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枕江山(精校)第77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79/864

  相王李旦以并州牧、左卫大将军、太子卫率兼安北大都护、相王的身份,进号为安国相王,官拜太尉,参知政事,加食邑一万户。太平公主则进号镇国公主,加实封五千户,参知政事。一个安国,一个镇国,这两兄妹的江湖地位可想而知。
  至于武三思……,很不幸,因为时间紧急、协商未果,这老头儿被排到下一批准备封赏的功臣里去了。
  以上种种封赏,自然不是李显一人决定的,而是由从政变当天,怀抱传国玺护持太子入掌紫宸殿开始就已经控制了政权的张柬之、崔玄晖等人主导的,排斥武氏家族也是他们的决定。
  在他们看来,皇帝已经登基,大局已定,南衙已被牢牢控制,北衙这段时间也在被分化渗透着,武氏一族已不足为虑,假以时日,可以轻而易举地把武氏家族彻底踢出政坛,无须再看他们脸色。
  武三思被利用完就像一块破抹布似的被丢在了一边,这可把他气坏了,他先是气得磨牙,接着气得磨刀。当初说是诛杀二张,结果张柬之那老贼临阵变卦,提前拥太子登基了。好,这他忍了。
  接着为了让他答应出席登基大典,李显那混账东西亲自登门,低声下气好话说尽,接着又捧出太平公主说情,他给了面子,出席了登基大典,现在该论功行赏了,他却被排到第二梯队,“叔可忍婶不可忍啊!”
  且不提气得跳脚的武三思,这次扶保李显登基称帝,还有一个大功臣。此人居功甚伟,不可不赏,可是对众功臣一番论功行赏后,轮到她时,却让皇帝和五大宰相犯了难,因为他们不知道该怎么赏……
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论功行赏
  不是她提供消息,策划兵变的人就无法对宫里的情况了如指掌,自然也就不敢轻率行动。
  不是她巧妙安排,张柬之等人扶太子硬闯迎仙宫时,就不会只是偶然被两个小太监发现了;
  不是她预先叫人安排了撞木,迎仙宫不会那么迅速就被攻破,事先谁也难以保证迎仙宫中有无密道,皇帝能否及时脱身;
  不是她挺身而出,内卫未必就能受阻于半途,也许这就是他们折戟沉沙的那个关键。要知道,内卫中高副都尉的那一支人马,可是她的心腹;
  不是她主持大局,宫廷也不会这么快就安定下来,功臣集团是没有能力一下子就撤换掉所有宫娥太监的,内廷若是稳不下来,太子就不敢居留于宫中,新皇登基却住在宫外,那不是成了天大的笑话。
  如此种种,功莫大蔫,此人就是上官婉儿。新帝登基,论功行赏,轮到上官婉儿时,李显和张柬之、崔玄晖等一群人却有些为难了,因为婉儿固然功勋卓著,但他们不知道该对婉儿如何论功行赏。
  婉儿虽权如内相,品秩上却只是五品女官,再若提拔只能是五品以上,可她毕竟是女人,不能赐她一个朝官,那就只能依旧在内廷官员体制里进行提拔。内廷里也是有官员阶级的,太监有宦官的品秩,宫娥有女官的品秩。
  但内廷女官品级中,一般五品也就到头了。五品以上的女官,一向只封给皇帝的后妃,作为她们的待遇标准,而婉儿早就是五品了,还怎么升呢?有鉴于此,敬晖提出,不如就让皇帝纳上官婉儿为妃,反正皇帝登基后,总要再纳些妃子的。
  但这一提议却立即遭到了张柬之、崔玄晖等一批老成持重之臣的坚决反对,后宫里韦妃闻言,更是反应激烈。
  张柬之等人的反应是很正常的,他们之所以要给婉儿论功,一是因为婉儿的功劳就摆在那里,绕不过去,二来也是因为婉儿主持宫廷那么久,现在新帝刚刚登基,要稳定宫廷离不开她的支持。
  但也恰是因为如此,婉儿绝对不可以成为皇帝的嫔妃,这些年来,她作为内相,与太多外臣打过交道,后宫若有一个和朝臣有密切关系的后妃,那几乎就意味帝国必将再遭遇一场灾难。
  武则天就是由一个强势的后妃脱颖而出,最终成为一代女皇的,前车之鉴不远,还不汲取教训么?这是张柬之等大臣的想法。
  而在韦妃看来,婉儿与一些外臣有联系,还牢牢控制着内廷,且素有才名,人又生得婉媚无双,虽然她早知丈夫在床帏之间已经不成了,可是婉儿一旦成为后妃,想架空她这个正宫也是轻而歇举的事,只要不是太蠢,没有哪个女人会坐视这样一个强大对手的出现。
  韦妃对李显这个皇帝有着莫大的影响力,李显对韦妃几乎是言听计从,而张柬之等兵谏五大臣现在则把持着朝政,对李显的影响力同样巨大,他们都不同意,李显自然不会点头。
  大家议来议去,最后只好决定破一次例,反正大唐的新鲜事儿已经多了,比如公主开府建衙,比如造新字儿,比如女子称帝,蚤子多了不怕咬,也不差再多这么一件。
  于是,他们商量之后,决定加封上官婉儿为三品女官:婕妤。本来这个官职一向只有皇帝嫔妃才能授予的,现在为婉儿破了例。
  婉儿本想功成身退,一听之下自然婉拒不受,她只想辞官出宫。
  有功不赏,有罪不诛,乃是天子大忌,何况这些功臣们已经拉了长长一份名单,都想着要一人得道、鸡犬生天呢,上官婉儿若是这么发扬风格,你让他们怎么办?
