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枕江山(精校)第84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41/864

  莫雨涵听罢,欣然道:“韦氏磨刀霍霍,意识到大难将要临头的看来并非公主殿下一人啊。这个李三郎倒是精明人,只是他为何不与相王商议,却来寻公主相助呢?”
  太平公主苦笑道:“我那兄长性如妇人,心慈面软,如果把这件事告诉他,只怕反要坏了事情。不过……”
  太平微微眯起眼睛,欣赏地道:“不过三郎居然从潞州秘密返回,孤注一掷,倒真是一个狠角色。”
  莫雨涵深以为然,颔首道:“拿得起、放得下,性情果毅,精明干练,如果这等人是我们的对手,那就要非常小心了。”
  太平哂然一笑,道:“他上面还有两位兄长,而且他不是嫡出,不会碍事的。”
  莫雨涵问道:“若是得国之功呢?”
  太平公主自信地道:“所以,他此来,只想让我在关键时刻说服他的父亲,我却要求全程参与,败则同死,若是成功,作为他的姑母,此事自然是我居首功!”
  ……
  隆庆池畔,一个青袍文士负手漫步于柳下,看他脚步迟缓,往复不断,似乎是一位斯文士子在湖边散心吟哦,唯有走近了,你才能看到他眉头紧锁、满脸焦虑。
  这人正是崔日用,他阿附于宗楚客不假,可他阿附宗楚客的目的只是为了背靠大树好乘凉。他从未想过宗楚客能当皇帝,当宗楚客对他说出自己的远大理想时,崔日用唯一的感觉就是:“宗楚客疯了!”
  崔日用可不想陪着宗楚客一起发疯,更不想陪着他一起死,这棵大树眼看就要变成一把熊熊燃烧的火炬,每一只靠近的飞蛾都会被化为灰烬,是时候另投明主了。
  崔日用思来想去,要想告发宗楚客的阴谋,他只能选择韦氏或者李氏。在韦氏和李氏当中,一番反复权衡,他的心理便渐渐倾向了李氏。
  宗楚客虽然是韦党的重要一员,但是作为宗楚客的心腹,为了避免引起宗楚客的忌讳,他和韦党的其他成员并没有什么交集,他是完全依附于宗楚客一人的。
  可是在此之前,他和李氏的关系却也相当和睦。因为他是大足元年之后才被宗楚客举荐升官的。而大足元年是怎么来的呢?那是杨帆搞出来的一个把戏。
  那一年,杨帆奉武则天之命秘密潜赴房州救援庐陵王,在房州因琐事入狱,为了在不暴露身份的前提下顺利逃走,他们在牢里炮制出金甲神人的故事,并伪造了一个巨大的脚印。
  当地官府把这件事上奏朝廷,武则天认为这是祥瑞,所以第二年改年号为“大足”。那时候,武则天已决意立儿子李显为储君,李唐宗室的政治环境趋于好转。
  普天下都知道下一任皇帝必定出自李氏,这种环境下,崔日用自然与李唐宗室也有过一些密切的来往。
  而当时刚刚从房州回来被立为太子的李显行事小心非常谨慎,唯恐出些什么差错,所以当时代表李唐宗室与权贵们交往的就是相王,所以崔日用和相王最熟。
  再者,崔日用是进士出身,自幼读圣贤书,正统理念很严重,他始终认为李唐才是正统。虽然他是宗楚客门下,可当初他投效宗楚客的时候,宗楚客可并没有反意。
  如今宗楚客居然觊觎帝位,他就不能不有所选择了。因为以上种种原因,再加上他身在兵部,很清楚韦氏是如何的不得军心,所以最终选择了李家。
  他想把这个消息禀报相王,但他不敢去相王府,因为相王的目标太大了,很可能现在已经有人在盯着他,于是崔日用选择了相王长子李成器。
  只是到了寿春王李成器的王府前,他又不免犹豫起来。进或退,只要选择错了,都可能是灭顶之灾啊,崔日用怎不纠结万分。他徘徊了足足一个多时辰,才跺了跺脚,走向王府大门……
  ……
  自从李显驾崩,韦氏日益猖獗,为了免生是非,李成器这些日子一直闭门不出,崔日用登门后马上就找到了他,一听崔日用说明来意,李成器不禁大惊失色。
  他千恩万谢地送走了崔日用,马上回转内宅去找李隆基。李隆基自从秘密回京后,一直住在他的府上。
  李隆基听大哥说明情况也是大为震骇,虽说他早知韦后一旦稳住了政局必然会对李家下手,却没想到韦党的动作竟如此之快。
  更让李隆基没有想到的是,韦家的头号打手宗楚客居然怀有如此之大的野心,宗楚客的计划虽然听起来很荒唐,可是仔细想想,却也不无成功的可能。
  如果韦后以谋杀先帝的罪名把相王和太平公主当场诛杀,人心浮动之际,宗楚客突然异军突出,替李唐宗室翻案,把韦党一网打尽,控制住少年天子李重茂,那么……
  想到其中的利害,李隆基不禁冷汗淋淋。他大哥李成器的府邸与杨帆的府邸是挨着的,李隆基恨不得马上爬过墙头,把这个惊人的消息说与杨帆知道。
  幸好,这个时刻他依旧记得杨帆对他的告诫:“不管何等紧急的事情,务必要在玉真观见面。君不密失其臣,臣不密失其身,凡事不密则成害,三郎谨记!”
