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传奇(校对)第5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5/725

  伍德森笑道:“如果让奥尼尔再选一次,我想他还是会这么做,他不会允许新人在自己面前嚣张。”
  刘易斯倒地后没大碍,上罚球线两罚全中,双方战成93平,杰克逊又请求了暂停。
  无论观看电视直播的球迷,还是现场的球迷都为湖人队捏了一把汗,内线两大首发被罚下,湖人队很难防住对手,现在只能力拼进攻。
  杰克逊没用战术板,直接说了战术。“接下来球员拉开,杰森持球单挑斯托克顿,如果吸引了包夹就传球,防守端严防外线投篮为主,如果马龙在禁区附近接球,狠狠的犯规,送他罚球。”
  科比脸色有些难看,知道教练对他的表现不满,关键时刻把球权给郭旭了。
  下半场科比的状态不佳,打铁的几率大过进球,上一节10中4,这节5中1。杰克逊知道不能让他这么继续浪投下去了,他得到31分,其中罚球13中12。
  杰克逊知道斯托克顿没力气了,他也知道郭旭肯定敢投关键球。
  郭旭听了果然喜形于色,嘴角有个明显的弧度,眉毛也弯了,只是没笑出声,引得队友们一起侧目。
  郭旭坚信自己单挑斯托克顿肯定比科比单挑锋线防守专家简单,更容易帮助球队赢球,殊不知他兴奋的表情让队友们都很惊讶。
  格兰特和哈珀是80年代就进入NBA的球员,他们都没见过神经这么大条的新秀。
  科比暗叹:这小子胆子也太大了,打到这时候了,他就不怕投失球为失利担责任吗?难道他不知道什么叫紧张?
  科比在湖人队打了4年,投中过9次关键球,5次是靠罚球准绝杀或拖入加时赛,他运动战投失的关键球远比投中的多,还包括两次三不沾。每次打到关键时刻,科比也是会紧张的。郭旭看起来却只是兴奋,就好像他已经把球投进了。
  因为郭旭看的很透彻,完全不怕投失被喷,只觉这是个扬名立万的好机会。他只是末位新秀,只是菜鸟赛季,投不进关键球天经地义啊,这有什么好怕的?
  末位新秀的噱头可以给他减压。他打不好很正常,打好了是大黑马,压力?不存在的。湖人今天输了也没关系,反正只是一场常规赛,不影响结局,笑到最后的才是赢家。
  无欲则刚,有志则强。
  初入联盟,郭旭把个人位置摆的很正,他就是来湖人抱大腿成名的,能打出漂亮数据最好,数据一般也能接受。他没想过刚进联盟就当老大,因为那根本不可能。就算重建的烂队也不会让一个180CM华裔新秀在菜鸟赛季当核心,除非老板、主教练都疯了。
  湖人只要卫冕,他就是功臣、冠军拼图,不会有人吃饱了撑的说他拖累球队。他知道湖人有夺冠实力,这就更没压力了。
  全联盟有这种心态的只有郭旭一人,他就是最大胆的那个。
  爵士一边,斯隆可猜不到杰克逊会在最后时刻给新秀球权,他安排的是严防科比。“奥尼尔罚下了,湖人这时一定会把球交给科比进攻,盯紧他,迫使他在远离篮筐的位置出手,侧翼随时协防,给他足够的压迫和干扰!”
  双方球员登场了,湖人五人:郭旭、布莱恩肖、科比、莱德尔、福克斯。
  爵士五人:斯托克顿、斯塔克斯、拉塞尔、刘易斯、马龙。
  距离末节结束还剩28秒,郭旭三分线外护球等队友们拉开,五个人都能投篮,没内线。
  斯托克顿心头一跳,有了不祥的预感,对方打打歇歇,体力还很充沛,他已经累了。
  20秒,郭旭胯下运球往右侧变向进了三分线,靠速度拉开了一个身位,急停拿球一举。
  斯托克顿侧面跳起,不求封盖只求干扰,他预判对手会投篮,因为郭旭一直出手很坚决。不料郭旭在关键时刻竟做了个虚晃的假动作,比之前耐心了,然后他往前跳撞上斯托克顿将球推了出去。
  球没进,裁判的哨声响了,这不是给予优待的主场哨,而是明显的骗犯规成功!
