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意小郎君(校对)第42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26/847

  “算起来,你的年纪也不小了。”唐妤看着她,问道:“你告诉小姑,心里有没有喜欢的年轻才俊?”
  “没有……”唐水皱起眉头,说道:“小姑你就这么盼望我嫁出去吗?”
  “当初抱着你的时候,你还连话都不会说,转眼就长这么大了……”唐妤只是拢了拢她的头发,又看了看一旁的苏媚,说道:“女子总是要嫁人的,你和媚儿都不能再等了……”
  苏媚比唐宁大三岁,比唐水大两岁,连唐夭夭都算是老姑娘了,她们两个比唐夭夭大三四岁的,更是百分百的剩女。
  只不过,苏媚嫁不出去是因为她不想嫁,她只要一句话,京师想娶她的男人能从东城门排到西城门还能再排回来。
  唐水是嫁不出去,她在京中的凶名,比起陆雅有过之而无不及,现在陆雅被萧珏收了,京中魔女只剩她一个,谁敢娶她,除非是活腻了……
  唐水敏锐的捕捉到唐宁上扬的嘴角,看着他问道:“你什么意思?”
  她的表情让唐宁察觉到了危险,起身道:“你们聊,我先出去了。”
  他走到前院的时候,苏媚从后方跟过来,说道:“恭喜你了,唐将军。”
  严格来说,中郎将其实还不能称为将军,但大家平日里互相吹嘘惯了,一般都会将前面两个字省略掉,叫唐将军可要比唐中郎将好听多了。
  唐宁看着她,问道:“就一句恭喜吗?”
  苏媚瞥了瞥他,说道:“要不你来我房里,我为你吹奏一曲?”
  唐宁想了想,摇头道:“也不是没有听过你弹奏,要不你跳支舞吧,还没有看过你跳舞呢。”
  “想得美。”苏媚丢给他一记白眼,说道:“我只为我的夫君跳,你是我的夫君吗?”
  唐宁不死心道:“干弟弟也不行吗?”
  苏媚看着他问道:“干弟弟能当夫君吗?”
  “如果你愿意的话……”唐宁看着她,见苏媚似笑非笑的望着他,笑道:“吹奏一曲也是可以的。”
  不能看苏媚跳舞,听她吹箫也是一种享受,尤其是一个人的时候,能够享受到一种从内心深处涌出的宁静。
  萧声空灵悠远,一曲过后,苏媚放下手中的洞萧,看着他,说道:“你和两年前不一样了。”
  同样的萧声,唐宁在两年前听到的时候,被引动了心底的回忆,不自觉的泪流满面,现在再听起来,感受到的却是另一种心境。
  苏媚走过来,在床边坐下,说道:“两年前的你,心中充满了孤独和悲伤,现在的你和当时不一样了。”
  唐宁看着她,说道:“你也不一样了。”
  苏媚问道:“哪里不一样?”
  唐宁仔细的打量了她一番,说道:“气色比两年前更好了,也比两年前更漂亮了……”
  苏媚正值女子一生中最美的年华,刚刚褪去了花季少女的青涩,颇具风韵而又没有太过,可能是因为这两年睡眠有所改善的原因,她整个人看起来,更胜往昔。
  苏媚瞥了瞥他,语气中带着满意,说道:“你倒是比两年前更加油嘴滑舌了……”
  唐宁不由的想起两年前初见时两人针锋相对的场面,轻咳一声道:“那个时候不是年轻吗……”
  “不说这个了。”他摆了摆手,看着她说道:“向你打听个人,你这里应该有他的资料。”
  “什么人?”
  “礼部侍郎,刘风。”
  ……
  “阿嚏!”
  唐家,正在堂中议事的刘风打了一个喷嚏,忍不住揉了揉鼻子。
  唐琦看了看他,说道:“这两天天寒,刘大人注意身体。”
  刘风裹了裹身上的衣服,说道:“谢唐大人关心,回府我便再多加一件衣服。”
  唐淮抿了口茶,说道:“吏部右侍郎之位空缺,论资历,能与你争的,只有工部侍郎李岩,李岩此人,政绩平平,在朝中也无甚背景,陛下选他的可能性不大,只要你自己这边不出什么纰漏,这吏部右侍郎的位置,非你莫属。”
  刘风立刻拱手道:“下官一定不负尚书大人之托。”
  六部中,最重要的便是户部和吏部,自上次户部侍郎韩明出事之后,唐家在户部便少了一员最重要的大将,至今没有恢复元气。
  若是此次能够在吏部占据一席之地,无论是对唐家,还是对端王,都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
  ……
  十六卫大比结束已有两日,唐人斋门口,仍然有许多人习惯性的每日买上一份报纸。
  这是因为,在十六卫大比期间,报纸上不仅会记载赛程和技术分析,还有刊登一些有意思的新闻。
  这其中,有些是时政要闻,诸如草原局势稳定了一年,逐渐有了破冰的迹象,完颜部又吞并了几个部族,有持续壮大的趋势,而在遥远的西域,小宛国也在近些年内强势崛起,已经引起了几个西域大国的重视,朝中也有不少官员提出了“西域威胁论”,还留在京中的小宛国使者亲自出面辟谣,表示将坚定不移的落实和陈国和平相处的方针不动摇……
