诡神冢(校对)第73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31/1404

  胖威这些年出入琉璃厂,对古文也是懂一些,他看了一眼这些歌赋碑,也恶心的直咧嘴~~~
  “不是……
  我说这秦昭襄王可是个人物啊!
  虚伪的我见过,虚伪到这么不要脸的,我还真没见过~~
  这简直让他给说的,杀人还是上天逼他干的,他不愿意,都是上天逼他的,他娘的,脸呢?他特么的怎么不说和女人睡觉,也是上天逼他干的?
  还有了,从这上面看,那白起可比他亲兄弟还亲,那后来怎么还翻脸了呢?没有他,这白起还能多活几年,也不能被关在这神墓里面啊~~”
  “哈哈~~说的好!”
  前方的白客在前方听了个一清二楚,举着火把大声说道。
  “你们人类的君主总是喜欢惺惺作态~~杀人便杀人,何许那么多理由遮掩?
  那马夫之子欲夺天下,便与白起结为异姓手足,妄图以虚言假情讨其欢心,利用白起为利刃,为其策马天下。
  岂知无论他如何巧言令色,白起依然是白起,岂是他一介凡人所能操控的,最后自尝恶果,如果不是周天子怜悯他,估计就是白起的腹中餐啦~~哈哈~~~
  你们视那秦始皇为何许人,视那秦国嬴姓者为何许人?
  在我眼中,不过一介马夫耳,哈哈哈~~~”
  白客说完这些话后便不再说话了,打着火把继续向前方走去,他的身影越来越奇怪,肩膀上的大包不停的抖动着。
  而陈智他们在后面听了这些话,谁也没有搭言。
  “秦昭襄王……”
  陈智心中默默的想着,也冷笑着摇了摇头。
  秦昭襄王在历史上也算是一个人物,他生于公元前325年,嬴姓,名稷,秦惠文王之子,秦武王的异母弟弟,他早年在燕国做过人质,秦武王去世后,就与其弟争位,最后获胜。
  他在位时,秦国大肆扩张军事,打了无数场惨无人道的战役,最著名的就是决定秦赵两国命运的长平之战。
  从这些功勋上看,这位秦昭襄王算是一位有能力的君主。
  但是从史书上的一些琐碎记载上来看,这位秦王的人品却有点让人怀疑~~~
  史书记载,公元前283年的时候,赵国得到一块叫和氏璧的宝玉,完美无瑕,乃稀世之宝。
  秦昭王听说这件事后垂涎不已,派人送赵王一封信,说愿意用十五座换取和氏璧。
  赵国国君不敢不从,便拍使臣将和氏璧奉上。但秦昭襄王只是假意将十五座城划归给赵国,并不真的履行承诺。想把玉璧强留下,然后抹抹嘴不认账。
  后来还是多亏使者蔺相如智勇有加,从小道逃走了,才把和氏璧送回给赵都,这就是有名的完璧归赵。
  关于这种说话不算数的操蛋事情,秦昭襄王这一辈子干的实在是太多太多了,但国人就是有一种神奇的逻辑,只要这个人最终赢了,那怕他原来吃过狗屎,那他做的一切也都是对的,即也是大丈夫不拘小节。
  但只要了解些心理侧影的人都明白,通过这些细节的记载,秦昭襄王这个人的人性,其实已经很清晰了……
  这条满是歌功颂德的辞赋走廊并不算长,走到尽头后,便是最后的一道石屏,但那石屏与刚才那些都不同,表面很粗陋,上下没有经过打磨,就好像是一块天然形成的巨石,被直接镶嵌在那里一样。
  且石屏之上没有任何装饰图案,只有一个巨大的古秦字,镌刻在最中央的位置上!
  “秦!”
  “你们可知,那是一个怎样的时代?”
  白客打着火把走到那块石屏面前,用手抚摸着上面的秦字,似乎心中有无数的澎湃,但却无以言状。
  “恕我直言,你们人类对自己的历史,了解的太少了~~~
  你们以为,那只是战国吗?
  那只是你们想象中的战国,是青书野史中描述的战国,但真正的战国时代,你们从不知晓……”
  白客说完之后,忽然转过身来,将头颅高高扬起,抻着脖子扬天大笑起来。
  那笑声听起来着实有些吓人,极为洪亮,就像是野兽在咆哮一般,令在场的所有人有种耳鸣的感觉,而他双肩上的两个隆起,更加高了,似乎随时可以爆发出来一样~~
  随后白客将两只手臂张开,就好像古人一样甩了一下手臂,对陈智神经质般的大笑道。
  “七国之乱,风云乍起,张牙五爪,铺天盖地~~~~~~~
  大争之世,何人可置身事外?何人又可确保自己明日不会被敌国斩杀?
  你们可知道,那是一个什么样时代?
  可知那时的尸横遍野,人鬼浮屠?
  可知那时的人类诸侯们,为了争夺政权,都干了些什么……
  哈哈哈~~~~
  你们只知道孙子兵法,诸子百家,满嘴仁义道德,又岂知那都是后人的假仁假义。
  当周天子禅位,大争来临的时候,你们人类抛弃了所有的仁义道德,心中只剩下一件事——杀戮!”
