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骨焚箱(校对)第18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8/228

  陶恬哦了一声,嘟嚷着说了句:“你写的,你又会背,你还在这看个没完……你这人,可真奇怪。”
  说完,拎着空盆走了。
  她走了几步远之后,神棍才打了个寒噤,如梦初醒,他拈起那张纸,看了又看,突然像被火烙了似地缩回手去,任那张纸跌落地上。
  这一次,他清楚记得自己说了什么。
  ——这就是我写的。
  怎么是他写的呢?这不是……况祖口述吗?葛大先生说得清楚,自己祖上……姓彭啊。
第139章
【10】
  孟千姿生怕一旦耽搁、日头高起,那扇“光门”以及光斑都会消失,
是以下得很快,
好在那无底洞的洞壁凹凸不平,
爬起来并不很难。
  她也没招呼那雪鸡,但那雪鸡似乎自觉吃了她的食、就是她的鸡了,也一溜烟小碎步跟下,爬得还没她好,经常失足跌跟头,
然后惊慌失措瞎扑腾。
  孟千姿之前捡牛皮碎片时,只下到十几米深处,
太深处手电照不着,
便推测是个无底洞,
及至晨昏相割,在百米深处看到光斑,
又觉得自己是想错了:这洞也许深百余米左右,
那一列光斑是打在洞底的。
  百米深度,换算成楼层,
也有三十多层了,身上又没安全绳,不是三两分钟就能下的事儿,孟千姿屏住呼吸,
小心翼翼,
下到半途时,觉得空气对流比之前要明显,
不像是要到洞底的样子。
  她心头泛起了嘀咕,再下了一段,终于看清楚了,腿肚子也开始打颤了。
  卧槽,什么光斑,压根不是,分明是几根摇曳的绳,从山壁这头拉到那头,长度大概在三十米左右,如同半空架设的绳桥,其中有两列绳,绳身上粘连着巴掌大的、镜片一样的东西,镜片能反光,所以高处看去,跟光斑似的。
  而孟千姿下来的方位,恰在那扇“光门”的对面,也就是说,她想到达那扇门口,得先过这不知道什么玩意儿的“桥”。
  她心头火起:这特么都谁想出来的坑人玩意儿?
  下到桥头处,看得更清楚了,一共四根绳,高的两根应该是扶手用的,低的两根是踩脚的,那些“镜片”,就错落分布在低的两根上,两片间相隔的距离跟人的步子差不多——不言而喻,就是让人踩着过的。
  孟千姿伸手撼了撼那绳桥,也不知道是什么材质,居然没朽,感觉上还挺结实,但说真的,这种地方,让她孤身走悬桥,她还真是犯怵。
  谁知道这桥有没有什么幺蛾子?
  她的目光落在身侧的雪鸡身上,雪鸡虽然飞行距离不长,但飞个几十米应该是没问题的,早知道,把一群都赶进来,一只带不动她,一群总可以吧?
  孟千姿蹲下身子,跟那雪鸡说话:“我觉得,还是得过去,才能知道是怎么回事……你觉得呢?”
  她想念江炼和神棍,不习惯身边没人、有事都没法商量,所以她一定要说点话,哪怕是跟鸡说。
  说完这话,她拿手摩挲雪鸡的小细脖子,她跟别人不同,“伏山兽”是真正能让山兽知晓她的用意的,就好比在湘西时,支使小白猴那样。
  她示意了一下那道绳桥:“要不然,你先过去走一趟,让我看看是个什么情况,反正你能飞,大不了扑腾回来。”
  雪鸡一定是大惊失色了,因为它小眼瞬间溜圆,孟千姿作势把它身子往桥头推,它两条腿拼死不动,妄图凭借脚爪和山石的摩擦力赖定在这儿。
  孟千姿说它:“行吧,你也就剩点小鸡胆子了。”
  然后拿手指点它脑袋:“在这放哨,不管是上头来东西还是下头来东西,有动静你就叫,懂吗?”
  说着起身,活动了一下双手指节,又甩了甩胳膊,这才抓住绳子上桥。
  才刚走了两步,手心就已经一片水湿,她是山鬼王座没错,也接受过严苛的训练,但她毕竟不是耍马戏的,这绳子一上人,就晃个不停,还有那镜片,鞋底踏上去直打滑。
  孟千姿咬紧牙关,找话给自己打气:阎罗显然是过去了,阎罗都能过去,你不能?
  这打气挺管用:绝大多数人,可以接受自己做不到某件事,但不能接受自己瞧不上的人做到了、自己却做不到。
  念及阎罗,孟千姿忽然想起一件事儿。
  那个况祖的留书里说“箱为牙错,山鬼叩门”,理论上说,应该按照前后顺序,先有箱、再叩门。
  但现在,箱子一直都没影儿,她还叩得了门吗?
  她心里一动:会不会是因为,阎罗没把箱子带出去,一直留在了这儿?所以她们进来时,“箱为牙错”这一道关卡,被略过了?
  很有可能。
  神棍给她解释时,曾说“牙错”是最古老的钥匙模型,最初是用来解繁复的结扣的——现在想来,九道山肠,九曲回肠,山鬼不是没来昆仑探过山,但从来都没发现这么诡异的山肠,难道是因为,古早时候,这些山肠是像死结那样,盘缠裹绕在一起的?压根就没打开?
  阎罗来了之后,“箱为牙错”,如同钥匙解开缠结,这些山肠才舒展身躯、在这山腹内缓慢蠕动?寄生于山肠内的那些石虫也好、梗枝也好,也就随之复活?
