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游(校对)第42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26/505

  他要了解这里的进程,以便禀报皇帝。
  “呀!”
  人群中,华姑一眼看到了李鱼,禁不住轻呼一声,急忙捂住了嘴巴,大眼睛左右一溜儿,幸亏声音小,没人听见。
  华姑沉住了气,随着各司各局的安排,前往安置她们的宫殿——华沐苑。她是五品的才人,在后宫的位置已经算是极高了,但大唐的皇宫虽大,殿宇虽多,也还没有她独立的宫殿,可以自称本宫。
  她和另外三名才人,分配到一座宫殿中,各自拥有不同的起居处、活动空间,各自不同的太监和宫娥侍候。如果年少寂寞了,还可以跟其他才人凑到一起,打打叶子牌什么的。
  “李鱼!”
  一直到她抵达分配给自己的殿宇,分配来侍奉她的太监宫娥见过了她,送她来的女官想要告辞,李鱼也要随之离去,华姑才忍不住唤了一声,李鱼一回头,她就知道没有认错,这人果然就是李鱼。
  “家父曾在利州任职,李中官本也是利州人,是以认识。那时人家还是个八九岁的小丫头呢,没想到,会在这里看到故人!”
  这是华姑对那女官的解释,解释的滴水不漏。不但说清了她作为后宫嫔妃与这太监相识的缘由,而且还点出了自己当时的年纪,避免有人嚼舌根子。
  宫里头莺莺燕燕的,别看大家平日里仿佛亲热的不得了,可指不定谁就会在背后下你的绊子。甚至……不需要结怨,不需要有过节,她看你不顺眼,她嫉妒你出身更好、容颜更俏,就足够了。
  华姑年纪虽小,这些事却很明白。
  “那倒巧,李中官,难得故人相见,就陪娘娘说说话儿吧,记得早早回御前禀报。”
  那女官知道李鱼的真正身份,是以好心提醒了一句,否则他一个“完整”的男人,在后宫久滞不出,还与皇帝的女人接触亲密,后果很难预料。
  那女官其实平日里也蛮尖刻的,但谁叫李鱼是个正常的男人呢,长得还挺俊俏。虽说不可能与他发生点儿什么,可这好感却是自然而然的。
  李鱼谢过了那女官,与华姑行在院中,便叙叙起了别后之情。
  童年的事情,在华姑心中已经淡了,那时她还是个小女童,但现在已经出落成大姑娘了。不过,她仍记得是因为李鱼的冒死相助,才救了她一命,对这位救她一命的大哥哥,还是心存感激的。
  “原来如此!”
  华姑听说李鱼不是太监,又听他说了扮成太监留在宫中的理由,便更加亲近了几分。虽说她是后宫女子,且刚刚进宫,不怕她与外臣有所勾结,可李鱼哥哥能毫不避讳地对她说出这个秘密,还是令她觉得很开心。
  “可惜你在外廷,我在内宫,平素里不大能相见呢。”
  李鱼笑道:“那也未必,我现在御前,为了扮得像一些,只要皇帝往后宫里来,我也就得跟着来,你若被皇帝喜欢了,常往你这里行走,你我未必不能相见。”
  说到这里,李鱼神思一阵恍惚,很久很久以前,那黄花地里,有个小丫头曾童言秩语地说过长大了要嫁给他呢。没想到,现在她已出落成了大姑娘,自己融入这个时代,已经很久了啊。
  很多的人、很多的事,由他一起经历着,与他一同成长着,那时他还是个一文不名的穷小子呢,如今却是有妻有妾,还有一个大胖小子。啊!凌若也快生了吧……
  李鱼一时也浮想联翩。
  华姑听他提到皇帝,便有些害羞,但又忍不住试探地道:“皇帝……是个什么样的人啊?胡子还没有白吧?他脾气大不大?”
