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宫凤华(校对)第72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28/971

  谢明曦依旧一脸关切,手中的劲却半分未松:“俞大人故去,母后心中哀恸难当,儿媳和皇上都能体谅。只是,母后也勿因俞家之事伤了皇上的心。”
  “皇上对母后素来敬重亲近,从未有过嫡母庶子的隔阂。母后今日这么说,将皇上的一腔孝心至于何地?”
  “莫非在母后心中,俞家人的分量更胜过母子之情?”
  俞太后:“……”
  年轻的帝后一条心,她这个太后非但拿捏不住庶子,反而被儿媳挤兑得说不出话来。
  俞太后被狠狠反将一军!心中恼怒,不必细细描述。
  盛鸿已接过了谢明曦的话茬:“母后仁厚,最是心疼我这个儿子。俞家之事,岂能胜过我们母子情深?明曦,你不可乱言,伤了母后的心。”
  谢明曦装模作样地认了错:“皇上说的是,是我一时心急失言了。”
  盛鸿立刻又道:“母后宽厚大度,自不会和你计较。”
  看着一唱一和的少年夫妻,不知为何,俞太后的心里竟涌起隐隐的嫉恨。
  当年她嫁给建文帝之时,亦是恩爱无比。可建文帝颇为孝顺,李太皇太后故意刁难,总是她一个人隐忍或苦苦支撑。
  建文帝从未挺身而出,将她护在身后。
  谢明曦何德何能,凭什么能拥有天子的专情和全心的呵护?
  她曾苦苦奢求的,凭什么谢明曦唾手可得?
  寝室里骤然沉默。
  俞太后不知在想什么,面色愈发阴沉难看。
  萧语晗清了清嗓子,张口打圆场:“皇上不宜出宫,皇后要为皇祖母伺疾。儿媳冒昧,主动请缨,代母后去俞家一趟如何?”
  没等俞太后吭声,盛鸿已拱手道:“有劳皇嫂了。”
  不管如何,他和谢明曦绝不会在俞家露面,也绝不给众人一丝一毫生出误解的机会。
  ……
第840章
谋算
  丧父之痛,夹杂着谋算失利之怒。
  城府颇深喜怒不行于色的俞太后,此时神色狰狞双目泛红,直直地盯着盛鸿和谢明曦。
  萧语晗骇然心惊,一颗心几乎提到了嗓子眼。
  帝后两人对俞太后的异样视若未见,各自殷切地说道:“母后悲恸过度,最易伤身。现在儿臣就让赵院使前来为母后请脉。”
  “宫中一刻离不得母后。恳请母后保重凤体。”
  好一双孝顺的儿子儿媳!
  俞太后怒到极处,却未发作,反而长长叹了一声,闭上双目,有气无力地说道:“哀家要一个人静静,你们都走吧!”
  萧语晗要代俞太后去俞家,率先告退。
  谢明曦和盛鸿却未离开椒房殿,亲自在俞太后的寝室外守至天明。
  帝后的孝心孝行,传出宫外,俨然成为大齐典范,被人引为一时美谈。俞太后知晓后,冷笑连连。
  这对夫妻,俱是阴险狡猾无耻之辈,最擅装模作样。从不放过任何一个刷声望的机会。
  ……
  俞家是大齐顶尖名门,俞大人是俞太后的亲爹,是大齐的承恩公,是翰林院掌院。
  任何一个身份,都非同小可。
  俞大人这一死,令人震惊扼腕叹息。登门吊唁的宾客如云。整个京城的官员及家眷几乎全部都登了俞家的门。
  帝后并未亲至,只打发身边人代为前来。萧语晗代俞太后登门,也给俞家做足了颜面。
  七日后,俞大人被安葬进俞家的祖坟。
  宫中的俞太后,因悲恸过度,一病不起。
  谢皇后每日除了去慈宁宫伺疾,还要去椒房殿伺疾。奔忙辛苦操心劳力,人人都看在眼底。
  最难得的是,谢皇后并未在此时谋夺掌宫之权。甚至主动对俞太后提议:“母后养病,不宜耗神,不如暂将宫务交给皇嫂。”
  萧语晗听得一怔,飞快地扫了谢明曦一眼。
  可惜,左看右看,谢明曦都是一脸的诚恳,看不出半点违心。
  大好的机会,为何谢明曦轻轻放过?反而提出让她暂掌宫务?
