诡神冢(校对)第68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86/1404

  但墓中并没有发现白起遗骨,只有一些陪葬品,而且规模很小。
  据《咸阳市志》(2009年9月第一版)记载:
  “白起墓封土成圆形,高6米,底部直径约19米,墓园面积120亩。墙垣为夯筑,东墙似为门,文物部门随后清理了墓葬。墓内有墓道、墓室均为砖券,并出土了铁剑等遗物。”
  而现在那个地方已经被作为白起的故居,很多自称为白起后人的人都移居到那里,渐渐成为一个村子,称为白家村,并建立了一个小型的战神白起纪念馆,负责的人就是自称为白姓后人的白欧老先生。
  老筋斗通过关系联系到那里的白欧老先生,说东北的鲍氏集团对白起文化很有兴趣,愿意出资给纪念馆扩建,请白欧老先生负责接待一下。
  当然,陈智他们这次去的真正目的,这位老先生是完全不清楚的。
  因为是坐飞机前往,为了避免麻烦,陈智他们都没有带武器,陈智和胖威都只带了可以隐藏的小匕首,所有大型的刀械,都等着换地术一起送过去。
  这一次,姬盈奉命陪他们一同前往,并贴身保护陈智的安全,再加上一个胖威,其它人没有带。
  一切安排妥当,等到了第七天的时候,他们便坐早晨五点多钟的航班,出发前往陕西了。
  这一路上,他们在行程中基本是非常安静的,姬盈因为上次的事情和陈智有些生疏,这一路上基本没有和陈智说过话。
  这种不自然的感觉,哪能逃过胖威的眼睛,胖威这一路上拼命的跟陈智挤眉弄眼,想询问内幕,可陈智都选择视而不见,胖威最后也只好讪讪的不说话了。
  一路无事,他们最后终于到达了陕西的咸阳机场……
  陈智这还是第一次来咸阳,从下机场的那一刻就发现,这周围一切视觉所看到的,都证明这里的确是一座有文化底蕴的古城。
  咸阳是秦文化的重要发祥地,秦始皇昔日定都咸阳,使这里成为中国第一帝都,咸阳是古丝绸之路的第一站,位于陕西省八百里秦川腹地,渭水穿南,嵕山亘北,山水俱阳,这也是这座城市名字的由来。
  下飞机后,陈智明显感觉到这里的气候比东北要热得多,而且风很大,是典型的大陆性季风气候。
  到接机口时,来接他们的是七八个穿着朴素的山里人,这些人看起来都很随和,长幼皆有,而在人群最中间的,是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
  此人就是老筋斗联系的白欧老先生,也是百家村的村长。
  听说这位老先生颇有文化,年轻的时候就做过当地的市文化馆馆长,后来年纪大了,就来到百家村做了村长,负责管理白起墓地的文物保护工作,现在已经70多岁高龄了。
  在东北鲍家的名号下,白老先生对陈智他们这队人非常重视,听说陈智他们今天抵达,白老先生十分激动,竟然不顾高龄亲自前来接机,见到陈智和胖威后立刻和他们热情的握手,弄得胖威都有点儿不好意思了。
  随后,他们三个人就坐上了一辆小商务,沿着市内大道向咸阳的郊区驶去……
  这一路上,白老先生的两个儿子和大孙子,不停的跟陈智和胖威介绍着当地的风土民情,陕西人说话很有趣,他们本地特有的方言,令人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似乎像是多年没见的老朋友一样。
  他们对陈智诉说着,他们白家村村民们的爽朗和热情,还有他们引以为傲的祖先白起……
第四百九十八章
周天子钦赐封君鼎(一)
  原来白家村这个村子,真的是一个很有趣的新村……
  据说,在过去这里原叫任家咀村,也有些当地原住民,有些也姓白,但是没人知道这里有白起墓地的事,也不知道他们跟这白起有什么关系,就这样糊里糊涂的一代又一代,也没有什么村名,后来这些人也就不见了~~~
  1970年的时候,中国人民解放军三五三○工厂在陕西咸阳东郊渭河北岸的施工时,发现了一个很古老的坟冢,内部找到一些文物,后来根据专家的考核与估计,被猜测为战神白起的衣冠冢。
  这个消息不胫而走之后,就有各地的白姓人家,在寻根了……
  这些白姓人很奇怪,家里几乎都有个族谱,说是白起第多少多少代子孙,因为战国事白起获罪,不敢暴露身份,所以另脉传承~~
  还有些甚至拿出了有分量的文物,干脆说自己是太原君白仲的后代,自己的祖先早已经将白起墓地的方位告诉他们,命令他们世代镇守,但是后来因为时代变迁,渐渐的失落了具体位置,现在终于找到了,一定要前来寻找祖宗。
  就这样,后来移居到这个村子里的人越来也多,百家村也逐渐壮大起来,这些人中不乏有出息的人,对自己的祖先推崇备至,大家集资捐款,成立了白家的宗祠寺庙,并建了一个小型的白起文化纪念馆。
  而年龄最长且有文化的白欧老先生,因家里流传下了一件周天子钦赐封君鼎,被认为是太原君白仲的嫡系后代,被大家推举做了百家村的村长。
  然后集思广益,逐步开拓这个风景文化区,为白起墓的景点文化添砖加瓦了。
  现在整个村子里的人都非常和谐,白起墓的景点也很热闹,村里只要姓白的,都自称是的后人……
  车子一路向前行驶了很久,在咸阳的郊区开出去了很长一段路途后,才终于来到了渭河北岸,从这里再向北步走几百米,就可以到达那个著名的白家村了!
