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宫凤华(校对)第847部分在线阅读
一个身着朱色罗裙的女童正低头抚琴,琴声淙淙,流畅悦耳。
这个女童,约莫十岁左右。正是介于女童和少女之间半大不小的年纪,如枝头上新露的花苞,尚未绽放,已隐约初露风姿。
容貌也渐渐长开,美丽精致中带着勃勃英气,一双黑白分明的眼眸熠熠闪光。宛如一颗稀世明珠,散发着不容任何人忽视的光芒。
坐在一旁聆听的女子,约有二十余岁。容颜清丽秀美,唇畔盈盈含笑。
这个十岁的小小少女,正是阿萝。
坐在一旁聆听的,自然是谢明曦了。
谢明曦的身侧,还有一个四岁左右的女童。这个女童容貌秀气水灵,眼眸黑亮清澈,和谢明曦颇有几分肖似,正是谢元亭的爱女谢子衿。
阿萝十指纤长,抚琴时如百花穿蝶,令人看了眼花缭乱惊叹不已。
小子衿一脸惊叹钦佩,不时小声轻叹:“阿萝表姐真厉害!”
谢明曦伸手抚了抚子衿柔软的发丝,微笑不语。
一曲结束后,阿萝颇有几分自得地站起身来:“母后,这一曲平沙落雁如何?”
谢明曦淡淡一笑:“尚可。”
阿萝挑眉抗议:“就只有尚可而已吗?”今晚有小子衿在一旁,她格外凝神贯注,发挥超常,明明弹奏得极好。母后真是吝啬夸赞。
阿萝心里的些微不服气,都挂在了脸上。
谢明曦瞥了阿萝一眼:“你过来,和子衿坐在一处。我弹一曲给你听。”
阿萝:“……”
话音刚落,门口便响起了熟悉的爽朗笑声:“我来得正巧。看来,今晚我能一饱耳福了。”
阿萝眼睛一亮,喜滋滋地转头喊道:“师祖母。”
是顾山长来了!
谢明曦也含笑看了过去。
时光在顾山长的身上,似彻底凝固。顾山长并未显老,依旧是昔日模样。只发间多了几缕银丝而已。
顾山长住在宫中几年,从不敷粉着妆,穿戴十分简洁素净。一眼看去,格外潇洒从容。
顾山长走了过来,阿萝一把攥住顾山长的胳膊,摇晃着撒娇:“师祖母,我今晚练琴练得格外好,母后吝于夸赞,只说尚可。”
顾山长最喜阿萝这副娇嗔卖乖的模样,眨眨眼笑道:“这可太不应该的。师父待会儿就好好数落你母后。”
然后转头催促:“明曦还愣着做什么?去抚一首平沙落雁,师父好久没听你抚琴了。”
谢明曦笑着应了,走到琴前坐下,双手轻按琴弦。手指缓缓而动,平缓柔和悦耳的琴音从指尖倾泻而出。
指法不见如何繁复,琴音却越来越轻快悦耳,令人如徜徉在暖融融的春日里。
高下立见。
阿萝先还笑眯眯的,很快就笑不出来了,气闷地扁扁嘴,低头扭手指。
小子衿悄摸摸地看了阿萝表姐一眼,小声安慰:“阿萝表姐别灰心。其实,阿萝表姐弹的已经很好听很好听了。”
只是,姑母抚琴更好而已。
顾山长也低声笑道:“是啊!阿萝在同龄人中,已是十分优秀出色了。”
霁哥儿两年前进了松竹书院书院,宫中读书的一众孩童里,论资质论勤奋,阿萝都是佼佼者。
阿萝心情稍稍好了些,勇敢地追根问底:“师祖母,当年母后十岁考入莲池书院。我比之母后当年如何?”
顾山长想了想,颇为委婉地说道:“你再勤奋苦练两年,应该相差无几了。”
阿萝:“……”
更委屈了怎么办!
