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意小郎君(校对)第7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0/847

  “原来他就是两次力压徐清扬和张炎生的唐宁,他怎么现在才出来?”
  “是啊,今年的策论并不难,徐清扬和张炎生两人,锣声响起就出来了,他怎么……”
  “莫非,他其实不善策论?”
  “你们说,若是两榜第一,折在了这策论上……”
  “这不太可能吧……”
  ……
  这些议论的声音,唐宁能够听到一些,苏如抓着包袱的手微微用力,钟意有些担忧的看了他一眼,唐夭夭面露愠色,却也无可奈何,恨恨道:“我们走!”
  “咦,这不是双榜第一的钟家姑爷吗,怎么到现在才出来,莫不是被策论难住了……”
  唐宁转过头,循着声音传来的方向望去,看到那位刺史公子背着手向这边走来。
  他身旁跟着几人,看着唐宁,一脸戏谑。
  唐夭夭瞥了瞥嘴,说道:“出来的晚,总比某些人连进都进不去要好吧?”
  董明俊知道她是在嘲笑他在第一场的时候就落榜了,脸色变了变,眯起眼睛说道:“姓唐的,你最好告诉你的那位表姐,以后别让本公子看到她!”
  “看到她又怎么样?”唐夭夭不屑道:“你能认得出来吗?”
  只是想到那个女子,董明俊就觉得某个部位隐隐作痛,心中更是抑制不住的恼怒,咬牙道:“她就是化成灰,本公子也能认出来……”
  唐夭夭撇了撇嘴,“不用化成灰,她换件衣服你就认不出来了……”
  唐宁看着她一眼,说道:“我们走吧。”
  董明俊本来还想张嘴再嘲讽两句,唐宁目光淡淡的瞥了他身体的某个部位一眼。
  这一眼,董明俊只觉得裆下发凉,浑身寒毛直竖,似乎就连那个部位都抽痛了几下,话到喉咙,再也说不出来了……
  直到唐宁等人走远,他身旁才有人轻轻推了推他,诧异道:“董公子,你没事吧?”
  董明俊身上那种不舒服的感觉这才消失,只觉得那家伙刚才那一眼有些熟悉,似乎在什么地方见过,让他想想就觉得下体又开始作痛……
  他有些愤愤的看了某个方向一眼,挥手道:“我们走!”
  ……
  回去的路上,唐夭夭诧异道:“居然就这么走了,姓董的改性子了?”
  唐宁只顾走路,刚才耗费了太多的精力,他有些饿,极其想念家里的那一顿丰盛饭菜。
  钟意和苏如看了看一言不发的他,面露担忧。
  唐夭夭却是没有停下,自顾自地说道:“我听人说啊,姓董的前两天逛青楼的时候,那个,那个……总之,我表姐那天晚上那一脚,踢得真狠……”
  听到她的话,唐宁顿时来了兴趣,看着她,好奇地问道:“他逛青楼的时候怎么了?”
  “就是,就是……”唐夭夭组织着语言,有些为难,目光望向唐宁的时候,眼前忽然一亮,说道:“就和你早上一样!”
  唐宁心道不会吧,他那一脚,居然踢的刺史公子硬不起来了,难怪他那么恨唐夭夭的表姐……
  等等……他早上怎么了!
  什么叫和他早上一样!
  唐宁用杀人的目光望向唐夭夭,今日之仇,来日必报!
  方小胖咬着手指头,扯着唐宁的袖子问道:“青楼是哪座酒楼,我怎么没有去过,那里面有什么好吃的?”
  唐宁捏了捏她的圆脸,说道:“小孩子不要问那么多!”
  “哦……”方新月点了点头,想了想,又抬头问道:“那唐宁哥哥,你早上怎么了?”
