诡神冢(校对)第14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1/1404

  一次在雪山之上攀登的时候,淡痴偶然见到雪山之顶竟然有一座石碑,碑上刻有一句梵文咒语,淡痴颂读了这些咒语之后,正在迟疑之间,忽见天地崩裂一座青铜巨门出现在天地只间。
  淡痴走入巨门之后,只见里面漆黑一片,只有一座金碧辉煌的宫殿耸立在其中。宫殿朱红色的大门上,用黄金的钉子挂着一块匾额,上面写着四个大字:“出生入死”。
  淡痴正在观看瞻仰的时候,朱门里走出了一位青衣的使者,强硬将他从门角拉进去,到朱红色的台阶上参拜。
  只见这座宫殿内部华灯金烛,但四周却一片漆黑,一个被称为丰都大帝(地府冥界的最高神灵,死神;阎王)的巨人,正端坐其中,声音洪亮震耳,问下方的淡痴为何人。淡痴据实相答,丰都大帝见到以阳世的肉身进入阴间冥府的淡痴非常惊讶,让他留在地府中宣扬佛法,并将地府中的法则缮写成书。
  淡痴当时不敢违抗,于是留在了地府之中。在地府效力了多年之后,他终于找到一个机会从地府中逃了出来。他同时还从地府中带出了大量的地府宝藏,以及和一张通往地府黄泉的地图。
  古籍中并没有提到淡痴是如何运载这些巨量的宝藏回人间的,只说这些宝藏的数量非常的惊人,在当时举国为之震惊,传说就连拉着这些宝藏的车轮子,所压在地下的印记都是黄金的。
  再后来,这位从阴间回来的僧人淡痴,不知什么原因忽然失踪了,当时的世人都传说淡痴是被地府的牛头马面给抓回去了,但却把大量的地府宝藏留在了人间。
  当时蒙古人的元朝政权刚刚建立,因为忌讳鬼神之说会蛊惑汉人之心,所以便对这些民间奇闻极力压制,甚至大兴牢狱之灾,禁止民间口耳相传这些奇闻轶事。久而久之,这个关于淡痴僧人的奇闻便慢慢被人遗忘了,而这个传说,也逐渐在历史中消失。
  蒙古人统治的时期本是兵荒马乱的年代,各地兵戈四起,杀戮无数。人间沦丧之时必有天赋异禀之人出没,在那段时间里,淡痴虽然被人遗忘了,但有人却对他留下的宝藏念念不忘。
  在元朝初年,江湖上涌来了一群身怀绝技的奇人异士,这些人行踪神秘,身手了得,飞檐走壁,撒豆成兵,他们都聚集到了一个地方,那就是淡痴僧人的故乡,重山镇。
  这些寻宝者们的聚集,造成了重山镇曾经一度的繁荣,那个时候,连周围蒙古王爷的驻兵大队,都不敢擅入重山镇。
  但后来,淡痴的宝藏却一直没有被找到,时间久了,那些寻宝的人们大都放弃了,离开了这个小镇。那度寻找地府宝藏的狂热就这样冷了下来,小镇又恢复了平静。但其中有一小部分外来人却留了下来,在当地安家置业了,久而久之,就变成了108个姓氏的百姓镇。
  “如果胖威是为了寻找宝藏而留在了那里,这倒是非常符合他的性格。”陈智闭上双眼,心中默默的想着,胖威的目的性在他的头脑中逐渐清晰了,至于其它的疑问,估计要等到抓住胖威之后,亲口问他了。
  陈智想到这里之后,摩挲了一下腰间的手枪,想象着一枪打穿胖威的胸膛,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火车在不知不觉中,抵达了福州省龙然市内,经过了60多个小时的长途火车,陈智浑身都僵硬了,进入火车站之后,有鲍家的人在那里接应陈智。
  接站的人叫大铮,是个三十多岁的东北中年人,穿着花衬衫,带着大金链子,一笑满嘴的烟熏牙。他来到福州已经多年了,负责鲍家在福州的一切钢材外贸生意,是个典型的生意人。陈智这次来福州,一应的衣食住行都由他来安排,但他对陈智这次所来的目的一无所知,只当他是来这里办事。
  大铮接到了陈智之后,热情的邀请陈智先在市内玩两天,但陈智谢绝了,他要求大铮不用安排他休息,直接开车将他送往目的地——武平县重山镇。