顾山长见阿萝垂头丧气,不由得笑了起来:“你非要和你母后较劲做什么。像你母后这般天才,我一生中也未见过第二个。”
阿萝惆怅地叹了口气。
……
琴音未落,门口又多了一道身影。
二十余岁的青年男子,褪去了少年时男女莫辩的绮丽,俊美英挺,气度夺人。
这个青年男子,正是大齐天子盛鸿。
这两年多来,不管政务如何繁忙,盛鸿每日晚上都要抽出一个时辰的时间,陪阿萝一同习武。
可以说是大齐慈父的典范了。
盛鸿站在门口,远远地注视着低头抚琴的谢明曦。
谢明曦似心有灵犀一般,抬头看了过来。两人的目光在空中交汇,对视而笑。
夫妻间的感情并未因岁月消磨,如陈酒一般愈发醇厚。
有些低落的阿萝见到亲爹,心情总算好了几分,欢喜地起身来相迎:“父皇,你今日怎么回来得这么迟?”
盛鸿看着爱女,心里溢满了“吾家有女将长成”的骄傲喜悦:“今日和几位阁老商议要事,所以回来得迟了些。”
阿萝下意识地追问一句:“什么要事?”
这两年多来,她已经习惯了亲爹天没黑就回来。今日迟了近一个时辰,由不得阿萝不心生好奇。
盛鸿避重就轻地笑道:“以后你就知道了。”
谢明曦心中有数,也不说破,顺着盛鸿的话音说道:“阿萝,你先去练武房。我和你父皇一会儿就去。”
阿萝应了下来。
小子衿好奇得很,跑到阿萝表姐身边,轻轻扯了扯阿萝的衣袖:“阿萝表姐,我也可以去看你习武吗?”
阿萝笑吟吟地捏了捏小子衿嫩乎乎的小脸蛋:“当然可以。”
顾山长也欣然起身,陪着阿萝和小子衿去了练武房。
“你还没用晚膳吧!”谢明曦轻声问道:“我让人传些晚膳来。”
盛鸿略一点头:“简单些便可。”
御膳房里备着现成的饭菜,一直以温水放着。一声令下,很快,宫女们便呈上了晚膳。四冷六热共十道菜肴。
盛鸿忙了一日,饥肠辘辘,运筷如飞。
谢明曦看得又心疼又好笑,为盛鸿添了两次饭。
待盛鸿填饱了肚子,夫妻两人一并起身去练武房。一边低声轻语:“你和阁老们商议削藩的事了?”
“嗯。”
“几位阁老反应如何?”
“和意料中差不多。”盛鸿眸光微闪,声音格外低沉:“阁老们并不十分赞成,以祖宗惯例不可轻易打破这个理由,来劝诫我这个固执己见的天子。”
第989章
时光(四)
在沉稳持重的阁老们看来,天子还是太过年轻了。年轻人最易犯的错误就是自以为锐意进取,实则冲动冒进。
就如当年的建安帝,若不是急着冲藩王们下手,何止于落到惨死皇陵的地步?狗急了尚且会跳墙,更何况是拥兵自重的藩王们!
大齐自建朝以来,已有百余年。历经数朝帝王,分封各地的藩王着实不少。
藩王对自己的藩地有治理之权,明面上可以有五千藩兵。其实,哪一个藩王私下里不养些暗卫私兵?且诸藩王远离京城,为了结交朝中重臣,私下里和朝中重臣们有“来往”的不在少数。
这几年,建文帝建安帝李太皇太后俞太后接连去世,藩王们赴京奔丧了四回。朝中重臣们私下不知收了多少礼。
在大齐官场,这是心照不宣的秘密。
收了藩王们的重礼,自然要替藩王们说话求情。
只是,这一层窗户纸,无人捅破罢了。
也因此,盛鸿稍一流露削藩之意,阁老们几乎人人张口反对。反驳的理由冠冕堂皇:“高祖建朝时,便定下了分封藩王的规矩。惯例不可轻易打破啊!”
“大齐建朝以来,藩王们镇守藩地,无诏不得归京。这些年来,藩王们安分守己,替皇上镇守一方,并无过错。皇上想撤藩,岂不令藩王们心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