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骨焚箱(校对)第18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5/228

  他像一具新鲜制成的、人形挂画。
  孟千姿怔怔看着,史小海先还吸鼻子,后来就掉眼泪了,他一边啜泣着,一边抬手去抹眼睛。
  过了会,孟千姿打起手电,朝前后看了看,本应有六具羊尸的,其它五具都还挂着,只这一块的这具掉了,现在,补了个人上去。
  她问史小海:“那些袍子帽子,是你在附近捡到的吗?”
  史小海边擦眼泪边点头。
  孟千姿嗯了一声,喃喃了句:“这些羊,可能是阎罗赶进来的。”
  史小海不知道什么阎罗,听不懂,只继续吸鼻子、擦眼泪,看到孟千姿忽然起身、向着这条通道深处走,唯恐自己被扔下,赶紧站起来紧跟。
  孟千姿死死攥紧手电。
  如果猜得没错,这些羊,是阎罗赶进来的,山蜃楼里,阎罗一行并没有赶羊,但这一带是牧区,牛羊并不罕见,他很可能路上撞见,拿钱买,或者拿牦牛换的。
  阎罗跟她们不同,这人不管是去凤凰眼,还是来昆仑天梯,手里头,都是握着况家的通关地图的,也就是说,他可能早就知道有这么一条会吞食人畜的通道,得拿祭品去供,才能保证他安全通过。
  其它那几具羊尸还没掉,也许是还没到再次进食的时候,但掉了的那一块,显然已经准备好继续进食了。
  孟千姿有点恍惚:如果何生知没出现,祭品就是她,或者史小海了吧?
  何生知那么欣喜地向着她们过来,大概是以为终于找到同伴、有望出山,如果他知道,跨出的这一步……
  阎罗为什么要通过这里?这条通道尽头,有什么呢?
  她停下脚步。
  没路了,路就在这里断了,截面像一扇小小的门,然而探身出去,就知道那是一个巨大的无底洞。
  “门框”边沿的山壁上,有人拿匕首刻了一列字。
  山鬼叩门。
  落款:段文希。
第137章
【08】
  孟千姿打着手电,小心地探头朝“门”外看了看。
  真的就是个巨大的无底洞,
洞壁并不光滑,
起伏坑洼,
手电光只下去几十米,就被吞没了,再往下是什么样,根本看不到,不过……也许能一路攀爬下去。
  山鬼叩门,
门在哪呢?不会是这个门形的截面吧?还是说,这儿本来是有门的,
但早被段太婆给叩开、一脚踹进无底洞里了?
  还有,
金铃有一道符纹,
就叫“叩门”,但和“启天梯”一样,
早就失传了,
所以,即便立个门在这儿,
她也不会叩。
  这黑暗太过空洞和巨大,孟千姿看着看着,不寒而栗,又劝说自己:这趟进来,
主要的目的不是搜救吗?现在身单影只的,
身边连个能倚仗的人都没有,叩什么门呢?
  不叩,
门送到跟前她都不叩,万一把自己叩出个三长两短来,岂不是亏大了。
  她正想收回身子,手电被身体的动作一带,照到了斜下方五六米处。
  光柱的尽头,栖着一片巴掌大、边缘不齐、灰褐色的……纸?
  孟千姿觉得奇怪,蹲下去细看。
  看着看着,心中一动。
  不是纸,是牛皮残片,就斜搭在一块斜凸的山石上,这无底洞里,虽然有空气,但对流极其微弱,所以残片,就静置在那儿,也不知道多少年了。
  孟千姿一下子想起了山蜃楼里,骑在牦牛背上的阎罗高举地图:那地图,就是牛皮硝制的。
  这块残片,不会是阎罗……失落的吧?
  她心跳得厉害,手电更仔细地往那一处来回照看,果不其然,在第一片下方七八米处,又发现了两片,形状都不规则,一片更小些,一片更狭长。
  感觉上,像是阎罗曾站在这儿,撕破了手中的牛皮卷,然后往下抛洒——有那么几片,被嶙峋突出的石壁挂住了。
  孟千姿回头看了眼史小海。
  他似乎是有点怕黑,也恐高,头是探在了门内,但身子全部缩在了外头。
  孟千姿问他:“放哨还会吗?”
