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游(校对)第31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15/505

  少陵原又称杜陵原,位于长安城南四十里,南接终南山,行政区划上跨了长安、万年两县,广义上属于龙首原的一部分。整个长安地区都是一块完整的平原,但是被河流分割成了几块,少陵原在其中属于较大的一块。
  杨千叶仔细地看了看地图,黛眉微微一蹙,道:“这原上可有藏身之处?我们有机会潜进去么?”
  墨白焰微笑道:“殿下,这少陵原上,并非一片荒野,实际上在整个少陵原上,零散分布着十一个乡。”
  杨千叶思索道:“北衙禁军先行入驻,定然会稽查人口,非有户籍的常住人口,恐怕都得驱离了。”
  墨白焰道:“不错,但是既有人家,我们要想隐藏起来,瞒过些寻常禁军,想来也并不为难。”
  杨千叶的眼睛亮了:“皇帝深居大内,轻易难得出宫,想对皇帝下手,难如登天。如今他既往少陵原秋狩,这于我们而言,可是一个难得的机会。”
  冯二止道:“天予不取,必受其咎!”
  杨千叶并二指双剑,在少陵原的位置上用力点了一点:“墨师,准备吧,这一次,我要亲自去,誓取李二狗命!”
  快过年了,种种忙碌,昏头转向。精力不比当年,昨天实在吃不消了,现今奉上一章,下一章稍稍躺会儿,让颈椎病严得的大脑过过血,再继续写。
第410章
真的不是撩
  将近晌午,高阳公主才从大殿中出来,颈挺、肩平,笑不露齿,行不摇裙,举手投足,仿佛放了慢镜头的画面,等她下了台阶,优雅地回头,见两位女官已然从后殿离开,顿时长出一口气,肩膀儿也坍了,脸儿也垮了,双手拽起裙子,两只鞋子踢哩踏啦,迈着“嘉译步”就摇头尾巴晃地晃到了李鱼面前。
  “哎!哎!醒醒啦!”
  李鱼从美梦中醒来,揉揉眼睛,就见高阳公主拽了拽裙子,一屁股在他面前的石头上坐了下来,弯腰去脱靴子,黛眉微微地蹙着:“太要命啦,我两只脚都快断掉了。”
  蓬松的宫裙妨碍了她的动作,平时穿着这裙子要脱靴或穿靴,那都是宫女服侍的,就算不累个半死,她自己也办不到。高阳公主泄气地放开,双手一撑石头,上身微微后仰,把脚递给了李鱼。
  “喂,帮我把靴子脱下来,脚酸死啦。”
  “呃,公主金枝玉叶身……”
  “金个屁啦,你哪只眼睛看见我是金玉做的啦,这要是金玉做的,我还能是活人吗?少废话,快动手。”
  高阳小公主发彪了,李鱼赶紧回头看看,不见那一胖一瘦两个老姑婆,便伸手帮她把两只靴子脱了下来,高阳公主试了试,袜儿还是脱不下来,便又往李鱼面前一递:“喏,还有袜子。”
  李鱼无奈,托着她的足踝,解开袜子的系带,将布袜儿也脱下来,手指不小心碰到她的脚心,高阳公主咯咯笑着直往后缩:“哎呀哎呀,轻点轻点,人家怕痒,好痒,哈哈哈……”
  李鱼瞧她一派天真,倒是又好气又好笑,将她一双雪白的袜儿脱下来,放在一旁石上,高阳公主马上把一双秀气的小脚丫浸进了水里:“啊!好舒服……”
  高阳公主双手撑着青石,双眼微微眯着,一脸的惬意,一双小脚丫,在清澈的泉水里轻轻地挑动了几下,发出一声舒服的呻吟。
  李鱼走到池边,弯腰净了净手,高阳公主乜他一眼,小嘴一撇,道:“人家的脚不臭啦。”
  李鱼道:“不臭,那也是脚呀,刚碰过袜子,净净手有何不可。”
  高阳公主咕哝了一句,也没听清说的什么。
  李鱼想到她说过皇帝要往少陵原秋狩,听她话音儿,整个鼓吹署的人都要去。李鱼对音乐一窍不通,实在怯的很,忍不住问道:“方才听殿下说,过几天皇上要去少陵原秋狩?却不知我们鼓吹署,需要做些什么?”