  大铮开的是一辆霸道系列越野车,他拉着陈智离开市区后,直奔武平县。武平县是个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的县城,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沟壑纵横,山脉连绵,是福州重要交通枢纽和物资中转集散地,素有小“金三角”之称,而重山镇正坐落在武平县的东南方向最多山的地区。
  在开了将近7个小时的长途汽车之后,他们终于在天亮时分,到达了这座传说中的古镇,重山镇。
  车子从古镇的镇口下道,缓缓的向镇中心驶去,陈智在车窗内看到,这个镇子的确不大,人口也不多,但在这个镇子上,看不到任何封闭落后的影子,所有的便利店;加油站;贩售店等城市设施一应俱全。
  陈智还看到,那些镇子上来来往往走动着的人们,早已注意到他们进入镇子的车子,但这些人并不直视他们,互相之间叽里咕噜的说着方言,很多人都刻意避开陈智的目光。
第二百九十四章
重山镇
  大铮的车在镇子里转了一圈之后,并没有找到旅馆,这在这种小镇里是极为不正常的事,一般这样的古镇没有实体经济,恨不得多添些旅游收入来贴补生活,而且陈智发现,这个小镇上虽然有一些现代设施,但镇子上的建筑却极为古老破旧,和那些现代元素比起来显得很不相称。这里的一切都好像故意低调下来,不引外地人进入一样。
  大铮的车进镇上绕一圈后就没油了,他们驶入镇上一个加油站里加油,大铮客气的召唤坐在那里的加油员,想跟他打听一下镇子的情况,顺便问问路。
  加油员是一个三十几岁的粗壮汉子,看见大铮叫他,脚步轻快的走了过来,脸上挂着笑,操着一口方言极重的军家话腔,“几位客人有事莫?”
  “啊!老乡,我向你们打听个路啊!”大铮说着递烟过去。“这镇子上那里能找到旅馆啊?就是民宿也行啊,我们刚才转了一圈,怎么连个旅馆也找不到呢?”
  “哦,您不用客气。”粗壮汉子推开大铮递过烟的手,指了指旁边的加油站,示意这里不能抽烟。
  “我们这个镇子破落的很莫,又穷又么风景的,少有人来撒,从来么有什么旅馆,你们是来这里做甚么的?”
  “原来是这样啊!”大铮继续问,“我们是有些事情要进山里去,你可知道卦坑村要怎么走啊?对了,你这里能找个导游吗?是熟悉山路去过那个村子的人就行啊!”
  “俺不知有那个村子莫。”粗壮汉子摇摇头说,“俺们这镇上的事情,都是俺九叔公说了算,不然你们去问问他吧!我愿带你们一起过去。”汉子满脸的善意,语气非常的客气。
  就这样,汉子坐上了陈智的车子,带着大铮和陈智两个人向镇子的中心走去。路上大铮和汉子一直在攀谈着,汉子是个健谈的人,他坐上汽车后并没有山里人的拘谨,他姓郑,因为长得高大魁梧,镇民们都换他做郑大个,山里人结婚早,他现在已经有了两个孩子,这镇上唯一一家加油站就是他家开的,他是老板兼加油员。
  虽然武平县内的经济发展的不错,但这个镇子里面却非常穷,这里没有什么特产,不能靠山吃山,也没什么旅游业,大家都是靠着捕猎种田为生,有的时候会出售一些藤条编制的手工品给外面,其它很少与外界接触了。他刚才所说的那个九叔公也姓郑,是他的亲叔父,也是这里最有德高望重的老人,镇子上大大小小的事情都由他做主裁夺。
  车子开到镇中心就停住了,郑大带着他们向一个胡同走去,陈智注意到,这个叫郑大的汉子脚步非常轻快,走起路来脚上不沾风。
  他们很快就看到了那个叫九叔公的老人,那是个满头白发的白胡子老头,陈智看见他时,他正蹲在路口卖自家腌的咸肉,和刚才郑大说的那个德高望重的镇长不沾边。
  “这位就是俺九叔公。”郑大介绍着,并把陈智等人想找导游的事说给白胡子老头听。
  老头听后站了起来,拍了拍身上的尘土。
  这个老头至少有70多岁了,满脸深深的皱纹,面堂红润,浑身穿着粗布自家作的短衣衫,小腿处绑的紧紧的,身形挺拔,声音铿锵有力。他并没有去看大铮,而是两只眼睛铮亮的上下大量了陈智一遍。
  “两位是远方来的贵客咧!”白胡子老头客气的用军家方言说道,“不知道来我们这个破落镇子上,到底啥子事莫?”
