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云的幸福生活(校对)第10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6/289

第182章
楼房啊楼房(一)
  周国强如今可是村里数的着的人物,即使在人面前低调的不能再低调,可是村里人的眼睛可是雪亮的。谁不说周国强家是村里的“万元户”?
  家里一辆人力三轮车被赵玉珍推着天天早上按时去菜场,基本上总能把带去的肉都卖掉,更不用提周国强整天还开着机动三轮车到处送肉了。
  就连生产队长许大山见了周国强都要讨跟烟抽,亲热的喊声“国强”。这人啊,有了点钱在别人眼中的地位似乎都不同。
  周国强对此有深刻的体会。
  过去家里穷孩子多吃穿住样样都不如人,走在村里不用人说都觉得自己比人家低了一头。可这几年生意做下来,钱也赚了不少,人脉比以前不知广了多少。就连周国强自己都觉得自己说话做事比以前强了不少。
  环境造就人的个性这句话真是一点都不假啊!周国强不禁感慨道。
  自然也有人会酸溜溜的说:“我说国强兄弟,你这几年生意做的这么火该挣了不少钱吧!咋还不盖小楼啊?”
  周国强总是谦虚的说道:“哪里哪里,我不过是养家糊口养活老婆孩子而已,盖楼房咱哪有那闲钱?”
  这两年说这话的人渐渐少了不少,当然还是因为周国强夫妇到哪儿都笑脸迎人从不张扬的缘故。
  赵玉珍眼见着冯家岭今年也盖了二层小楼,心里整日琢磨着盖楼的事情,总在周国强耳边念叨这事。
  周国强叹气道:“他妈,我也想盖楼啊,都想了二三年了。我本想着咱村里许大山家最先盖起了楼房,接着就是石永年家,再来就是冯家岭,这几户村里光景最好的人家盖起了楼房咱也就能跟着盖了。可是,我现在一琢磨,大哥家现在还是平房呢!咱们这兄弟俩就住隔壁,老二家抢在老大家前盖楼,就怕人家说闲话,我也怕大哥心里疙疙瘩瘩的以后兄弟俩再有矛盾哩!”
  这事情周国强顾虑的可不是没有道理。
  村里还有兄弟俩家的庄稼地靠在一起,就为了土地分界线闹的打起来都有。
  这再亲的兄弟长大成人各自成家了就开始各打各的算盘了,这做事可得注意分寸才行啊!
  赵玉珍有些不满的咕哝:“前两年咱家就有钱盖楼,你偏说等上两年等生产队长计生主任这些人家盖了楼咱再盖。现在吧,许大山家和石永年家甚至冯家岭家里都盖了楼了,咱再等老大家,这等到哪天是个尽头啊!要是老大家一直不盖咱们家是不是就得陪着住一辈子的瓦房啊!我是无所谓,可是孩子们都是两人一个房间,连孩子奶奶回来都没地方住。你就不想盖上楼房家里宽敞点?”
  想,怎么不想,都想了几年了。
  周国强被赵玉珍这么一说再想想确实是这么回事,干脆找个机会先给大哥通通气吧!
  正好再过两天就是周国强生日,借着这个明堂周国强把老大一家人请来家吃饭。
  周国富不明就里,和沈华凤带着周小霞和周志海高高兴兴的来了。
  一桌子好菜让孩子们吃的满嘴流油,等孩子吃饱离桌后,周国强和周国富端起酒杯喝起了酒。
  这边赵玉珍也给沈华凤斟上了一杯酒,妯娌俩酒量都还算可以,居然也喝得分外热闹。
  周国强借着酒意和老大周国富提起了打算盖楼房的事情。
  周国富有一霎那的惊讶,酒杯稍稍停顿了一下,然后又若无其事的喝下了酒。放下酒杯说道:“老二啊,你日子过的好做哥哥的也替你感到高兴,你盖楼房的事情大哥自然是支持你的。咱周家兄弟在村里心齐可是出了名的,从没在外人面前红过脸。我不会为这事说三道四的,你就放心吧!”
  别管周国富心里怎么想,这几句话说的还是很漂亮的。
  沈华凤望了周国富一眼,终于什么都没说。
  周国强心里舒坦起来,和周国富你一杯我一杯喝个不停。
  等老大夫妻俩走后,周国强就睡觉去了。他酒一喝多了就得睡上半天,所以平时很少放开了喝,这多耽误下午做事啊!
  赵玉珍忙着收拾一大桌的碗筷,不一会儿就见周小云进来帮忙,有了帮手后做事果然快了许多。
  那边周国富到家后也是朝床上一躺准备美美的睡上一觉,可是沈华凤却一把扯起了周国富:“你还有心思睡觉,我说老二夫妻俩今天怎么会想起喊我们一家四口过去吃饭呢?感情是摆下鸿门宴啊!人家可是打算要盖小楼了,专门来告诉咱们一声耀武扬威来了。你怎么就连个屁都不放就这么轻飘飘的同意了呢?”
  周国富又好气又好笑的反驳:“老二有钱要盖楼告诉咱们一声那是礼貌,我能怎么说,哦,我就说,你别盖。我有什么权利说这话?”
  这倒也是,沈华凤被反问住了哑口无言。
  半响,沈华凤不甘心的说道:“那咱们就这么眼睁睁的看着老二家盖楼?这以后咱家可就比老二家低一头了。”
  周国富叹了口气:“算了,什么话也别多说了。兄弟过的好总不是坏事,这话在家里说说还无所谓,要是在外面可千万别说漏了嘴。这要是让有心人听见了不定怎么说我们做老大的没有度量呢?再传到老二他们耳朵里,咱们可就里外不是人了。”
  沈华凤不吱声了,这道理她何尝不懂,可是能不能做到不摆在面上她可保证不了。
  心里还是说不出的郁闷啊!