  郭旭很清楚怎么打更有效率,他特意练过造犯规技术,希望能在比赛中获得更多罚球。
  他稳稳的两罚全中,95比93,个人第15分。
  湖人再次取得领先,全场沸腾了。
第100章
压哨绝杀,感谢受伤
  杰里·斯隆并没有在死球时换人,也没有叫暂停。比起替补控卫杰奎·沃恩,他更相信斯托克顿能在攻防两端帮助球队,忽略了弟子的年龄。
  爵士二老中路打挡拆,郭旭从内侧追防到位,挡住了斯托克顿的突破路线,福克斯降低重心贴身防马龙,让其无法快速空切。
  斯托克顿右侧背身靠了郭旭一下,忽然一个单手击地传球给到了低位,刘易斯反跑摆脱了莱德尔往篮下空切,接到了篮球。
  湖人现在缺少内线护框,弱点明显,科比放开斯塔克斯补防到位,展现了出色的协防意识。刘易斯顺势分球给了左侧空切的斯塔克斯,科比再回头防守,靠拉人犯规阻止了投篮。
  多年较量,科比熟悉对手的进攻路数。爵士队除非落后太多,否则最后时刻球员肯定是打两分,尽量打到篮下去,在靠近篮筐的位置出手。
  这是斯隆的篮球哲学,保证命中率是赢球的关键,他也是讨厌投三分的那种老派教练。
  哪怕爵士队以前有超级投手“死光枪”霍纳塞克,上赛季他们场均也只有10.4次三分出手,命中4个,38.5%的命中率。本场爵士三分球命中率44.4%,9投4中。
  斯塔克斯顶住了压力,两罚全中。95比95。
  时间只剩14秒,湖人有最后一攻的机会,赢球或者进加时赛。
  郭旭前世看过无数NBA比赛,不用人教他也知道这时要压时间,进行压哨最后一投,不给对方逆转的机会。杰克逊没再叫暂停安排战术,他就认定了自己出手。
  爵士没有换防,依旧是斯托克顿对位郭旭,这是老将的面子问题,当年总决赛斯托克顿错位对上乔丹、皮蓬都不退缩,要是面对末位新秀都需要队友换防,他就该宣布退役了。
  时间一秒一秒的过去,郭旭扫了一眼计时器,最后三秒才启动,胯下运球给左手,快速往右侧变向。
  斯托克顿判断准确,横移挡在郭旭面前并保持了一步多距离。进入联盟后斯托克顿一直是在爵士队打球,他心中有个概念,大部分人会选择距离篮筐较近的位置投绝杀,郭旭肯定会投一个两分球。
  这种经验和距离感害了斯托克顿,郭旭是个把三分练的比中投准的奇葩。他出手选择永远是首推三分,其次上篮,中投排在最后一位。
  郭旭变向后右脚后撤步出了三分线,他这一步迈的非常大,看起来就像往后跳了一步,但动作很连贯裁判不会吹走步违例。他微微后仰,在自己最准的右侧70度左右的位置将球投向篮筐。
  斯托克顿被拉开了距离,上前迈一步再起跳封盖来不及了,他启动速度一般,弹速更慢,伸手只是轻微干扰。
  郭旭球一出手就立即转身举起了双手庆祝,模仿前世阿里纳斯的经典庆祝动作。
  在阿里纳斯之前,NBA没有人如此霸道,如此自信,如此嚣张。当皮球飞入篮筐时,全场球迷为阿里纳斯欢呼,而这嚣张的庆祝方式凸显了他的“杀手”本色。
  郭旭不知道这球能不能进,只是瞄了一眼球飞行的轨迹,投的很正,弧度也好。不进也没关系,他强任他强,老子杰森郭……
  所有球迷都屏住了呼吸,球飞在空中时间就已经走完了,在斯台普斯两万名观众的注视下,球空心入网!
