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天子(校对)第25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58/711

  “这个人,我便帮帮他吧,也许……他来日真能闯出一番局面,给我一个惊喜,呵呵……”林侍郎捋着胡须,脸上露出了淡淡的笑意。
  叶小天站在会同馆门口,目遂林侍郎的车驾远去。
  林侍郎不置可否的态度,使他难以确定林侍郎究竟是否会为了他这样一个小人物去向吏部说项,如果林侍郎不肯帮忙的话他也还有后手,张泓愃已经答应替他说话了。
  总之,哪怕是因此惹得林侍郎不满,他也不会回京城的。如果他安于现状,只求有个官身,就此过一辈子,那么回京城无异是他最好的选择。可他若想在仕途上更进一步,回京城就只能永无出头之日。
  在论资排辈的京城里,像他这种先天不足的人,根本是寸步难行。他想出头只有剑走偏锋,要么征战沙场,以战功拜将封侯;要么成为幸臣,得到天子信赖从而平步青云。再不然就只有云贵这种天高皇帝远且文官势力薄弱的所在才有一线机会。
  他不曾读过兵书战策,更不是万人敌的猛将,想走武将路线,十有八九是要成为无定河边无名之骨的。做幸臣希望更是渺茫,且不说他没有那个打算,就算有,皇帝是那么好亲近的?除非他把自己阉了做太监,否则怕是连接触皇帝的机会都没有,真就到了皇帝身边就一定得到宠信?皇帝身边的人哪一个不是八面玲珑,受宠的又有几人。
  如此一来,回葫县就成了他最好的选择。只有在那种文官势力薄弱,只以成败论英雄,不大有人计较出身和资历的地方,他才能如鱼得水,才会有出头之日。
  再者,关尚书在京城就没有同年好友么?到了京城,怕是也难逃他的报复,只有回到葫县,才是龙归大海,关尚书才没有用武之地。不过……
  叶小天忽又想到了那位风度翩翩、儒雅高贵,貌似谦谦君子,实则暗藏机心、性情阴柔的国舅爷,关尚书的手虽然伸不出那么远,可这位国舅爷却不然,如果他不时在背后搞点小动作……
  “看来我得弄个金光罩套在身上了……”
  叶小天想:“只有让他李国舅从此一见我就躲着走,才能避免他不断的算计!”
  ※※※
  关小坤被他爹打断双腿,送回陈州老家去了。走的时候,他趴在车子上,样子好不凄惨。李国舅去送了他一程,关小坤自始至终都没有告诉他,自己已在父亲的痛责下招出了他。
  当初关小坤曾信誓旦旦地保证,绝不把李国舅牵连其中,不过他并不觉得把这件事告诉自己的父亲也算违背诺言。而关尚书是何等样人,宦海沉浮了一辈子的人,李国舅那点伎俩怎么可能瞒得过他那双老辣的眼睛。
  关小坤被老爹骂了个狗血喷头后,也开始怀疑自己是被李国舅给利用了,因此见了李国舅时,神情很是冷淡,李国舅只道他是因为被打断了双腿心情不好,是以也未多想。
  紧接着,徐麒云,芮清行两个腻友也相继不见了踪影,据说是国子监将有大考,两人都被父亲勒令在家好好读书,不得到处走动。李国舅虽然平素与他们在一起时总有点高高在上的感觉,不大把他们放在眼里,可如今少了这几个同龄的玩伴,整天对着顾三爷那个老头子,却也无聊的很。
  此时李太后又来了一封家书,爱弟心切的太后给弟弟捎来了一些私房钱,同时苦口婆心劝说他早日回京,李玄成对夏莹莹越是求而不得,心中的执念越深,怎肯就此放弃,他把胞姐的话都当成了耳旁风,一人闲极无聊时,便去玉玩店消磨时间。
  李玄成擅长玉雕,师承琢玉大师陆子冈。这陆子冈曾被召入宫中,专为皇室琢玉,乃是苏州玉业的泰山北斗。明朝时候,苏州、北京和扬州是全国三大琢玉中心,良工尽集京师,工巧则推苏郡。李玄成从陆子冈那里学了一手高明的琢玉之术,俨然也是当世琢玉高手了。
  这一日,李玄成又来到秦淮河畔一家玉器店,那店主并不知道他的身份,但他常来走动,那店主早知他是一个琢玉高手,自家店里的玉器他多半都看不上眼,做他的生意很难,是以并不热情,只管与一位老主顾聊天。
  李玄成也不在意,自顾闲逛了一阵,忽然看到店角放着一堆玉石毛料,小的如绣球一般,大的有一人高下,李玄成绕着一块有一人多高的玉石毛料细细观察了一阵,轻轻拍了拍那块石料,扬声问道:“店家,你这毛料可也卖的?”
