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天子(校对)第55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54/711

  说着话,夏莹莹弯腰钻出了车子,车子到了这儿也不可能再往前赶了,她要进宫总得下车才行。顺道儿还得谢谢那位出手救人的英雄,要不然真闹出人命来,她再单纯也知道会是大麻烦。
  夏莹莹没等手下人放好脚踏,就从车辕上跳了下去,这时她才看清手中拎着一条乌梢长鞭的人居然也是一个女人,她穿着一件蓝色绣金边的肥大长袍,长袍外穿着无领无袖,前面无衽,后身较长的坎肩,对襟上还绣着鲜艳花朵,并缀着五颜六色的亮片儿,光泽闪闪。
  她梳着一双辫子,上有发套,前有流苏,旁有流穗,缀满着金银饰物,瑰丽华美。个子很高,莹莹目测,应该和她的小天哥哥身高差不多,但是比叶小天看起来还要壮一些,但是尽管看起来很壮,这女人却一点没有臃肿肥胖的感觉。
  她的脸蛋儿偏圆,面似满月,嘴唇丰厚性感,额头宽广白皙,完全不同于中原男子对于美丽女性的定义,但你怎么看都不会觉得她丑,那是一种完全不同意义上的美女,那饱满高耸的胸膛,让胸前并不平坦的夏莹莹见了也心甘情愿地认输,实在是……太雄伟了。
  “哈哈哈……”那个高大健美的女人爽朗地大笑:“谁说中原女子都柔柔弱弱的,这位姑娘比起我们蒙古女人家来,性子还要豪爽的多嘛。”
  夏莹莹对宫门前出现这样一个女人很好奇,不过这个时候她可没有时间攀谈,所以只向那女人道谢道:“多谢姐姐援手,请问姐姐尊姓大名!”
  那蒙古女人微微一呆,道:“姐姐?姐姐?哈哈,好!好!姐姐的名字不太好记,你听人说三娘子,那就是姐姐了。”
  夏莹莹是西南边陲的人,若非听她自己说起,都不知道她这样的服饰打扮是蒙古人,当然也没听说过大名鼎鼎的三娘子,夏莹莹只是展颜一笑,道:“三娘子,这名字好记,小妹记下了。小妹还有急事,回头再向姐姐道谢!”
  说罢,夏莹莹提起裙摆向宫门方向奔去,一边跑还一边叫:“我有急事,我有急事,叔叔伯伯们请让一让!”
  “哟!这姑娘漂亮啊……”
  莹莹的美貌使得宫前那些官员们眼前一亮,听她叔叔伯伯地乱叫,好笑之余又不免真的有了一种长辈般的自觉。
  这些文官本来是最难对的一个群体,可是在莹莹这个量级的美女面前却也变得通情达理起来,众尚书、侍郎们纷纷让路,让她顺利赶到了午门前。
  宫里面,万历皇帝漱洗打扮完毕,乘上步辇,由人抬着出乾清门,正往太和殿赶去,怏怏臭臭的一张脸,好象满朝文武都欠了他的钱。
第23章
路边那棵小白菜
  “站住!姑娘是干什么的,何故擅闯宫门!”
  颜值高是有特权的,换一个人就这么想闯进宫门,早被钢刀架在脖子上,但是这么百媚千娇的一个姑娘,那些宫门守卫也客气了许多,所以只是伸手一拦。
  夏莹莹急道:“不是我要来的,是你们……啊不!是我们皇上下旨召我来的!”
  “嗯?”几个宫门侍卫有些狐疑地看着夏莹莹,眼神儿有点恍然、有点暧昧。
  夏莹莹顿足道:“你们想歪啦!本姑娘进宫,是要探望我娘的,她生了病!”
  其实几个侍卫一点都没想歪,倒是夏莹莹,太过关切母亲的病情,还没醒过味儿来。
  “我在这里,在我这里,在……在我这里……”徐伯夷挥舞着皇帝的手谕,气喘吁吁地跑过来:“不要动手,千万不要动手,这位姑娘的确是皇上传旨召进的。”
  午门外众大臣登时竖起了耳朵,那位欲拦惊马不成的李博贤李大御史两眼放光,满面兴奋地冲过来:“弹劾公主哪有弹劾皇上效果好啊!发达啦,这下子可发达啦……”
  徐伯夷见此情景,实在没有别的办法,只好把他用来诳骗夏莹莹的谎言再重复一遍,大声说给所有文武们听:“这位姑娘的母亲乃陈太妃的乡亲,昨夜宿在陈太妃宫中,突发重疾,人事不省。皇上担心出什么岔子,所以命咱家把姑娘接来,一旦有什么事,身边有个亲人照料也方便些。”
  李御史一听大失所望,这样的内情显然不及花边新闻更有价值,不过……这是真的吗?李御史保持着职业警惕,紧紧地盯着夏莹莹的反应。
  夏莹莹道:“是啊!喏,这是皇上的手谕,你们快放我进去!”
