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指环王(校对)第62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20/713

  网友评论,很多人表示失望。
  “中国男篮以后没人了,彻底断了念想了。”(看的真远,生男孩最快也得19年后才能打NBA呢)
  “他起名字居然这么草率,好歹也是星二代、富二代啊。”
  “为什么王俊的孩子是美国国籍?他果然就是个香蕉人。”
  对于那些无脑抨击,王俊根本不搭理。中国很多高官、富商的孩子倒是中国国籍,还不是一批一批的送到国外留学?国外学校好过国内是公认的。
  过了三天,艾比出院,大家继续住在洛杉矶,这里的房子比萨克拉门托更适合疗养。
  王俊接受采访顺便抨击了联盟。
  “球员和老板不能见面?这个针对自由球员就够了,我的孩子出生了,维维克只能打电话恭喜我,不然会被罚款,这是在搞笑吗?”
  刚出生的小公主,成了全家最重要的人。
  姑姑、姑父有看孩子的经验,愿意帮他们照看,不过塞隆和艾比更想把她带到萨克拉门托,并给她起了个英文名叫“艾尔莎”。
  这个名字在古德语里是快乐,开朗的姑娘。
  塞隆接下来都不打算拍新电影了,想在家和艾比一起看孩子。她自己不生,却特别喜欢小孩儿。
  加菲要暂时住别处,大家都担心加菲伤到孩子,豹子喜欢上蹿下跳,哪怕不咬人、抓人,80公斤体重万一压到孩子就坏事了。
  连续一周,王俊的别墅都很热闹,各界名人来道贺。演员们,歌星们,老板维维克也来了,联盟放行。
  阿佳丽顺便把加菲和卡特瑞娜两头豹子带回了家,比起王俊的姑父一家三口,她更擅长养动物。
  10月末,NBA劳资谈判终于有了重大进展,双方在经过了长达12个小时的扯皮后,在几大重要方面达成了一致,其中包括关键的奢侈税条款。
  劳资双方都坚信,只要他们在类似奢侈税和特例条款等问题上达成一致,那么新的收益分成方案就将落实。
  即使如此,新赛季前两周的常规赛也已被取消。
  更遗憾的是,下一次双方六个小时的谈判破裂后,NBA总裁斯特恩宣布取消了11月所有比赛,并表示“不会有一个完整的NBA赛季”。劳资双方在收入分成方面仍然有较大分歧,是谈判破裂的主要原因。
  11月,王俊、艾比、塞隆三人带着孩子返回了萨克拉门托家中,闭门不出。
  每天他们的娱乐除了看孩子,就是电影、电视,声音特别小,怕吵到孩子。这可苦了王俊,他能说英语,看字幕总是看不过来。
  外界的事和他们似乎已经无关了,新赛季是否会开始,什么时候开始都无所谓。
  王俊是这次停摆中最淡定的球星,虽然没有表态,但所有人都知道,他是真不在乎那两千万年薪。
  人们不知道的是,王俊在家里待着也赚了很多钱。
  次贷危机的影响渐渐过去,美股开始大幅反弹,王俊跟着夏鲍文买了股票,还是过去参与过的谷歌公司。
  谷歌的发展潜力很大,一直在扩张,收购了Youtube、摩托罗拉等几十家公司。
  短短半年时间,谷歌股票涨了130%,王俊大量吸筹,全仓买入,他只要现在都卖出去,资产又能翻一倍。
  夏鲍文却告诉他不要着急,认为谷歌这次股价起码能涨到500元以上,距离获利出局还早着呢。
  詹姆斯参与进来,同样大赚了一笔。他一直都在炒股票,巴菲特也建议他进谷歌,股神的话谁敢不相信?
  在2009年,詹姆斯曾和巴菲特和比尔盖茨一起打高尔夫,还让股神亲自驾车,面子实在够大的,上了新闻头条。
  詹姆斯和两位大神联系密切,是好朋友。据说早在2006年,一顿为时三个小时的晚餐中,詹姆斯已经让巴菲特领教到了他大大超越同龄人的商业头脑。
  “我在21岁的时候远远没有他成熟,甚至在我51岁的时候也没有他懂得多。”巴菲特并非恭维詹姆斯,他是真心喜欢这个小伙子,甚至愿意成为詹姆斯公司LRMR的私人财务顾问。
  詹姆斯则这样形容他们之间的关系:“我们是一对忘年交,他告诉我怎么理财,而我则教他如何得分。”
  有这样的朋友,完全没有商业头脑的王俊反而成了最幸运的人,他总是躺着就把钱赚了。通过炒股,他的身家已经超过乔丹,却连股票线图都不会看,这是一个奇迹。
第854章
敢问路在何方
  11月26日,劳资双方终于达成协议,结束了长达149天的停摆。
  斯特恩宣布,新赛季将在12月25日圣诞节拉开序幕,12月9日自由市场和训练营将同时开启。
  按照EPSN统计,已有70名球员到海外去打球,大部分人可以返回美国征战新赛季,去中国淘金的人倒霉了,他们必须等到CBA赛季结束。
  CBA打球的合同远没法和NBA相比,唯一好处是打不进季后赛的球员可以中期回到NBA,算是一个漏洞。不过,NBA球员在CBA没法带队进季后赛,也够丢人的。
  王俊在家并不懒散,每天进行弹跳训练、水下训练二,加上长生法,膝盖训练,一天保证三小时高强度,其他时间陪女友,看孩子。
  传球训练王俊停了,队里他无需承担组织任务,将来有得是时间提升。
  球星们纷纷感慨赛季开始,王俊没接受采访,也没在网上发推特,低调的可怕。
  球员最终接受的是49%-51%浮动分成的方案,资方保证在NBA收入增长理想的前提下,劳方能够拿到51%的收益分成。
  从表面上看,这一结果皆大欢喜,实际谈判过程苦不堪言,双方的损失都是惨重的,更重要的是,NBA何时才能取得球迷的谅解?