  一定是这样的,孟千姿激动得一颗心直跳,这么些年来头一次,她发现自己偶尔也可以……聪明极了。
  但可惜了,难得聪明一回,没观众,只能聪明给自己看。
  ……
  孟千姿就这么晃晃悠悠、一步一小心,终于踩上了最后一块镜片。
  这儿,距离那扇高大的“光门”,还有一两米的距离,以她的能力,足可以跨跳过去,但她不敢轻举妄动——有些机关,挪错一步都是要人命的,没确认之前,她宁愿原地杵着。
  她抬头看向那扇光门,差点失声叫了出来。
  原来,这一路走来,她知道自己的影子打在了光门上,但因为一直在走动,身影巨大而又摇晃,兼之注意力都在手脚之上,所以无暇细看。
  现在终于站定,才发现那上头的,好像不是自己的影子。
  那分明就是具骷髅影!
  孟千姿一惊之下,向后急倾,蓦地又发现了什么,微微一怔,重新站定身子。
  看出来了,这具骷髅影,是随着她的动作而动的,她急倾,它也急倾,她站定,它也不动。
  这确实是她的影子,然而跟一般的人影又不一样,像是X光打出来的,每一根骨头、骨头的接合处、脊椎、骨盆的形状都清清楚楚,看久了,会很不舒服,觉得自己像个怪物,又觉得,自己确乎像个山“鬼”了。
  接下来呢,是不是该“叩门”了?孟千姿抬起手,做了个敲门的姿势,却不知道该往哪边敲,看“光门”上那个骷髅肘关节抬起,五根尖长的手指扬在半空,如同古时候的骷髅幻戏,止不住一阵恶寒,又忙不迭缩回来。
  到底该怎么叩呢,还是说,这门上有什么玄虚?
  孟千姿不敢抬脚,生怕离了脚下的镜片会出状况,她抓紧扶手绳,身子尽量向光门的方位倾去,又拧亮手电,对着那扇门照个不停。
  这一下,终于让她看出端倪来。
  那门上,有极浅的人形凹纹,以怪异的姿势伏趴在地,但这怪异,于她来说算不得什么,因为山鬼的符纹-->>
  身法里,姿势大多是古怪的。
  而且,那人形凹纹的膝盖以下部分,与她的小腿轮廓是几乎重合的,也就是说,她的位置站对了。
  孟千姿恍然大悟。
  原来“叩门”不是敲门的意思,这儿的“叩”,指的是叩拜。
  金铃九用,前七个符纹“动山兽”、“伏山兽”、“避山兽”、“剖山”、“断胆”、“看楼”、“山风引”,她都知道操作的手法,唯独最后两个“叩门”和“启天梯”不知道,但其实没关系,她一路从绳桥上走来,就是步法,她在指定的位置处依照图例下拜,就是身法,只要一步一步、衔接得当,她所做的,就是一整套早已失传的“山鬼叩门”。
  孟千姿长吁了一口气,稍稍挪动了一下身体以扎稳下盘,然后比照着图上那人的身形,松开扶绳,倒头下拜。
  ++++
  神棍没想到,山鬼的第二批后援来得这么快。
  当时,他刚用完午餐、守在江炼身边攥着那份字纸发呆,偶尔抬起脚,踢一下悬挂路铃的摇杆——老石说,铃要一直摇,这样才能保证小炼炼的意识不会越走越远,但一直拎着铃铛晃来晃去多傻啊,所以他让人做了个带环圈的摇杆,把铃悬在江炼的铺位边,想起来时就踢一脚。
  也不知道是踢到第几回时,外头忽然人声鼎沸,他听到有人兴奋地大叫:“三姑婆来啦。”
  哦,老三又来了,神棍也探头出去看,他觉得山鬼这七个姑婆,跟葫芦娃似的,这个娃出事了,那个娃又来救。
  他对三姑婆是什么样的人没什么兴趣,只是有点好奇:怎么会来这么快呢,难道是用飞的?
  从边上人的议论声中,神棍才知道,还真是用飞的:这两年,向国外取经,雪域高原的直升机旅游已经发展起来了,在某些路线上,只要获得中国民航许可及空域使用批复,就可以投入飞行,比如西藏,以前从拉萨到羊湖,越野车往返至少要一天,但现在,只要出得起价钱,两个小时就能飞个来回兼观光——昆仑山一带也在试行,虽然由于山势复杂和磁场影响、并没有深入到这里,但只要借飞一段,足可节省大量时间了。
  约莫一刻来钟之后,陶恬提了个18寸的密码拉杆箱匆匆过来,神棍只瞅了一眼,心就止不住狂跳了。
  那箱子上方,氤氲着七色的流光,这里头,是装着凤凰翎吧。
  远远不止,旋入密码之后,打开箱门,里头还有好几个大小盒子,都用气泡膜包裹得很严实,陶恬催他:“你快点点,说是你要的、七姑婆点了名的,都在里头了,确认没问题,我好去回三姑婆。”
  神棍手忙脚乱,忙不迭开盒探看。
  凤凰翎,在;山胆,在;还有气泡膜包着的大镜片,真是好东西,实用。
  小棠子的一管血,居然是用最大的盒子装的,因为里头还塞了七七八八带给他的东西,大多是零食,其中一袋锅巴上别了张便签纸,上头歪歪扭扭写着“11叔,这是我ai吃的,送给你吃”。
  神棍心里头那个甜啊,这必然是岳峰家的小家伙给他寄的,“1”就是一根棍子,“11叔”就是“棍棍叔”,小家伙太贴心了,爱吃的都肯分他,比他爹有前途。
  他猛点头:“是,是,都没问题。”
  本该顺手送一袋给陶恬的,没舍得,不住拿手往自己边上扒拉。
  ++++
  江炼觉得,自己做了有生以来最漫长、也最累的一个梦。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8/22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