道戾气呢,看不见摸不着的,怎么毁啊。”
  神棍嗯了一声:“后来,我们也是这么认为的。”
  柳冠国关心的却是另一件事:“那后来,凤凰鸾扣被打开了吗?”
  他直觉,不能随便立flag,老子说“没有任何人可以打开凤凰鸾扣”,说得这么笃定,反叫人心里七上八下的,没底。
  果然。
  神棍点头:“打开了,在那之后的数千年间,不断被打开,又不断被封印,就没个消停的时候。”
  说到这儿,他渐渐恍惚起来。
  七根凶简最后一次被封印,是在四年前,而他,几乎全程参与了这件事。
  那时候,他有五个朋友。
  梅花九娘的关门弟子、亦即“壁虎游墙”的真正传人木代,神棍在有雾镇上住的那幢大宅,就是木代所借。
  木代的爱人、海外雇佣兵出身的罗韧,采宝人世家的炎红砂,合浦采珠人的后代一万三,以及初时混迹于解放碑一带小偷小摸,后来投在木代门下、成为梅花九娘徒孙的曹严华。
  这五个人,因缘际会,卷入了那次事件,在走到末路、无计可施之下,同时引凶简之气和凤凰鸾扣之力上身,把自己的血肉凡躯,变成了再次封印凶简的载体。
  这几年,他时常去探望这几个朋友,每一次,大家都只拣高兴的话说,从不涉及这个话题。
  但每个人心里都清楚,这不是长久之策:肉身终归是要死的,到那时候,又该怎么办呢?
  而神棍的担心还要更深一层:打个比方,这就像五个薄瓷胎瓶里,关进了穷凶极恶的猛兽,为了避免胎瓶被撞碎,不得不在胎瓶外箍上一层又一层的铁丝,以作加固。
  猛兽是凶简,用来加固的铁丝是凤凰鸾扣之力,五个人,就是那五个胎瓶:猛兽固然暂时无法脱逃、铁丝箍索也依然坚-挺,但胎瓶呢,是会被这粗暴的夹击冲撞之力震碎的啊。
  神棍每次和他们见完面,都会止不住地伤感,觉得他们的生命因为承受了太多,在以比常人更快的速度消耗和流逝着。
  所以,他一直想找个更好的解决办法,但四方求索,毫无头绪。
  直到今天,突然之间,像是老天开了眼、现了曙光,又或许是因为,他一直没放弃过求索,而机会,终将降临到有准备的人头上。
  为什么那些木简和凤凰鸾扣,不能长久地封印住七道戾气?
  因为它们不是原装的,那七道戾气,有个最早的来处。
  那七桩最早的凶案,到底是刻在龟甲还是兽骨上?
  是兽骨,骨头。
  是巴梅法师说的、可怕的骨头,能吞吃人的可怕骨头。
  法师看挑花时,凭的是一种直觉和感知,并非真正看到了骨头张开血盆大口、咔咔咬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6/22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