  现在,球迷都知道这帮人满脑子都是钱了。
  老板和球员,没有一方是赢家,双方损失加起来超过20亿美元。
  一个完整的NBA赛季有82场常规赛,如今只剩下66场,球员的直接经济损失达5.3亿美元。
  以科比为例,他是新赛季薪金最高的球员,总薪金为2524.4万美元,因为赛季缩水,他的薪金损失达到492万美元。
  更重要的是,赛程过密,背靠背比赛多会让球员的体力严重下降,不仅直接影响到比赛质量,也会增大球员受伤的可能性。
  自由市场刚开启,国王就和76人完成了交易,易建联4年4300万先签后换到76人,国王得到新秀中锋尼古拉·武切维奇和2012年首轮选秀权以及120万现金。
  老将托尼·巴蒂错过了抱腿争冠的机会,国王管理层和教练组都看不上他。
  这个结果易建联早就知道,经纪人费根神通广大,预测到国王不会续约他。告别了王俊,易建联有点郁闷,但得到了自己想要的高薪。
  在76人他能打首发,还能冲击季后赛,东部竞争较小,对他未来的发展也有好处。
  灰熊和凯尔特人完成交易,盖伊加盟绿军,马丁到了灰熊。
  湖人、火箭、黄蜂三方的交易最大,最终却功亏一篑。
  在劳资谈判中,湖人就因多年赚的“盆满钵满”而成为众多小市场球队的眼中钉,特别是在湖人跟时代华纳签下了巨额转播合同后,从湖人身上“捞油水”成了很多小老板在今年的一大目标。
  资方的“内部斗争”俨然还在进行中。在小市场球队中,骑士老板丹·吉尔伯特一直都是“打压湖人”的代表人物。
  随着湖人展开追逐保罗的行动,吉尔伯特自然不会坐视不理,看着湖人这么壮大下去。
  8日,就在湖人等三队向联盟提交了关于保罗的交易申请之后,吉尔伯特立即给总裁写了一封邮件,大意就是要求斯特恩把这笔交易提交给全联盟所有的老板,让大家一起投票,来决定是否同意湖人的这笔交易。
  “总裁先生,目前有关湖人要得到保罗的交易谈判,在我看来是非常荒谬的,这笔交易应该让联盟29位老板一起来投票,毕竟现在大家都是黄蜂的老板。”
  众所周知,目前的黄蜂队没有自己的老板,属于联盟托管。换一个说话就是,现在的黄蜂队归NBA所有,其他29支球队的老板就算得上是黄蜂队的老板。
  吉尔伯特提出这样的请求,算得上合情合理。另外他心里也肯定,反对湖人这笔交易的绝对占大多数。
  其实,早在这封邮件发出之前,斯特恩就“叫停”了湖人的这笔交易。所以,吉尔伯特抗议是多余的。
  两天后,据NBA的发言人介绍,斯特恩否决这次交易,是出于一些“篮球方面的原因”。至于这所谓的“篮球方面的原因”是什么,NBA和斯特恩都没有给出明确的说法。
  湖人经理库普切克再专攻其他球星来不及了,为了少缴奢侈税,只好把交易筹码之一的奥多姆送去了小牛,只换来了一个交易特例。
  湖人球迷都怒了,很多人说联盟打压湖人,不想让湖人再夺冠,就好像保罗到了湖人,他们就一定能赢球似的。
  联盟捧湖人还来不及,怎会打压?此前湖人曾经从灰熊“抢”来加索尔,那笔交易虽然也遭到各方反对,最终还是成行。
  为什么这次交易,湖人会遭遇否决?
  很简单,湖人千不该、万不该去拿老将当筹码打黄蜂队球员的主意。斯特恩始终都在考虑要将黄蜂出手,卖给一位有钱的大老板。
  交易若是达成,黄蜂得到4名球员,斯科拉、奥多姆是老将,没潜力。德拉季奇只是火箭替补控卫,一个添头。唯一有前途的是埃里克·戈登,还不是全明星。这四人商业价值加起来也赶不上保罗。
  也就是说,一旦保罗去了湖人,那么这支球队的商业价值将会大幅下跌,那还怎么卖个好价钱?还有人愿要吗?
  篮球方面的原因,就是如何把黄蜂卖到最高价,也正是出于这种考虑,斯特恩才会“史无前例”地否决了交易。
  斯特恩对于球星扎堆的做法从不反对,这点在近几年已经得到很好的体现。不管是凯尔特人组建三巨头,还是湖人交易加索尔,再到双王联手,斯特恩从来都没有说过一个“不”字。
  而且近几年的事实证明,巨星集合让比赛的观赏性大大提高,NBA也因此获益颇丰。
  不愿去湖人的保罗也高兴不起来,他明确表示,新赛季绝对不去黄蜂报道,不为他们打球。
  比起湖人,他更不想留在黄蜂,谁知道下一笔交易会不会再被否决?
  与此同时,纽约挖了德隆·威廉姆斯,复出的代价是比卢普斯、兰德里·菲尔兹、约什·哈雷尔森和一个次轮选秀权。代价很小,看起来比挖保罗划算多了。
  快船挖了小牛自由球员贾马尔·克劳福德,为其开出一份三年合同,控球后卫有欧文、布雷德索,外线已用不到保罗,他们缺少的是小前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20/71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