  98比95,郭旭个人第18分,命中了压哨绝杀球!
  听着四周传来海啸般的欢呼声,郭旭双手继续高举着,他知道球进了,也装B成功了!
  场边杰克逊笑容满面的鼓掌,距离郭旭最近的布莱恩肖上前给了他一个拥抱,奥尼尔也从替补席冲上来揽住了他。
  现场气氛达到了顶峰,郭旭的好友奥斯汀·尼可斯拿父亲的季票来现场观看了比赛,在前排兴奋的挥手,他真想冲进场内参与庆祝,但是不方便。
  郭旭没忘记奥斯汀,和队友们一一击掌后走到了场边,和他也拍了一下手。
  球场大屏幕上播出着郭旭的绝杀慢镜回放,伍德森叫道:“我简直不敢相信,在进球前他就已经开始庆祝,完全无视了防守的斯托克顿,他面对的可是NBA名宿,历史50大球星之一!”
  霍瓦斯感叹:“昨天砍下30+,今天背靠背绝杀爵士,杰森表现的完全不像一个初出茅庐的菜鸟,我觉得他已经可以锁定本赛季的最佳新秀了,他有着一颗大心脏!”
  伍德森笑道:“他的转身庆祝动作我想会成为一个经典画面,他真的胆大包天。”
  东兰辛市,郭旭家的小餐馆里用电视直播着这场比赛,郭旭绝杀后,来吃饭的客人们纷纷向郭旭的家人道贺。
  “将来发达了,别忘记我们这些老邻居啊。”
  “杰森回来的时候,让他给我多签几个名。”
  “我看过不了多久,你们都可以去洛杉矶享福了。”
  外公布莱克乐的在餐厅尬舞,笑的和唐老鸭似得,人们都相信郭旭有他的“优良”基因了,连跳舞这点都像是遗传的。
  布莱克准备今天晚上就给英国的大哥哈里写信,和他说一说外孙的事,家族要出一个大明星了,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公寓里,刚接了个电话的梅根·福克斯哭笑不得,意识到郭旭真的要成为大明星了。
  继父和姐姐都问她能不能要到郭旭的签名,如果能让郭旭帮忙要到OK组合的签名更好,三个人的签名湖人球衣以后会很有纪念价值。
  费舍尔在家看到郭旭绝杀后立即关了电视,把遥控器扔在了一旁。他不想看第二遍郭旭进球的回放,也不想看队友们庆祝的样子。
  即使不看,他的心情也久久无法平静。郭旭得分不像上场那么多,但有绝杀的高光表现,媒体一定爱死他了,他在湖人的地位已经变的稳固,自己复出也争不过。
  网络上更热闹,美国的几大网站,体育论坛,湖人官方网站都有球迷发帖子讨论比赛。
  “湖人选的这哪是末位新秀?简直就是状元啊,现在湖人的比赛太精彩了!”
  “谁说华裔打不好篮球?杰森郭也许不只是历史上第一位打NBA的华裔球员,也是未来历史上最强的华裔球员。”
  “杰森郭真强啊,最后时刻不传科比,压哨绝杀。他末节5分钟砍下10分,真领袖。”
  “一场比赛打的好是偶然,两场明显就是实力,感谢费舍尔的受伤,如果他不伤也许杰森得不到重用,湖人今天八成得输球。”
  费舍尔上网看新闻肯定气死,神特么感谢费舍尔的受伤。
第101章
想不火都难
  奥尼尔全场数据最佳,20投14中,罚球18中6,砍下34分15篮板2助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5/72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