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80当大佬(校对)第73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30/766

  一路上,高速,高架,斜拉桥,还有道路两旁的小洋楼,值得感慨的点还有不少。
  甚至沪钱高速也比历史上早了好几年建成通车,桐县城南的新开发区,就直接贴着高速选址——或者更确切地说,是沪钱高速在建造规划的时候,特意贴近了开发区。
  历史上,沪江到钱塘的高速,分了两段建造。毕竟跨省的工程,都需要每个地方承担自己本地的费用。
  东边的沪江人有钱,即使没有人改变历史,从闽行到松江的那一段,连同闽行进市区的沪闽路,1990年也就通车了。
  而西边吴越省内这段,因为吴越相对穷一些嘛,拖了三四年预算,历史上要94年才拨够钱造。如今,因为新开发区的规划,上面勒紧裤腰带也要优先建设这一块,也不知从其他什么地方挤了3个亿基建资金,把这百余公里的高速全线修了。
  因此王东、王富这次来,看到的才是从钱塘到沪江,全线高标准通车。
  快到桐县的时候,车上还有一个向导,非常自豪地给大伙儿介绍:“从咱开发区往北,还有一条高速,也是去年刚修完的,去姑苏的太苍港保税区。本来江南省那边还不想便宜了咱,不愿意让咱秀州的开发区白用他们的保税港绿色进口通道,太苍港出来的高速,只想修到鲲山、吴江。还是咱吴越交通部门特事特办,给了隔壁省5000万,算是援助,把吴江到王江泾省界的这15公里修了。大家要有信心,顾总要弄的项目,协调到的资源肯定是够的,跟着顾总干,肯定有前途。”
  车上那些拿着邀请函来的工程师、产线管理人员,听了纷纷侧目。
  这年头,跨省掏腰包、给隔壁省5000万帮修高速只求方便用保税港,还是非常罕见,非常大气的。
  这事儿么,也不能说隔壁江南省不地道,因为人家钱也要花在刀刃上。新保税港出来的高速公路,修到姑苏本市也就够用了。后来从吴江到王江泾省界的这15公里,人家确实暂时用不上,让急于改善进出口环境的秀州人掏钱,也是正常操作。
  王东是搞管理的,看了这环境,就忍不住跟王富商量:“顾爷这么舍得下本,我看就算是从京城挖普通的电子管厂工人、产线技术员,那都至少几千块的工资了吧?我们单位原先也有些南下去特区讨生活的同事,我一直有联系,技术员基本上都是一千多。你真有独门绝活儿的,私人老板一个月两三千都肯给。顾爷要拉人,应该不会低于这个价吧?他这个开发区,可是几个亿的基建投资、几千万的捐给邻省的钱都砸下去了。”
  “钱倒是次要的,要是大家都低,也不会为你一个人开多大价。大家都高的话,你不争也不会太亏待你。”王富很恬淡地说,一副不争的样子。
  “我倒是更关心工作环境,不知道这边到底是真的沉下心来做长线研究,还是就求短平快能工厂用上的。在研究所的日子,虽然闷,但方向都是长远的方向,这点就比资本家好。”
  说着说着,一行人就被向导带进了开发区中心的一幢十几层的办公楼,送到休息室里分别等候考察安排。
  外面人来人往,非常忙碌,似乎有数以百计的人来面试,都是西装革履很西化很职业化的装束。
  眼下穿西装还没有成为乡镇企业家的特征,所以也不会土,只是让人觉得精神。
  “看样子竞争很激烈啊,他们也不知道给多少单位发了邀请函。我还当他们是指着几家人浮于事的重点国企,帮忙解决结构性困难呢。”王东看了一下情况,就忍不住低声吐槽,底气也没刚来的时候那么足了。
  飞机上的时候,他还以为是对方求着某些头部国企,介绍贤才来落地液晶面板公司的工厂化技术问题,他想的还是拿到什么条件后、能够说服那些在京城待惯了的老炮儿放弃铁饭碗南下。
  现在看来,合着人家备胎多着呢。
  他们来的飞机是临近中午的航班,午餐是飞机上吃的,辗转到了开发区等候了个把小时,就已经下午四点多了。眼看还没排到谈判时间,有女接待人员过来,殷切地说:
  “你们是京城电子管厂等几家单位来考察的吧?非常抱歉今天人力资源比较忙,有点扎堆,方便的话能请你们先去食堂用餐吗?一会儿五点半肯定轮到你们。”
  90年代初国企和院所办事节奏本来就慢,大家也不觉得闲着有什么不好,所以完全不会因为等候而生气,有饭就先吃呗。
  王富、王东和其他一群差不多来路的京城国企、院所骨干,就跟着去了汉乐液晶的食堂。