  那店主正跟人聊得眉飞色舞,听他一问,这才暂停了话题,赶过来兴致勃勃地道:“怎么,公子要赌石?”
  李玄成淡淡地道:“赌?本公子从不靠赌运气来搏富贵!我只是喜欢这块石头,说吧,什么价钱?”
  那块一人多高的毛料上只削去了小小一片石皮,露出里边晶莹剔透温润细腻的一片白玉,质地极佳,可这石头只开了一个小窗,谁也无法保证石头里边会是大块的玉石。
  店主一看,便道:“公子,这块石头可不小,价钱自然也不便宜,您要是开了石头,里面却只有这一片玉,那可亏大发了,莫不如选块小一点的吧,权当玩玩,赔了赚了也不伤筋动骨。”
  李玄成微微一笑,道:“规矩我懂,无需多说,开价吧。”
  店主略一犹豫,便开了一个相对较高的价格,李玄成近来苦闷得很,他倒不是想赌石,纯粹是为了发泄,当下毫不犹豫地答应下来,便把太后姐姐送给他的私房钱掏了出来。
  一听李玄成竟然答应了,那店主倒激动起来,如果这块石料剖开,里边当真是一大块美玉,不要说有一人多高,哪怕只有三分之一是玉,那这位李公子也赚大发了。
  店主患得患失地道:“公子,可要本店的匠师替公子部开这块石料?”
  李玄成摇头道:“不必,请把石料送回我府,我自己开。”
  掌柜一听大失所望,等李玄成把镇远侯府的名称地址一说,那店主听说是镇远候的人,倒是不敢再有所牢骚,赶紧招呼伙计备车,准备把偌大的一块石料运往镇远候府。
  伙计备车的功夫,店主收了钱,请李玄成坐了,又叫人给他沏了杯茶,便回到柜台后面与那老主顾再度聊了起来。李玄成坐在桌前,慢悠悠地品着香茗,店主与那主顾的对话便传进了他的耳朵。
  “那三国舅看起来是个谦谦如玉的公子爷,实则是个人面兽心的畜牲……”
  李玄成一口茶差点儿从鼻孔里喷出来,他霍地张大眼睛,瞪向那掌柜的,那掌柜的正跟客人眉飞色舞地说着,全未注意到他的异样。
  “听说这位国舅爷性情暴虐的很,下人稍有不合意的地方,便叫人立毙杖下,太也凶残。我还听说,这位国舅还有些很特别的癖好……”
  那主顾听得兴致勃勃,忙问道:“有什么嗜好?”
  掌柜的神秘兮兮地道:“这位国舅爷既好女色,又喜男风,可谓生冷不忌。听说他跟礼部尚书之子是契兄弟,两个人常常在一起胡天黑地,做那没羞没臊的事情。前不久,礼部尚书偶然撞见了他们的私情,一气之下,把他宝贝儿子的腿都生生打折了,如今已经赶回陈州老家了,为的就是摆脱这位国舅爷的魔爪。”
  李玄成坐在一旁听的明白,一时间只气得手脚冰凉:“怎么……怎么就传出如此不堪的谣言了?”
第59章
小天亮剑
  李玄成那里已气得头昏脑胀,却听那客人对掌柜的笑道:“哎哟,没想到咱们那位国舅爷还有这样的癖好,我还是头一次听说。不过,我倒是听说过他的另一桩奇闻,你可知道吗?”