  所以众人坚决不答应,他们以为婉儿嫌官小,于是又把婉儿再提一级,升为二品昭容。昭容在二品女官里面仅次于昭仪,而武则天当年是做过昭仪的,为了回避皇帝曾经担任过的职务,这才封她为昭容。
  这已是皇帝和五大臣最大的诚意,再要往上升就只能做皇妃了,婉儿之意本不在此,奈何她与郎君在朝廷里却是越陷越深拔足不得,直接坦承她与杨帆的私情?这石破天惊的消息说出来,还不知是祸是福。
  无奈之下,婉儿只好答应了皇帝的封赏,不过她也提出了一个条件,那就是每日与朝官们一起入宫做事,与宰相们一样每月在宫中轮值,其他时间要宿在宫外。这个要求倒是正合韦妃和张柬之等大臣们的心意,于是他们慨然应允。
  并且,皇帝还慷慨地决定,由朝廷出资为她修建一幢官邸。这是示之以恩,但也明确了她虽官至昭容,却非皇帝嫔妃。因为有史以来,从没有哪个皇帝允许他的女人在宫外居住过,内宫都只用太监呢,嫔妃岂能居住宫外。
  婉儿这一表态,韦妃和张柬之等人对她都没了戒心,不但加封她为二品昭容,而且由她专掌诏命,这一来对她的重用实际上已经超过了武则天时期,这也是为了宫中的安全,他们清楚武三思现在心怀不满,而内外勾结正是兵变成功的关键,必须要拉拢婉儿。
  婉儿选择的宅邸紧挨着她母亲的府邸,这是出于孝道,朝廷自然要予以满足,如今那一片的百姓人家正在搬迁当中。
  ……
  “参见上官昭容!”
  杨家后花园里,杨帆一见婉儿,便笑吟吟地向她施礼。
  婉儿紫衣玉带,头戴珠冠,一张笑靥分外妩媚。在她背后就是长廊雨檐,新融积雪化作点点水珠,正自檐上淋漓而下,被阳光一照,七彩纷呈,映得婉儿娇丽的身影住仿佛雨露灌溉后的鲜花。
  “杨大将军,免礼吧!”
  婉儿拖着长音儿,装模作样地朝他虚扶了一下,忽然“扑哧”一声娇笑,如穿林乳燕一般纵身一跃,轻盈地扑进他的怀里,双手环住他的脖子,欢喜地道:“郎君呀,人家从此总算可以与你长相厮守了!”
  婉儿本来清丽窈窕,年纪渐长且生了孩子之后,身子稍稍丰腴了一些,于是清丽娇俏就转作了婉媚温柔。
  婉媚温柔的美人入怀,杨帆自然便是一番拥抱亲吻,婉儿自打生了孩子,变得特别容易动情,一番亲昵,惹得她俏脸生晕,眉梢眼角尽是春意,那双眼睛也水汪汪的妩媚无比了。
  这番春意入目,杨帆也不禁食指大动,只不过……
  “呀呀呀,咭咭……”
  三姐儿不合时宜地闯进了院子,怀里还抱着个小丫头,小丫头兴致勃勃地东张西望,忽然一眼看见她老爹,小丫头马上咧开嘴巴笑了起来,身子一蹿一蹿的蹦着高儿。
  “黛儿!”
  一见孩子,婉儿立即惊喜地迎过去,一把抢在怀里。小丫头倒也常能见到娘亲,虽然最近这些日子见得少了,却也没有生疏,因此并未抗拒她的拥抱和亲吻,只是她显然和老爹更亲近些,扎撒着小手,只希望爹爹抱抱她。
  杨帆幽怨地瞟了三姐儿一眼,三姐一脸无辜:“不是阿郎让我把孩子抱来的么?干吗这么看着人家,像人家欠你两吊钱似的。”
  古竹婷已经生了,很幸运的是,她生了个儿子,这样就不至于出现双胞胎长相大相径庭的疑问了。只是两个孩子现在体形差距还比较明显,暂时不宜抱出来见外人。
  婉儿一见孩子,眼里就没有杨帆了,杨帆在旁边转来转去的,根本被她视若无物,弄得杨大将军好不吃味,好在还有黛儿安慰着他受伤的小心肝,黛儿一直张着小手要抱抱呢,只可惜都被婉儿用胳膊肘挡开了。
  这时候,桃梅也到了后院,在杨帆又一次被母女俩“无视”后,走到他身边耳语了几句,杨帆神色一动,对婉儿道:“我去见位重要的客人。”
  “嗯!”