  ……
  唐宁早上在院子里进行深蹲跳,他的这具身体还是很文弱的,需要多加锻炼。
  州试已经过去,他也就彻底的不再去想这件事情了。
  考完策论之后,岳父岳母都没有问他考的怎么样,似乎是所有人都选择性的忘记了这件事情。
  纵然前两场他都能够用开挂的方式安然度过,但这最后一场,极具这个时代的特色,他短时间内,还是无法适应。
  灵州贡院。
  阅卷的考官们起了一个大早,用过早膳之后,才不急不缓的向批阅试卷的小阁走去。
  州试已经结束,经过了两场的筛选,考生已经不足一千,平均分到一位考官手中的试卷,不过数十,他们有着充足的时间慢慢批阅。
  梁栋来的很早,他先是将自己手中的试卷翻阅了一遍,没有看到熟悉的字迹,心中有些失望。
  他非常想看看,那个妖孽的策论答得如何,但看来这一次,他的试卷,是分到别的考官那里了。
  失望归失望,他调整调整心情之后,便坐下来开始批阅。
  经过两次筛选,留下的学子,素质显然更高,他翻开第一份的时候,看了一会儿,脸上就露出了满意之色……
  与此同时,此处堂内的另一处,一位考官看着面前的一份试卷,眉头却是皱了起来。
  “毫无章法,狗屁不通,简直是狗屁不通!”他不仅皱起了眉头,脸上甚至露出了愠怒之色:“此人到底是不是读书之人,写的是什么狗屁文章,便是八岁幼童也要胜他一筹,这样的人也能通过前两场,莫不是做了弊!”
  王硕心中十分愠怒,就拿这第一道策论来说,谈治理水患,他既不歌颂圣人的功绩,也不引经据典,简直是乱写一气,文笔幼稚,没有任何章法可言……
  “裁弯取直”是什么东西,“植树造林”和治理水患又有何关系,这一道策论,哪怕是寻常学子,闭着眼睛也能写出来胜过这一篇千倍百倍的文章,他阅卷多年,从未见过这样拙劣的策论。
  本着负责任的态度,他又看向了第二题。
  防治瘟疫,多喝热水?
  他已经不用再看下去了,顺手将这张考卷放在右手边——他放在右手边的,都是劣等不中的试卷。
  他重新取过一张试卷,此考生第一题先歌颂了大禹的功德,引经据典,又肯定了当代治水的举措,提出几点看法,文章写得花团锦簇,当取!
  看完了这一张试卷,他的心情才好了一些,在试卷上画了一个圈之后,将之放在左手边,代表这是他向主考强烈推荐的考卷。
  有几人从门外进来,堂内的考官抬头看了看,纷纷起身,抱拳行礼。
  为首的两人,是本次州试的主考,方王两位大人。
  他们身旁,还有三人,所有的考官已经认识过了。
  这三位并不算是考官,不过,自数年前科举改制之后,但凡策论试卷,除考官外,还会设有三位协考。
  这三位协考,必定是精于某道,他们的意见,对于主考至关重要。
  这三道策论涉及治水,律法,防疫,所请协考,也是各有来头。
  水部郎中,张昊。
  京东路提刑,宋千。
  太医丞,凌一鸿……
第六十九章
策论激辩!
  从门外走进来之后,方鸿对三人拱了拱手,说道:“劳烦三位同僚了。”
  此次州试的考官,大都是从礼部和吏部抽调的,他们或许能分辨的出来考生的文采如何,但要分别出策论的优劣,定出先后,还是要靠这三位协考。
  凌一鸿负责审阅有关疫情控制的第二道,拱了拱手,说道:“分内之事,方大人客气了。”
  京东路提刑宋千与方鸿是多年的至交好友,和他则没有那么客气,微微点头,拿起了一叠考卷。
  方鸿看向水部郎中张昊,说道:“有关治理水患的这道策论,就麻烦张郎中了。”
  张昊面无表情的摆了摆手,说道:“不用了,不过就是些马屁文章,有什么好看的,难道还能真指望他们去治水不成?”
  方鸿有些无奈,水部此次将张昊派过来,他就知道会出一些事情。
  这位张郎中,虽然官职不高,但在兴修水利,治理水患上,却是有真本事的,只不过他平日里为人太过清高自傲,脾气又倔又硬,对于近些年朝廷策论取仕的现状,极为不满。
  张昊认为,近些年来,科举的策论早已失去了策论的本意,太过注重于文章本身,反而忽略了最重要的“策”,仕子们文章写得花团锦簇,但通篇下来,都是些空话套话,最后取的,都是些只懂怎样写文章,不懂如何治国的庸才。
  科考中的这些问题虽然存在,但方鸿却认为,没有张昊说的那么严重,摇头道:“张郎中此言差矣,考生之见识与学识,参差不齐,也未必都像你说的那样……”
  他从桌上拿过来两张试卷,说道:“这两份,都是今年策论的优秀之作,张郎中且看看。”
  张昊虽然不觉得这些考生能想出什么有用的方略,但也知道方鸿不仅是主考,也是吏部侍郎,他的面子,还是要稍微给一些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0/8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