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宫凤华(校对)第34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49/971

  “……以前瞧着最是怯懦软弱,万万没想到,她有胆子做出欺君之举!”
  “是啊,我骤闻七皇子男扮女装六年之事,也格外震惊。”李贤妃下意识地压低了声音,目中闪出若有所思的光芒:“你说,当年六公主溺水身亡,真的是被人所害?”
  这个幕后凶手真是狠辣大胆,竟敢对着皇子下杀手。
  若不是六公主恰巧和七皇子换了衣服,七皇子焉能逃过此劫?
  静妃眸光一闪,意味深长地应道:“如果不是如此,梅妃何必惊惶至此,让七皇子扮了六年女装?”
  现在七皇子恢复了身份,当年谋害皇子之事已被重提。这数日里,在宫中待了六年以上的宫女内侍,不知有多少人被重新问了话。
  只可惜,时隔久远,寻不到半丝有力的证据,当年涉及此事的宫女内侍,也基本都被处死。也可见幕后主谋行事之缜密。
  重查旧事,谈何容易?
  凶手到底是何人?
  李贤妃和静妃彼此试探了一回,便不再多说,很快将话题扯开。
  ……
  寒香宫。
  天气渐热,寒香宫里却无春暖花开的暖意,宫门紧锁,无人出入。
  原本伺候的十数个宫女,都已不见了踪影,只剩下一个琴瑟。其余的几个宫女,都是生脸孔。每日盯着梅妃的一举一动,随时向帝后回禀。
  众人皆以为,温软怯懦的梅妃定会大病一场,便如六年前一般,一蹶不振。
  没想到,梅妃出人意料的撑了下来。
  她原以为自己必死无疑,因七皇子救驾有功,侥幸捡回了这条性命。七皇子伤重却无性命之忧,亲事已定,只待伤好便能回宫。
  对梅妃来说,这已是最好的结局。
  她得撑着活下去,等着儿子长大成人娶妻生子赐王就藩。哪怕永远被幽禁在寒香宫,她亦心满意足了。
  被幽禁之后,梅妃几乎与世隔绝。
  当琴瑟悄然拿了一封七皇子命人送回宫的信来,梅妃如获至宝,激动得双手颤抖不已。
第383章
后宫(三)
  时隔半个多月,盛鸿终于有了消息。
  梅妃红着眼眶拆了信,迫不及待地看了起来。
  信上字迹清隽,秀逸不凡。显然是由谢明曦代笔。
  “母妃,见信如唔。”
  “我在山间养伤半月有余,伤势颇有好转。再过数日,便能下山去行宫养伤。八月之前一定回宫。”
  “明曦陪在我身边,顾山长也特意留下教导我课业。母妃勿为我忧心,也勿要伤心感怀。安心等待我回宫……”
  梅妃边看边落泪,两张信纸看完,已满面泪痕。
  琴瑟深知主子性情脾气,并未出言安慰,递上干净的丝帕。
  梅妃接了帕子,擦拭眼角泪痕。半晌,情绪才稍稍平息:“琴瑟,能有今时今日,已是我的运气。我只盼着鸿儿伤势早些痊愈,早些回宫。”
  琴瑟柔声应道:“七皇子殿下定会平安无事。有谢三小姐贴身照料,娘娘尽可以放心。”
  梅妃听到此言,略略舒展眉头。
  是啊!谢明曦聪慧无双,细心敏锐。有她在,自己确实没什么可忧心的。
  ……
  天色渐暗。
  寝室的门被敲响。
  琴瑟上前开了门。门外站着的,是送饭的宫女。
  琴瑟忙笑着接了食盒,右手塞了一个轻巧的荷包过去。
  宫女收了荷包,紧绷着的脸和气了几分:“饭菜还是温的,请娘娘趁热吃了,奴婢待会儿来收拾食盒。”
  琴瑟道了谢,关上门,打开食盒,端出饭菜。
  梅妃被幽禁,和往日的养病又自不同,衣食用度顿时缩减了一大半。
  换在往日,至少六菜一汤。此时送来的,却只有几个馒头,两道蔬菜,外加一大碗米粥而已。连个荤腥都没有。
  好在琴瑟时常打点,送饭的宫女领的都是温热的饭菜,尚能入口。
  梅妃接到了儿子的来信,今晚胃口颇佳,吃了一个馒头一碗热粥。剩余的,便由琴瑟吃了。
  主仆两个本就亲近,如今梅妃被打入冷宫,身边只剩下琴瑟,颇有些相依为命的意味。
  琴瑟一边伺候梅妃梳洗更衣,一边轻声安抚:“娘娘,或许过些时日,皇上消了气,就会放娘娘出寝宫了。”
  梅妃自嘲地一笑,铜镜中的美丽脸孔也露出了一丝悲凉自嘲:“若没有鸿儿搏命救驾,我们母子现在怕是已经悄然‘病逝’,不在人世了。如何还敢奢求更多?”
