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宫凤华(校对)第59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91/971

  梅妃含糊其辞地应道:“我习惯了宫中生活,只怕禁不住跋山涉水之苦,也无法适应蜀地的生活。”
  梅妃那点心思,如何能逃得过谢明曦的利眼?
  谢明曦略一思忖,便猜出了梅妃的心思:“母妃是不是担心,母后不肯放行。到时候,殿下会因此事触怒母后,影响就藩之事?”
  梅妃:“……”
  这个儿媳,也太敏锐犀利了!
  自己一个字都没说,她是怎么猜出来的?
  谢明曦淡淡的声音在梅妃耳畔响起:“梅妃不必思虑这些。殿下早有此打算,也一定会带母妃离开京城。”
  “殿下从无问鼎皇位之野心,也无争权夺利之意。只想带母妃去就藩,母后又岂会为难?”
  “倒是母妃一意留在宫中,才会令殿下忧虑挂记。到时候我们远在蜀地,还得时时惦记母妃在宫中情形如何。”
  梅妃哪有不想去蜀地的道理。
  正如谢明曦所言,她是担心俞皇后会故意刁难盛鸿而已。
  “真得不会给鸿儿惹来麻烦吗?”梅妃的眉眼间渐渐多了之前没有的光芒:“我真地能随你们去蜀地就藩?”
  谢明曦微微一笑:“世间无难事。”
  只看你想不想去做而已。
  看着从容不迫的谢明曦,梅妃既觉振奋欣喜,又有些担忧。
  儿媳这般厉害,儿子能不能降得住啊……
  梅妃隐而不露的忧心,一不小心流露出了一点点。谢明曦心中暗暗好笑,面上却未露半分,继续说道:“我今日和母妃说起此事,是让母妃心中有数。一切自有殿下和我奔走,母妃只管安心待在寒香宫,等消息便是。”
  “快则三五个月,慢不过一年。我们定会离开京城!”
  梅妃心中涌过阵阵热流,深深呼出一口气:“好!我听你的。”
  ……
  一炷香后,梅妃离开福临宫,回了寒香宫。
  寒香宫早已成了名副其实的冷宫。
  伺候的宫女没剩几个,倒是琴瑟一直留在梅妃身边。湘蕙送梅妃回寒香宫,昔日主仆三人重新聚首,少不得挥泪哭了一场。
  相比起精神奕奕秀丽端庄的湘蕙,琴瑟这几年苦熬,着实苍老憔悴了不少。
  梅妃红着眼睛道:“琴瑟跟着我,着实吃了不少苦头。”
  琴瑟用袖子擦了眼泪,轻声道:“娘娘说这些,真是折煞奴婢了。说句大逆不道之言,在奴婢心中,娘娘便如嫡亲的亲人一般。能陪伴在娘娘身边,奴婢半分不觉辛苦。”
  湘蕙听在耳中,也觉心酸:“娘娘别自责了。殿下已大婚,有了七皇子妃,也有了小郡主。待日后,殿下带着娘娘去就藩。娘娘便熬完了苦日子,该享清福了。”
  梅妃哽咽着点点头,然后将头扭到一旁。
  梅妃动辄爱落泪,琴瑟和湘蕙早已习惯了,细心安抚一番。待梅妃停了哭泣,湘蕙才低声笑道:“今日娘娘见了七皇子妃,感觉如何?”
  想到儿媳谢明曦,梅妃娘娘心情愈发复杂微妙,半晌才挤出一句:“在七皇子府里,是不是鸿儿都听她的?”
  湘蕙:“……”
  琴瑟:“……”
第668章
谋算
  这是身为亲娘最朴素最深切的担忧。
  湘蕙越想越觉好笑,面上倒是绷得住,轻声应道:“娘娘不必忧心。七皇子妃精明厉害,对殿下却是极好的。夫妻恩爱和睦,一直对外。至于对内,还未闹过什么口角呢!”