  “没什么大事。”大铮回答,“老爷子,我们要去卦坑村办点事,你能帮忙找个向导吗?”
  “去卦坑村?”老头的眼睛继续敏锐的打量着陈智,眼睛落到陈智的腰间后停了下来,半晌之后,笑着说“哈呀~~贵客要去那破村子作甚么呢?有甚么事故,不如说给老朽,看看能不能帮上两位莫”。
  “没什么,我们只是找一味稀少的药材,只有那个村子的附近有。”陈智笑着回答,继续问,“老人家,你可知这镇上那里能住宿吗?”
  “我们这个破镇哇,哪有甚么住宿客栈的,两位不嫌弃,今晚就住于我家吧!镇上的人没有电话筒子,我等会挨家去问问,有没有人认识那个村,愿意带你们上山的。”白胡子老头客气的说着,然后转过头对郑大说,“大个子,回去告诉恁媳妇儿,今日有贵客迎门,俺们郑家楼里杀只鸡,迎客莫。”
  “好嘞!”郑大高兴的答应着,招呼着陈智和大铮回到了车上继续向前开,车子转了个弯后,就见到了那个所谓的郑家楼。
  这个“楼”可真是够破的,其实是一个很大的院子,里面有十几间破泥土房子,好像是好几户人家共同居住在一起的地方,院子的大门上挂着块破匾,上面歪歪扭扭的刻着郑家楼。
  院子里面养了很多鸡鸭,和狗吠声混在一切,咯咯嘎嘎的乱叫一气,一个十来岁的男孩子在里面追着鸭子到处乱跑。
  郑大把陈智和大铮二人让进了院子里,那个男孩子就一头扑了过来,正撞到陈智身上。
  “爹,我听说今天有外面的人来!是他们吗?”男孩子操着一口十分标准的普通话,对郑大说着。
  “这是我大儿娃儿,叫石蛋蛋,乡下娃莫见过甚么世面,莫见笑,莫见笑。”郑大客气的说着,然后照着男孩子就打了一个脑盖子,骂道,“乱讲话,你甚么时候知道有外人来莫,天天的这样子的讲,快滚回去!”
  “我……”男孩子刚要说话,一个抱孩子的女人从屋子里走出来,喊骂着把石蛋儿叫了回去。
  这女人估计是郑大的媳妇儿,很年轻,长得细皮嫩肉非常清丽,一点都不像山里人,看的大铮眼睛都直了。女人的样子很恬静,客气的对陈智二人点了点头,就进屋里做饭去了。
  很快,炊烟升起,这个郑家楼里的年轻男人们都从地里回来了,女人们也都从屋子里走了出来,女人们都长得相貌不错,在院子里摆上桌子碗筷,偷偷用眼睛瞄看陈智和大铮,但不说话。
  这个院子里的人都姓郑,他们的态度都非常客气,很快九叔公也回来了,他拿了两块大腌肉。郑大的媳妇又杀了两只鸡,忙活了一桌子的山村菜,一群人就在院子里用饭。
  吃饭时,九叔公告诉陈智,他问过镇上的人了,这几年他们都不大上山,而且那个卦坑村真的偏僻的很,基本没有什么人认识,没人能做的了向导。所以劝陈智还是别去了,如果缺什么药材,他们可以帮忙去附近的山上找找看。
  大铮听到九叔公这么说,还一直求劝九叔公再去想想办法,而陈智却一直沉默不语。
  天黑下之后,大家都回到了自己的屋子里睡觉,陈智和大铮被安排在院子边上的一个石屋子里,这屋子非常的简陋,大铮从进来之后就一直在抱怨。
  大铮的公司是鲍家的分支机构,很少有机会见到豹爷。但这次豹爷却亲自打电话给他,让他全力安排好陈智的住行,大铮受宠若惊,想着要好好表现一把,让陈智回去给他说些好话,但现在的情况让大铮很沮丧。
  天很快就黑透了,大铮抱怨着慢慢就睡着了,而陈智的眼睛却一直睁着。
  估计在半夜12点左右的时候,陈智听到了屋外的一阵脚步声,那是一大群人从院子的大门走进来,像郑家楼的后院走去,这些人脚步都很轻,一大群人只发出了脚碰触草地的沙沙声,如果不是陈智这些年被训练的机警了,根本就不会注意到。
