诡神冢(校对)第94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42/1404

  但是这些论据都非常的不完全,尤其是释悟空这个角色,后来证明其年代晚于玄奘40多年,根本就是子虚乌有的事情。
  而且现在有确定的史料证据,当时的玄藏的确是混入灾民中,独自一人离开了长安。
  所以说,玄奘一定是在西行途中认识的第二位西行者,他也许是西域人,但并没有像石盘陀一样抛弃他,而是一路陪他走到印度,再一路陪他回到了长安!
  两个人结下的深厚友谊,是普通人难以想象的。
  而《玄藏取经图》出现在敦煌石窟壁画中,是有一定历史原因的。
  据敦煌研究院分析,这些壁画出现在中晚唐时期,而那个时候还没有西游记小说形成。
  但敦煌藏经洞出土的文献中,有关玄藏西游取经的事迹多有记载。
  其中包括玄藏西行取经路过瓜州时,得到地方官吏和民众的冒险帮助,再次归来的时候,当地百姓夹道欢迎的内容。
  这也就是说,当玄藏取经归来的时候,身边跟着一位伙伴,这件事是被当地很多百姓看到的。
  当时的西域人民不使用汉语,不善于文字记载,于是他们口耳相传,代代歌颂。
  后世的画师们便根据这些传下来的事迹,发挥艺术的想象力,讲这段故事画上了墙壁,所以当时出现的那些壁画,应该是最有说服力的。
  当然手机上也有敦煌佛窟的一系列壁画,其中就有那幅榆林窟第2窟西壁北侧的“取经图”壁画。
  在这幅壁画中,身披袈裟的唐僧站在激流滚滚的岸边,双手合十,礼拜观音,非常的虔诚。
  而他身后的孙悟空毛发披肩,头戴金箍,一手牵白马,一手举额前遥望观音,并不施礼,大为不敬之态跃然壁上,野性未泯。
  但是想看细节的时候,这壁画的大部分都含糊不清了。
  这些壁画并不是最原始的版本,在清朝末年以及后现代时期,都经过一定的修缮,掩盖了过去很多痕迹。
  所以陈智需要到去实地看最原始的真品,才能知道这幅壁画背后所掩盖的,当时历史的真相。
  这一次旅行的路途很遥远,需要经过一夜的飞行才能到达,机场内的人很多,还有些人身上满是羊毛酸味,就好像几百年没洗澡一样,大家在飞机上睡得都不太好。
  尤其是陈智,在朦胧之中,又梦到了那片黑暗的沙漠。
  但是这次在那片沙漠中,他又看到了那块巨大的磨盘型石头,那石头上面血迹斑斑,满是刀斧痕迹。
  而再次醒来的时候,空中小姐在飞机电筒中发出优美的声音:
  “各位旅客,敦煌国际飞机场已经到达。
  敦煌是个美丽的城市,这里有世界风景名胜敦煌莫高窟,祝各位旅客旅行愉快,再见~~”
  随着空中小姐柔美的送别声,他们陆续走下飞机,出去的时候发现外面天已经大亮,这里已经是凌晨五点多钟了。
  而老筋斗安排的人,正在车场拿着一个大牌子迎接他们。
  敦煌市隶属于甘肃省酒泉市,位于河西走廊的最西端,是丝绸之路的节点城市,以“敦煌石窟”、“敦煌壁画。”闻名天下,是个世界知名的历史文化名城。
  但现代大多数学者都认为“敦煌”这两个字的词源不是汉语,而是来自于一种上古时代的稀有语言,也就是说,敦煌这个城市,在上古是很久以前就出现了。
  一般认为,《山海经》中记载的“敦薨”即是敦煌最早的称呼,是当地少数民族语言的汉语音译。
  传说从上古时期开始,这一代就是西域最繁华的中心,这里生活的民族多种多样,很多奇人异士都会在这里出现。
  汉书中就有记载,汉景帝时期,这里曾经出现过眼睛各种颜色的人。
  有的浑身毛发茂密,身后有长尾,就像是猴子一样。
  有的则像是猎鹰,他们生性凶残,勇猛好战,生活习性与人毫不相同。从不与中原的汉人相往来。更无通婚之事。常常掠夺中原女子去奸淫,甚至生食。
  直到丝绸之路开通之后,这些怪象才消失。
  等到唐朝时期,汉族强盛,西域一带很多被汉化,或者被突厥人践踏,所以多种多样的民族,大部分都被中原人同化了。