  李鱼笑道:“皇帝才只年过四旬啊,怎么可能那么老。他身材伟岸,容颜端正,你一看就知道了。皇帝的脾气……也不算大吧,至少我还不曾见过他大发雷霆。”
  华姑听着,忍不住浮想翩跹。
  她已经知道,本月二十三,她就得侍寝于皇帝。今天已经十九号了,想想就叫人芳心乱跳,说不出的紧张。皇帝……会喜欢我的吧?
  一想到她是九九而御,还要和另外八个女子一起侍奉皇帝,华姑就更紧张了。九个姑娘一起侍奉皇帝,如果不能得到他的喜欢,很可能就会得不到他的宠幸。那时,连身边的太监宫娥都会来欺负我了。
  华姑想着,暗暗攥紧了拳头,她可不喜欢被人无视,被人欺负,既然已经进了宫,她就得在这里站稳脚跟,一定要给皇帝留下深刻印象,要他喜欢上自己才行。
  此时,杨千叶也被领到了华沐苑。引她前来的女官板着脸道:“你之前表现优异,所以,我举荐你为华沐苑的良侍女官,你要好好做事,配合承宜良侍,侍奉好几位娘娘。”
  “多谢姐姐提拔,妹妹铭记在心。”
  杨千叶福礼谢过,那女官脸上颜色便缓和了许多,点头道:“此间承宜良侍是正管,你是副管,她是宫里老人了,脾气也好,我带你去见她。”
  杨千叶浅笑答应着,跟着那女官往里走了走,忽然一眼看见李鱼,正与一位才人服饰的女子低声说着话。杨千叶的心儿咯噔一声,就提到了嗓子眼儿。
  虽说她一直不敢相信,这个与李鱼一模一样的太监会是李鱼本人,可此时一见,还是心惊肉跳,她下意识地就往那女官左侧一躲,低着头,跟着她盈盈迈步,向华沐苑里走,不敢稍稍抬头。
  那女官微微回首,将她举动看在眼里,不禁淡淡一笑:“虽说平素看着她颇具雍容之姿,到底还是刚刚入宫的人,这就开始紧张了。”
第549章
那道有故事的门
  “马上就是初冬时季,宫里殿宇巍峨,尤其清冷。四位娘娘那里的兽炭得早去领了,分付过去。可别等着娘娘们发问。”
  杨千叶刚刚在宫中上任做了良侍女官,这华沐宫里的正管良侍是冯良侍,冯良侍快六十了,向上也没了什么空间,这年代,六十岁已经算高寿,也不知还有几天好活,倒是真不想争什么了。
  所以冯良侍对“郭欣恬”这位副手良侍倒真的关照有加,今日结个善缘儿,来日行止都不便的时候,人家也能给予些照顾。不料“郭良侍”当真是不怯场,一来就做种种安排,很是得法,冯良侍不禁暗暗点头。
  “娘娘每日两浴,早浴晚浴都是天凉的时候,浴宫要注意防风保暖,若是娘娘着了风寒,你我难免一个照料不周之罪。”
  杨千叶又叮嘱几句,让那几名宫女走了,就款款地走到冯良侍身边,道:“冯姐姐,妹妹做的可还得法?”
  “好!好的很呐!”
  冯良侍笑眯眯的,拍拍杨千叶的手:“你呀,有那么点样子,才刚进宫的人,将来,一定能成大器。老姐姐我从前隋时候就在宫里当差,像你这般俊秀的人物,还是头一回见呢。可惜啊,你年岁大了些……”
  冯良侍被杨千叶扶着走,唠叨着:“要不然呐,这次就该封嫔了。别气馁,就你这小模样儿这般水灵,也难说就入了圣人的法眼呢。”
  才只二十一岁的杨千叶再一次因为她的“高龄”被人鄙视了。不过杨姑娘脾气好,也不生气,只是笑得假假的。
  “冯姐姐前隋时候就在宫里当差啊?”
