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裳第47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74/579


沈宜芳心里却是一喜,四妹果然伶俐,这么应对,简直让人挑不出任何毛病啊
赵明珠似笑非笑的瞄了沈宜晴一眼,若有所指的暗示道:“四妹妹,堂嫂最最放心的不下的,自然是元灏堂兄和两个孩子。怎的到了闭眼之前,非拉着你说了最后一句话?该不会是有什么心思吧”哼,真当人都是傻子么?萧婉君的举动代表着什么谁能看不出来?
沈宜晴故作惋惜的叹道:“只可惜表嫂还没说清楚就这么走了真是遗憾之极”
赵明珠满肚子冷嘲热讽的话就这么闷在了肚子里,一个字都说不出来了。悻悻的扭过了头去,不再说话。
沈宜芳咳嗽一声,打破了尴尬凝滞的气氛:“时候不早了,我和四妹就先告退了。”说着,扯着沈宜晴便站了起来。赵元朗也跟着起身,一起走了。
刘氏看着他们三个走出了屋子,不自觉的冷哼了一声。
赵明珠低声嘟哝着:“沈宜晴刚才根本就是睁眼说瞎话,表嫂临走之前,一定和她说了什么。”
刘氏淡淡的应道:“好了,不管说了什么,只要沈宜晴不肯承认,就是什么都没有。我们也别多事了,等着瞧热闹就是了。”
赵明珠幸灾乐祸的笑着点了点头。沈宜晴啊沈宜晴,齐箫待你如此,你该不会真的要“节外生枝”辜负了齐箫的一片心意吧
沈宜芳本想拉着沈宜晴说几句悄悄话,碍着赵元朗也在不好说什么。眼睁睁的看着沈宜晴回了屋子休息。心里悄然叹了口气。
赵元朗似看出她在为什么烦忧似的,忽的来了一句:“芳儿,你放心,四妹是个聪明人,不会做傻事的。”虽然说的含蓄,可从话音来看,分明是若有所指。
沈宜芳哑然了片刻,不自觉的看向赵元朗。
赵元朗索性又说的直白了一些:“堂兄相貌堂堂,又是镇远王府的世子,年纪轻轻却位高权重,确实令姑娘家心动。不过,到底曾娶过妻生过子。再嫁给他,只能做继室。哪里比得上嫁到齐家做正室。再说了,齐箫和四妹感情这么好,四妹怎么可能舍了齐箫而就堂兄?”
这番话入情入理,沈宜芳不由得连连点头。
只是,沈宜晴这两天的表现实在太过反常,全然没有了往日的冷静自持和理智。沈宜芳自认为了解沈宜晴,可到了此刻,还真是无法猜透她的心思呢
沈宜芳正胡思乱想着,忽的又听到赵元朗意味深长的来了句:“不过……”
“不过什么?”沈宜芳疑惑的接口问道。
赵元朗笑了笑:“堂兄似乎对四妹也颇有好感。”
沈宜芳一愣,眼光晃过赵元灏那张冷凝英挺的面孔,自然而然的出言反驳:“不可能。四妹才十四岁,平日里很少出来走动,和表哥见面极少。表哥怎么可能对她有好感?”
自从那次在镇远王府和萧婉君一起落水之后,沈宜晴整整三年未踏足镇远王府一步,不但和萧婉君从无来往,也没有见过赵元灏。这一切,沈宜芳可是知道的清清楚楚。
赵元朗轻笑一声,并不多辩驳,只说道:“我比你了解男人。”
一个男人对一个少女是否在意,只看眼神就知道了。只要有沈宜晴在的场合,赵元灏的眼神便不自觉的看了过去,看似平静的眼底却隐隐的涌动着波涛。这不是喜欢又是什么?
沈宜芳彻底愣住了,仔细的回想了片刻,这才发现赵元朗说的不无道理。
只要四妹一出现,表哥赵元灏就频频的注目。偶尔有交谈的机会,表哥更是从不放过。对一个成年男子来说,若不是对一个少女有了好感,又怎么可能如此的在意?
这一切,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沈宜芳蹙着眉头,深深的疑惑不解,打定主意,明天一定要好好“拷问”沈宜晴一番。
破茧成蝶
第四百一十五章
齐氏怒斥
只可惜,沈宜芳却是没有机会再盘问沈宜晴了。
到了第二天早上,沈宜晴便来辞行,打算回沈府。
当着刘氏等人的面,沈宜芳只得将满心的疑问都咽回了肚子里。依依不舍的拉着沈宜晴的手,叮嘱道:“四妹,你此次回去,安心的为自己备些嫁妆,别再为琐事操心了。”
沈宜芳的暗示,沈宜晴自是一听即懂,挤出一丝笑容应道:“二姐,你好好的休养身子,别总是为我忧心。”却是避重就轻,根本没有真正答应了沈宜芳。
沈宜芳眉头一蹙,正待说什么,就见沈宜晴收敛了笑容,端正的给刘氏行礼道别,然后领着丫鬟婆子们上了马车。自始至终,沈宜芳再也没有了和沈宜晴单独说话的机会。
沈宜芳心里又急又气,姐妹相处多年,她如何能看不出沈宜晴的闪躲?分明是故意不给她说话的机会嘛
马车走出老远,沈宜芳兀自沉着脸站在原地生着闷气。
赵元朗一直陪在旁边,柔声劝道:“好了,四妹已经回去了,有岳丈岳母在,不会容她胡来的。你就别跟着操这份心了。”
沈宜芳轻哼一声:“这个没良心的丫头,我以后再也不管她的闲事了。”俏脸依旧绷的紧紧的。
赵元朗看她这副赌气的可爱模样,忍不住笑了起来:“好好好,不管不管,随她怎么折腾好了。”
孰料,沈宜芳立刻瞪了过来:“你当然说的轻巧,到底不是你的亲妹妹,你站在一旁看热闹就是了。”她抱怨四妹可以,可容不得别人说四妹的一句不是。
赵元朗颇为无辜的摸摸鼻子,女人啊,果然都擅长无理取闹迁怒于人。他不过是顺着她的话音往下说罢了,怎么又怪到他头上来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74/57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