  建文帝看似多情,实则最是薄情。
  有俞皇后,还有一个年轻鲜嫩的莲香在侧,怕是端妃也会就此失宠被扔至脑后,更何况是犯下欺君之罪的自己?
  当年她最得宠的时候,建文帝爱屋及乌,赐了她身畔的宫女名字。琴瑟的名字,因此而来。
  琴瑟,象征着琴瑟和鸣,何等甜蜜美好。
  帝王的宠幸,又是何等的飘忽易逝!
  梅妃咽下心头的悲凉,淡淡笑道:“我倦了,歇下吧!”
  ……
  半个月后,七皇子伤势颇有好转,下山到了行宫。
  消息传进宫中,建文帝龙心大悦,补品药材源源不断地送往行宫。李太后俞皇后也各自命人送了补品去行宫。
  建文帝病了一场,养病月余,龙体已痊愈。只是,建文帝依旧住在椒房殿,并无搬回移清殿之意。
  李太后要探望儿子,不得不亲自来椒房殿。
  当着俞皇后的面,李太后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地挑刺:“皇上乃当今天子,当以国事为重,整日流连后宫,委实不成体统。皇后素来贤明,也该好生劝慰皇上才对。”
  流连后宫也就罢了,可气的是只在椒房殿“流连”。其余嫔妃的寝宫,建文帝压根未去过。
  长此下去,后宫岂不是尽入俞皇后之手?
  俞皇后也不辩驳,只恭敬地应了一声是。
  李太后便如一拳击中了棉花,心里万般不快。
  正要继续呵斥,建文帝已张口道:“朕痊愈后,便开始上朝,每日处理朝事批阅奏折,并未耽搁政务国事。母后缘何因此等小事,便怪罪皇后?莫非有人在母后面前出言挑唆?”
  “这等小人,朕绝不会饶过!”
  李太后:“……”
  婆媳争斗多年,孝顺的建文帝素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般明明白白地偏袒俞皇后,还是第一回。
  李太后好险没被气出个好歹来,狠狠瞪了俞皇后一眼:“哀家长了眼睛会看。何须别人禀报。”
  俞皇后依旧未出声。
  又是建文帝代为张口:“朕和皇后是多年夫妻,住在一起理所应该。母后难道不愿看朕和皇后琴瑟和鸣?”
  李太后又被噎得说不出话来。
  ……
  李太后今日卯足了劲来找茬,绝不肯轻易罢手。目光一扫,落在了莲香身上。
  这一看,李太后心火嗖嗖直往上涌。
  当年,俞皇后嫁给建文帝时,便是这般模样。
  时隔多年,俞皇后不知从哪儿找了这么一个肖似自己的美人,调教得言行举止都一般无二。以建文帝的多情念旧,被勾得神魂颠倒,也不稀奇。
  李太后按捺着火气,故作亲切地笑道:“这个就是莲香吧!果然生得貌美如花。皇上既是喜欢,便给她封个婕妤之位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49/97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