  “是啊,老姐姐我隋文帝末年就入了宫了,算起来,如今已经是侍奉了五代君王……”
  为人所熟知的,应该是隋文帝、隋炀帝、李渊还有现在仍在位的李世民,但是在隋炀帝被宇文化及勒杀之后,隋室曾经在长安另立过一位小皇帝的,只是没多久就被兵进长安的李渊逼着禅了位。
  所以,这位小皇帝通常就被人给忽略了,但在这老宫女口中,却仍把他算做了一朝皇帝。
  杨千叶听在耳中,不禁有些感动,他扶着冯良侍,柔声道:“前隋啊,听起来好像已经是很遥远的事情了呢,冯姐姐给人家说说好不好以前的事儿好不好?”
  冯良侍年纪大了,能有个人说话,自已也开心的很。杨千叶又乖巧可爱,冯良侍虽依照宫里规矩,与她姐妹相称,可隐隐然竟又有些老妇带孙女的感觉了。
  冯良侍拍拍她的手,宠溺地道:“好好好,咱们到那边儿坐着,晒晒太阳,老姐姐给你说说古。你呀,多听听这宫里的事儿,没坏处!”
  两人在院角一处阳光充足的地方,各自一张小马扎儿坐了,冯良侍便从晚年的文帝杨坚开始了“说古。”
  杨千叶实际上几乎不大听说过自已的爷爷和父亲的事。墨白焰是隋宫总管,怎会对这位小宫主说起杨坚、杨广两父子的起居日常,他跟杨千叶说起这两位帝王时,永远都是关乎军国大事的方面。
  而冯良侍这位深宫女子,所闻所见的事迹角度,自然与之大大不同。在杨千叶眼中,她的父祖一直都只是一个符号样儿的人物,随着那老宫女的缓缓讲述,一个鲜活的杨坚、一个鲜活的杨广,渐渐在杨千雪的脑海中成形了。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元稹诗中的这一幕,在之前,在之后,轮回般上演着……
  ……
  皇帝这边,自然不用去关心那些新选秀女如何安置。
  自那日召见李绩,以询问军中寒衣安排为名目,秘密计议,做出了一系列安排后,皇帝便又没了动作,因为他知道,太子行动在即,此时他的一举一动,只要能被太子察知,必有所解读。而他并不确定,太子在自已身边有没有安插耳目。
  此时,他倒有些庆幸之前把李鱼等屯卫勇士秘密调入宫中,以内侍身份留在身边了。因为这样一来,所有机密的旨意,他都可以通过李鱼来传达,不用担心泄露机密。
  比如此刻……
  李世民提笔书写着,神情凝重。
  御书房中除了内侍打扮的李鱼,再无其他人,殿上一片寂静。
  “嗒……”
  皇帝的小印加盖在了旨意上,这是一道中旨,未用黄绫,也不需要中书门下加印,是皇帝直接下达的秘旨。
  李世民凝视着那殷红的印迹,仿佛看到了血在那里蜿蜒。
  墨迹迅速地干了,李世民拿起那道中旨,肃然看向李鱼。
  “去吧,一俟有了结果,马上回报!”
  “臣遵旨!”
  李鱼连忙双手接过,在那道简短的圣旨上匆匆扫了一遍,便卷起揣在了怀中。
  这倒不是他逾矩,他是负责传旨并监督执行的人,必须得了解皇帝下了什么旨意。
  屯卫的营地,在皇宫西墙外与城墙之间的夹道中。说是夹道,实则有一坊那么大了。
  这是北城,且是皇宫所在地,所以这里是不可能有平民百姓进出的,因此整个“夹道”两边儿一卡,就成了屯卫的军营。这也是唯一一处把军营设在城中的部队。
  其他各部兵马,纵然晚上要负责巡视京城、巡视皇宫的军队,每日的轮值换防,也是由城外军营派人,赴城中交接,其宫地是不设在城里的。
  北衙六卫禁卫中就只有屯卫一支有此特权,他们是羽林中的羽林,禁卫中的禁卫。
  傍晚,辕门还未关闭,有些士兵正在辕门处慵懒地进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26/50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