  谢明曦似是窥出了萧语晗的些许不安,冲萧语晗笑了一笑:“皇嫂对宫务熟悉,行事周全仔细。宫务交给皇嫂,母后放心,我心里也踏实。”
  顿了顿,又笑道:“换做普通人家,婆婆生病了,也该由长嫂掌家。皇嫂不必有诸多顾虑。”
  俞太后抬了抬眼皮,扫过谢明曦诚恳的脸庞:“皇后贤名在外,行事果然有章法。”
  如此行事,便是俞太后也挑不出半点不是来。
  如果谢明曦急着插手宫务,俞太后便可以暗中命人传出流言,操控舆论,指责谢明曦不孝。
  这一顶不孝的大帽子压下来,便能将谢明曦之前苦心经营出的优势全部瓦解。
  可惜,谢明曦太精明太奸诈了。轻飘飘地,就绕过这个坑。
  谢明曦的目光和俞太后的目光在空中微微一触,然而,各自扯了扯唇角。
  站在一旁的萧语晗只觉头皮发麻。
  外人只知宫中波涛暗涌,从未平息。唯有身在其中,才知其中的心惊凶险。此时,她倒是庆幸不已。
  前几年她为皇后的时候,一直被俞太后压制得动弹不得,宛如傀儡。也正因如此,俞太后并未打起全部的精神“料理”她。
  如果俞太后用出现在对付谢明曦的手段来对付她……萧语晗暗暗打了个寒颤,不愿再深想。
  “萧氏,”俞太后的声音里透着病中之人的虚弱:“哀家整日躺在床榻上,太过冷清。你去将芙姐儿带过来,陪哀家说说话解解闷。”
  真心疼爱孙女,生病之时就该离孩子远一点。免得过了病气给孩子。
  俞太后使出这一招,自然又是为了拿捏萧语晗。
  萧语晗心中不愿,却不能不应:“是,儿媳这就打发人将芙姐儿带来。”
  ……
  芙姐儿一来,俞太后神色舒缓了不少,脸上也有了笑意,张口就夸芙姐儿伺疾有功。萧语晗忍气吞声地谢恩,处理宫务时,依旧延用俞太后的人手和旧日惯例。
  谢明曦看在眼里,只做不知。
  现在还没到时候,还得耐心等!
  与此同时,朝中又掀起了另一轮奏请天子为母族封赏的风潮。这一回,是刘御史上的奏折。
  刘御史是两榜进士,也是俞大人的门生。
  在朝上提起已故的座师,刘御史满面悲戚声音哽咽:“……俞大人为国朝尽忠一生。如今俞大人故去,恳请皇上封赏俞家。并令俞家后辈承袭承恩公的爵位。如此,既告慰俞大人在天之灵,又能宽慰病中的太后娘娘。”
  “或许,经此之后,太后娘娘的凤体也会大有好转。”
  刘御史话音一落,顾大人也张口附议:“刘御史所言,极有道理。恳请皇上看在太后娘娘的颜面上,令俞家后人承袭爵位。”
  很快,又有数名官员站了出来。
  以彼之矛,攻彼之盾。
  天子不是时时标榜自己是孝子吗?
  现在,为了太后娘娘的病症,天子还是再“孝顺”一回吧!
  坐在龙椅上的盛鸿,目光淡淡瞥了口口声声让他“孝顺”的官员们一眼。
  这些官员,皆亲近俞家,也可以说是俞太后的人。在朝中,不时便要蹦跶一回,既碍眼又添堵。
  盛鸿登基未满半年,朝中诸如陆阁老赵阁老陈侍郎等人,都对他这个新帝持观望态度。哪怕态度友善,短期之内也不会对他掏心掏肺。
  这等时候,他深切的怀念起自己的同窗挚友。
  如果赵奇陈湛在此,或是陆迟站在朝堂上,定然会张口将刘御史等人噎回去。根本不必他这个天子亲自张口!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28/97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