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游(校对)第33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31/505

  拥有宙轮,当真不是就可以为所欲为了,幸亏他没有野心,如果他真的有,似袁天罡、李淳风这等异人,还不知道有多少,纷纷出山,拨乱反正,他李鱼,怕也要成为史上一个笑柄,被后人纷纷揣测,这是不是一个穿越的中二少年。
  眼看那炉中奏章已化作灰烬,袁天罡才向李鱼意味深长地一笑,淡淡地道:“你不必担心,普通人一旦听说谁有常人所不具备的能力,就会一惊一乍地以为妖物,袁某是不会做此想的。严格说来,袁某与师弟,何尝不是世人眼中的妖孽?”
  袁天罡轻轻吁了口气,道:“可我们,并未想过要利用这种能力,做什么大逆不道之事。”
  说到这里,袁天罡微微有些失神,他忽然想起了侄女杨千叶,他可是杨勇之子啊,是根正苗红的大隋皇室,就算没有什么特异的能力,他也有充分的理由造反。但是,他没有。
  在普通人看来,他拥有如此莫测神通,又有如此身份,却甘于做一个闲云野鹤,未免暴殄天物。但袁天罡心中明白,他固然是天性恬淡,不想参与到红尘征伐中去。
  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他清楚,谋国……阴谋诡计不足道,奇技淫巧同样不足为道,古往今来,开国坐殿的,莫不是凭着堂皇端正之功,没有一个是靠着阴谋算计又或者什么奇异能力,便能成为开国之君的。
  但他是自幼修习道术,循序渐进,所以并不因所掌握的本领而狂妄自大,而只是偶然获得某样宝物的人,却如暴发户一般,大多看不通透,也不明白其中利害,最终害人害己。
  张角不就是得了道士于吉等人所传的《太平经》,遂以为拥有了呼风唤雨、撒豆成兵的本领,既而图谋天下的么?结果如何,不过是为人间徒增一场浩劫。
  所以,袁天罡很担心李鱼心性不稳,得到了异宝之后,也会滋生如此野心。尤其是原来他还能望云望气,确定那异宝方位,如今不知何故,他已失去这一能力,自然更加紧张。
  今日这一试,他要试的就是李鱼的心性与志向。如果李鱼矢口否认他是得宝人,在他开诚布公之后却竭力掩饰,那么他是真的会上表奏明天子,出其不意,捕杀李鱼的。
  如今李鱼明了志向,袁天罡也放下了一桩心事。
  天下宝物,自有其缘。袁天罡虽然好奇李鱼究竟得到了什么,又具备什么具体的能力,但李鱼不说,他也不问,他只需知道李鱼没有仗之图谋天下的野心,就足够了。
  那厢李淳风和杨思齐你一言我一语,已然把李淳风的设想说得明白,而杨思齐也适时讲出自己的建造想法,不但能满足李淳风的需要,甚而还有增强,两个人说得甚是投机,沟通也顺利结束了。
  而这边,袁天罡和李鱼虽然只是寥寥数语,彼此也是心照不宣,达成了某种秘密的协议。
  眼见李淳风笑容满面地和杨思齐走过来,袁天罡对李鱼点点头,道:“成就姻缘,亦是功德,杨先生的大事,包在袁某身上了。”
  “多谢!”
  李鱼站起身来,长长一揖,这一声谢,却是一语双关。
  但只二人心知肚明,杨思齐走过来,好奇地问道:“何事如此郑重?”
  袁天罡和李鱼只是相视一笑,并未多说。
  李鱼和杨思齐向袁天罡和李淳风拱手告辞,出了司天台,正往钦天监正门走,旁边跨院里走出两位兵弁,一见二人,便站住了脚步,其中魁梧高大的一人叫道:“小郎君!”
  “咦?铁大哥,你们怎么在这?”
  李鱼一看,来人竟是铁无环,看另一人所穿军服,阶级似乎比铁无环还要高得多。面相有些面熟,一时间李鱼却想不起在哪里见过。
  那人倒是认得李鱼,哈哈一笑,拱手上前,道:“李鼓吹,原还说择日邀你共饮呢,不想竟在这里看见,哈哈,真是缘份、缘份呐。”
  李鱼哈哈一笑,顺势伸出手去,与他执起手来,用力摇了一摇,道:“这就是有缘千里来相会了。我们也正要寻个地方吃酒,可巧就遇见了你们,走走走,同去同去,先说好了,今天我买单,将军可莫与我抢。”
  李鱼说着,心中嘀咕:这货是谁啊,我在哪儿见过?他有说过要请我吃酒吗,那应该很熟的才对吧。
  那位将军亲亲热热地揽住李鱼肩膀,一脸络腮胡子都全扎到李鱼脸上了:“那不成,说过了我请嘛。你李鼓吹要请,那就下回。哈哈哈,我知道有一家店,味道那是相当的好,走,我带你们去。”
  李鱼脑子里转悠了几匝,还是没想起来这厮是谁,但那嘴上也是毫不含糊:“哈哈,那就有劳将军带路了,咱们今日一醉方休。”
  “诶,叫将军,可生份了些。我长你几岁,你若不见外的话,就叫我王兄好了。”
  “啊!原来他姓王,这老王……莫非见我家漂亮女人多些,刚刚搬来做的邻居?”