  有些是奇闻轶事,比如城东某骗子自称自己是陛下亲自抽中的锦鲤王某某,因为奖金被官府扣下,需要十两银子打点才能领取,承诺借一两还十两,在连骗八人之后,被捕快当场抓获,平安县衙在此郑重提示,临近年末,骗子猖獗,请京都百姓提高防范意识,避免上当受骗……
  还有些是京中官员或是权贵的花边新闻,例如某某侯娶了一位西域小妾,某某官员被家中大妇闯进青楼,从青楼红牌的床上拎下来……
  这些新闻满足了京师百姓的猎奇和八卦之心,又因为物美价廉,颇受百姓欢迎。
  皇宫之中,陈皇已经习惯姓的在早朝结束之后,批阅奏章之前,看一份唐人斋的报纸。
  “十六卫大比之后,唐人斋特派记者卓XX当街采访了几位京师百姓,热心百姓表示,此次十六卫大比,有利于宣扬禁军威严,促进大陈和西域小国的关系,在当今陛下英明神武的领导之下,陈国必将会进一步走向强大……”
  陈皇嘴角不自觉的浮现出一丝笑意,片刻后,放下报纸,看向魏间,说道:“唐人斋的报纸,让京中各大官衙也都订上一份……”
第四百七十二章
别有用心
  威严,霸气,英明神武,高大伟岸……在穿越之前,唐宁对于皇帝的印象是这样的。
  穿越之后,陈皇彻底推翻了他对于封建帝王的认知。
  贪财,吝啬,老奸巨猾,看似重情,但必要的时候却会冷血无情,帝王无情也就罢了,都说天家无亲情,父子兄弟互相砍来砍去的再也正常不过,可身为皇帝,吝啬到让他每天给京中的各大官衙送一份报纸,绝口不提酬劳的事情,就有些抠门的过分了。
  他的行为连巧取豪夺都算不上,根本就是赤裸裸的掠夺。
  唐宁要比陈皇大方多了,在心里谴责了一会儿,就不计较那几文钱的事情了。
  这段时间太忙了,如今好不容易闲下来,年节又快到了,他打算先放下工作,抽时间好好陪陪小如小意。
  本来说好了今天和她们出去逛逛,刚刚走出家门,岳父岳母忽然来访,又只好折返回来。
  苏如钟意在房内陪着陈玉贤说话,钟明礼走到唐宁面前,从袖中取出一物,递给唐宁,说道:“唐人斋刊印的报纸,是你授意的吗?”
  唐宁点了点头,在娱乐极具匮乏的年代,消息的传递是十分缓慢的,一是靠嘴,二是靠官府的告示,后世新媒体爆发之后,报纸已经几乎被摒弃,但在这里,还是十分超前的东西。
  钟明礼看着他,说道:“这几日的报纸我也看了,其他的没什么,但这上面对国事和朝廷命官的议论,还是尽量不要再写,以免朝廷怪罪。”
  唐宁深知,虽然报纸在这个时代还是一个新兴产物,但到底与舆论息息相关,写的太过,朝廷必然不会坐视不管。
  所以他对每日刊发的内容审查极其严格,力求做到政治正确,不触及红线,如何把握尺度,这其中也有很大的学问。
  要不然,朝廷一个妄议国事,议论朝廷命官的帽子扣下来,才刚刚发展起来的京师日报,就要被灭杀在萌芽里了。
  唐宁看着钟明礼,说道:“岳父大人不用担心,陛下已经下了口谕,让唐人斋每日都要送一份报纸给各大官衙,这其中的尺度,我会好好把握的。”
  “你心中有数就好。”连陛下都认同了,钟明礼闻言也放下了心,说道:“你忙吧,我去找老唐下两局棋……”
  ……
  唐人斋。
  清早,早点小摊的摊主刚刚支好摊子,便走到唐人斋门口,扔过来一枚铜钱,说道:“伙计,来份报纸。”
  唐人斋的报纸价格低廉,一枚铜钱就能买到,一枚铜钱,只能买半个肉包子,小半壶茶水,用来买一份报纸,看看时事,了解了解那些贵人的私生活,也有许多人愿意。
  那伙计收了钱,递过去一份报纸,小摊摊主随手递给摊上的一个食客,说道:“我不识字,帮我念念,这碗面不收你钱。”
  小摊上的寒酸儒生接过报纸,也乐于做这笔交易,一边吃饭,一边看报纸。
  看完了之后,他才开口道:“报纸上说,年节将至,今年自腊月二十八起,京师取消宵禁……呵,今年比往年提前了几天,年节应是会热闹一些。”
  “那年前也能多卖几碗面了,夜市的生意可好得很……”小贩嘀咕了一句,又问道:“还有呢?”
  “还有朝中几位大人的逸事,这上面说,工部侍郎李大人以前在水部,奉旨救灾的时候,总是冲在最前面,有两次都被大水冲走,险些丧命……据说润州的百姓为了表示对李大人的感激,在堤坝上竖了李大人的雕像。”
  那小贩道:“李大人可真是百官的楷模,如果朝中都是李大人这样的官员,百姓们就有好日子过了……上面还写什么了?”
  “礼部侍郎刘风的儿子,前些天和人打架,被抓进了县衙,平安县衙提醒京中权贵,临近年节,要约束好自家子弟……”
  卖早点的小贩摇了摇头,说道:“一个李大人,一个刘大人,你说这都是官,这官和官的差距,怎么就这么大呢?”
  寒酸儒生将报纸收起来,问道:“这份报纸能送给我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26/8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