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色满园第4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6/521


锦绣把手套戴好,又拿起了扫帚:“其实,方嬷嬷并不像我们想象中的那样坏。她虽然凶一些,可是心地还是不错的。”很多细微的小事都能看的出来,方婆子是那种外冷内热的人。可能世故了些,可能势利了些,但是同时又是个体恤小丫鬟的人。
锦莲嘟哝道:“我还是很怕她。”尤其是当方婆子冷着一张脸的时候,真是吓人的不得了。
锦绣呵呵的笑了起来。
到了晚上,锦绣托了锦莲替自己打上半盆热水,自己在那儿赶制手套。总算在熄灯前完工了。
锦绣忙将手套揣进怀里,然后笑眯眯的去了隔壁的屋子。
锦茹几人都在,锦绣也顾不得锦兰会不会生气,拿出手套就递了过去。
见到了小巧的手套,锦茹的眼都亮了起来,一把拿了过去往手上套去。
锦兰果然嚷了出来:“锦绣,你也太偏心了吧,先替锦茹做手套,为什么都没我的?”
锦绣笑着解释:“你别生气,锦茹扫地的地方最冷,所以才先做了手套给她。放心,你的那一副最多两天就好。我怎么可能把你忘了嘛!”
锦茹这两天总是嘀咕着冷,锦兰当然也是知道的,一听这话也就不出声了。
锦鹭和锦书羡慕的不得了,央求着锦茹将手套借给她们俩戴戴看。
锦茹生性慷慨,二话不说就将手套从手上拿了下来。锦鹭和锦书分别戴了一只,比划来比划去喜欢的不得了。
锦书嘴动了动,到底和锦绣交情不深,没好意思张口。
锦鹭年纪小,可没想到这么多,张口就说:“锦绣,你有空也替我做一副手套好不好?小马哥儿的担子上卖的手套可没你做的这个好看。”
确实,虽然只是普通的蓝布手套,也能看的出锦绣在上面花了多少的心思。没时间在上面绣上图案了,却在针线脚上下了不少功夫。又是迎合着手的大小做的,显得分外的合适。让人一看就欢喜。
锦绣笑着应了:“等我替锦兰的手套做好了,再替你做上一副。”手套用布不多,那一大块棉布做上八九副绰绰有余,顶多再花上些时间和精力,却又拉拢了一个人心多结交了一个好朋友,划算的很。
锦书欲言又止。
锦绣主动的说道:“锦书,你要不要?”
锦书大喜过望,连连点头:“要,当然要。”
锦绣微笑的脸庞分外的动人:“那我就替你也再做上一副。不过,得等几天了。”
锦书哪里会介意再等上几天,笑眯眯的连声说不介意,和锦鹭两人分别拉着锦绣的手亲热的不得了。
锦绣再次“收服”两个小伙伴。
这几个月来,锦绣靠着一点点的敦厚温柔结交了一堆要好的小丫鬟,在小丫鬟们中渐渐有了好人缘。就连挑剔的方婆子见了锦绣也是暗暗点头赞许。
这正是锦绣想要的结果,既然无钱无势无背景无靠山,那就只得靠自己靠朋友。朋友从哪里来?还不都是慢慢的结交来的?
上至管事,下到丫鬟,她要来个一网打尽……呃,换个形容词好了,来个左右逢源!
锦绣笑了,眼睛弯成了月牙儿。
这个时候,冷不防的想起了曾经狠狠得罪过的如梦来……
去去去,这个愉快的时候想这种人多没意思。再说了,如梦天天伺候夫人忙的很,也不知道究竟要做一等丫鬟还是要去做大少爷的通房,总之,都是前程似锦,哪里有闲情来理会她这个小丫鬟。暂且把这颗心放下来吧!