  掌柜的道:“什么事儿啊?”
  那客人道:“咱们这位国舅爷崇信神仙术,你知道吧?”
  掌柜的道:“哦,这事儿听说过,听说国舅爷在京里的时候,就常跟一些道士们往来。”
  客人道:“嗨,他要是光跟道士们往来也没啥了。可咱们这位国舅爷,信的都是些旁门左道。也不知他是跟哪个妖道学的妖法,一门心思要练长生不老丹,你猜他那长生不老丹是用什么东西练的?”
  “什么东西?”
  两个人说话的声音越来越小,神神秘秘的,李玄成竖起耳朵,侧了身子,努力捕捉着二人的言语,隐隐约约听见什么“女子经血”、“生长不老”、“练成血丹”、“哎哟,脏死了,怎么吃啊!”
  李玄成虽然听的断断续续,却也明白他们究竟在说什么了,李国舅气得腾的一下就站了起来,逆血上冲,就觉眼前金星乱冒,他的晃了一晃,一时站立不稳,又一屁股坐了下去。
  那掌柜的听见这边动静,向他打声招呼,笑吟吟地道:“公子莫急,伙计们一会儿就准备好啦。”
  李玄成有心上前理论,可他也明白,这两个人分明是从别处听来的谣言,自家上前与他们理论又能有什么结果。纵然亮出身份,吓得他们跪地掌嘴,改日没准就又是一桩什么离奇古怪不堪入耳的奇闻。
  李玄成强忍怒气坐在那里,仿佛没事儿似的听着掌柜和那顾客互相传递着种种匪议所思的谣言。好不容易捱到伙计们准备好车马,进来抬那石料,李玄成方才如释重负地站起来,逃也似的跟着那些伙计们走了出去。
  李玄成回到镇远侯府,也顾不得理会那块石料,便把顾三爷请来,把自己今日在玉石店听说的谣言对他说了一遍,说话之间李玄成的脸又气白了,嘴唇都直哆嗦。
  顾三爷大怒道:“这是何人如此造谣中伤国舅,真是岂有此理!”
  李国舅愤怒地道:“三爷,你看此事该如何是好?如此诽谤皇亲,恶毒诋毁李某,是可忍孰不可忍!我一定得知会应天府,叫他们捉拿这造谣生事之人,严惩不贷!”
  “哎呀,万万不可!”
  李玄成一向高高在上,凡事都有人为他打理,平日里悠游自在、一副凡事尽在掌握的模样,孰不知一旦真的遇到事情却乱了方寸,根本不知该如何应对。顾三爷深知其中厉害,赶紧出言阻止。
  顾三爷道:“国舅,这谣言不知是何人散播,你纵然报与应天府,也休想拿到那编造谣言的人,抓几个信谣传谣的人与事何益呢?这事儿一旦闹大了,谣言流传甚嚣尘上,许多本不知此事的人也就听说了,到时候国舅脸上会更加难看。”
  李玄成怒不可遏地道:“难道我就吃了这个哑巴亏,这么算了不成?”
  顾三爷无奈地道:“国舅爷,清者自清,浊者自浊……”
  李玄成愤怒地一甩袖子,道:“这是自欺欺人!孰不知众口铄金、积毁销骨,若是任由他们肆意诽谤,本国舅颜面何存?便是皇家体面,也要因此损失殆尽了!”
  顾三爷苦着脸道:“国舅爷,一动不如一静啊,你若不予理会,过得几日,这股子新鲜劲儿过了,也就没人提了。”
  李玄成勃然道:“此等谣言,李某岂能充耳不闻。不行,我这就去应天府,定要揪出那造谣的真凶,把他绳之以法,方消我心头之恨!”
