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传奇(校对)第26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61/725

  三个对手都有同一个感想:这还需要比吗?怎么和他比?这货已经内定冠军了吧?
  这就是球星参加挑战赛的好处,人气足以带动全场气氛,尤其这次明星周末是在洛杉矶,相当于郭旭半个主场。
  介绍完球员,主持人又介绍了今天的五位评委。“魔术师”约翰逊、“天勾”贾巴尔等退役名宿。
  一番预热后,扣篮大赛正式开始,第一个出场的是戴维斯。
  他选择的是打板自抛自扣动作,前两次都没能成功,他只好改了动作,从右侧运球到篮下,然后逆时针空中转身180度单手扣篮。
  他这个动作很漂亮,但因为是“补扣”的缘故,只得到了45分。
  目前扣篮大赛的规则比较严格,球员如果两次扣篮失败,还有一次补扣的机会。但是每轮只有一次补扣的机会,而且已经扣进的球不得再进行补扣。
  也就是说球员最多三次机会,进不进都得看评委打分了。这不像前世2006年时,内特·罗宾逊在决赛中扣了15次,最后竟然还击败伊戈达拉成为了扣篮王,太扯了。
  第二个出场的是安德森,他面框高高跃起后在空中180度转身双手重扣成功,完成的干净利落,但是动作太简单,五位评委只给出了42分的低分。这种转身扣篮已经很难让人感到激动。
  第三位是琼斯,他先在左侧将球高高的抛起,然后跟上跳起单手空接重扣,这一扣他得到了满分50分。现场球迷没给多少掌声,反应平平,很多人觉得给分太高了,虽然琼斯跳的很高,但难度不大。
  郭旭压轴出场,还没扣很多观众就开始鼓掌。联盟官员们都很开心,这是他们想要的扣篮大赛,时隔3年,终于又有人气了。
  郭旭拿球走到了右侧60度,将球高抛而起,然后快速冲到了篮下,双脚起跳,空中180度转身右手刚好接到了落地反弹的篮球,在右侧一点的位置单手扣篮球进。
  这正是被马里昂称为“自由女神”的扣篮,郭旭个头虽矮,做出来却马里昂动作舒展得多。他既展现了身体柔韧性,也展现了腾空高度,在时间循环里练了两个月才扣成。
  郭旭能很好的把握抛球力度和起跳时机,接球那一下差点,成功率50%,今天他运气不错,一次就完成了。
  现场观众都惊呆了,然后一齐欢呼,评委们集体给出了50满分。
第463章
犯规啊!他给扣篮加特效了!
  张合理激动的说:“郭旭第一扣就放了大招,同样是自抛自扣,他比刚才琼斯那个漂亮很多,必须满分啊。”
  徐济成笑道:“他这一跳太高了,动作也很流畅,如果之后几扣也有这种水准,他今天很可能成为扣篮王,他有这个实力!”
  三个竞争对手都傻眼了,郭旭的实力超出了他们的想象。尤其琼斯,他为决赛准备了相同的动作,郭旭先做了,他一会儿怎么办?