  李隆基并不清楚杨帆如此叮嘱是因为杨帆身边有内奸,而杨帆还不想太早把他揪出来,故而才如此叮嘱他,但他严格地遵守了这一约点。
  李隆基马上乔装打扮一番,匆匆去了玉真观。很快,玉真观里有个美貌小道姑就出了门,坐着牛车出现在杨帆府前。
  消息送到后宅时,杨帆正握着次子杨吉的手在教他写字,一听玉真观来人相请,杨帆知道必有大事,赶紧把儿子交给阿奴,匆匆赶往玉真观。
  玉真观里,李隆基坐立不安,玉真公主见状,向他问起内情,李隆基倒也没有隐瞒,他把实情对胞妹讲了,玉真公主也是心急如焚。
  也不知过了多久,杨帆终于赶到。玉真公主情知大事紧急,虽然那日吐露衷肠后,一连几天杨帆都避不登门,令她颇为幽怨,这时却也不好说些涉及儿女私情的话,急忙便把杨帆请进了静室。
  李隆基把事情经过对杨帆一讲,杨帆意外地道:“宗楚客?倒真没想到,他居然还有这等野心。还有武氏家族,他们终究是不甘寂寞啊……”
  李隆基见杨帆气定神闲,不禁纳罕地道:“二郎不觉得此事紧迫吗?”
  杨帆看了他一眼,从他那张英气勃勃的脸上,仿佛看到了十年前的自己。杨帆微笑道:“事态固然紧迫,但是咱们的心态却不能急,越急越容易出错。”
  李隆基钦佩地道:“隆基受教,二郎才是任大事的人。”
  杨帆摇摇头道:“换作十多年前,我可能比你更加冲动,你若经历过几次生死一线的事情,自然也能沉稳下来。”
  杨帆若有所思地叩着几案,沉吟片刻后一抬双眼,道:“咱们本就要采取行动的,如今不过是早行一步罢了,无须慌张,三日之后,咱们抢先动手!”
  一抹潮红迅速蔓延到了李隆基的脸上,李隆基攥紧双拳,激动地道:“我就等你这句话呢!那么,咱们就约定三天之后,拼他个鱼死网破!”
  杨帆在李隆基稚嫩的肩膀上用力按了按,沉声道:“网要破,咱们可死不得!消息千万不能走漏,等到举事那天,你再通知下去!”
  李隆基愕然道:“不需要让志士们早做准备吗?”
  杨帆道:“让他们准备些什么呢?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生死一搏,胜败天命,唯此而已!”
  李隆基咀嚼着这句话,轻轻点了点头。
  杨帆走出静室时,只见李持盈膝上架着一具古琴,怔怔地坐在那儿,手指搭在琴弦上,若有所思。杨帆深深地望了她一眼,终是抿住嘴唇,大步走向房门。
  “二郎!”
  李持盈突然惊醒,急急唤了他一句。杨帆止步回身,看向她。李持盈深深地凝视着他,一双美目迅速溢起了一层雾气:“二郎,保重!”
