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游(校对)第12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0/505

  不过,给褚大将军选房子的人提前询问了有大宅子售卖的几个人家,很细心地画了一副地图,把它们的位置、地点、周边环境都明确标注,报给褚大将军后,褚大将军伸出胡罗卜粗细的手指头往地图上一点,很干脆地就选了这里。
  大将军嘛,久战沙场,杀伐决断,拿主意当然快!
  这是手下人的想法。
  至于褚大将军自己,其实他选这处房子就为一点:名字好听。
  集贤坊,集贤诶!
  褚大将军认为自己是很“贤”的!
  饶是长安的大街小巷都带着大气格局,极其的宽阔,但是这座天下第一大城实在是太繁华了,进城的、出城的、逛街的、摆摊的,摩肩接踵,挥袖如云。
  褚大将军骑在马上,带着车队,在堵车一般的“灾难现场”磨蹭了一个多时辰,才终于挤进集贤坊。
  巧了,这幢宅子就挨着坊门,而且原主人是尉迟敬德,高官呐!所以同普通人家不同,他是有权在坊墙上开个门户,直接出入的。也就是说,每晚宵禁,坊门锁了,并不影响这户人家出坊上街。
  “好!不错!精致!漂亮!哈哈……”
  褚大将军一进宅子,就眉开眼笑。
  从西北军营里回来的人物,哪见过这么精致漂亮的宅子,褚大将军一看就喜欢上了:“尉迟敬德这小子,够朋友!这么漂亮一幢宅子,多少钱来着?”
  那负责购宅子的家将急忙禀报:“抹零去整,共计一百万贯!”
  褚龙骧连连点头:“值得!值得!便宜,便宜!”
  那家将本来心虚的很,一听褚大将军一副占了便宜的模样,不禁暗暗松了口气。
  尉迟恭这幢宅子究竟有多大呢?
  三十六亩,快半个坊了。
  唐时长安的房舍其实很宽敞,官府批建筑用地,一般是良人三口之家给一亩,贱人五口之家给一亩,平均居住面积人均在200至2000平米之间。褚大将军位高权重,这宅子比起普通人家的平均居住面积自然还要大得多。
  那家将见褚大将军满意,暗暗放下心来,便殷勤解说:“院中有榆楮树木三百余株,门馆、宾馆都在前院,主院正中是正堂,四周是廊屋,外廊是仆役居处和马廊。南院和后花园共两处花园,池塘三处,楼阁……”
  褚大将军懒得听他啰嗦,挥手道:“不用讲了,嗯!我叫你派人去接老夫人和夫人,可已接到了?”
  褚龙骧在西北打仗,自然不便携带家眷,所以母亲和夫人都在故乡居住。如今调来长安,且很长时间内要在此定居,便想把母亲接来长安,贻养天年。
  那家将急忙道:“得了大将军吩咐,小的就派人去老家去了,现在应该在来京的路上了吧!”
  褚龙骧喜孜孜地点点头,转向李鱼,道:“李先生,你是住客馆,还是住后宅,你是读书人,想必是喜欢安静的。你自己挑一处地方吧。”
  李鱼自打进了长安城,就恨不得插翅飞去,寻找母亲和吉祥。只是如今身份是人家的幕宾,哪有刚一进城就撇下东家一走了之的道理,所以一直忍耐到此刻。
  此时听褚将军一问,李鱼急忙道:“学生住在何处,但凭东翁安排。学生急着想找到母亲,所以……”
  褚龙骧恍然,一拍额头道:“啊!我怎么把这事儿忘了,先生快去,快去!可要本将军派人相随?”
  李鱼急忙道:“多谢东翁,学生自去寻人就好,不必劳动官兵!”
  褚龙骧笑道:“成,那你去吧,反正我也得先安顿下来,才好大宴宾朋,这三两天的也不会操持这些事情。”
  李鱼急忙向褚龙骧告辞,到了门口,从卫兵手中接过马缰绳,翻身上马,自行离去。
  李鱼骑着马,重新努力穿过“车祸现场”一般的街市路口,路况就好多了,李鱼策马轻驰,一路打听着,直奔太史局。
  太史局就是司天监,袁天罡和他的师弟李淳风都在这里任职。李鱼又不知道袁天罡的具体住处,只好到司天监来打听消息,此时还是大白天的,相信他们也该正在衙门里边。
  可是李鱼忘了司天监是个轻闲衙门,待他赶到司天监,居然扑了个空。
  司天监一个小吏迎了出来,问明李鱼来意,向他解释道:“袁少监和李秋官昨日就往终南山寻访一位朋友去了,不在衙里。”
  终南山?
  李鱼一阵心虚,这俩人去终南山干什么?不会是去找自己冒认的那位终南隐士苏有道去了吧?
  李鱼赶紧问道:“却不知袁少监和李秋官何时回来?”
  那小吏为难地摇摇头道:“这个,却非在下所能知晓得了。终南山并不小,要往山中寻访隐居的朋友,又不知其住处,那……三天两天也是它,十天半月也是它,实难预料。”
  李鱼呆了半晌,心中暗骂一句:“可恨这年代没有打卡机,应该罚光他们的绩效!”