第五百六十一章
杀戮的艺术(一)
  “呵呵,来看看吧!
  看看你们人类,为了屠杀同类,都做了些什么……”
  白客说完之后,便快速的绕过那道巨石石屏,径直向后方走去。
  原来这巨石只是一道虚门,后面别有洞天,从这里绕过去之后,便进到一间巨大的石室之中了。
  两侧的火线早已经先钻了进去,整个石室内火光通明,将一切都照的清清楚楚~~~
  这明显是战国时期非常典型的大会客厅室,那个时候的建筑不吝惜面积,王侯的会客厅都建的面积极大,室内的一切陈设都有秦国初期的风格,实用且厚重~~~
  室内的柱子都是黑漆封色,油光闪亮。
  周王朝时期最重视礼节,末世虽然大乱,但礼乐尚未崩坏,周礼有制,大厅内可多柱,其色可漆彩,王室用红色,诸侯用黑,大夫用青,士用黄。
  后来的春秋时期,鲁桓公开始逾越礼法用丹朱给楹柱涂饰,以显示自己的高贵,到了战国,很多记载显示楚国尚红,秦宫尚黑,这种颜色概念,直接影响了后来秦汉的审美文化。
  现在这石室内虽然四处基调为纯黑色,但依然闪亮耀眼,四处的柱子和墙壁上,都有丰富的髹漆彩绘,以黄、金、灰、绿和蓝等色彩,涂以龙、蛇、虎、朱雀、鹿等为主的动物纹,一些器皿箱柜上,还纹绘了乐舞和人物车马为主的叙事纹,光鲜亮丽,非常夺目,让人仿如置身于几千年前的秦国王宫一般。
  而在大厅的正前方,有一个矮台阶,再上面便铺了一张大席~~
  席、屏、几、案是战国居室内最基本的陈设物品,无论是贫穷的士子,还是富有的王侯,这四样都不可缺少。
  席是先秦时期最重要的起居用品,这是由当时人们席地而居的生活方式决定的,当时的人们无论坐卧休息,吃饭喝酒,还是会客交友,都是习惯坐在席子上,它是坐具也是卧具,厅堂的陈设也是以席为中心,并在席的铺设和坐席次序上形成一套完整的礼仪。
  战国沿用了西周王室的五席制度,“莞、藻、次、蒲、熊。”五种类别的席子区分主人的身份,而此时在大厅正前方的,是一张“藻”席,花纹美丽、色彩鲜艳,是诸侯王的规格。
  而这张席子的后面,是一面木制的靠屏~~
  战国时期的人崇尚古风,喜欢将自己的身体靠在屏风前,下半身跪着面视前方,就像是现代的日本人一样。
  而靠屏受坐席的局限,高度一般只有半身高,身份越高贵,使用的屏风就越大越华贵。
  而这张屏,通体木质打造,黑漆闪亮,髹漆彩绘,高大粗壮,表面的布帛花纹艳丽,精细卓越,在当时的战国可谓一件罕物。
  而在席子的上面,是一套空置的盔甲,那盔甲整体完整的放在那里,像一件艺术品一样,通体是精铁制造,表面鎏着纯金,镶嵌珠宝,华丽非常,形态栩栩如生,表面一尘不染,就好像有活人端坐在那里一样!
  然而在这间石室里面,最让人惊诧的其实就是周围一片片的刀枪剑戟~~~
  陈智以前听说过战国这个时代的事情,听说过那个时代辉煌的战争文明,那时出了很多兵法奇才,军事大能,铸金神匠,这些人几乎是跨过了时代的限制,将其能力发挥到极致的地步,很多是现代人无法理解的。
  陈智曾经看过一些的战国时期文物,其中大部分的都是以青铜器为主的日常用品,其中包括香炉,烛暗灯台,日常器具,其内部造型都很有意思,能看其制造者的心思非常有意思。
  但那毕竟是几千年前的世界,所有人都觉得,那个时期的战国时代,以青铜和生铁为主,对武器的使用也只能处于原始冷兵器状态。
  但陈智从没想到,会辉煌到这个程度!
  这真是一件让人惊叹的武器库,那些传说中的古武器,在这里应有尽有,而且远比想象中的要高超精妙~~
  这石室十分的辽阔,除了中间的柱子和前方的坐席外,地面上放的基本都是长型的“案”。
  案是战国时期最常用的一种承置用具,用于摆放杂物器物,放在厅堂时一般和几、屏、席搭配在一起使用,放在寝室会置于床上或床前,就像现在的条案桌子一样。
  “案。”多以木制加髹漆彩绘而成,有长方案、圆案、翘头案、叠案、折叠案,方足案和八足案等等,有时也会把毡铺在案上,供人坐着,充当侧床的作用。
  而这间石室内的“案”却非常的多,全都是最宽的长方案,木料粗壮,金属做架,上面鎏着彩金。
  而如此造价不菲的案上,没有放其他东西,而全部都是各种类型的冷兵器……
  这个石室内很奇怪,没有一丝灰尘,好像空气中有自我净化的作用一样,但从长方案上的增生物上来看,这些武器已经放置在这里很久了,在这漫长的岁月中,从来没有人碰触过。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31/140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