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游(校对)第40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08/505

  杜行敏本还拐弯抹脚的,甚至做好了蔡伦一旦翻脸就拔刀相向的准备,孰料蔡伦比他还要积极。
  他是外地人,赴齐州任兵曹的。执戟长蔡伦却是本地人,全家老小乃至全族都是齐州人。杜行敏这个兵曹并不直接带兵打仗,而执戟长则不然,因此朝廷大军一到,蔡伦是一定要上阵的。
  如此一来,拒抗天兵,这谋逆的罪名就尤其严重了些,齐王一旦失败,蔡伦不但要身首异处,整个家族都要受牵连,他已是走上绝路,这时候杜兵曹跑来对他讲,自己联系上了朝廷的人,对蔡伦来说,无异于溺水之人抱住了大木。
  “好!什么时候动手!蔡某全力配合!我手下,至少有八个人,绝对靠得住。我本家兄弟里,也有四三个习武的,我都叫来!”
  蔡伦摩拳擦掌,恨不得马上就动手。
  杜行敏连忙安抚:“不要着急,越是这种时候,越得冷静、谨慎。你挑那绝对信得过的兵士,加上你本家兄弟,都先做一番联系,等我消息。”
  蔡伦急道:“火上房了,还等什么?”
  杜兵曹道:“等我去齐王府打探一番,起码摸清各处警备情况,知己知彼,方能事半功倍啊。”
  “快去快去!你快去!我先把我几个堂兄弟弄到军中来。”
  蔡伦急吼吼地就离开了,杜兵曹一瞧蔡伦比他还积极,心中也是多了几分踏实的感觉,便径往齐王府……哦!现在叫齐皇宫走去。
  齐皇宫里,此刻前往临清一带募兵的拓南王昝君谟正向齐王汇报军机:“朝廷兵马已抵临清,臣仓促应战,折损不小,是以急忙返回向陛下禀报,朝廷兵马衔后紧追,至德州而止,看来是要在那集结兵马了。”
  齐王惊骇,忙问道:“朝廷来了多少兵马,谁人统兵?”
  昝君莫道:“来了多少兵马,臣一时尚未探查明白。不过当日与臣交战的先锋就有十万,前军、后军、左军、右军、中军、先锋……如此估量,朝廷大军至少得有六十万到七十万……”
  齐王一屁股坐到那画出来的龙椅上,括约肌失禁,噗地放了个屁。
  昝君谟道:“臣还打听到,此番统兵大将乃同中书门下三品、司空、太子太师,兵部尚书李绩。”
  “是李绩么?”
  齐王更慌了:“父皇……看来是真怒了。”
  军师纥干承基听了,顿时瞪大眼睛,心道:“我尼玛!你说什么?难道你原来还以为你自立为帝,你爹不会大发雷霆么?我靠你玛勒隔壁的!你别这么坑人好不好?这是谋反啊!是国事!你以为是当儿子的跟他爹使小性子么?”
  拓西王燕弘信变色道:“六七十万大军?我齐州城墙低矮,如何抵御?陛下,不如掳走城中百姓,我们入豆子冈为盗吧,臣去那里游览过,山高林密,极易隐藏,朝廷大军虽众,一时也奈何我们不得。”
  纥干承基牙关紧咬,眼前一阵阵地发黑。
  听说有些气性大的人,是可以被人活活气死的。纥干承基本来还不信,但现在他真有点相信了。
  这还没怎么着呢,燕弘信已经打算拉了队伍上山打游击了,没见过这么坑的猪队友啊,双方的智商实在不在一条线上,这他么想跟他讲道理都不知道如何调频啊!
  “进山么?”
  齐王意动,摸索着下颌,认真思考起了其可能性。
  这时一名军士匆匆跑进来,大声禀报道:“陛下,城外……”
  齐王一个哆嗦:“可是李绩到了?”
  那军士一呆:“李绩?什么李绩?”
  阴弘智赶紧插口道:“城外如何?”
  那军士定了定神,道:“哦,城外来了七八个太行壮士,说是听闻陛下立国,特来投效!”
  拓北王梁猛彪大喜,道:“陛下,天下归心呐!这就有太行壮士前来投效了,消息传来,各地豪杰必然纷纷往赴,陛下大业可期!”