接下来的几天,锦绣又忙着替锦鹭和锦书分别做了副手套。正所谓熟能生巧,这些日子天天做针线活,锦绣的手艺大有长进。速度比原来至少快了一倍,锦鹭和锦书拿到手套时在原地跳了几圈,把锦绣搂的都快透不过气来了。
“好锦绣,以后你就是我最最好的朋友了。”锦鹭天真的话让周围的丫鬟们一齐笑了出来。
锦茹有了手套之后,扫地的时候虽然还是冷,到底比原来强了不少。身上冷些,但是手却暖和了多少。各人还是都在热切期盼着早些放棉衣。
方婆子又去制衣房跑了两趟,脸色一趟比一趟难看。
等这一次去的时候,崔婆子又推三阻四的说棉衣份量多尚未做好时,方婆子终于按捺不住了,脸立刻冷了下来:“这个月我已经来来了第五趟了,各个院子里的丫鬟管事们都领了棉衣,惟独我手下的小丫鬟们都还没有领到。今日我倒要讨个说法,是不是今年冬天小丫鬟们就穿着单衣整天的在外面做事。”
崔婆子先还没把方婆子的话放在心上,待一见到方婆子拔腿就走嚷着要去找夫人告状的时候才开始慌了。
“好妹子,有话好好说,怎的这么大的火气?”崔婆子扬着笑脸,伸手拉住了方婆子的手,亲热的不行。
方婆子隐忍的怒火都冒了出来,猛的将手抽了出来,冷笑着说道:“我三天两日的来,每次都说再等上几天。也不知道到底要等到个什么时候。明天就是发月钱的日子,小丫鬟们不少都会回家。这样冷的天,都穿着单衣回去,让他们的家人看见了会怎么说?若是落个陆府苛待下人的名声,也不知道你能不能担待的起。”
崔婆子的脸一下子白了,沈氏最注重名声,犯了别的错误还有商榷的余地,可若是坏了沈氏的贤德治家的名声……
想到沈氏整治下人的手段,崔婆子立刻不寒而栗起来。
----------------
每天都是两更,小情还是挺勤快的吧!感谢亲们订阅!
扫地丫鬟
第八十二章
强硬
第八十二章
强硬
崔婆子忽的想起了前两年府里曾发生的一件事情来。
那年外地大旱,一大批难民涌入了扬州府。做为知府夫人的沈氏毫不犹豫的做出了设粥棚施粥赈济灾民的决定。这一举措立刻被其他富户纷纷效尤,粥棚从一个变成了十个再变成了几十个,确实避免了不少的流民因饥饿而亡,又避免了难民闹事引起百姓不安。
沈氏派了身边最亲信的婆子去负责这件事情,那婆子平日里最得沈氏宠爱,又被派去做了这样出风头的事情,被周围的婆子们捧的高高在上不免生出骄纵之心。胆大包天之下,居然做出了在米中掺杂霉米的事情来。本想着掺杂的不多,又是供那些灾民吃的,一定不会被发现,趁机从里面捞些油水。
不料,其中一个婆子发现了这件事情,悄悄的去禀报了沈氏此事。沈氏听后勃然大怒,当即领了人来彻查此事。
待看到还没来得及收好的霉米袋子时,沈氏气的当时就命人将那个管事婆子拖出去打了个半死,然后打发家人领回了老家去,永不录用。
听说那个婆子被毒打了一顿之后,一条腿一直有些跛,走路都不大方便。又是那样不名誉的被撵了回家,日子很不好过。
一个风光的管事婆子转眼落到如此下场,还不是因为触及了沈氏的忌讳。
沈氏表面和蔼可亲,实则心狠手辣做事极为果断冷厉不下男子,诺大的陆府后院被治理的井井有条一片安详。姨娘们也罢,庶出的少爷小姐也罢,都被压制的服服帖帖翻不起风浪来,由此可见沈氏手段。
偏偏沈氏最爱惜羽毛,处处都摆出宽厚仁义的款来,最忌讳下人打着她的名头做出有损陆府名头的事情来。
方婆子一副要讨个公道的样子,让崔婆子心里一阵发慌。这事情可大可小,真的闹到沈氏那里她定然没好果子吃。方婆子可是出了名的辣椒脾气,不发则已,一发作就让人受不了。也正因为如此,才会做了这么些年的低等管事,不然早就升上去了。
崔婆子一改原来的怠慢,忽然客气有礼起来,先是拉着方婆子坐下,紧接着就让人沏上一壶茶来。
方婆子心里冷笑,这年头马善被人骑人善被人欺,过于示弱换来的却是对方的一次次漠视。她态度强硬起来,崔婆子反而怕了,来了几次还是第一次上茶给她喝呢!