  而这次来接他们的,是一个满头卷发的少数民族的小伙子,大概有二十几岁吧。
  老筋斗说,这是他们托熟人在当地找的导游,虽然不算太熟悉,但在导游界中也算是老手,而且钱给的充足,应该没有什么问题……
第三十七章
小粟特人
  敦煌因为是著名的旅游城市,机场来往的人非常多,金发碧眼的外国人也屡见不鲜。
  但敦煌本地现有人口主要以汉人为主,这些汉族多是清代以后从内地迁来的。
  据历史记载,这地带居住种族的是粟特人。
  因为在唐末以后屡遭重创,民族流动较大,现在敦煌已经是以汉族为主,其他多民族混居地区。
  蒙、藏、维吾尔、苗、满、土、哈萨克、东乡、裕固等27个少数民族仅占总人口的2.2%,已经完全找不到粟特人的影子了。
  不过物以稀为贵,当地有很多西域特点的人种,总是以粟特人的后代自居。
  这个维吾尔族的小伙子就是如此,操着一口地道的普通话,两个眼睛炯炯有神,头发和眼珠子都发着淡棕色的光,句句以自己为粟特人的后代而荣。
  “各位老板,我昨天刚收到你们这一单生意,就立刻赶来了!
  你们可是够急的呀,不过可真是有眼光。
  我是这里的坐地户,是正宗的粟特人后代,我们粟特人自古以来都是敦煌的主人,要论起这敦煌里的美景,除了我以外,谁也没这么了解了……”
  “是吗?”
  胖威一看到这样的人就上话瘾:
  “你说你什么……是粟特人?
  不对呀,我怎么听说当初蒙古人灭西夏的时候,粟特人都被没影了呢?
  就算侥幸几个活下来的,也都跑进关内和我们汉人融合了,现在早就没有粟特人了!”
  “怎么会?
  那都是胡说,我们粟特人是杀不光的……”
  这个维吾尔小导游满脸的认真,开始滔滔不绝的诉说起这敦煌粟特人过去的荣光事迹。
  “我们栗特人过去可风光的很,我们在敦煌有自己的文字,自己的文明。
  对了,还有一个有名的人物,你们汉人都知道,知道安禄山吧?发起“安史之乱”的那个!
  你们汉人都叫安禄山是胡人,但其实他就是一个栗特人,禄山这两个字就是栗特文里光明的意思,禄山则是栗特文的音译。
  你们现在怎么看的敦煌,以为这里只有壁画吗,但其实在过去,敦煌可是全世界最繁华的交流中心,就像现在的巴黎大都会一样!
  在那个时候,这里公用的语言是粟特语,就像现在的英语一样,来往于丝绸之路的各地的商人,都在这里过脚。
  在这里能够找到来自世界各地的珍宝,宫殿楼阁四处都是,全世界最美丽的女人都集中在这里,只是现在都被黄沙掩盖了!
  甚至敦煌这个地名本身啊,都是外来语。
  敦就是很大的意思,煌就是很繁盛,就是很大很繁盛的一座城市。
  当时繁华的敦煌,是现在的人怎么想都想不出来的!
  就连现在敦煌那些成千上万的壁画,也是天神爱慕我们敦煌,派天神下凡来绘画而出的,这些事儿我们粟特人都知道。”
  “哎哟,我的妈呀,你们可真能吹……”
  胖威忽然间感觉到自己在口才上,居然被这小子给压下去了。
  “我估计真神仙,都没你说的这么神!我看你小子就一丫赝品,还冒充什么粟特人!”
  “他说的可能是真的!”
  陈智轻轻的跟了一句:
  “粟特人虽然历经战乱,人口被大量破坏。
  但是这个民族很顽强,依然有很多人存活下来,据我所知道的,现在的安姓、康姓、何姓、米姓有很多都是他们的后代!”
  “哎!这味老板真是明白人啊!”
  这个小导游立刻像得到了称赞一样:
  “我就姓米,叫米库图奇,各位叫我小米就行!
  各位这么下飞机,一定都没有吃饭,现在我带大家去吃这里最有名的羊肉合汁!
  那是我们本地人最常去的地方,最正宗了。
  总之你们跟我来就对了,我可不像那些黑导游,之后几天包你们吃好喝好喝好,玩儿的痛快!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42/140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