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回巢第74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48/1100

第926章
家事(三)
  丹阳公主的泪水浇灭了萧启的怒火……或者说是迁怒。
  是啊,这一切和无辜的丹阳公主又有什么关系?她只是好意来看他,为何要承受他的迁怒责怪?
  萧启神色晦暗不明,半晌才道:“你别哭了。刚才是我语气不好态度恶劣,我向你道歉。”
  丹阳公主从记事起,几乎没见过兄长的好脸色。萧启一放下身段,她顿时受宠若惊,忙擦了眼泪:“二哥不用向我道歉。是我不好,我不该多嘴多问。”
  堂堂皇家公主,毫无骄纵任性的脾气,甚至比起普通闺秀也多有不如。性情怯懦的像只小猫一般……
  也只有这样,才能平安地活到现在。
  想到性情张扬早夭而亡的益阳郡主,萧启一阵心酸,眼眶也红了。
  他没有提及被谁打伤的事,也未说起心里的怨怼憎恶不甘,却问道:“丹阳,你还记得我们的母妃吗?”
  丹阳公主一怔,先是摇摇头,过了片刻,又点点头。
  于侧妃去世的时候,她还只有四岁。一个四岁的孩童,哪里能记得许多事?这些年来,再无人提及于侧妃,她也装作完全忘了生母。
  萧启眼眶更红了,声音低沉沙哑:“母妃死了,后来益阳也死了。我们兄妹两个如今也只苟且偷生罢了。无权无势,任人摆布,毫无还手之力。”
  “丹阳,你以后别来看我了。好好在宫里待着,日后招一个好驸马,安生过日子吧!”
  丹阳公主听得心惊肉跳,一把抓住萧启的手:“二哥,你这么说是何意?莫非你不认我这个妹妹了么?还是……还是你打算做什么大逆不道的事?!”
  丹阳公主神情紧绷,声音颤抖不已:“二哥,你万万不可这样!现在皇兄坐了龙椅,皇嫂执掌后宫。凭你一人之力,如何斗得过他们。你若动了别的心思,必是死路一条。”
  “蝼蚁尚且偷生,好死总不如赖活着。你不能想不开……”
  萧启抽出手,沉声道:“我没有自寻死路的打算。你不必多虑。”
  丹阳公主所有的话语戛然而止,怔怔地看着萧启。眼睫毛上犹挂着泪珠,像一朵带着露珠的花苞,惹人怜惜。
  萧启目光闪了一闪,不知想到了什么,却什么也未说。
  ……
  “娘娘,丹阳公主已经回宫了。”玲珑轻声禀报。
  琳琅负责顾莞宁的衣食起居之事。玲珑贴身保护顾莞宁安危,还负责盯着各宫动静,随时禀报。
  顾莞宁随意地点了点头。
  玲珑略一犹豫,低声道:“丹阳公主平日和安平王几乎没有来往,此次出宫探望,耗时颇久。不如奴婢再派些人手,盯着丹阳公主的动静。”
  顾莞宁却道:“不必了。”
  “丹阳在宫中住着,整日在李侧太妃的眼皮底下。李侧太妃自会牢牢地看紧她。”
  李侧太妃一直都是聪明人。哪怕是为了自己的女儿衡阳公主,也会盯紧丹阳公主。
  玲珑这才不吭声了,不过,私下还是传令下去,丹阳公主若有异动,立刻前来回禀。
  ……
  一连数日,宫中风平浪静。
  丹阳公主也无任何异动。只是,每日都会去一回御花园罢了。不知有意还是无意,每次都会在那株银杏树下驻足片刻。
  当玲珑将此事禀报给顾莞宁的时候,顾莞宁笑容一敛,声音沉了下来:“你是说,丹阳时常去银杏树下?”
  玲珑应了声是。
  顾莞宁未再多言,眉头却皱了一皱。
  好的不灵坏的灵。当日担心的事,竟成真了……
  想想也是难免。丹阳平日从不见外人,几乎从未见过同龄的少年郎。偶遇活泼俊朗的顾谨礼,心思浮动也不稀奇。
  玲珑和琳琅俱都心思灵巧,很快猜出了几分。
  琳琅试探着说道:“娘娘是否要召三夫人进宫说话?”