  李鱼正胡思乱想着,王将军用力拍了拍李鱼肩膀,道:“那日亏得李兄弟你提醒,我对外只说是有猛兽闯进了行宫,对上才述说实情。上头很是赞赏我的沉稳,夸我做事妥当,这不,这回有了好差使,就派遣给我王超了,众袍泽都眼红不已呢。”
  听他这么一说,李鱼才省起,原来这就是他故意制造动静,逼杨千叶收手的那晚,闻声赶来的屯卫将领。当时自己是说过,莫要大张旗鼓搜寻刺客,对外只说是猛兽闯入,免得皇上和太上皇不悦。
  李鱼哈哈笑道:“那……我就却之不恭了。王兄得了什么好差使,竟让同僚眼红。”
  王超道:“自然是建灵台这件美差。太子做了大监造,皇帝便从屯卫中抽人来做监护,维护灵台秩序,同时也是多一层保障,卫护太子安全。毕竟那么多从民间招募的匠人,万一有人心怀歹意就不好了。”
  李鱼轻啊一声,道:“不错,还是皇帝思虑周详。刺客三番五次对太上皇、皇帝、皇太子下手,如今皇太子监造灵台,频繁离开东宫,可不正是下手的好机会?王将军能负此重任,足见陛下信赖。”
  王超摸了摸大胡子,道:“咳!那个……正是。天家信任,是一方面,另外,监造灵台,也确是肥差。我还要恭喜李兄弟,你担任监造,是具体负责灵台建造的人,你吃肉,可得给老哥哥我这个监护喝口汤啊……”
  李鱼听他这话儿,貌似要从建筑拨款中渔利,心中便有些不悦。
  李鱼虽也想建功立业,主要是想在自己的女人面前能挺得直腰杆儿,其实他可不愁用度,需要的是一种社会地位和成就。灰色收入一类的,他并不在意,如今听人赤裸裸的提起这个,心中便有些反感。
  不过,李鱼也不想扮那正人君子,义正辞严驳斥他一通,平白得罪了人,何况他还是铁无环的顶头上司。
  李鱼心想,太子争取建造灵台的差使,图谋的是影响力、是积累储君的政绩,想必不会打灵台建造用度的主意。到时候,他想从中占些好处,我就推说太子监管严密便是了,他想怨,也怨不到我的头上。
  李鱼这厢暗暗打着如意算盘,丝毫没有意识到,魏王李泰会坐视灵台顺利建成?李承乾固然是志在政绩,但是这位太子爷高高在上,不知民间疾苦,他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所作所为就一定会如他所愿么?
  他这条搅混水的鱼,可是自打出道以来,无论到了哪儿,就不曾让一处有过安生。在利州是如此,在陇西也是如此,在西市还是如此,如今主持建造钦天监的灵台,又岂会叫他风平浪静,顺顺利利!
第431章
不欢宴
  “这家店叫‘三昧真火’,菜味极是鲜美。李兄弟想必是不曾品尝过的,今日可以大快朵颐。”
  王超说着,已然把李鱼和铁无环、杨思齐引到了一家饭店,门楣之上四个大字“三昧真火”,名字却也别致。
  四人进了饭馆,择了一处雅间,王超极熟稔的样子,也不去看菜牌,便一一点起菜来。
  五生盘,炒鸡子儿,煎炒麻鸭,蟾宫玉兔,茱萸炒蟹、熏炒蛤蜊,没有太多的野味或珍奇,但是所有的菜都有一个特点:炒的。
  炒菜文字有记载是在南北朝时期,至于具体出现的更早年代就不可考了。它之所以当时没有流行起来,而是仍以蒸煮、炙烤、生食等烹饪方式为主,是限于两个原因。
  一是锅子,当时很难生产出薄铁锅,薄了容易损坏,厚了传热太慢。另一方面是缺少煎炒的植物油,当时以动物油脂为主,植物油也有,但太少,而且只有芝麻油,更主要的油料来源大豆还只当食物吃呢,油菜则只当是菜。
  因此一来,炒菜便不风行,但这家店独僻蹊径,不计成本,专门经营炒菜,倒也别树一帜。
  炒菜上菜的速度确实是快,一道道菜肴上来,王超热情相劝,杨思齐和铁无环提筷品尝,连连赞叹,李鱼挟了一口,却是不置可否。
  可能这些炒菜同大家吃惯了的蒸煮菜肴味道大为不同,所以杨思齐、铁无环等人真心觉得惊喜,但对李鱼来说,却是不过如此,还不如他之前吃的蒸煮菜肴味道香美。
  炒菜现在还处在新生摸索阶段,烹饪的用料、步骤、火候、适合的菜肴等,都还尚未成形,不是最完美阶段,这让早尝过了各种菜系炒菜的李鱼来说,如何觉得美味?