  高阳公主一边用脚丫撩着池水,一边懒洋洋地道:“很多事啊,一些人要深入丛林,敲锣打鼓,吓唬那些野兽,把它们赶出来,还有一些人要排成排,跟在我父皇后边,敲着鼓点儿,父皇身边的侍卫们要听着鼓点儿齐进齐退,进行围猎的。”
  李鱼一听是一大帮人同时奏乐,甚至胡乱敲锣打鼓,顿时放下心来。这种场面,他要应付过去却是一点不难。
  孰料李鱼这一问,倒勾起高阳一桩心事,她忽然坐直了身子,浸在清凉泉水中的一双小脚丫也缩了回来,踩在一块石头上。双脚甫一沾上石头,便是一声轻呼,双脚微微一抬,叫道:“好烫。”
  她悬着两只脚儿,瞟一眼李鱼,伸出一只手道:“你的袍袂递我。”
  李鱼捞起袍袂,有些茫然:“干嘛?”
  高阳公主将他的袍袂往石上一铺,双脚踩在他的袍袂上,舒服地叹气道:“这样就舒服多了。喂,你不是擅长鼓乐吗,快奏与我看。”
  李鱼心头怦地一跳,这丫头怎么哪壶不开提哪壶,又叫她想起来了。
  李鱼吱吱唔唔的,还没想好该怎么应付,高阳公主已经看到了被他杵在一旁的那只手鼓。这只手鼓的形状与腰鼓相似,呈长形,两端粗,中间细,鼓面凸起等距离的七道弦纹,通体施以黑釉,上边还点缀着蓝色的斑点,非常漂亮。
  粗的两头也不是一般直径,仍然区分一大一小。小的一头是杵在地上的,大的一头则夹在双腿中间,可以用鼓槌或双手敲击。
  高阳伸手抄过了手鼓,递给李鱼,兴致勃勃地道:“快快快,叫我瞧瞧你的本事。”
  李鱼接过手鼓,夹在腿间,装模作样的拍了几下,试了试不同部门拍击出来的声调,心中只想,“糟了糟了,我哪会用这玩意儿,就算我会敲,我也不懂什么曲目啊。《将军令》?却不知在这年代是否已经有了这首曲子,问题是,用这手鼓,敲得出《将军令》吗?”
  高阳公主一双乌溜溜的大眼睛盯着李鱼,兴致勃勃:“快啊,快啊,捡首好听的曲子来敲。快快快。”
  李鱼一脸木然,两只手胡乱的又拍了几下,眼见高阳公主一双黛眉慢慢地蹙了起来,有些疑惑地看着他,李鱼把心一横,鼓足了勇气,双手疾速地拍了几下,居然自成一股韵律,虽然音调找的不那么准,不过节奏却是敲出来了。
  “期待着你的回来,我的小宝贝,
  期待着你的拥抱,我的小宝贝,
  多么想牵着你的手,躺在那小山坡,
  静静的听你诉说,你幸福的往事,
  期待着你的回来,我的小宝贝……”
  没勇气去看高阳公主那张大的眼睛,李鱼干脆闭上了双眼,努力回想着他在他那个时代,曾在网上反复看过几遍的丽江美女打手鼓的视频,动作和韵律居然越来越合拍。
  “期待着你的拥抱,我的小宝贝……”
  铁无环大步走来,午膳将近,上峰叫他来带鼓吹署的吏员去吃饭,午后还要服侍高阳公主学礼,恰看到这样一幕,铁无环顿时呆在那里。
  这首曲子曲调很简单,而且多有重复,但轻松俏皮,很容易入耳,高阳公主听了一阵,居然已经学了个八九不离十。
  这曲调、风格、旋律,是高阳公主从未听过的,连相近的音乐都没有接触过。不过这首曲子倒不存在多大的时代感,放在这个时代去听,一样会让人生出轻松愉悦的感觉。
  等李鱼一首曲子击打完毕,高阳公主鼓掌叫好:“真不错,真不错,我从未听说过这样的曲子,这是哪儿的音乐?”