  要是真得闹口角,很显然七皇子殿下是率先低头的那一个。
  最后这一句大实话,还是别告诉梅妃了。
  果然,梅妃听了这话,眉眼顿时舒展开来,面上也有了笑意:“鸿儿当年便心悦谢氏。娶进门来,自该好好对她。”
  湘蕙笑吟吟地应道:“可不是么?殿下和七皇子妃好得很,娘娘只管放宽心。”
  梅妃嗯了一声,又压低声音叮嘱:“你是鸿儿的人,一颗心可得向着你们殿下。别被谢氏收拢了。”
  湘蕙:“……”
  湘蕙忍住笑,正色应了下来。
  安抚梅妃后,湘蕙才告辞离开。
  琴瑟送湘蕙至寒香宫外,两人站在树下低声窃语。
  “湘蕙,殿下真得要带娘娘出宫就藩吗?”
  “那是当然。到时候,你也能一并随着出宫。以后我们姐妹也能日日相处说话了。”
  “我也盼着有这一日。整日在宫中待着,日子着实难熬。这一生若能出宫,我死而无憾了。”
  “好好的,说什么生死。以后好日子一大把呢!甜得你做梦都会笑出来。”
  琴瑟忍俊不禁,弯起嘴角:“我现在便甜得笑出声了。”
  两人对视一笑,又低声说起了七皇子妃。
  “七皇子妃真如你说的那么好吗?”琴瑟好奇地询问。
  湘蕙肯定地点点头:“比我说得更好。以后,你便知道了。”
  梅妃是世上最宽厚的主子,可惜,性情也太软弱了。身为奴婢,不得不陪着提心吊胆,跟着熬苦日子。
  而谢明曦,或许不算最宽厚,却有心计有城府手腕凌厉。还是跟着这样的主子,心里更踏实啊!
  ……
  第一日第二日第三日……直至第六日,三皇子才打发人送信进宫。
  “启禀皇后娘娘,先帝已经安然下葬。”
  “太子殿下已率领众人回京。”
  “殿下吩咐小的快马回京送信。如今,殿下一行人已到了半途,不出一日,便该抵达宫中了。”
  去时需抬着棺木,沿途要耗费三四日功夫。安葬后,回程便快得多了。
  想到安葬在皇陵里的建文帝,俞皇后目中闪过一丝哀恸,心中如被针刺一般。
  人已死,再去想后悔与否,已无益处。
  俞皇后定定神,淡淡吩咐道:“本宫知道了。你先退下吧!”
  前来送信的太子亲卫,恭敬地领命退了出去。
  坐在一旁的昌平公主,低声道:“太子一回京,便应登基了。母后……”真得打算让三皇子轻而易举地登基吗?
  所有未竟的话语,俱在昌平公主意味深长的目光中毕露无疑。
  俞皇后瞥了昌平公主一眼,昌平公主不再出言。
  随后,俞皇后起身去了内室。
  昌平公主一并入内。
  待屏退所有宫女,俞皇后才沉声道:“适才有宫女在侧,有些话焉能随意出口。”
  哪怕椒房殿是俞皇后的天下,也不能全然保证说出口的话半个字都不会透露出去。三皇子到底是正经的储君,日后是大齐天子。想收买一两个宫女,算什么难事?
  昌平公主被训斥一句,颇有些愧然:“母后教训的是。是女儿这些时日太过轻忽了。”
  “得意无妨,却不可忘形。”
  俞皇后神色淡淡,说出口的话语,却如刀锋般冰冷:“太子再平庸无能,也是太子。你再聪慧能干,也只是长公主。这龙椅,只能由他来坐。你想要皇权,不能明着伸手,只能站在他身后。”
  她们母女所需要的,是一个会说会动又听话的傀儡,是一只被拔除了尖牙利爪被驯服得温顺听话的老虎。
  这些时日,俞皇后不遗余力地打击三皇子,便是要让三皇子明白,这座皇宫真正的主人是谁。
  三皇子肯低头,龙椅便是他的。
  三皇子认不清形势,或是妄图对付她们母女,她会让他尝到什么是追悔莫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91/97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