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指环王(校对)第64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49/713


第894章
国家因我自豪,我因国家骄傲
  在王俊进行最后一跳前,电视机前,网络上看直播的中国观众们已经出离愤怒。
  很多人在网上发帖怒斥裁判黑哨,慢镜回放,卢瑟福德没有踩线,但是看距离,根本看不出和王俊那一跳比远在哪里。
  为什么不说同样8米30或者8米29呢?这不明摆着有偏向吗?
  “最失败的奥运会。”
  “无耻英国人。”
  “为了让本国人夺金,不要脸了。”
  可惜,中国网上的骂声英国人不会在乎,就像2002年韩日世界杯一样,全世界骂韩国黑哨,韩国人该怎么吹就怎么吹,开心的不得了,拍韩剧《雪之女王》都要吹几句。
  伦敦奥运会确实很烂,闹的笑话太多了。
  比赛开始前,英国人就推出了史上最污吉祥物,“文洛克”被很多人误认为生殖器。
  开幕式上,日本队被直接带出了场,以至于根本没出现在点火仪式上。
  不明身份的红衣女领着印度队入场,抢去了印度人本就可怜的开幕式曝光机会。
  主办方分不清朝鲜、韩国,将韩国国旗错当成朝鲜国旗,朝鲜运动员一度集体离场罢赛。
  英国第五天才见首金,也创了奥运36年中最尴尬历史。
  裁判是最让人怀疑的,出了很多错误。
  在自行车女子团体争先赛上,郭爽、宫金杰尽管曾打破世界纪录,但在决赛中却被判犯规,与中国自行车运动首枚奥运金牌失之交臂。
  郭爽、宫金杰没有任何犯规现象,中国自行车队提出上诉,但国际自联不仅驳回,还以“中国选手站上裁判台质疑判罚”为由追加200瑞士法郎的罚款。
  “吊环王”陈一冰痛失金牌那更是明抢。
  在男子吊环决赛中,第一个出场的陈一冰落地纹丝不动;萨内蒂压轴出场,中间任何一个环节都没有超过陈一冰,落地还有明显一小跳。
  两人动作难度相同,陈一冰却以0.1分惜败。
  尽管六届奥运元老约夫切特夫认可陈一冰的表现更优异,尽管意大利教练阿列维抱怨巴西选手的亮分太离谱,尽管有几十亿双眼睛可以为陈一冰作证,陈一冰还是只能吞下“委屈”失金的苦涩。
  最离谱的是取消羽毛球运动员参赛资格。
  因为“消极比赛”,包括中国羽毛球一号女双于洋、王晓理在内的8位选手被取消了参赛资格。世界羽联在开赛不久的这一重罚,可谓伦敦奥运会最具争议的判罚之一。
  其它项目同样情况无一被罚,奥委会还明确表态可以利用规则,明显就是双重标准。
  让球风波引发了关于体育道德、规则合理性等多个话题的持续讨论,还有不少人表达了对运动员多年付出“毁于一罚”的惋惜和同情。
  总而言之,很多中国观众做梦都想干死这帮英国佬。
  王俊静静的等待起跳,感到压力的同时,心里也很兴奋。
  他之前没有想到,距离跳远奥运金牌居然这么近。他真的是个超人了,NBA还没人能做到这一点。
  快轮到的时候,王俊忽然有了一个念头,训练系统也可以用在跳远比赛中。
  系统不能让他跑的更快,跳的更远,但是可以设置一个障碍物在起跳线上,让他看的更清楚。
  跳远比赛中设有统一的起跳线,运动员一旦踩线,哪怕是一点点,该次试跳即算失败,这种规则在很大程度上会限制了运动员的发挥。
  没有算好步点的话,运动员后三步放不开,冲刺一减速,腿部力量就不够足,自然而然起跳,肯定会远很多。
  想到这里,王俊开启了“罚球线扣篮训练”,不是非要在篮球场上才能放障碍物,只要空旷地都可以,他拉远距离,看放在地上的小椅子,非常清楚。
  而且,系统连接了视觉后,他眼前有了淡淡蓝光,心里的恐惧完全消失了。这感觉就好像回到了熟悉的篮球场上,球场上他是王者,自信心暴涨。
  几个选手跳完,没有超过8米30的,王俊银牌已经到手。
  轮到他出场,他先到起跳线前站了一下,放上了小障碍物,然后返回助跑区。罚球线就定为了起跳线,系统会给予提示。
  中国解说员祈祷着,缓缓介绍:“王俊在测量步点,胜负就看这一跳,一定要把握住机会啊。”