  预赛第二扣的时候,三人的心都有点乱了,感觉自己只能争亚军。
  他们都是为了到扣篮大赛上出风头,涨人气来的,现在郭旭往这里一站就吸引了所有人的眼球,他们只是陪衬。
  里奇·戴维斯仍然第一个出场,这次他在底线运球到篮下,跨下换手后双手反扣,可惜没能成功,只得到31分。
  戴维斯还有一次补扣机会,自己不愿扣放弃了,直接到场边坐了下来。
  鼓掌的观众没几个,戴维斯觉得无趣,在这里他不是明星,更像是一个小丑。他在骑士队受挫被交易,加入绿军后常规赛输了很多球,到了扣篮大赛上又受刺激,这赛季他的心理阴影面积无限大。
  安德森的第二扣非常不错,他将球高高抛到篮板上,球反弹回后,他在空中双手接球重扣一次完成,动作非常舒展,得到了46分。
  琼斯第二扣过于简单,右侧双手拿球冲到篮下跳起,空中微微拉杆,从左侧跳到右侧双手反扣球进,得到42分。
  观众席上只有零星掌声,镜头给到了场边球星,大家同样没有反应,参加过扣篮大赛的“蜂王”拜伦·戴维斯甚至连看都没看,打着电话。
  琼斯走到场边坐下,42分已经确保他晋级决赛了,但他的心里是哇凉哇凉的。
  轮到郭旭出场,现场放起了1990年电视剧《闪电侠》的音乐。换好衣服的郭旭从过道里冲刺跑出来,到场中一个急停朝四周观众们挥手,所有人都笑了,然后是雷鸣般的掌声。
  只见他换上了闪电侠的一身红色制服,胸前闪电符号非常显眼,只是没有带面罩。郭旭不带面罩不是怕阻碍视线,而是那样做太丑了。
  “魔术师”约翰逊、贾巴尔都笑的前仰后合,现场主持人叫道:“我的上帝,是闪电侠。”
  现场气氛比郭旭第一扣时更热烈了。在NBA,球员外号种类繁多,皮蓬外号蝙蝠侠,奥尼尔自称超人,但到明星赛上玩COSPLAY的郭旭是历史上第一个。
  这时全场熄灯,人们发现郭旭不只是COSPLAY,他衣服用的是荧光材料,发出了红光。闪电侠制服是咨询过好莱坞道具师后特质的,为了这次扣篮大赛,郭旭做足了准备。
  徐济成笑道:“这也太会玩了,难怪他的电影票房能超过一亿美元。”
  张合理说:“不知道他要做什么动作,助跑距离够长的,难道是罚球线扣篮?”
  郭旭是从后场底线开始全速助跑,他倒是想从罚球线起跳扣篮,但做不到,个头矮在跳跃距离方面是吃大亏的,他助跑距离长是为了营造闪电侠奔跑的效果。
  当他降低重心身体前倾,在电视机前观众们看来,红色荧光形成了一条线,为了突出这种效果,郭旭不是在黑暗中运球,而是双手拿着球跑。
  当他到三分线前时,球场左右两侧忽然打开了探照灯,一起照亮了篮下,篮板和篮筐变的光彩独特,和四周黑暗的环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一变化让所有人都惊呆了,还能这么玩?
  郭旭的创意来自前世霍华德的“超人扣篮”和保罗·乔治“荧光扣篮”,结合在了一起。
  霍华德成功了,靠着噱头成为了扣篮王;乔治的创意很新颖,但效果不佳。全场熄灯后他怎么扣的篮观众们根本看不清楚,甚至是看不见。
  现在篮下有了光,观众们能看清郭旭的扣篮。他运了一下球,两步跃起,全力起跳大风车扣篮球进。
  由于身高原因,郭旭表演不了亲吻篮筐,也没法脑袋平框。他选择大风车动作是因为找好莱坞专业摄影师咨询过,舒展的扣篮在慢镜下视觉效果最好。
  至于分数他并不担心,有噱头就足以拿满分了。
  果然,今年大赛的评委们要求都比较低,给出了50满分。
  进球后全场开灯,郭旭朝着球迷们挥手,全场一起欢呼喝彩,他享受了掌声后换衣服去了,球场大屏幕上播出了扣篮视频回放。
  摄像机拍下来的效果比现场扣篮效果更好,黑暗中忽然有了光,郭旭大风车扣篮在慢镜下就像是电影片段。
  很多动作电影都会在关键时刻用利用光线和慢镜头来增加主角的动作美感,局部光线和黑暗产生的朦胧感让郭旭的扣篮和周围环境融为了一体。
  看过回放后,很多球迷激动的叫了起来,现场气氛达到了今夜的G潮,很多球星看了大屏幕后也露出了不敢相信的表情。
  奥尼尔嘴巴张的能吞下个鸭蛋,郭旭向他透露了自己要扮闪电侠,但他想像不到会是这样的大场面。
  詹姆斯后悔昨天不该说“花样都扣完了,明天没得扣了。”今天他被啪啪的打脸,和郭旭比,他那些硬邦邦的扣篮能称得上“花样”?