  齐王也是转惊为喜,不敢置信地道:“有人主动来投本……朕?哈哈哈哈,他们现在何处?”
  齐王犹如打了一针强心剂,来的虽只寥寥数人,但是在他看来,这就是民心民意,有了第一批,自然就有第二批、第三批,很快他就能兵强马壮,抵御那传说中的六七十万大军了。
  军士答道:“现已把那几位太行壮士押至宫门外候命。”
  齐王嗔道:“岂有此理,既是来投效本……朕的,怎么可以如此无礼。快!快快快!大开中门,朕要亲自迎接。”
  纥干承基实在忍不住了,忙道:“陛下,还是小心为上。提妨是朝廷奸细。”
  齐王一听老大不悦,不过人家这一提醒,倒是真的要防着这一层,是以点点头,表示心中有数,仍是想要亲自接见。
  很快,齐王府大开中门,大齐皇帝陛下领着他的拓东、拓西、拓南、拓北四天王,还有他的军师纥干承基,浩浩荡荡迎出“午门”。
  此时杜兵曹刚刚进了午门,老远见齐王领人走来,急忙避到一边,待见其对自己毫不理会,就悄然折往侧厢了。他来此处,只是看看王府动静,看看各处兵马部署的情况。
  王府中门大开,门外一身男装,脸上抹了姜汁改变颜色,唇上又贴了小胡子的杨千叶领了墨白焰等七八人,牵了马正站在那里,府前一队官兵,持枪戒备。
  这时齐王领着人呼啦啦地迎了出来,杨千叶妙目一闪,瞧他一身龙袍,晓得必是齐王,马上上前两步,抱拳道:“太行人杨百叶,见过……”
  她刚说到这里,就看到齐王身旁站着一人,耷拉着腮帮子,一脸的无精打采,可那模样儿倒是真熟悉——纥干承基?!
  纥干承基看到杨千叶,也是面露惊容,怎么是她?
  杨千叶指着纥干承基,讶然道:“你……你怎么……”
  纥干承基可不想让她当众说出自己的本名,有关纥干承基的海捕文书随着他这几年的“销声匿迹”,已经渐渐不再有人提起,过气啦!可若这时叫出他的真名,可以想见,今后几年,他纥干承基又得成为各地官府的重点通缉对象。
  纥干承基马上冲上前去,一脸的惊喜:“杨贤弟,原来是你!我还以为是哪一个太行壮士,哈哈哈,八百里太行,第一壮士,自是非你莫属!”
  齐王惊咦一声,道:“军师,你和这位壮士认识?”
  纥干承基忙道:“认识!认识!何某与杨兄弟乃八拜之交。杨兄弟人品俊雅,男生女相,偏生功夫了得,太行第一,故而人送雅号太行玉面小飞龙,我二人当年较量武艺,不分胜负,惺惺相惜,故而结拜。这一别,也有好几年了,不想却在此处相见。”
  杨千叶虽然做了伪装,眉眼仍是十分精致。齐王和阴弘智等人本来还有点犯嘀咕,听他一说,顿时释疑。天下之大,男生女相的人当然是有的,而且按照相术说法,男生女相主富贵。
  此等命中富贵之人来投,岂不说明,自己能给他这份富贵?那不就说明自己的造反大业能够成功?
  齐王大喜,本来还有戒备,站在军士们中间,这时急忙上前,欣然道:“原来杨壮士与朕的军师相熟,这再好不过。壮士来投,朕不胜之喜,我大齐求才若渴,壮士此来,朕定不相负。来来来,我给你引见……”
  齐王欣欣然把他的几员大将一一引荐给杨千叶认识。阴弘智笑道:“陛下,我们还是请杨壮士到宫中,再设宴详叙吧?”
  “好好好,咱们进宫!”
  当下,齐王便领着杨千叶等人回府,纥干承基故意拉着杨千叶落在后面,大声道:“贤弟,太行一别已有数载,你这几年都在何处风光啊,我怎么好久没有你的消息了?”
  旋即压低声音,小声道:“你来这儿干什么?我告诉你,齐王造反,没了正理都不可能成功!”
  杨千叶只当他是怕齐王受到自己影响,不信地冷笑道:“是么?那你在这儿做军师?”