  别说沈华凤了,就是城里的周国民夫妻俩听说了这件事都有说不出的惊讶。
  这二哥家瓦房不过才盖了五六年,这又要开始盖楼房了,看来二哥家的日子过的真是不赖呢?
  宋明丽说着笑话可是脸上却没有多少笑容:“国民,咱俩这拿工资的可是比不上你二哥二嫂整天卖猪肉的了。现在若让我们俩拿出盖楼房的钱来我们可是拿不出来呢?”
  周国民心里想的差不多,可是在宋明丽面前怎么也不能附和:“尽瞎说,咱们俩怎么就比不上二哥两口子了。他们俩有些钱也是在农村里埋头苦干挣来的,我们可都是城里人拿公家工资的这怎么能相提并论?”
  这两句话让宋明丽心里舒服了点,不过,她心里还是不禁想起了刚结婚时的情景。
第183章
楼房啊楼房(二)
  宋明丽认识周国民的时候周国民刚到邮局上班不久,经人介绍认识两人恋爱了一年就结婚了。
  房子是周国民单位集资盖的,两人出的钱不算太多。所以轻轻松松的在城里安家立户。
  那时宋明丽不大爱回农村,总觉得挤得慌也不大卫生干净,连个睡觉的地方都没有。
  周国富家境好些还宽敞些,老二周国强家三间草房里住了两个大人外带二个孩子别提多憋屈。
  等小宝和二丫再出生后,就更加艰难。不至于吃不上饭可是也算的上村里比较困难的人家了。
  自打周志远出生后宋明丽就正大光明的将奶奶接到了城里同住,农村里弟兄俩家里没地方给奶奶住自然没条件反对就让奶奶跟着来了,这一住就是十年了。
  从什么时候开始周国强的日子越过越好了呢?
  似乎是从卖上猪肉后开始的吧,不到两年就盖了瓦房,后来只听说挣了些钱却从未听老二夫妻俩夸耀过。
  宋明丽也想,这农村人在菜场卖卖猪肉能赚多少,能养活好几个孩子就算不错了。
  现在忽然听周国民说老二家要盖楼房了,宋明丽怎么能不惊讶呢?
  这盖楼房花的钱可不是一点两点啊!
  宋明丽想到此心里有些不舒坦起来,她向来自诩两口子是正式工拿双份工资,日子过的最好。现在和老二家一比可是有了差距了,别的不说,就拿这手里的余钱来说自家也是大大及不上老二家啊!
  宋明丽有了此想法,在和奶奶说起此事不免说话有些酸味:“妈,现在二哥家可是弟兄三人里过的最好的一个了,都要盖楼房了。这以后免不了要给您老准备一房间接您回家享清福了吧!”
  奶奶笑的合不拢嘴:“国民今天都和我说这事了,我也在高兴来着。这国强家孩子最多负担最重,没想到现在过的还不赖。都盖楼房了,好好好!”
  一连三个“好”让宋明丽的脸微黑,心想这话和老人算是白说。都是她的儿子她哪里会有什么想法。
  奶奶这时后知后觉的发现自己说的话似乎有些过火,连忙补上一句:“国强还不一定给我准备房间呢,我在你们这住的挺好不想动弹了。”
  口是心非!
  宋明丽一眼就看出奶奶的言不由衷,算了,也别去计较了,这都这么大岁数的老人说话还能像年轻人似的面面俱到不成?
  在周小云和大宝两人来吃午饭的时候,宋明丽装作不经意的提起了这个话题。
  大宝立刻来了兴致,指手画脚的说起了家里正在买砖头买楼板买水泥的事情。
  周小云踢踢大宝,可是大宝根本就是没眼色的家伙,边说边奇怪的望了周小云一眼,大意是我说的好好的你踢我干嘛。
  周小云怕被宋明丽看出端倪,只好低头吃饭,耳朵边不停的传来大宝滔滔不绝的夸耀声。
  周小云在心里哀叹,大宝哥啊大宝哥,你到底什么时候才能长大多些心眼啊,没见三婶的笑容有那么丝勉强吗?
  不过,这也给周小云提了个醒。
  那就是,等家里正式动工的时候自己和大宝两人住在哪儿呢?
  住校?可是英明中学只有高中部才可以住校初中部没有宿舍,启明中学听说有可是周小云怎么放心让大宝住进男生宿舍呢?
  大宝本来就不是什么勤快人,平时在家里有她看着还能学的认真些。若住在学校里再被男同学带去打游戏机或是跑出去乱玩怎么办?
  不行,这一条首先就得否决。
  住在三婶家?
  似乎此路也不通。三婶家里有三间卧室,三叔三婶一间,周志远一间,再加奶奶一间。四口人住在商品房里本来就不是很宽敞,她若是和大宝两人都厚着脸来住这怎么好意思。
  大宝和周志远睡一床不过是偶尔,若是长期的两三个月恐怕三婶不一定乐意。
  她再去和奶奶挤张床岂不是又打扰了老人休息吗?
  况且,三个人写作业也没那么大的地方。
  别看每天中午来吃午饭三婶什么意见都没有,那也是因为午饭根本不需要她来动手全都是奶奶做的缘故。
  而且自家这时常递米送面拿肉的可没少往城里送东西,不然给谁家有两个孩子来吃午饭这时间长了也会不乐意的。
  周小云在三婶家很注意分寸,三婶笑眯眯的不说什么可内心里其实是个很讲究的人。若是大宝过分的狂了或是话太多声音太大了三婶都会微皱眉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6/28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