  陈智他们一路行进,首先看到的是一家很大的印染厂,白老先生介绍说,这个印染厂是很有年代的老厂,原本是当地最大的企业,村里很多人都在这里工作,而从印染厂往右拐,就可以进入他们的白家村了。
  而白起墓,就在村子的后面……
  他们就这样一路向前行驶,当他们的车停到村口的时候,就看见外面站着许多的村民,这些白姓的村民果然非常和谐,看样子早就已经在这里等候他们多时了。
  和所有农村一样,这里用最他们认为最热烈的方式来迎接他们,陈智和胖威刚从车上下来,便听到外面一阵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四处鞭炮噼里啪啦~~的,那种热闹劲儿,简直就像是娶新媳妇一样!
  看着眼前的热烈场景,胖威顿时老脸一红,偷偷对陈智说的:
  “橙子,我怎么忽然感觉自己这么不是人呢?
  你看人家这么热情的来迎接我们~~而我们却是来挖他们祖坟的,真他妈不好意思……”
  “呵呵~~”
  陈智轻声笑了一下。
  “你也是够实在的,姓白就是白起的后代吗?
  这都过了几千年了,这个姓氏早就被改变了很多,这只是一个新出现的村子,在发现衣冠冢之前从没出现过~~~
  你要挖的,还不一定是不是他们的祖坟呢~~”
  就这样,由白老先生在前面引路,在众人热烈的簇拥下,陈智和胖威如众星捧月般,被大家拥进入了白家村。
  等他们进到村子里之后,才发现原来这里其实已经可以称得上是一座小镇了,只是因为人数比较少,所以才称为是村子。
  入眼处见到的大部分都是水泥房子,而且基本都是小洋楼,村里的地面也都是很宽的板油路,很多人就的门口都有车库,公共设施与城里也相差无几,看得出整个小村里的人都比较富裕。
  路上不时开始跑出一些打闹玩耍的孩子,每个孩子脸上的笑容都很纯真,颇有些乡土之气的感觉。
  白老先生一路前行,把陈智和胖威领到了自己的家里,他家是一栋三层的独门建筑,据说80年改革开放后就盖了,全都是按照现代化的风格装修的,里面的家电用具都非常现代化。
  白老先生家里可以称得上是人丁兴旺,他有很多的儿子,下一辈更是子孙满堂,重孙子们满院子的跑,混着狗叫声简直闹腾透了。
  而周围的村民们听说有大投资商从远方来了,全都跑过来看热闹,男男女女络绎不绝的挤到了白老先生家的院子里。
  一时间,偌大的院中挤满了人,欢声笑语热闹极了……
  从早上开始,各种新鲜食材早就已经准备好了,白老先生的儿子们在院子里已经支起了好几张大圆桌,村里有头有脸的都有座位,而女人们则在后厨杀鸡宰鸭,在厨房和院中来回穿梭,可忙活坏了。
  开席之后,陈智一行人坐在正座上,白老先生亲自在旁边相陪,几个有体面的男人陪坐。
  席间,白老先生先是代表所有的村民对陈智等人敬酒。
  “陈先生,您这次来了之后可要在这里多玩几天?
  老夫的祖上是行军打仗的人,向来直肠子,待客不周,您要多担待呀!”
  “老先生,您真的是太客气了!”
  陈智和白老先生客气了一番后,将杯中的酒一饮而尽,然后看着老先生说道:
  “白老先生,不瞒您说,我们还真个不情之请~~~
  我来之前就听说过,您家里传下来一只封君鼎,是周天子钦赐的宝物,上面写了您家族的名讳,证明了您白氏的嫡系血脉。
  这真是一件宝物啊~~我一直非常向往,只是遗憾不能一睹风采,今天冒昧的提一个请求,能不能请白老先生拿出来让我们见见世面啊~~~”
  陈智的请求说出来之后,白鸥老先生立刻便骄傲起来,借着些酒气,脸都有些红了,白胡子翘起来老高。
  “哎呀~~
  这都是外面的人乱传的,总说这是一件宝物,又说是价值连城,旷古绝今!后来博物馆的人也来了,非要高级收了去。
  怎么可能呢~~我老子岂是贪财的人,这是祖上传下来的名号啊,放在我这老头子手上要一辈辈的传下去呢。
  我老头子是个低调的人,要是平时,我是绝不会拿出来给人家看的。
  不过既然陈先生远道而来了,今日就破个例,拿出来给陈先生看看吧~~”
  白老先生说完后骄傲的一挥手,他后面的两个儿子立刻如获圣旨一般,转身上楼,过了一会,郑重其事的抬出来一个盖着红布的箱子,放在了桌面上。
  周围的村民们立刻就喧闹起来,谈笑间不停的在议论这件宝物,看来之前这件东西,已经拿出来让他们看过无数遍了……
  在大家的喧闹声中,白老先生揭开了箱子上的红布,里面露出一个红木的老箱子,然后白老先生从脖子上取下钥匙,开锁揭盖,箱子中又露出一个小箱子,就这样连续打开了四层箱子,里面才露出一个用绸布裹着的东西。
  这时白老先生用清水净了净手,慢慢的打开绸布,里面果然露出了一个黑绿发钨的青铜鼎来。
  而随后白老先生小心翼翼的将这只鼎用绸布托着,递到陈智面前。
  “陈先生,您看,这就是老朽家传了几千年的,周天子钦赐封君鼎!
  这上面的字,全都是老秦字,我早就请人鉴定过了,这上面的文字是——
  (封君白氏世代守盈)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86/140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