  “我是被人坑的!苏有道那个忘八蛋!你若有机会,请把我带走!我是造过反的,我有见识,我告诉你,太阳打西边出来,都不是不可能,齐王造反成功,绝对不可能。相信我,没错的!”
第528章
小酌
  “杨某在太行,早闻陛下贤名,得知陛下登基,欣喜不已,故而急来相投。陛下,臣在太行,尚有数百弟兄,人数虽少,却俱是弓马娴熟、精于阵伍之士,臣在太行还积累了万贯家产,只是一路奔波而来,不易携带,只要陛下大军东向,一俟到达臣经营之地,臣愿立即将麾下精锐与万贯家产,尽数献与陛下。”
  这是杨千叶与墨白焰途中商量细化的计策,集中一批死士,以太行健儿的名义充入齐王军中,很快,这些人就能占据齐王军中所有基层军官位置,到了这一步,齐王也就被基本架空,成了傀儡。
  到那时候,打着齐王的旗号,但真正左右大局的却是她。杨千叶相信,齐王虽然愚蠢,但是等她控制了大局,再加上隋宫宝库的支持,这燎原之火,一定可以烧得起来。
  齐王和他封的四大王都很兴奋,因为墨白焰紧跟着又说了一句:“各地多有义士,犹在观望。陛下既然称帝,何必局于一隅,一旦出了齐州,必天下震动,各地义士纷纷往赴,到时候陛下手中,何愁不能聚百万兵?”
  只有纥干承基依旧无精打采,只顾喝酒,一边乜睨着杨千叶,眸中微微露出嘲讽之意。
  齐王欣然站起,道:“是朕失误了,原想着在齐州召集足够的兵马,募集足够的粮草,才兴师西进,却忘了以战养战的道理。杨壮士……杨卿一番话,令朕茅塞顿开啊!咳!杨百叶,上前听封!”
  杨千叶一怔,但马上就反应过来。此时戏还是要做的,连忙离席上前,垂手肃身。
  齐王道:“杨卿忠心耿耿,朕心甚慰。今,敕封杨百叶为我大齐国太师,位列太傅、太保之上,掌邦治,为六卿之首。”
  纥干承基翻了个大大的白眼儿,心道:“我是军师,她是太师,带了人来投奔的,就是比我这光杆儿受器重啊。”
  杨千叶躬身领旨,当下就摇身一变,成了大齐国的杨太师。一时间君臣和睦,其乐融融。
  宴后,齐王赐了一座宅子给她,左右不过是这些时日为了筹措军资,寻找罪名处理掉的一位豪绅的府邸。等杨千叶被送走,齐王便兴致勃勃拉着四大王和军师要研究一下出兵河东道(山西)的计划。
  纥干承基借口不胜酒力要告辞,齐王也不在乎。在他心中,纥干承基是他那同样有野心的太子哥哥派来的联络人,给个不在正式官职之中的军师,只是为了笼络关系,真要用人,原也不打算信任他。
  这一点上,他确实都不如刚来的杨千叶,之所以今晚没把杨千叶留下共商大计……是因为他原本根本就没有近期出兵的计划,他本打算继续宅下去的。可是酒席宴上已经在杨千叶面前夸了海口,仿佛他早有计划似的,就不好留下杨千叶,免得在她面前露怯。
  如今纥干承基要离开,正合他意。
  但纥干承基离开之后,却并未回自己的住处,他转了个圈儿,趁人不备,就偷偷溜向了杨千叶的住处。
  ……
  此时,“三股水”附近丛林之中,李鱼和李伯皓、李仲轩两人正坐在农家小院中小酌。
  此时的趵突泉附近林木茂盛,野趣盎然。此处住户也不多,丛林之中,掩映着几处民居,这些民居百姓大多都是走动频繁的亲戚,若非这一阶段城中不安宁,这一带真可以称得上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
  因为全是同一家族的人,基本上已是自成一个小生活圈子。
  菜肴很简单,两道野菜,一炖一酱,另外两道菜,则是家鸡一只、肥鱼一尾,配上一壶民间自酿的野酒,李鱼尚不觉什么,李氏兄弟俩却觉得极有意境,每吃一口菜、每喝一口酒,都觉得特别的有诗意,只是这诗意在胸中翻涌,恨不能化为好诗喷出来罢了。
  这二人你一眼我一语,刚把自己此来齐州游历的原因说清楚。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08/50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