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间事(校对)第1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90

  “在这里,我只是帮大家纠正一个概念。地球从来不需要保护,全球变暖、酸雨、土地沙化、大气污染,威胁的从来都是人类,而不是地球。”
  “它根本不在乎大气层的主要成分是氮气还是氧气、温度是100度还是零下100度、地表刮时速1000公里的大风,或者每天都下硅酸盐颗粒雨。不用带着悲恸的语气说地球满身伤痕需要保护,它根本无所谓。”
  “是我们这种两条腿直立行走的脆弱生物需要保护,医学上,超过正常体温0.5度就叫发烧,短时辐射量超过100毫西弗就对人体有害,氧气含量低于6%时,人在几分钟内就会死亡——我们种树、治沙、保护水源、减少污染、发展科技修补臭氧层,是为了保护地球吗?”
  “当人类因为环境问题的崩盘而毁灭时,地球会给你殉葬吗?不会,它只会换个舵手。就像当年,把恐龙换成了人,谁知道下一个舵手又是谁呢……”
  ……
  片刻之前,卫来还认为姜珉是个“破教授”,现在他觉得,教授果然有料,说的还挺有道理。
  不过,他更关心岑今为什么要来这场讲座。
  ——痴心一片,余情未了?
  不像,当初被捉奸的是她。更何况,她坐在那里,脸色如常,食指在膝上轻叩了一下,又一下。
  ——化干戈为玉帛,情人不成,做回朋友?
  也不像,想和解的话什么时候不行,非得选现在?图尔库港口里,还有夜船等着载他们去斯德哥尔摩呢。
  灯光忽然大亮,喧哗声起,中场休息10分钟,下半场是课题辩论。
  场内座次要重新变动,观众都起身向外走,卫来他们的位置最后,反而最先撤出,刚在走廊站定,姜珉和同事们就过来。
  岑今低头,伸手将头发拨落脸侧,目光却一直追随姜珉一行,直到他们消失在休息室门后。
  卫来好笑,就当看戏,然后看表:她说的,这私事只要一两个小时。
  岑今忽然低声:“看到那个穿灰色西装、金色头发的男人吗?”
  看到了,是姜珉的同事,身材高瘦,整个人像根灰扑扑的竹竿。
  “他有门卡,刚刚就是他开的门,然后又把卡装回西装右边的口袋。”
  所以?
  “待会,下半场开始,你帮我搞到那张门卡。”
  卫来笑起来,他抱起手臂,懒懒倚靠到墙上,不说好,也不说不好。
  “行啊,你能说服我,我就去。”
  “你不是想尽快赶路吗?拿到门卡,我进去办点事,最多十分钟,我们就可以出发了。”
  “什么事?你进去放把火,我不就成同谋了?”
  “你全程都能看到,觉得不合适,可以阻止我。”
  卫来又看了一下表。
  这说服够有力:他确实想早点出发,赫尔辛基到图尔库,还有两个小时车程。
  “十分钟,你说的。我可以计时吗?”
  “……可以。”
  “那成交。”
  时间到,人流重又开始汇进厅门,卫来逆流而上,和那根灰色的竹竿擦身而过,下一刻,头也没回,举起手臂。
  食指和中指间,夹着那张金色的门卡,然后手一松,门卡滑进衣袖。
  岑今忽然觉得,这人挺有意思。
  走廊里清场,连接待台都没人了,卫来刷卡,开门。
  也就是最普通的休息室,放包、挂衣服,酒水杯有空底的,也有剩一半的。
  岑今走到挂衣架边,看最外围的一件白衬衫。
  卫来也看,是件男人衬衫,料子精良,微褶,背心处轻微濡湿,有薄汗味。
  这应该是姜珉的衬衫,卫来希望她的目的别是卷走衬衫私藏——汗味未干的,本质好像跟偷拿内衣内裤没什么分别。
  岑今掏出烟盒,弹了根烟出来,瘦长的黑色烟身,靠滤嘴的位置圈了金色细环。
  她点上,吸了一口,问他:“觉得姜珉的台风怎么样?”
  是问台上表现?卫来回忆了一下:“挺好。”
  岑今摇头:“他很紧张,一直以来的毛病,只要上台讲话,他就紧张、出汗。”
  “后来我跟他说,可以多备一件衬衫,中途替换,就不会一直穿着湿衬衫那么难受了。”
  卫来皱眉头。
  她要怀旧、要倾诉了,十分钟怕是不够……
  然而并没有,她没再说话,再然后,烟身在指间掉转,食指和拇指轻捏住,把烟头烫在了衬衫后幅上。
  轻微的哧拉声,并不刺鼻的焦糊味,细看烫出的洞,内缘处炭黑,外围焦黄。
  卫来沉住气。
  破坏终于开始了,按照套路,她应该再带把剪刀,把衬衫剪的千丝万缕,再拎桶红漆,把屋里泼的声泪俱下。
  还是没有,烟头再次凑上去,像是比对位置,还请他帮忙看:“对不对称?”
  “……对称。”
  悬在衣架上的衬衫又多一个烫洞,两个洞,同一高度,间隔匀称。
  “那走吧。”
  这就完了?
  卫来匪夷所思:“你非要在我们出发的时候挤出时间,就是为了来……在衬衫上烧洞?你不能换个时间?”
  “不能,这是我的计划。就该在这一天,把这件事做了。还有,这不叫烧洞,叫了断。”
  社评家,玩字眼的功夫真高,非要叫“了断”,衣服上烧个洞都烧的这么自命清高。
  出门的时候,卫来回头看,衬衫在衣架上轻晃,两个小洞,像两只呆滞不明就里的眼睛。
  卫来替它委屈:干嘛烧它呢,制衣工人辛苦做的,有本事去烫姜珉的皮啊。
  ——
  终于坐回驾驶座,屁股后兜有点硌,摸出来,是赠送的那个记事本,本想随手一扔了事,忽然想起什么,粗粗翻了下页数。
  十几页,旅程顺利的话,每天写一两句对她的看法,正好交作业。
  于是又塞回去,当然,能不写最好了。
  车出赫尔辛基,才像是真正踏上旅程,这条路他走过,白天开车的话,风景很好,会看到绵延的田野、森林、河流和零落的红顶白墙的乡村房子。
  但现在,只有浓的浅的黑,呜咽一样的水声,和很远很远的光。
  卫来决定跟她打个商量。
  “那个对你的看法,能不能不要每天都写?看法这东西,一段时间内很固定,我不可能对你天天变看法。”
  “一句话都嫌少?”
  卫来不吭声了,提这个要求有点得陇望蜀的感觉,怪害臊的——都多少年没害过臊了?
  “那你现在对我什么看法?”
  “我想一下。”
  他没想多久:“我觉得你挺没劲。但这个没劲吧,又不是大家都觉得的那个意思。”
  卫来斟酌着怎么说最合适。
  “我在拉普兰,遇到过一个萨米族老头,他请我进帐篷烤火,聊天的时候,他说,人的一辈子,像根烧火的木柴。”
  “开始是树,要生长。长成了,就是砍下来的柴。”
  “做事、工作了,就是柴燃起了火,发光,发热,一身的劲。”
  “最后老了,就是烧完的柴,成了炭块,渐渐凉了。”
  “岑小姐,你像块正在凉的炭块一样。”
  “你跟沙特人讨价还价、跟我说话、签约,乃至去烧姜珉衣服的时候,你的情绪,都是一样的。”
  像最平的旋律,没有起伏,不知道这只是前奏呢,还是通贯全篇。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9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