方婆子不紧不慢的端起茶杯,喝了两口,一言不发静静等待着。
崔婆子心里掂量了一下,脸上的笑容真诚而殷勤:“妹子,我实话跟你说吧,你要的这批棉衣本来我已经安排人着手做了,可是前些天顾家妹子来找我,说是让我先赶制一批棉衣给她手下的几个丫鬟,这不,就耽误了……”
方婆子听到顾婆子的名字气更不打一处来,哼了一声打断崔婆子的话:“照你这么说,只要是有别的管事出声,我要的棉衣就该朝后面拖延是吧!我的那些小丫鬟们年纪又小,又是在屋子外面扫地,天一冷就被冻的伸不出手来。难道就活该挨冻不成?我第一次来的时候就说过,有两个小丫鬟生病了,现在已经有好几个这样因为衣服单薄而被冻出病来的了。就算是我不说,这事情也会传到管事们的耳朵里去。夫人知道也是迟早的事情。”
崔婆子的笑容有些难看:“都怪我疏忽做事不周到,妹子,你可别再生气了,姐姐给你赔礼了还不行吗?”作势起身给方婆子施礼。
方婆子哪里会真的坐在那儿不动受她的礼,连忙把茶杯放到桌子上,双手托起了崔婆子的身子。崔婆子借势站了起来。
经过这么一打岔,尴尬的气氛稍微缓和。
崔婆子叹口气说道:“事情已然这样了,说的再多也是于事无补,这么着吧,我现在就让她们停下别的事情,全力替你赶制棉衣。好在刚领了一大批棉布棉花来,材料都是现成的。这儿有十几个人做事,抓紧些赶工,明天下午之前先给小丫鬟们一人发上一身新棉衣。剩下的那一身过几日一定全部补上。你看,这样行吗?”
崔婆子把话说到这份上,再不应了就是不知好歹了。方婆子的气消了大半,说话也平和的多:“好吧,明天下午我带着小丫鬟们来领棉衣。劳烦姐姐多费心了。”十几个人要在一天之内赶制出二十多件棉衣出来,肯定是人仰马翻。正常情况下,至少也要两到三天才能做好呢!
不过,方婆子一点都不同情崔婆子,哼,自作自受。
方婆子前脚走,崔婆子后脚就扯着嗓子招呼各人开始忙活,这些暂且不提。
且说方婆子迈着轻快的步伐从制衣房里走了出来,只觉神清气爽精神倍儿好。
到了吃午饭的时候,方婆子还特地宣布了明天就会发棉衣的消息:“……明天下午发了月钱之后大家伙儿都别乱跑,还要去领棉衣来发给你们。想回家的一定要记得穿上棉衣回家去。”
堂堂知府家里出去的小丫鬟若是大冷天的还穿着单衣裳,明摆着让人说出闲话来。方婆子的考虑还是颇有道理的。
这是方婆子第一次明确的说出发放棉衣的消息,而不是含含糊糊的“可能”“大概”“快了”之类的话,小丫鬟们一起欢呼了起来。
方婆子的嘴角露出了浅浅的笑容。
盛饭的宁婆子殷勤的盛了满满的一碗萝卜烧肉递了过来,方婆子笑笑领了情。这宁婆子自打那晚之后,比原来识趣多了。
锦绣听各人讨论棉衣的事情,心里也有种难以言喻的兴奋。更让她期待的是,明天要发月钱了。辛苦了一个月,赚来的钱总觉得分外的可贵。最重要的是,她又可以回家了。
虽然和家人相处的时间很短,只有那么两天。可是锦绣在心底早已把他们都视为自己的亲人了。两个月没见了,心里很是想念。尤其是很想阿桃和阿亮。
扫地丫鬟
第八十三章
赏钱
第八十三章
赏钱
第二天中午,小丫鬟们刚吃过午饭不久,就开始发月钱。
挽翠拿着账本坐在凳子上,方婆子叫了名字依次的过来领钱。锦绣已经习惯了这样的场景,悄悄转头的和锦莲两人说笑。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6/52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