  进去的时候,接待人员给了他们几张卡片,可以按照盘子的颜色自己自助拿菜,最后用对应卡片结账,就跟后世常见的熊猫快餐之类差不多。
  王东接受力比较强,看了看手上一共有两张橙色两张绿色一张蓝色的卡,就按照餐具的颜色,拿了两个橙碗的荤菜两个绿碗的素材还有蓝碗的汤。
  他拿的荤菜是一整个的红烧猪脚,还有一道蜜汁叉烧,也不嫌两份大肉太腻。
  不过还有不少在这儿呆久了的白领员工,更倾向于拿韭黄炒肉之类荤素搭配,或者葱焖鲳鱼这样不太腻的菜。
  “大荤跟半荤都是一张卡片,谁吃半荤呢,那不亏了嘛。”王东在内心如是自我暗示,为自己的“同等价钱只拿大荤”行径辩护,不过他潜意识里还是意识到,这儿的员工待遇还是很不错的,说不定人家就是吃肉吃腻了。
  刚吃完饭,他们就听到隔壁桌那几个上午同机的京城来客,似乎得到了一些小道消息,在那儿攀谈:
  “诶,听说了没,排在我们前面接洽的单位,好像是沪江光电和沪江仪电,本来按时间应该已经谈完了。但是秀州这边开出的条件实在是好,沪江人愿意来干的太多了,今天来的都是那两家的劳资科干部,在顾骜的人那儿求爷告奶想纳投名状呢。”
  王东一听就有点紧迫感,沪江这几家同行,可一贯是京城电子管厂的老对手。
  顾爷的生意,备胎果然是很多呀,随便撒一个英雄帖,给报销机票和考察费用,让人过来看一圈,就有无数愿意“优化国企包袱”的人来投效了。
第864章
海纳百川
  面试的过程无须赘述,都是一些液晶领域和电池技术领域的技术专家主持的,不少还是日本顾问。这些人都兢兢业业,为汉乐液晶和汉乐电气选拔最优秀的工厂化所需人才。
  以如今合资企业对国内技术人员的吸引力而言,这种面试与其说是选拔,还不如说是展示肌肉更为贴切,主要目的还是让那些心存疑虑的人走马观花一番、认识到来汉乐液晶等企业供职,比留在铁饭碗里有前途得多。
  虽然有日本顾问,但顾骜丝毫不担心公正性和人力资源选拔质量。日本人也是希望这个产业基地能够高效的,这一点上顾骜跟对方有共同利益。
  顾骜说得很清楚,今年年底之前、最晚明年年初,即将上市的王安WPS
BOOK是否能一炮而红,是否能引起行业追感,将决定电脑液晶面板这个市场未来究竟能开发到多大。
  这是一个不会抢夺电视机市场份额的纯新兴市场,而且只能指望顾骜一家从无到有开拓布局,夏普也希望顾骜越成功越好。
  (IBM方面其实也有做ThinkPad系列首款笔记本电脑的计划了,历史上会在1992年推出,但IBM方面目前对于屏幕技术还没太想明白,所以还没有找到夏普公司合作。目前夏普还只知道顾骜一家要做这个事儿,只能配合顾骜。)
  两年多的安心种田,进展到如今,索尼和夏普方面所需的实验室研究,都已经完成了,天鲲和汉乐方面需要吃透的实验室技术,也吃透了七七八八。剩下的半年多预算时间,就是留给工厂化磨合用的。
  如果不出什么意外,年底的时候,新的钴酸锂充电池和大尺寸液晶面板,就都可以成为王安WPS
BOOK量产时的杀器级卖点,而且是全球独家。
  ……
  王东和王富历史上也都是能干出一番大事业来的人,本事自然是不错的,差的只是动机。
  所以尽管有沪江人当备胎哄抬资方地位,这老哥俩认真对待之下,还是无惊无险地谈下了条件。
  尤其是王东,毕竟是一家万人大厂派出来的考察代表,他追求的从来都不是本人跳槽,而是来探探路,看看这儿能高效、体面地安置多少人。
  京城电子管厂日子不好过,在京城的国企圈子里也是出了名的。
  厂里的领导层也不觉得需要担心人才流失问题,反正跟松下合资了彩管厂之后,厂里的技术骨干很多都因为知识结构老化、又缺乏技能升级再培训的渠道、机制和预算,就那么吊着。
  说句题外话,京城电子管厂跟松下合资的那个彩管厂,是1987年开工的,一开始只是做当时意义下的“高清”彩色显像管,可后来进入90年代也渐渐走上了“等离子”这条路线,最后跟着松下系一起没落了。
  反而是坚持自立门户出来的BOE(京东方),没有历史包袱,走上了液晶路线,后来翻身了。这也是创新者的窘境的一个残酷写照——你在上一个技术世代做得越好,你就越舍不得放手自己的优势,迟迟不肯进入下一个“大家从头来过,同一起跑线重新竞争”的赛道。
  就好比,布列塔尼亚人第一个造出了无畏舰,确实废掉了自己70多条前无畏舰乃至更老式主力舰的战斗价值。可是换个角度,1905年的时候布列塔尼亚人要是不革自己的命,耗着,等德国人先造出了无畏舰这个概念,那说不定布列塔尼亚人会死的更惨,也许一战就崩了。
