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意小郎君(校对)第53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39/847

  魏间推门走出来,说道:“陛下让润王殿下进去。”
  那小宦官松了口气,退后一步,躬身道:“是。”
  润王走进御书房,陈皇看着他,问道:“圆儿不出去找那几个小姑娘玩,到父皇这里来干什么?”
  赵圆道:“刚才大学士讲的课,圆儿有几个地方没有听懂,想来请教请教父皇。”
  陈皇诧异的看着他,向来喜欢和那些小姑娘钻在一起的小家伙忽然变得好学起来,有些出乎他的意料。
  陈皇走过来,问道:“哪里不懂?”
  赵圆翻开书本,说道:“这里,还有这里……”
  陈皇为他一一解答了之后,看着思索中的赵圆,问道:“圆儿怎么忽然变得好学了?”
  “因为圆儿要变成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赵圆抬起头,说道:“这样就可以为父皇分忧了。”
  陈皇诧异道:“为父皇分忧?”
  赵圆道:“我听大学士说,有很多坏人都在打我们陈国的主意,父皇要治国,还要防着那些坏人,每天起得那么早,睡的那么晚,如果圆儿能像先生一样为父皇分忧就好了。”
  想到唐宁,陈皇就想起江南之事,虽然唐宁从未让他失望过,但结果未出,他的心里还是有些担心。
  再次看向赵圆时,他的脸上又露出欣慰之色,说道:“你的先生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圆儿要好好向先生请教。”
  赵圆连连点头,说道:“圆儿最佩服的人,就是先生和父皇了!”
  他说这句话的时候,满脸的期待,连眼睛里都在闪着光,陈皇看得一怔,笑问道:“佩服我们什么?”
  母妃说过,不能告诉别人他刻苦读书是为了当皇帝娶王家妹妹,白家妹妹,张家姐姐,也不能说他最羡慕的是父皇的后宫有那么多妃子,先生的家里有那么多漂亮的师母……
  赵圆抬起头,认真地说道:“佩服父皇能将国家治理的这么好,佩服先生的才气和学识……”
  陈皇脸上露出笑容,正要开口,忽有一名小宦官急匆匆的跑进来,大声道:“陛下,江南捷报!”
  “捷报?”陈皇怔了怔之后,面色一喜,说道:“快,快宣!”
  片刻后,陈皇看着跪在殿上的一人,说道:“念!”
  那人抬起头,抱拳道:“回陛下,江南有贼子犯上作乱,今已平息。乱党之首,梁国黔王世子被唐大人诛于尚方宝剑之下,其一干党羽也被就地正法,另捉拿完颜部余孽十数人,不日将押解回京……”
  陈国如今局势严峻,江南是破局的关键。
  江南之乱平息,陈国将无后顾之忧,草原和西域,亦是不敢再轻举妄动,西北危局也可解。
  陈皇站起身,忍不住大笑道:“好,好啊!”
第六百一十一章
封赏
  急报的内容虽然很简短,但每一字都重若万斤。
  陈国正值危急存亡之秋,西域和草原同时发难,江南再乱,国内乱局便一发不可收拾。
  今江南平定,不仅不会在背后添乱,还会成为陈国的坚实后盾,即便是草原和西域同时生变,陈国也不会疲于应付。
  这一封江南捷报,便如同定心丸一般,使得陈皇这些日子悬着的心,终于落了下来。
  陆鼎等人刚刚走到御书房门口,便听到殿内传来的一阵阵大笑,众人心中皆惊,自西北和江南出事之后,他们就没有见过陛下有如此开心的时候。
  殿内,陈皇笑完之后,才有一名小宦官走进来,小心翼翼道:“陛下,钱尚书、陆尚书等几位大人在殿外求见。”
  “来的正好。”陈皇脸上笑容更盛,说道:“让他们进来。”
  “参见陛下。”诸人走进御书房,见礼之后,户部尚书钱硕抬头看着陈皇,试探问道:“臣斗胆,敢问陛下,可是前方有什么喜事?”
  陈皇哈哈笑了两声,说道:“唐爱卿的捷报刚刚抵京,江南已定!”
  几位朝中重臣自然知道这件事的意义,闻言怔了怔之后,脸上便同时露出喜色。
  “恭喜陛下!”
  “贺喜陛下!”
  “臣为陛下贺,为我陈国贺!”
  ……
  这是近日以来,京师听到的第一个好消息,也是非常重大的好消息,江南一定,则民心定,陈国的江山定……
  陈皇看着那风尘仆仆的传信之人,说道:“你传信一路辛苦,赏玉带一条,白银千两,官升一级……”
  那使者一路奔行,精神本来已经十分萎靡,闻言立刻振奋起来,跪谢道:“谢陛下恩典!”