  在家养伤的斯塔达迈尔看了直播,感叹自己以后不是太阳队扣篮最好的人了。
  三个竞争对手的表情都很精彩。
  裁判,这是犯规啊!他给扣篮加特效了!
  张合理惊讶的说:“就凭这一扣,今天的冠军已经没有悬念了,威尔金斯‘人类电影精华’的外号都该送给郭旭,威尔金斯那只是美称,郭旭这真的是拍电影。”
  徐济成感叹:“在整个体育界我想除了他以外,没人能想出这种创意。”
  戴维斯和安德森被淘汰,两扣92分的琼斯和两扣满分的郭旭一起进了决赛。
  琼斯依旧是先出场,他在右侧使出了“自由女神”扣篮,只得到了48分,两个评委觉得没新意,只给了9分。
  新秀体侧时琼斯95公斤,今年他练的更壮了,达到100公斤左右,后背都是圆的。他的动作和郭旭第一扣几乎完全一样,观赏性却差了一些。
  郭旭决赛第一扣叫出了队友马里昂来配合,马里昂站在左侧篮下单手举着篮球,郭旭助跑后上前双脚起跳,空中左手捞起篮球,背后换手给到了右手扣篮球进。
  这又是一个扣篮大赛上从没出现过的动作,重点不是球员的起跳高度和柔韧性,而是拿球的时机和换手速度,这两点郭旭都做的非常完美,他平时打球就喜欢做背后运球假动作。
  靠着创意,郭旭得到了第三个50满分以及全场喝彩。
  琼斯也鼓了几下掌,他清楚这次扣篮大赛自己没戏了……
第464章
新流派——伪地板流!
  琼斯的最后一扣比较有创意,他先是将球抛给了场边观众席上的朋友,让他的朋友远远的将球从观众席上抛回来,然后自己空中接力扣篮。
  创意有了,可惜难度太大,琼斯的朋友又不是超级控球后卫,传球哪有那么准?前两次他都未能成功,第三次他的手碰到了球后球弹进了篮筐,由于不是扣进的,只能算失败。
  评委并没有再给琼斯尝试的机会,直接亮出了评分,他只得到了36分,这引发了球迷们的不满,有些人发出了嘘声。
  球迷们还没看够精彩的扣篮,希望两人分数一样打个加时,只有四扣结束的太快了。郭旭一出场,这点不满就烟消云散,球迷们开始鼓掌,他们预感郭旭最后一扣肯定也不简单。
  这次郭旭把来参加新秀赛的队友内内叫到了场中,让他站在了篮下,准备放真正的大招。他之前两次扣篮难度并不大,最后这个是有些难度的。
  徐济成说:“他这是想干什么?该不会是要从内内身上跳过去吧?”
  张合理笑道:“应该不是吧?内内的身高有211CM,太高了,这和跳过皮勒是两码事,我想NBA也就卡特能飞过这种高度。”
  徐济成说:“他好像是要来真的,正在测试距离呢。”
  现场观众们都惊讶的看着郭旭反复助跑,轻轻跳起,找寻最佳的起跳位置。
  试了几次后,郭旭开始正式扣篮,内内背过身去,以足球比赛排人墙的姿势站在篮下,低着头。郭旭加速冲了过去,向人们展示了自己的“轻功”。
  这的确是“轻功”,因为他跳起后左手按在了内内的肩膀上,靠着一撑之力又窜高了一截,同时两腿一分从内内身上跳了过去,单手勉扣成功。
  这个动作和前世内特·罗宾逊飞跃“魔兽”霍华德的扣篮几乎一模一样,属于取巧。人们都忽略了这一点,看到小后卫飞跃中锋,感官上是非常过瘾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61/72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