  无奈之下,李鱼只得拱手告辞。
  李鱼牵着马儿在街上茫然地走了一阵,心中盘算已定:“如今看来,只好先回褚将军府上暂住,每日闲暇无事,就往司天监打卡……寻人,捱上几日,总能等到他们回来,问出母亲与吉祥的下落。”
  李鱼一路思量,一路缓缓而行。
  前方路边,有一个伞摊儿。
  地上撑开了七八把伞,有商贾行人雨雪天气出门使用的厚油纸乎,也有妇人少女为了躲避阳光夏天使用的轻盈花伞。
  路边一个伞摊儿,架子上还挂了十几把伞,一个青袍人正坐在伞摊后边,用竹刀细心地剥着竹篾,一旁还摊开了一幅画,上边满是美丽的荷叶芙蓉,正在晾晒,看来是准备用来当作伞面的。
  那青衫人最多三十岁年纪,颌下一缕微须,五官有些清矍,瞧来甚是儒雅。
  李鱼也未在意,只是瞧人家撑了一地的伞,担心马儿不慎踢了人家的伞,所以特意往旁边侧了一侧,偏偏这时,远远一声大吼:“十八深,除非你不混长安城了,否则,躲得了初一,也躲不过十五!”
  李鱼闻声止步,扭头向发声处望去,就见侧边巷子里,一个石榴裙,藕色小袄的姑娘正从巷子里向外急急冲来。
  李鱼一眼望去,只觉她身材窈窕,长腿细腰,至于容色如何,还不曾看见,便被她胸前那一对上下跌宕、弹跳活泼,跟一对顽皮的玉兔似的东西给摄住了目光。
  李鱼脑海中登时又自带BGM了,duang~~~duang~~~duang~~~这……要不要这么大啊!而且怎么不穿胸衣啊,这波涛起伏的,看得李鱼一阵眼晕!
第186章
莫名其妙
  四个豪奴打扮的大汉气势汹汹地从巷子里钻出来,左看右看,就见对面街边一个伞摊儿,正有一个青衫人坐在摊后,悠然自若地削着竹篾。
  伞摊旁有一个穿着圆领衫的年轻人,马缰绳拴在摊架子上,人则拨弄着挂在架子上的伞,似乎正在挑选雨具。除此之外,伞摊前再无他人。
  一个豪奴瞪起眼睛道:“喂!你们有没有看到一个女人往哪里去了?”
  卖伞人和挑伞人一个抬头、一个扭头,讶然地看向他们,摇了摇头。
  这时候,一个头戴绿幞头、身穿绿色圆领袍的长髯老者从巷子里缓缓地跟出来。
  牵着马儿的李鱼一瞧此人,顿时露出讶然之色,原来此人竟是他的狱友——美髯公康班主。李鱼赶紧扭过头去,继续佯装挑选伞具。
  一个豪奴对康班主恶狠狠地道:“姓康的,那十八深住在哪里?”
  康班主慢吞吞地道:“十八深旁无去处,平日里就住在老夫的戏园子里啊!”
  另一个豪奴道:“偌大一个长安城,何处去寻她,莫如咱们回戏园子等着,她总要回来的。”
  康班主抚了抚胡须,笑眯眯地道:“这可未必!深深小娘子并非我们康家班教出来的艺人。”
  戏班子一般都是自己教徒弟,出了师免费为师门卖艺三年,之后就是拿薪酬了。这时也就恢复了自由身,如果双方条件谈不扰,也可以自行发展。那位深深姑娘显然就属于后者,是带艺投入康家班的。这样的话,如果她觉得这儿不安全,自然也可以另投别处。
  头一个豪奴勃然大怒,一把揪住康班主的衣领,怒吼道:“姓康的,我们常大爷看中的人,你要是不把她交出来,你死定了!”
  康班主微微一笑,屈指掐算起来。
  那豪奴愕然:“你……你这是在做什么?”
  康班主掐算一番,悠然道:“现在是三月二十六,距九月初九也就五个月零十四天,康某就得上法场。你觉得,康某在乎你的威胁?”
  那豪奴呆了一呆,泄气地放手。对这样的人,他还真没办法。而且,这种注定了要死的人是不怕死的,真把他逼急了,他把自己弄死,也受不到更严重的惩罚了,可谓无所顾忌,那豪奴也是有些忌惮的。
  另一个豪奴忙打圆场,道:“算了,不必难为康班主。咱们通知道上兄弟,出入城禁的门户都看住了,免得被那女人逃了,再往城中各处戏班子去扫听,不信揪不出她来!”
  几个豪奴转身要走,其中一人看到撑开了放在伞摊前的六七把大伞,忽地心中一动,道:“且慢!”
  那豪奴走过去,用脚踢了踢,将六七把大伞都踢得换了位置,这才泄气地一挥手,道:“走!”
  康班主笑眯眯地看着四个豪奴远去,捋了捋胡子,转身就要离开。
  李鱼这时才转过身去,扬声道:“康班主!”
  康班主转过头,一见李鱼,脸上惑然之色顿时消解,惊喜地冲上前道:“你是……李鱼?哈哈哈哈……”
  康班主张开双臂,给了李鱼一个大大的拥抱,亲热地道:“好久不见,好久不见,这才三月,你便回来了呀!”
  李鱼面不改色,微笑道:“道路难行,只怕耽搁了时辰,想必诸多老友,也都是这般打算,早日回京,也可与众兄弟相聚几日!”
  康班主翘起大拇指道:“小兄弟是条真汉子!值得相交!走走走,去我那里,咱们小酌几杯。”
  李鱼忙谢辞道:“康老兄还是在道德坊勾栏院吧?改天小弟一定前去拜访。实不相瞒,今日出来,是去寻访一位故人的,现在借住一位贵人府上,事先不曾打过招呼,若是回去晚了,恐主人担心。”
  康班主听他这样讲,便道:“既如此,那我就在道德坊恭候大驾了,你可一定要来!”
  二人又谈笑几句,依依告别。康班主追着四个豪奴出来,也担心班子里不了解他此时状况,会人心不安,所以便匆匆赶回戏园子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0/50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