  婉儿答应一声,头都没抬,只是跟女儿顶了顶鼻尖,在逗得她嘎嘎大笑之后,亲昵地问道:“乖宝宝,想娘亲没有?”
  “唉!”
  杨大将军酸溜溜地叹了口气,扬长而去。还是小蛮好啊,从没因为孩子就忽视了他的存在,至于阿奴和小婷,都和婉儿一个样。杨大将军一边走一边恶狠狠地想:“我让你们生,我让你们多生几个,到时候烦不胜烦,看你们还疼得过来不!”
  “杨念祖!”
  杨帆正大步流星地走着,忽然看见一道人影倏然闪过一道月亮门儿,立即一声大吼,杨念祖慢慢从门边退了回来,瑟瑟缩缩地站好,怯生生地叫道:“父亲大人。”
  杨帆背着双手,端着父亲大人的架子走过去,板起脸道:“这个时辰你不是正该读书么,在院子里头晃悠什么?”
  杨念祖垂着双手,一副习惯性挨训的德行:“先生辞职了,娘亲说要给姐姐和孩儿重新找位有德行有学识的先生,这两天还没找来呢。”
  杨帆勃然大怒:“先生为什么辞职,先生什么时候辞的职,是不是被你小子给气的?”
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革命尚未成功
  杨帆这些天一直没有回家,因为政权交替的方式不是正常而和平的,宫廷的警备是重中之重,他直到现在依旧要每天守在军营里,今儿是抽空回来一趟,实在不知道家里发生了这么多的事情。
  杨念祖嗫嚅着刚要回答,小蛮忽然从竹林小径中走出来,一见儿子像老鼠见猫似的站在父亲面前,不禁又好气又好笑,便对杨帆娇嗔道:“你呀,好久不回家,一回来就训他做什么。念祖,你去玩吧。”
  杨念祖一听如蒙大赦,向杨帆吐了吐舌头,立即溜之呼也。
  小蛮对杨帆道:“展先生辞去了西席,家里一时还没找到合适的老师,便让他歇两天吧,这孩子现在做起功课来还是挺认真的。”
  那位展先生教书很负责,与杨帆宾主之间相处得也不错,如今竟然辞去了,杨帆很是惋惜,便问道:“展先生怎么会辞归呢,他是嫌咱们家的束脩不高,还是他家里出了什么事情?”
  小蛮道:“奴家也曾一再挽留,后来那展先生实在推却不过,这才说出实情。原来这位展先生以前是敬相公家里的西席,后来他的一个甥女还嫁给了敬相公的内弟为续弦。如今敬相公保举他要做官了,人家有这般大好前程,奴家怎好拦着,便赠了他一份程仪,送他离开了。”
  称为相公的就是宰相,宰相班中姓敬的现在只有一个敬晖,听说是这么回事,杨帆也只能摇了摇头,无奈地道:“良师难觅啊,那就好好打听一下吧,选个好先生回来,不能误了孩子。婉儿来了,你去见见她吧,我到书房见一位朋友。”
  小蛮点点头,径往花园赶去,杨帆也直奔书房。杨帆推开书房的门,就见一人正负手望着壁上的山水画,听见声音扭头一看,便转过身来,向他笑吟吟地长揖一礼,曼声道:“草民沈沐,见过侯爷。”
  杨帆笑起来,道:“沈兄,你也开我玩笑是不是?你要是喜欢,那咱俩就换换,我还羡慕你这布衣侯的逍遥呢。”
  沈沐直起腰来,笑道:“怎么,你年纪轻轻的,就从一无所有熬到了世袭国侯,还不满足么?”
  杨帆叹道:“庙堂之中不自由啊。你知道的倒是不少,回来多久了?”
  沈沐懒散地笑道:“刚回来,不过……有些消息,我不在长安也一样了如指掌。要不然,你以为我怎么知道你受封侯爵了?”
  杨帆道:“不过是多领一份俸禄罢了,有甚么大不了的。”
  沈沐道:“不止吧……”
  他上下打量杨帆几眼,问道:“你现在可是冠军大将军了,怎么没着紫服玉带?”
  杨帆道:“我有那么骚包么?又不是上殿面君,我穿成那副样子是要唱大戏么?”
  沈沐“哧哧”地笑起来,道:“朝廷体制,我是不甚了然的。怎么样,你这个冠军大将军,与以前有什么不同?”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79/86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