  “江南平定,普天同庆,命翰林院拟旨,布告天下!”
  “自今日起,京师取消宵禁三日,京中各衙,亦休沐三日!”
  “命内府准备,明日朕要在宫中大宴群臣,京中七品以上官员,可携带家眷参与……”
  ……
  陈皇心情愉悦之下,接连下了数道圣旨,几位重臣脸上也是喜气洋洋。
  江南一定,他们也终于可以松口气了。
  这几道圣旨,亦是希望百姓能与国同喜,唯一有些惊讶的是,明日的国宴,七品官员便可以携带家眷参与,如此一来,内府的开销,便是一个不小的数字。
  也不知道陛下的内府这次从江南捞到了多少好处,刚刚拨银五百万两,如今又要耗银大开宴会,全然不似陛下以往的风格……
  几人退出大殿之后,陈皇才想到一事,一脸肉疼道:“江南一定,西域和草原也不敢再动兵,朕的五百万两啊,岂不是白拨了……”
  魏间试探地问道:“陛下,翰林的圣旨还没有拟好,要不要派人收回来?”
  “混账!”陈皇瞪了他一眼,说道:“朕是皇帝,君无戏言,说出去的话,怎么能够收回来?”
  魏间低头道:“老奴糊涂……”
  “可那是五百万两啊……”陈皇在殿内踱着步子,喃喃道:“他说在润州也缴了些银子,不知道有没有五百万两……”
  魏间再次想到一事,提醒道:“陛下,唐大人这次为朝廷立下如此大功,似乎不太好赏了……”
  连送信的使者都赏了,整个京师更是与国同庆,陈皇自然不会忘记功劳最大的人。
  可他现在加冠之龄,已经是左骁骑卫中郎将,吏部代侍郎,升无可升,陈国没有二十岁当将军的先例,更没有二十岁的吏部侍郎。
  但作为皇帝,有过该罚,有功当赏,也是必须践行的准则,怎么赏唐宁,对他来说,的确是一个必须思考的问题。
  他揉了揉眉心,有些头疼,喃喃道:“真是便宜了钟家啊……”
  若是他还未婚配,给他一个驸马都尉的位置便可,可惜他家中妻妾便有三人,皇室公主,自然不可能给人当四房。
  想到这里,他才意识到,他还有一件事情需要头疼。
  平阳公主克夫的名头已经传了出去,京中达官显贵,对她的恐惧,还在义阳公主之上。
  家中有子嗣到了适婚之龄的,在听说他想要为平阳公主选婿之后,一夜之间就和别人结下亲事,作为皇帝,他虽然可以直接指婚,但若是真的需要强人所难的指定驸马,他皇帝的面子往哪搁?
  他思忖了片刻之后,脸上浮现出一丝决意,说道:“罢了,汉有霍去病十八岁封候拜将,我陈国怎么就不能出一个二十岁的将军和侍郎?”
  他看向魏间,说道:“拟旨……”
  ……
  压抑了许久的京师,百姓心中积郁的情绪,在今日终于全然释放。
  京师取消宵禁三日,往年可都是在最热闹的上元方会发生,而对于京师百姓来说,在今日这个普通至极的日子,他们比起上元佳节时还要高兴。
  江南叛乱平定,意味着西域和草原也不敢轻举妄动,笼罩在整个陈国之上的乌云散去——今日虽然不是什么热闹的节日,但却是普天同庆的大好日子。
  唐府,刚刚接完圣旨的钟意和苏如还有些回不过神。
  陛下刚才让人从宫里送来了一大堆的赏赐,还有一道圣旨。
  她们二人的诰命品级,每人都升了一级,钟意如今已是三品诰命,苏如的品级也升到了四品,因为就在刚才,她们的夫君已经从左骁卫中郎将变成了左骁卫右将军,吏部代侍郎,也成为了真正的吏部左侍郎。
  唐府,陈玉贤羡慕的看着钟意新的诰命服,目光不由的望向钟明礼。
  三品诰命服,至少也是各部尚书以上的官员正妻才能有的殊荣,钟明礼轻咳一声,目光望向钟意,转移话题道:“小意,你刚才说宁儿来信了,我看看……”
  ……
  远在润州的唐宁,还不知道他已经军政两开花,成为了左骁卫右将军,吏部代侍郎的位置也被扶正……他刚刚脱了外袍,正准备睡觉。
  一个人睡。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39/8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