  白天和晚上不同,有了皇上手谕,要进宫就容易了,不过……要进内宫,不但要登记、还要搜身的。而午门前并没有女性侍卫,所以徐伯夷进了耳房,急急忙忙做好笔录,便走出来站在门洞下,伸着脖子,像一只吊在案板上的盐水鸭,等着内宫派人。
  被那么多文武官员围观感觉可不好,徐伯夷背对大门朝里站着,还是觉得许多人在对他指指点点,那汗出的……他很渴,非常渴,有点脱水的感觉。
  好不容易宫门侍卫们通知了宫廷侍卫,宫廷侍卫通知了内廷太监,内廷太监通知了宫廷女官,宫廷女官派了一个老嬷嬷哆哆嗦嗦、颤颤巍巍地挪到午门,把莹莹叫进小屋里检查了一番。
  等莹莹如释重负地出来,一轮红日喷薄而出,百官上朝了。
  钟乐齐鸣,百官朝服冠戴,排列上朝。文官序列、武官序列、功臣勋戚序列,今天还多了一个序列:徐伯夷带着夏莹莹,黄花鱼儿似的溜着边,跟着大队人马往里走。
  金水桥上,今日当值负责考察百官风仪的监察御史刘子沁刘大人正捧着簿子速记:“刑部左侍郎沈南,挖鼻孔!有失风仪!兵部考功司主事黄燕飞吐了一口痰!有失风仪!礼部……咦?”
  刘御史看着徐伯夷和夏莹莹,有点呆愣:“这两位是什么人?”
  李博贤李御史看他一脸呆怔的模样,走到他身边时顺口解释了一句,刘御史方才恍然大悟,想了一想,还是在簿子上忠实地记下:“红枫湖土司女夏莹莹,步履急促!有失风仪!”
  三娘子走过夏莹莹身边,笑而言道:“小妹子,姐姐要上朝见皇帝去,你住哪儿,姐姐在京里闷得很,回头找你玩去。”
  刘御史又记下:“蒙古可敦钟金哈屯与他人随意攀谈,有失风仪!”
  莹莹本就性情爽朗,所以对这位蒙古大姐姐很投缘,她笑答一声,便催着徐伯夷快快带她进内宫。
  徐伯夷被这么多官员投以目注礼,早就觉得如芒在背,心里自然也着急,所以也顾不得许多规矩,领着莹莹绕过太和殿,直接向后面走去。
  百官在太和殿前站住,等着上朝见驾,夏莹莹跟着徐伯夷过太和殿、中和殿,还没到保和殿,就见前方大队仪仗,旗帜飘扬,中间黄罗伞盖冉冉而来。
  徐伯夷一见暗叫一声苦也:“皇帝已经上朝了!”
  前方两名大汉将军把数丈长的大鞭耍得啪啪直响,徐伯夷赶紧示意莹莹退到一边。万历皇帝坐在御辇上,拉长着一张脸,正满腹懊恼,忽然看见路旁站着一个丽人,定睛一看,正是夏莹莹。
  万历皇帝心中一喜,下意识地就想跳下御辇,上前与她相见。可……毕竟从小受过的帝王教育,已经形成了一种本能的约束制止了他的蠢动,万历皇帝只能坐在御辇上,眼巴巴地看着那棵水灵灵的小白菜与他“擦肩而过。”
  等皇帝的仪仗过去了,徐伯夷拾起袖子,有气无力地对夏莹莹道:“姑娘,咱们走吧!”
  这回徐伯夷就不着急了,皇上都上朝了,他还有什么好期待的?反倒是夏莹莹心急如焚,不断催促。徐伯夷没精打采地领着夏莹莹进了后宫,这时夏莹莹就甩开他,迈开一双大长腿,自己走起来。
  以前她不是从午门进来的,所以前边道路不熟,但是内廷里她来过好几趟了,陪着母亲去过好多次陈太妃的寝宫,认得道路。
  夏莹莹急急赶到陈太妃处,却被宫前太监拦了路,没有宫里的人领着,即便这几个太监见过她,也是不许随意出入的,宫里只有宫里人才有资格刷脸放行。
  夏莹莹回身急道:“公公,你倒是快些呀!”
  徐伯夷懒洋洋地道:“咱家奔波了一夜,实在是筋疲力尽了,姑娘莫急。”
  徐伯夷一面说,一面暗想:“事到如今,可怎生是好?”
  事到如今,要他圆满解决此事,已经不可能了。此前他可以利用莹莹和夏夫人的不知情,只要生米煮成熟饭,就算夏家知道真相也已没得选择,除了让莹莹入宫做皇妃,再没第二条出路。
  但是徐伯夷万万没想到,如此十拿十稳的事儿还有失败的可能,事到如今,他必须得让夏夫人配合他说谎,才能把此事瞒住夏莹莹,可夏夫人会配合他哄瞒自己的亲生女儿?
