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宫凤华(校对)第91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16/971

  谢明曦在移清殿里待了片刻,便离开了。
  陆阁老等人苦逼地跪至正午,天子才令魏公公前来宣口谕,令众臣进移清殿。
  陆阁老等人齐齐松了口气,各自颤巍巍地起身,迈步进了殿内。
  天子神色也冷静多了,显然气头已过,声音也恢复了往日的冷静温和:“朕已令人前去金銮殿,今日的大朝会散了也罢。”
  “诸位爱卿皆是朕的肱骨之臣,朕修改律法之事,你们有何看法,不妨和朕都说一说吧!朕也心平气和地听上一听。”
第1077章
天威(一)
  前来请罪的九人里,五位阁老是文臣之首。尹大将军和楚将军则为武将之首。汾阳郡王和安王可以视为宗亲藩王的代表人物。
  此时,九人像齐齐得了失言症一般,俱都闭口不语。
  盛鸿神色尚算平稳,目光却深沉锐利,一一扫过众臣的脸孔,声音里透出冷意:“怎么了?之前在朝会上不是一个个都挺能说的吗?现在朕静下心来听你们说,你们为何又不吭声了?”
  目光一扫,先落在安王的身上:“安王,你先说。朕修改律法之事,令天下女子可立女户。到底有何不妥之处?”
  安王一脸无辜:“皇兄可别误会啊!臣弟从头至尾都没吭声。皇兄做任何决定,臣弟都双手赞成,绝不会反对。”
  众臣:“……”
  这个见风使舵的小滑头!
  盛鸿对安王的回应倒是颇为满意,紧接着又问汾阳郡王:“汾阳郡王,你意下如何?”
  汾阳郡王是盛鸿一手提携任用起来的,堪称天子心腹。哪怕之前震惊难当,经过这半日“请罪”,也已回过劲来。
  汾阳郡王拱手应道:“身为天子,本就有权修改律法。皇上此举,并无不妥之处。”
  “臣以为,朝中众臣反对激烈,皆因骤闻此时,一时反应不及罢了。待仔细想一想,便能体会到皇上此举背后的良苦用心了。”
  众臣:“……”
  又一个马屁精!
  盛鸿神色不变,又问尹大将军:“尹大将军,你只一个独生爱女。日后总有西去的一日,到时候,你是想将所有家业都留给你的爱女,还是留给你的侄儿?”
  这话问得刁钻又犀利!
  尹大将军出了名的性情耿直,想也不想地应道:“这还用说,当然是都留给我的女儿,还有我的外孙了。”
  侄儿再亲,也远不及自己的女儿!
  盛鸿神色稍缓,声音也缓和了许多:“尹大将军所言甚是。”
  众臣又是一阵沉默。心里各自腹诽,皇上果然是有备而来啊!
  盛鸿看向楚将军。
  楚将军颇为圆滑,没等天子发问,主动张口说道:“皇上,臣为武将,只知效忠天子。律法之事,臣不懂,也不妄言。”
  盛鸿连着问了四个人,在气势上已稳占了上风。此时目光再次掠过神色复杂的众臣,缓缓说道:“朕不能否认,这道圣旨里,确实有朕的私心。”
  “朕唯有阿萝一个爱女,自然对女子更多几分怜惜。至少,在朕所能及的范围内,能令女子们的日子好过一些。”
  “你们心中所虑所想,朕也清楚。男尊女卑,夫为妻纲,这是司空见惯之事。朕并无打压任何人之意,只是希望天底下的女子,亦能有自立自强的资格罢了。”
  “朕料到你们不会赞成,所以没和内阁商议,就下了圣旨。这在诸位阁老眼中看来,便是未将内阁放在眼底,如此激烈的反对,也有和朕一别苗头的意味,想给朕点颜色看看是吧!”
  说到最后两句,依旧不疾不徐,声音却冰冷之极。
  矛头直指内阁。
  几位阁老心里俱是一凛,不得不躬身请罪:“请皇上息怒!老臣对皇上忠心耿耿,从无不敬之意。”
  “老臣绝无轻蔑天子之意,更不敢和皇上别苗头。请皇上明鉴!”