  不过,既然人家王超将军请客,总不好处处指摘,所以李鱼微笑点头,虽然没有开口赞美,倒似也很欣赏菜肴的美味,只是有些矜持,没有说出口罢了。
  此时,就在他们所处雅间不远处,另外一间雅间内,有两个人,正对面而坐。与那几位吃货不同,两人桌上也罢着许多菜肴,但二人一筷未动,倒是目中寒光闪烁,似乎把对方当了鱼肉,要砍剁一番似的。
  许久,僵硬着腰杆儿怒目圆睁的纥干承基缓缓坐回了身子,凶狠的神情也放松下来,变得有些疲惫和无奈:“千叶殿下,往事已矣。你就不能放过在下么?”
  对面坐着的“男子”一袭白袍,眉红齿白,仿佛一个可以倾倒无数含春少女的美少年,其实却正是杨千叶。
  杨千叶似乎早知道他不敢动手,这时见他服软,不禁嫣然一笑,也放松了身姿,好整以暇地把玩着酒杯,道:“纥干承基,你跟着李孝常在利州谋反,可不是我杨千叶怂恿的吧?李孝常兵败身死,你领残兵啸聚山林,也不是我杨千叶所指使吧?你本来就是朝廷反叛,大唐钦犯,与本姑娘何干?”
  纥干承基不理他的调侃,忍气吞声道:“那都是很久以前的事了,如今……”
  杨千叶截断他的话道:“如今你隐瞒了真实身份,隐瞒了你曾经犯下的大罪,藏匿在太子身边,梦想着有朝一日太子登基,你也从龙乘云,飞黄腾达。可是,并不是太子赦免了你的钦犯身分,而只是你有所隐瞒,一旦太子知晓,结果如何?”
  纥干承基脸色难看:“殿下要揭发我?”
  杨千叶欣欣然道:“你若与我合作,我不但不会揭发你,反而会助你取得更大的功绩,来日何止飞黄腾达,封王封侯也不是不可能的。”
  纥干承基沉默片刻,轻轻摇头:“千叶殿下,我自进了东宫,才晓得大唐如今是何等的强大,你想复国,是不可能的。”
  “我不再图谋复国了!”
  杨千叶露出感伤神色,幽幽地叹了口气:“我现在只有一个念想,我父是因众臣下的背叛而死!夺我父社稷江山的是李家,那么李家也得有一个帝王,给我父亲偿命!”
  杨千叶盯着纥干承基:“一命换一命!我只求复仇,不求复国!”
  纥干承基冷冷地道:“你想让我配合你刺杀皇帝?”
  杨千叶轻轻摇头:“皇帝死在我剑下,那有什么意思?”
  纥干承基疑惑地皱了皱眉:“那你是什么意思?”
  杨千叶轻轻一笑,道:“这件事先抛开一边,先说说你。你扶保太子,图的是有朝一日太子登基,你就可以功成名就。可太子就一定能顺理成章,成为皇帝么?魏王李泰素受皇帝恩宠,迄今不放他去藩国,还在他的魏王府中建文学馆,准他自招贤才,这事,你知道吧?”
  纥干承基脸色阴晴不定地道:“怎么?”
  杨千叶道:“此举与当年李渊让李世民开衙建府,自立天策府,招纳贤才,有何区别?”
  纥干承基道:“那大大不同,天策府文臣武将,济济一堂。而文学馆,只是招纳一些文士。”
  杨千叶道:“当初天下未定,非武力不可得天下。而如今李唐已经坐出了江山,李世民也不会希望他的儿子们靠彼此征战决出储君资格。打天下靠武力,坐天下靠什么?你不会认为,李泰只会招些人去陪他吟诗作赋吧?”
  纥干承基想到太子听说皇帝允许魏王李泰建文学馆时狂怒之下,把寝殿砸得稀烂的一幕,不禁沉默不语了。
  杨千叶道:“纥干承基,你不是胆小之人,当初还在山中领着几千残兵的时候,依旧狂放不羁,整个天下你都不放在眼里,如今何以顾虑重重?不是你胆子小了,是因为你觉得你想追求的一切,已经不需要用你的刀来夺取!”
  杨千叶微微倾身,看向纥干承基:“可是事实并不是这样。你曾想陪李孝常夺天下,后来又想陪我夺天下,现在则是陪着太子李承乾。李承乾想保住他的太子之位,一样需要靠武力!”
  “而你,不能坐等太子登基,等来等去,很可能一个最好的机会眼睁睁地从你手中失去。英雄造时势,你应该更主动一些,我可以配合你,你是在帮我,我也是在帮你,最后,你扶你的太子登基,而我大仇得报,一偿夙愿,岂不完美?”
  纥干承基仍是犹豫不决。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31/50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