  她口中的三夫人,正是方氏。
  顾莞宁淡淡说道:“这等小事,无需兴师动众。免得被有心人察觉出端倪,传出什么不好听的话来。你替我回府一趟,给祖母带个话便可。”
  丹阳公主是天子胞妹,又住在宫中。传出什么流言,有损皇室颜面。
  琳琅立刻应了下来。
  ……
  次日,琳琅出宫,回了定北侯府。
  琳琅的身份今非昔比,如今是顾皇后身边最器重的亲信女官,无人敢轻慢。
  崔珺瑶含笑相迎,口称琳琅姑娘。
  琳琅连道不敢:“世子夫人还像往日一样,叫奴婢一声琳琅就是了。”
  崔珺瑶笑道:“你如今出宫走动,代表着皇后娘娘的体面。我这般待你,又将娘娘置于何处?你就别和我客套了。快些进去,祖母正等着你呢!”
  琳琅抿唇笑着,和崔珺瑶一起进了正和堂。
  太夫人面色红润,精神颇佳,见了琳琅,一脸笑意:“娘娘今日让你回来,可是有什么要事?”
  琳琅笑着应道:“娘娘不便时时出宫,心中一直惦记着太夫人。今日让奴婢代为回府,探望太夫人。还命奴婢带了些补品回来。”
  说是一些,等身后的宫女捧着一摞摞的锦盒进来,简直令人目不暇接。
  太夫人像在大冬天里喝了一杯滚热的蜜茶一般,心里又甜又暖,笑着问道:“娘娘可让你带了什么话回来?”
  琳琅笑而不语。
  太夫人扫了崔珺瑶一眼,淡淡说道:“崔氏,这里不用你伺候,你先退下吧!”
  崔珺瑶笑容一顿,旋即恢复如常,温婉地应道:“是,孙媳这就先行一步。若有什么事,祖母让人传个话,孙媳立刻便来。”
  弯腰行了一礼,不疾不徐地退了出去。
  待出了正和堂之后,崔珺瑶脸上的笑容才淡了下来。
  她已执掌内宅数年,太夫人一直对她极好。这几个月来,太夫人对她的不满却日益明显。琳琅特意回府,分明有要事。太夫人甚至不允许她旁听……
  和煦的春风拂面,不知为何,却令她无端地生出茫然萧瑟之感。
  丫鬟琼华低声提醒:“世子夫人,该回院子了。”
  崔珺瑶回过神来,嗯了一声。
第927章
家事(四)
  琳琅在定北侯府逗留了半个时辰便回了宫。
  太夫人当日便叫了方氏来说话:“谨礼进宫当差也有些日子了,不知适应得如何?”
  方氏笑着应道:“谨礼大多在宫中当值,几日才回府一回。每次儿媳问他,他总是信心满满,说表现极好。儿媳也不知该不该信他的话。”
  太夫人哑然失笑:“谨礼这性子,当真是随了他爹,和老三年轻的时候一模一样。”
  少年郎嘛,意气风发,性子张扬一些也是难免。
  方氏也颇以儿子为傲,眉宇间尽是笑意:“我也盼着他在禁军里当差,好好磨一磨性子。”
  太夫人意味深长地说道:“谨礼已经不小了,他的亲事,你也该上心了。”
  听话听音,方氏平日不喜多言,心思却颇为细密,闻言顿时察觉出几分异样来。试探着问道:“这可是皇后娘娘的意思?莫非娘娘心中已经有了合意的人选?”
  定北侯府是后族,也是顾莞宁最大的依仗。顾莞宁若想拉拢哪一个家族,进而想联姻。顾谨礼显然是唯一也最合适的人选。
  太夫人看出方氏的心思,扯了扯唇角说道:“你放心,宁姐儿最大的依仗是皇上,她无需也不会用谨礼的亲事拉拢哪一家。”
  方氏被说穿了心思,有些忐忑羞臊,忙起身赔礼:“儿媳胡思乱想,让婆婆见笑了。”
  太夫人淡淡说道:“一家人说话,本来就该如此。想什么便说什么,不用遮遮掩掩的。你既是生了疑心,我也不瞒你了。”
  “谨礼进宫觐见的时候,偶遇丹阳公主。丹阳公主似对谨礼有意。”
  什么?
  方氏笑不出来了,面色霍然一变:“此事可是真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48/110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