第二百九十五章
大武堂
  当这些细微的脚步声,路过陈智的屋子逐渐消失之后,陈智摸起了枕边的长刀,轻声翻下了床,看到旁边的大铮依然睡的很死,陈智没有叫醒他,轻声推门走了出去。
  陈智出门后走了几步,见到前方果然有一大群人在黑暗中飞快的向后院走去,数量竟然有上百之多。
  陈智把刀背在后背上,轻手轻脚的跟在这些人后面,故意保持很远的距离,以防止被前面的人发现,最后,陈智见到这些人都走进了郑家院最深处的一个土楼之中。
  这个土楼非常大,横占近七八百坪米,有两层高,墙壁都是灰土色,看起来非常不起眼。
  这一大群人簇簇拥拥的从正门进入,陈智看到,在土楼的后面有个破旧的木头梯紧贴着窗户,窗户内满是灯光。趁着正门的嘈杂声,陈智转到了土楼的后方,拉住破木头梯子纵身跳了上去,向窗户中看去。
  只见二楼窗户的下面,是一个非常宽阔的议事大厅,一群人正乌乌压压的聚集在里面,嘁嘁喳喳的说着话。这里面清一色的男人,每一个人都衣衫简洁,浑身上下没有拖沓之处。
  而大厅的中间却摆着一圈宽大的太师椅,每把太师椅的上面,都端坐着一个人。这些人大部分都是些年逾半百的老者,但有一个是二十几岁的青年人,九叔公坐在大厅最前方显眼的位置,郑大站在九叔公的身后威武挺拔,神态与气势都与白天不同。
  陈智数了一数,这些坐在太师椅上的人,正好是108个人。九叔公的后面是一座很大的神坛,神坛前方摆满了密密麻麻的牌位。陈智仔细看去,只见那神坛上面供奉的是达摩老祖。一张匾额悬挂在上面,写着三个金色大字,大武堂。
  “这果然是一群习武之人。”陈智心中默默想着,立刻屏住呼吸,向下看去。
  只看大厅中的人动作都非常的敏锐,他们交头接耳,说话的声音很轻,但在九叔公一摆手后,房间内瞬间安静下来。
  “九叔公,您看清楚了吗?那外乡人身上真的带着枪?”太师椅上那个二十几岁的年轻人,恭敬的问前方的九叔公问道。
  “看清了!”九叔公默默的点了点头,用标准的普通话回答道,“我不会看错,那个外乡人的身上,绝对带了不只一把家伙,他的身上杀气腾腾满是戾气,张口就说要去卦坑村,我估计,他是为了卦坑村里的那个外乡人而来的。”
  “嗨!管他来干什么的,把他绑起来拷问就知道了,大家不必动手,这件事就交给我们金家来干。”那个坐在太师椅上的青年人说完这句话后,背后响起了欢呼声。
  “不可。”九叔公轻轻摇摇头,瞥了那个年轻人一眼,那个年轻人立刻不敢说话了。
  “小金子,你刚当家不久,凡事须知不要太急躁,得饶人处且饶人。我们郑家得各位氏族的抬举,多年来管制这个镇子,一直没有出过什么大事。我们需知,人不犯我我不犯人,没事不要招惹是非。不要轻易得罪人。这人来历不明,如果不是为了宝藏而来,那就随他去吧,像卦坑村那个姓王的人一样,只要没有什么动作,我们不闻不问就是了。”
  “姓王的人?他说的是胖威吗?”陈智的心中一动,屏住的鼻息打开了,一口大气吐了出来。
  而就在这个时候,大厅内忽然安静了,所有人都僵在那里不出声,九叔公的脸像挂了浆子一样,慢慢的扭动,像陈智藏身的位置看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1/140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