  换代的时候,上一个世代的存量是毒药。不敢吸星大法自散内力,就上不了一个新台阶,只会走火入魔。
  京城的国资管理部门,从去年就开始谈优化分流,如果技术人员肯走、接受安置,外地单位也愿意要,还保证待遇,国资管理巴不得减少点包袱呢。
  毕竟少一个人留在京城,光物价补贴国资管理部门就能一个月少发20块钱呢,南方合资企业这是在为国家减负啊。
  谈判考察结束后,王东一出来,回到汉乐方面提供的招待所,就通过前台找到王富,两人聊起自己打探到的待遇见闻,还约了去招待所门口小店吃点烤串儿喝点小啤酒。
  王东见面就开门见山:“小富,你们电池厂那边待遇怎么样?汉乐液晶这边真没说的,只要通过他们的技术测试,普通产线工程师职称的,一个月三千块底薪起步!调试员都两千多!如果有高工水平,五千八千个别评定。就是可惜了,他们不认国家评的职称,要单位自己考核。不过有这么好的条件,还是亲眼所见,回去也好跟吴厂长,还有国资管委的童主任交代了。”
  王富:“那待遇应该还是你们液晶的好点儿,电池厂这边,产线调试难度毕竟没那么大嘛,调线的技术员、普通工程师,应该是便宜点儿。不过我看顾老板好像真是有长远计划的,他招的人,应该是不满足于目前的钴酸锂技术路线,像是准备布一个大局,从根子上找别的电极材料。他给研究员开的工资,八千起步,做出成绩来的,每个月奖金都能上万。”
  “月薪上万?”做产线的王东一阵理解不能,倒抽了一口凉气。
  毕竟国内如今的薪酬制度,也没见过研究员那么高的待遇。
  能拿这个价钱的,已经不是研究员了,得是什么牛逼“科学家”吧?
  王富耸耸肩:“我也不清楚,听说明天顾总会亲自找几个有色金属盐研究领域的骨干聊聊,到时候我去看看吧。”
  王东眼神一亮,激动不已:“兄弟那你发了呀!不行,能不能帮我把这本书带去,就说你也是每天都在看的,让顾爷签个名?”
  王东说着,就从自己随身包包里掏出一本精装的商业财经类著作,书名是《长尾理论》,显然也是顾骜在《创新者的窘境》之后写的又一力作。
  这是这两年国内做生意的人之间传得最火的,虽然大多数人其实用不到这本书里的理论,也没法靠着其指点赚钱——这本书其实是顾骜为了他小弟马风开的那个邮购游戏卡带、软件和出版物的远程销售平台正名,才写的,为的是让传统渠道经销商别过于反对天鲲,随便布的一颗烟雾弹。(因为还没互联网,所以那种远程的黄页推销/邮购模式还不能叫“电商”)
  只可惜,顾骜在国内商界的地位,已经到了说什么都有人追捧膜拜的程度。所以不管用不用得上,想赚钱的人都先买了看再说。
  王富看了对方那热切的样子,也不好推拒,就把书先拿下了。
  第二天一早,王富和另外几个国内顶级有色金属研究院来的研究员,就得到了顾骜的破格接见。等候的时候,王富还稍微跟其他人互相自报家门了解了一下底细。
  结果发现其他人履历都比他牛逼,很多都是资深研究员,甚至科学家。就他一个是才研究生毕业、留院三年的半新人、甚至连“研究员”的职称都还没拿到。
  王富心里很是惴惴不安。
  顾老板怎么会亲自接见自己这样的小人物呢?
  他当然不知道,顾老板完全是因为看了报上去的、要给待遇的那些研究员名单,然后偶然在里面发现,似乎有一个是后世BYD的创始人。
  那就不妨留下来做个科研项目管理的人选吧。
  一线科研很重要,协调科研资源,搞科研管理,也同样重要。
  “……诸位都是国内有色金属盐电解特性研究方面的翘楚,术业有专攻,专业的问题,我一个外行也不会瞎指挥大家,就不多说了。希望大家满意钱塘这边的生活条件和科研环境……”
  顾骜讲了一番勉励的话之后,顺势听取了到场研究员们对产业技术路线展望的见解。
  王富全程没什么机会插话,只能是别人发言他点头。
  不过没想到,最后结束接见的时候,顾骜居然让他留一下,这让他很是意外。
  顾骜看上去好像非常平易近人的样子,扶了扶眼镜:“小王是吧?看你的履历很不错啊。”
  王富连忙实话实说地谦虚:“哪里哪里,我连研究员职称都没有呢,这不才入职三四年……今天要不是在顾总您这里,都见不到那么多国内有色金属盐电化学特性方面的前辈权威。”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30/76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