  “国舅爷……”顾三爷一语未了,李玄成已匆匆离去。顾三爷望着李玄成远去的背影轻轻摇了摇头,他已经预见到接下来发生的一幕,该是何等不堪了。
  李国舅愤愤然地跑到应天府去击鼓告状,应天府尹肖仕琦迈着四方步儿上了大堂,一见来告状的人居然是国舅爷,不禁吓了一跳,赶紧叫人给他看座,向他殷勤探问来意。
  李国舅把事情来由一说,肖仕琦也不禁连连摇头。肖大胖子先帮着李国舅愤怒声讨了一番那造谣生事者,接着就劝李国舅息事宁人,以不变应万变,等这股谣言过了热乎劲儿自动消停下去,李国舅哪里肯听,执意要他查办此案。
  肖仕琦无奈,只好唤来三班捕头,当着李国舅的面儿如此这般吩咐了一番,众捕头听了应天府尹的吩咐也不禁面面相觑:“抓造谣传谣的?这上哪儿抓去,总不成看见大街上有交头接耳的,就凑上去听人家说什么吧?”
  可国舅爷正铁青着脸色坐在那儿,府尹大人又煞有其事地吩咐,捕头们只好答应下来,等他们领着众捕快帮闲往大街小巷里这么一撒,有关李国舅的传闻就似烈日下曝晒了三天的粪坑被人挑活开了,一时间臭气熏天。
  李国舅很天真,他以为只要动用官府的力量,就没有解决不了的事情,却不知官府再大,也管不了平头百姓的那根舌头,应天府出面一查,这些传闻就从私下变成了公开,不但百姓们议论纷纷,就连官宦们也似模似样地传扬开来。
  有人说,李国舅荒淫暴虐,常在府中拥娼妓取乐,男女杂处,个个全裸,但有忤逆者,立毙于杖下。
  有人说,李国舅喜好打猎,却又畏苦怕险,不敢深入山地丛林,故而驰马郊野,踩坏秧苗,还以田间农人为兽,射猎取乐。
  有人说,李国舅喜欢吃活人的肝脑,常在傍晚时间等待过往其门前的人,伺机将其诱入府中杀害吃掉。是以国舅府门前一到下午就行迹断绝,这件事北京城的人都知道。
  还有人说,李国舅自幼娇生惯养,直到这么大了还没断奶,府里养着几十个奶妈子,每天都要喝三大碗人奶。
  很快,焦头烂额的李国舅就获得了淫恶好色、荒唐暴虐、逼奸侍女、喜好龙阳、草菅人命、生吃人脑、强占民宅、经血练丹等等等诸如此类荒唐不稽的罪名,在世人眼中,李国舅俨然成了一个修炼成精的妖精。
  就在此时,乔奈何乔御史弹劾李国舅的奏章也送上了朝廷,乔御史用的是明发奏章,通过金陵通政司往京城一送,奏章还没送到京里,内容先在金陵官场上流传开了,于是李国舅又加了两条罪名:“驰马伤人、殴打命官!”
  李国舅正被人骂得体无完肤,忽然听说有个御史弹劾他纵马伤人、殴打朝廷命官,相对于此前谣言中种种荒诞不经的罪恶,倒不觉得这两条罪名有什么大不了的了。
  不过,这道明发奏章一出来,却突然给了李国舅一个启示,他在金陵从未结过仇家,如果说有,就只有叶小天勉强算是一个。
  照理说来,叶小天也不应该是他的仇家,因为他想算计叶小天,叶小天并不知道,也就没有理由反过来对付他。但是除了叶小天,其他人就更不可能了。
  直到此时,李国舅才回想起当初关小坤离开金陵城时对他极为冷淡的神情,还有徐麒云、芮清行对他的刻意疏远,李玄成不由暗想:“莫非叶小天已经知道是我对付他了?”
  李玄成不曾怀疑到叶小天头上时,还不觉得叶小天有鬼,如今疑心到了叶小天头上,便越想越觉得这般无耻下作的手段,只有那个浑不吝的叶小天才使得出来。
  李国舅已经快被那些谣言折腾疯了,哪里还是当初那个沉稳凝重的李玄成,一俟怀疑到叶小天,他恨不得立刻便查个明白。当下便命人备马,直奔会同馆而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58/71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