  李鱼见自己竟应付了过去,心中顿时一松,大言不惭地道:“臣是利州人,这是利州俚曲。”
  其实他的鼓艺哪有什么技巧可言,其中还有明显的丢拍、错拍,高阳自然听得出来。不过,高阳此时在乎的却不是他的鼓艺高低,而是这首曲子的新颖别致,因而忽略了这一点。
  “太棒了,挺好听的。来,我试着敲一下。”
  高阳公主说着就站了起来,一时忘形,却忘了自己正站在李鱼的袍袂上。李鱼见公主起身,当然不能在她面前大剌剌地坐着,忙也站起,袍袂一动,站在其上的高阳公主哎呀一声,站立不稳,就向李鱼摔了过去。
  李鱼才只站起一半,高阳公主娇小玲珑一个身子,就结结实实摔进了他的怀抱,害得李鱼又一屁股坐回石上,尾椎骨墩得生疼。
  铁无环吓坏了,小郎君什么都好,就是太过风流。可是,风流也得分分对象啊,堂堂公主,岂容出现些有损皇室威仪的丑闻,这要叫人看见,小郎君还保得住性命吗?
  铁无环急忙左顾右盼,生怕有人从旁路过,看到这不堪的一幕。若真出现了那样的情况,说不得……只好杀人灭口了。
  幸好,这学礼所用的宫殿是平时不大启用的一处偏殿,庭中寂寂,不见行人。
  高阳公主大窘,生忙脚乱地从李鱼怀里爬起来,明知怪他不得,还是羞红着脸儿,狠狠白了他一眼。搂了搂裙裾,在石上坐下,将白生生的一只脚儿往李鱼面前一递:“喏,给我穿上。”
  “天呐!真是……没眼看啦。小郎君已经和小公主发展到这一步了么,这是作死啊。”
  铁无环看得心惊肉跳,正不知该是否上前阻止,就听一阵脚步声响,还有一个朗朗的声音响起:“高阳?”
  “惨了!”
  铁无环暗叫一声,一双钵大的铁拳登时据起,双眼铜铃般一瞪,霍然扭身,将李鱼和高阳公主挡在身后,杀意凛凛地就向来人望去。
第411章
各有解读
  太子!
  走来的正是太子,在他身后,还站着三个人,两个武将和一个清秀少年,清秀少年正是称心,而那两个武将,却是罗一刀和纥干承基。
  铁无环曾与他们有过短暂的照面,只是当时是夜里。再加上隔了这么久,两人又从马匪装束换成了禁军,铁无环可没认出来。可他虽没认出二人,却看二人站姿气势,便晓得是高手。
  光是这两个人,他就未必拿得下来,如何灭口?
  一时无措,铁无环竟僵在了那里。
  这位太子爷素喜美色,偏还男女不禁,自从见过称心,他就对这位清秀娈媚尤胜女子的少年动了无法启齿的心思,便籍口要切磋乐理,叫太常寺把他送进东宫。
  今日初次相见,太子不想吓着了称心,虽然切磋乐器时,也有握其手、并其肩的举动,但虽亲昵,却也尚看不出他是别有用心,称心只有受宠若惊,倒也甘之若饴。
  只是李承乾对称心是越看越看,那长长的睫毛,清亮的眸子,花瓣似的唇,盈盈一握的腰,吹弹得破的肌肤,当真是越看越心痒难搔,原打算慢慢接触,不时施以恩惠,再引他就范,这时情动,竟尔想当即设宴,灌醉了他,便成其好事。
  只是,刚刚吩咐厨下备宴,罗一刀和纥干承基便来拜见了。他二人是东宫六率的将领,直接归太子管辖,乃是太子的心腹,太子还是有其野心的,并不只是沉溺于酒色,当即传见。
  本来只是例常的拜唔,但二人无意见透露的一个消息,却引起了李承乾的警觉。那探花问柳的心思登时淡了,相比起皇位,其他一切都是浮云,自然还是正事要紧。
  原来,罗一刀和纥干承基拜唔太子时,也知道太子与越王李泰不和,所以特意提起了李泰的一桩事来,即越王李泰请了皇命,要编撰经典,皇帝准了,允许李泰在王府中设文学馆,自然引召学士。
  罗一刀和纥干承基是武人,对这种事根本不放在心上,觉得这简直是不务正业,舞文弄墨有什么出息?他们特意提起此事,只是想搏太子一笑。
  可太子一听,却是又惊又怒。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15/50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