  ……
  盛鸿冷笑一声,什么也没说。任由几位阁老躬身告罪。不到盏茶功夫,阁老们就有些撑不住了。
  尤其是方阁老和李阁老。
  今日大朝会上,方阁老是第一个出言反对的,李阁老的言辞最激烈尖锐。现在,他们两人感受到的天威也最直接。额上早已渗出了冷汗。
  陆阁老身为首辅,压力也最大。
  这半日来,陆阁老将此事仔仔细细地想了一回,已隐约猜到了天子的真正用意。陆阁老心中的震惊骇然,简直无法言喻。
  就在众人快撑不住的时候,天子终于张了口:“朕这道旨意,确实有些含糊不妥之处。现在,朕就将此事交于内阁,几位阁老仔细商榷思虑,如何完善律法,总得有个具体的章程。十日之后,朕要将这道圣旨昭告天下!”
  陆阁老终于忍不住张口:“修改律法,不是等闲小事。十日的时间,未免太过仓促。请皇上容老臣们多些时日……”
  话还没说完,盛鸿便淡淡道:“也好,那朕就给你们一个月的时间。”
  陆阁老还待再说什么,盛鸿声音里已透出冷意:“怎么?莫非一个月的时间还不够?连这点小事也做不好,朕要内阁还有何用?”
  众阁老:“……”
  众阁老只得再次请罪。一个个说着“老臣无用”“皇上息怒”之类。
  “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可朕登基这么多年,连一个阁臣都未换过。五位阁老皆是历经三朝的老臣了。”盛鸿沉声道:“这在历朝历代,亦是罕有之事。”
  “君臣相得,是朕的福气,亦是你们的福分。”
  “朕对你们器重信任,希望你们也别辜负了朕的厚望。”
  “朕只给你们一个月的时间,将修改律法之事完善完备。此事出半点差错,朕为你们是问!”
  ……
  几位阁老出移清殿的时候,各自的神色就别提了。
  都是在官场修炼数十年的老狐狸了。今日被天子恩威并施,收拾得颜面无光,实在是丢人。
  汾阳郡王和安王唯天子马首是瞻,再者天子的火气都冲着内阁去了,他们两人没吃什么挂落,心情还算轻松。以宗人府还有要事为借口,麻溜地走人。
  尹大将军如今诸事不管,处于半致仕状态。也很快走了。
  李阁老冲方阁老使了个眼色。方阁老张口对楚将军说道:“楚将军不妨一起去内阁,小坐片刻,议一议今日之事。”
  楚将军立刻婉言拒绝:“御林军一堆琐事,我实在抽不开身。再者,这是文官们的事,我身为武将,委实不便掺和。”
  说完,拱拱手离去。
  谁也不傻。
  天子摆明是铁了心要修改律法。这个烫手山芋已经扔到了内阁,谁碰谁是傻瓜!
第1078章
天威(二)
  汾阳郡王等人都走了,五位阁老却不得出宫,一起去了内阁议事。
  内阁就设在移清殿旁的宫殿里。大齐疆土辽阔,每日国事繁多,各地送来的奏折和京城百官的奏折,都要先经内阁。
  阁老们要一一浏览奏折,在奏折上留下自己的看法意见。从中择重要一些的,呈至圣前。这也是为了减轻天子的负担。
  不然,堆积如山的奏折,天子便是十二个时辰不吃不睡,也批阅不完。
  今日是新年的第一次大朝会,按着往年惯例,新年年初朝事相对而言轻松一些。只是,今日闹了这么一出,内阁也注定无法消停了。
  魏公公捧来了圣旨。
  五位阁老将圣旨上的内容誊录下来,然后开始商榷议事。
  内阁和天子之间的关系,素来微妙。若君王软弱些或昏庸些,内阁架空天子的皇权,也不是什么难事。
  若帝王强势精明,便能弹压住内阁。
  盛鸿初登基的几年,对内阁颇为倚重,对几位阁老也十分客气。不过,随着时间的流逝,天子对朝堂百官的掌控力日渐增强,将大齐的大半兵力都纳于掌控中,几位阁老在对着天子时,也唯有俯首称臣了。
  就拿今日的事情来说,天子一怒,内阁不敢不接圣旨。既是接了圣旨,就得在一个月之内将此事商议办妥。
  不然,这阁老之位算是做到头了……
  阁老们心里不痛快,各自憋着一股闷气,商议了一会儿,就没人想吭声了。
  沉默了片刻,方阁老发了句牢骚:“皇上样样都好,就是太过惧内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16/97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