  杨帆望着她,慢慢露出一个灿烂的笑容,拉开门,走了出去。
  ……
  夜色深沉,杨家后院一座独幢的小楼上,杨帆穿着单薄的衣服,静静地靠在楼栏内,沐浴着如霜的月光。
  婉儿缓缓走来,一袭松软飘逸的雪白长袍委地,秀发披肩,赤着雪足,仿佛月光凝成的一只精灵。
  她走到杨帆身边,将一袭长袍披在杨帆肩上,柔声道:“夜里天寒。”
  “嗯!”杨帆紧了紧袍子,回首望向婉儿,清冷的月光照在婉儿美丽的脸庞上,那双眼睛如星辰般熠熠地放着光。杨帆轻轻握住她的手,手如软玉,温凉滑腻。
  杨帆低声道:“婉儿,你好生安排一下,三日后那一晚,一定要在宫中当值!”
  “嗯?”
  婉儿先是疑惑地颦起眉,然后眼睛慢慢张大,眼神变得紧张而兴奋起来。她握紧了杨帆的手,激动地道:“三天后,我们……要举事了?”
  杨帆张开双臂,把她轻轻拥进自己的怀抱,抬头望着空中那轮皎洁的明月,柔声道:“嗯!三天后,不论成败,你都不再是一只笼中鸟了!”
  淡淡的云彩,皎洁的明月,一只大鸟不知从何处飞来,无声地舒展着双翼,仿佛为那轮明月插上了一副翅膀……
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引蛇出洞
  骊山脚下,一座巨大的室内温泉。
  这幢建筑依山势而建,墙壁半是山石,半是木质,一些喜欢潮湿温热环境的藤萝和蕨类植物生长得十分茂盛,中间还开着各色的小花。
  一眼温泉被不规整的山石砌成的池子围起来,水质极其澄澈,但水面上雾气氤氲。少女的娇笑声从雾气中传来,随即戛然而止,一个美丽的少女捂着嘴巴从雾气里钻出来。
  她移动的速度非常缓慢,似乎是怕激起水花的响声,紧接着又出现一个美丽的少女,同样捂着嘴巴,眼睛里带着笑意,悄悄地向外移动着。
  她们的年纪都在十六七岁上下,明眸皓齿,眉目如画。最重要的是,她们那略显青涩、却已凹凸有致、窈窕诱人的娇躯,完全是不着寸缕的。
  一个男人大张着双手从雾气里钻出来,眼睛上蒙着一条比抹额略宽的黑丝巾,他向左一扑,向右一划,激荡的池水翻涌不已,白色的雾气扩散开来,使那两个少女诱人的娇躯愈发若隐若现。
  忽然,那男人似乎听到了什么声音,他侧着耳朵听听,向一个方向划过去,刚刚走出几步,突然大吼一声,斜刺里猛地一冲,裹着一个翻涌的浪头探出手去。
  “哈!抓住你啦,我看你还往哪儿逃。”
  蒙着眼睛的男人得意洋洋地笑起来,但他随即就发觉不对劲儿了,他紧了紧手,感觉抓住的是一只靴子,急忙摘下眼罩一看,握在手中的可不正是一只鹿皮小靴么。
  鹿皮小靴的主人是一个俏丽可人的姑娘,她站在温泉边上,十六七岁的年纪,衣服穿得齐齐整整的,一袭青色劲装,愈发衬得英姿飒爽。
  那摘下眼罩的男人正是沈沐,一见这位姑娘,沈沐不由笑道:“怎么,伽耶也想陪我捉迷藏么?那还不宽衣下来。”
  俏丽少女娇靥一红,欠身施礼道:“主人,金二有要事求见。”
  “金二?”
  沈沐色迷迷的眼睛登时一片清明。
  金二是他的暗卫之一,沈沐曾经对身边的人下过命令:“若是金二求见,不管什么时候,务必立即通禀。”因为这个金二还有一个只有他才知道的名字:“古大!”
  沈沐“哗啦”一声从泉水里走出去,迈出第三步的时候,伽耶已把一条大浴巾为他披到肩上。
  沈沐在外边的小间里会见了古大,这间屋子十分通透,顶上开有天窗,光线柔和明亮,迎面是一扇侧拉的门户,门正开着,触目就是对面莽莽的丛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41/86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