  王俊看好位置,深吸了一口气。之前练习的时候,他没想过用这种方法,逼到绝境,脑洞大开。
  他憋着一口气开始助跑加速,眼睛不用再盯着那条不明显的助跑线,最后几步完全放开了。
  到障碍前他全力跳起,步点完美。
  系统给出了起跳的提示音,由于是虚拟的障碍,他知道不可能撞上,没有任何心理压力。
  在他心里,这不是一次跳远,而是一次远距离扣篮练习,这种练习两年来他经常做。
  他手中没有篮球,胳膊没有抬高,系统提示动作不对,扣篮失败。
  他这一次跳远却成功了,空中迈两步,两脚落入沙坑,再度跳过了8米30。
  逆转的一跳,体育场内的英国观众们变的鸦雀无声。
  电视机前,中国观众们都沸腾了,很多人兴奋的大叫。
  王俊明显超过了对手,裁判想误判都不行,宣布成绩有效,8米36,王俊超越了自己训练时的最好成绩。
  那一瞬间,他就好像爆发了小宇宙,解开了基因锁。
  卢瑟福德在场边懵了,他压轴出场,只剩一次机会,压力山大。
  中国解说员激动的大声说:“王俊反超登顶,我查了一下,劳剑峰在1997年05月28日的肇庆天下田径锦标赛上跳出过8米40,王俊并不是国家跳远纪录,但这个成绩,已有可能让他成为本届奥运会的跳远冠军。”
  卢瑟福德站到助跑区,朝着场边扬手,让观众们喝彩,给他鼓劲。在场大都是英国观众,呼声最高,气氛炒起来了。
  卢瑟福德加速,起跳,没能战胜压力。
  他最后一跃没有成绩,大概太紧张,没算好步点,踩线了。
  观众席上一片叹息声,电视机前的中国观众们都笑的合不拢嘴,裁判宣布了结果,王俊爆冷拿到了跳远金牌!
  中方领队激动的给王俊送来了一面国旗,他体会到了披国旗庆祝的滋味。这是国际荣誉感的体现,是一件神圣的事。
  王俊接受采访说:“我现在很骄傲,我没想到自己真的办到了。”
  记者问:“你认为这和NBA冠军比哪个更好?”
  “我更喜欢这个冠军,打NBA夺冠,我代表的是球队,是个人,奥运会拿金牌,我代表的是国家。国家因我自豪,我因国家骄傲。”
第895章
有没有使用兴奋剂?
  王俊登上领奖台,带上了象征最高荣誉的奥运金牌。
  新闻发布会上,各国媒体都对他进行了采访,人气无与伦比。
  王俊谈起了感想。“我知道很多人拿了金牌后会哭,喜极而泣,但是我不会,我激动的时候都会笑。我现在最想说的是,谁说黄种人身体素质不行?”
  记者问:“你以后还会参加跳远项目吗?”
  “看情况吧,如果状态好的话我会考虑,我还年轻,相信会有更多的奇迹等待我去创造。”
  一个年龄比较大的英国男记者语气讥讽地问道:“你不是专业练跳远,为什么可以做到这种事呢?”
  王俊愣了一下,微微一笑。“你觉得是为什么呢?”
  这名记者立即问:“那我想问你,你到底有没有使用兴奋剂获得金牌,请你正面回答我,还有你的粉丝,只要回答有还是没有!”
  王俊猜到这人估计不会说什么好话了。
  之前也有澳媒记者质疑叶诗文用兴奋剂,认为一个16岁的少女游泳夺冠太惊人。
  2001年,16岁的菲尔普斯打破了200米蝶泳世界纪录,当时可没人质疑他用了兴奋剂,只说他是个天才。
  伦敦奥运真有意思,中国队胜了,就派人查是否吃了兴奋剂。输了,又说消极比赛,取消比赛资格。这不明摆着就是找茬吗?
  王俊是跨行参加跳远比赛,被人质疑很正常,但他不是个好脾气,可以笑脸相迎,让人随便质疑。
  王俊冷笑道:“没有,但是我知道你该吃药了,因为你是一个大傻逼。”
  全场哗然,王俊居然直接爆出口了,用英文骂的很难听。
  英国在场的记者心里全都一咯噔,意识到这个同胞口气太冲,问错了人。
  王俊从来就不怕事,这两年他没和人对上,不是性子改了,而是篮坛没人敢找他麻烦了。
  王俊大声说:“所有人都知道我和中国国家队汇合时间比较晚,之前一直待在美国,药检也顺利通过了。要是我现在用了兴奋剂,那么是谁给我的呢?你们英国人给的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49/71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