  史小海说:“就是站岗。”
  一边说,还一边睁大眼睛,做了个警惕地观望四周的姿势。
  孟千姿叹气,怎么就这么点背,让她摊上这么个“搭档”,说句真心话,她一个人行事,方便多了。
  她说:“你在这放哨,放机灵点,有坏人来你就喊。我下去拿个东西,很快。”
  不等史小海回答,她已经把身子挪下了山壁。
  山鬼本来就擅于攀爬,孟千姿又有壁虎游墙的功夫打底,这种石壁,还是难不倒她的,只不过总要注意不在伤腿上借力,颇费了一些时间,才把三片都拿到了手——她怀疑更下头的地方还有,但手电没照到,加上人在山壁上,总会疑神疑鬼,怕下头出现怪物,又怕上头有人暗算,所以很快就上来了。
  史小海好奇道:“东西呢?”
  他的想法里,“东西”必然有形有状也很大。
  孟千姿懒得理他,往周遭看了看,确信没异样,才吁了口气倚住石壁,看手里的残片。
  先看最狭长的那张。
  ——山肠九口,七死二走,进不空手,走不全走。
  孟千姿并不擅长去解谜,但这几句还算浅显:九曲回肠盘踞在这山里,估计对外有九个出入口,七死二走,应该类似于古代机关里的“生门”、“死门”,可见有七个是死路,两个是能走出去的。
  她心跳得厉害:也不知道山鬼进肠的那两个口,到底是生门还是死门。
  “进不空手”,大概是说进来得准备一些东西。
  “走不全走”,这意思是……
  孟千姿想起被石虫子啃噬而死的山户还有何生知,不觉打了个寒噤:这是在暗示进来的人一定会留下几个当祭品吗?
  当年只有阎罗和段太婆进来了,走不全走,阎罗走了,段太婆……留下了?
  她看第二张。
  ——备人六,牛羊六者亦可。吸髓吮肉,无祭不得过,不过不临门……
  孟千姿忍不住又看向何生知的尸体。
  这说的,应该就是这一段路了,原来最初是要“备人六”,自己这趟还算运气好:这种地方,应该很难进食,而进食一趟,能抵不少年,七十年代它们刚进过食,还不至于饿得发慌,所以六处梗枝中,只有羊尸已经掉了的那一处有活动迹象……
  “不过不临门”,门指的八成就是山鬼叩门的“门”了,从另一个角度说,这些梗枝,真像是守门的。
  第三张残片。
  ——晨昏相割,门内见门,九曲回肠,一日三转肠,欲出肠口,门左寻手。
  这几句话,信息量太大了,孟千姿头遍都没读懂,她更理解况家后人为什么不把况祖留下的话当回事了,她这种知道前因内情的人都看得一头雾水,更何况是他们。
  她背倚着石壁坐下,史小海也跟着蹲下,他没兴趣看那些残片,又拿起感光岩笔在石壁上画画。
  孟千姿把这几句话默念了好几遍。
  头两句好像是说在特定的时候,门内还会出现一个门,孟千姿隐约觉得,这第二个门,才是山鬼要叩的,也是关键的那个。
  但晨昏相割又是什么时候?她惦记起神棍的好来:有他在,自己就不用为了这些涉古的说法犯难了。
  不过管它呢,不是子夜,就是黎明。
  重要的是后几句。
  “九曲回肠,一日三转肠”,这话大大不妙,听上去,这山肠像是活的——她之前在肠道里绕来绕去时,曾想着要是有个路线图就好了,现在看来,这是绝不可能的,这山肠“一日三转”,平均八小时一转,九根肠,得有多少上下穿插的接口啊,只要稍稍挪转几个、换搭几个,路线就会截然不同。
  她们之前留下的什么箭头、指向,居然是有时效性的,再多的人摸来绕去都没意义,找不到法门,只会困死在这里。
  “欲出肠口,门左寻手”,看来无论如何,她都该在这儿守着,守到“晨昏相割”时,等着见门内的门,好去门左寻手。
  ++++
  反正是要蹲守,闲着也是闲着,孟千姿在那段羊尸挂画的两头都写了警示——她当年涂抹过马桶,恐吓过孟劲松,写这种夺人眼球的内容,很有天赋。
  史小海跟个跟屁虫似的,亦步亦趋追看,追到后来,呵欠一个接着一个,嘟嚷着说:“孟小姐,你该睡觉了。”
  是该睡觉了,她身上本来就有伤,这一天又是“山风引”又是“避山兽”,早累到筋酸骨软,尤其史小海还在她边上打呵欠,勾得她上下眼皮直往一块粘。
  但目下这种情形,她哪敢睡啊?
  她敷衍史小海:“你想睡就睡好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5/22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