  徐伯夷硬着头皮走过去,对夏莹莹道:“啊!姑娘你请稍候,现今情形不知如何了,待咱家进去看看,再请姑娘进去。”
  夏莹莹心中好不气恼,这太妃宫她也不知来过多少次了,哪有这次这么麻烦,也不晓得母亲的病情怎么样了,她老人家身子一向还算康健,应该没什么大碍吧?
  夏莹莹胡思乱想着,对徐伯夷道:“公公还请快些,人家着急呢。”
  徐伯夷苦笑一声,进了太妃后,在前殿院里转悠了几圈儿,还是没想到办法。至于陈太妃那儿,他根本就没去,他知道陈太妃对皇上是有所配合的,但是以他的身份,还没资格去与陈太妃商量什么,又或者请陈太妃配合他什么。
  徐伯夷在院子里走了三圈“太极”,仰天长叹一声,便出了宫门。夏莹莹正眼巴巴地站在那儿看着,一见他出来,赶紧上前急问道:“公公,我娘怎么样了?”
  徐伯夷干笑两声,道:“恭喜姑娘,贺喜姑娘,令堂……已然痊愈!”
  “真的?不是说重疾么,这么快就治好了?”夏莹莹又惊又喜。
  徐伯夷干巴巴地道:“是啊!要不说是御医呢。”
  夏莹莹喜道:“太好了,我去见我娘!”
  夏莹莹一提裙裾便闯进宫去,那守门太监如今已经知道她是由御前太监小白领来的,自然不加阻拦,只是让一个太监给她前方引路,虽然这儿她来过多次了,可也不能由着她自己胡乱走动。
  陈太妃又不用早朝,自然不会起这么早,此时正跟夏夫人躺在床上随口聊天。有宫娥进来禀报道:“太妃娘娘,夏姑娘来了,寻夏夫人!”
  夏夫人一听惊讶地道:“这么早,莹莹怎么来了,莫非有急事?”
  陈太妃心中暗笑,莹莹姑娘应该已经是皇上的人了,想必她失身于皇上,也不知该如何是好了,才来向她的母亲问计,也不知她现在是娇是羞,是怒是悲。
  反正生米已经煮成了熟饭,这个皇妃是跑不了啦,自己这个媒人也做成了,接下来的事,她可不好掺和。陈太妃便道:“是啊,莹莹怎么一大早就来了?呵呵,我看,是莹莹有孝心,放心不下你,你去见见她吧,本宫还未梳洗打扮,一会儿再去与你们相见。”
  夏夫人答应一声,急急起床穿衣,简单梳洗一下,反正是见自己女儿,也不用太慎重,便急急迎到前殿。
  夏莹莹正在前殿里“走圈儿”,一见母亲出来,立即迎上去,欢喜地拉住母亲的手,上上下下打量一番,“哇”地一声喜极而泣,紧紧抱住她道:“娘亲,幸好你没事,幸好你没事,真是吓死女儿啦!”
  夏夫人愕然道:“你这傻孩子,娘亲好端端的,能有什么事儿?”
  夏莹莹眼泪汪汪地道:“娘,你就别瞒女儿了。女儿已经知道你昨夜患了重疾,幸亏被御医救过来,可把女儿急死了。你没事就好,没事就好!”
  夏夫人更加愕然:“患了重疾?我?你听谁说的?”
第24章
三个娘子
  今天万历上朝,还真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所以不能耽搁。他要接见一个很重要的女人:三娘子。
  三娘子本名钟金哈屯,乃是蒙古土尔扈特部的首领恒阿噶之女。三娘子黠而媚、善骑射,能文能武。出落成二十岁的大姑娘时她才出嫁,成为阿拉坦汗的王妃,并为他生下一子。
  做王妃时,三娘子就极力劝说丈夫向大明称臣,与大明友好,和大明实现纳贡互市。万历九年,阿拉坦汗去世,三娘子从此成为事实上的草原最高统治者。
  此时,阿拉坦汗的长子黄台吉依照习俗,想娶继母三娘子为妻。三娘子刚刚三十出头,依旧年轻貌美,改嫁本也没有什么,但是自幼熟读中原典籍文章的三娘子不愿意按照草原风俗改嫁丈夫的儿子,所以率领她的卫队一万精骑出走。
  草原上最强大的一个部落,陷入了分裂危机。原本黄金家族血脉的部落趁机蠢蠢欲动。三娘子是对大明非常友好的一位统治者,如果她下嫁黄台吉,维护部落的统一,就能压制草原诸部,照旧保持对大明的和平。
  但是她若执意不肯下嫁,该部必然分裂,从而让其它势力趁机坐大。有鉴于此,明廷便派大臣联络三娘子,劝她依从习俗,下嫁黄台吉。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54/71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