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枕江山(精校)第66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61/864

  张易之窥了一眼武则天脸上欣喜的表情,轻声建议道:“通天宫建成,圣人应该举行一场盛大的仪式以示庆祝!”
  武则天摇摇头,说出了她就做出的打算:“朕,要让他们在这里,立下一份盟约!”
  “他们?”上官婉儿飞快地瞟了武则天一眼,武则天仰望着高高在上的宝座,仿佛知道身边三个最亲近的人心中的疑惑,用力地点了点头,道:“对!他们!”
  武则天转过身,一脸庄重地对上官婉儿吩咐:“明日停朝一天,传朕口谕,令武氏诸王、李氏诸王,明日一早,于刚刚落成的通天神宫见驾!”
  自从国子监广文馆博士苏安恒通过铜匦上了那道密奏,武则天一直有些不安,在此以前,她从不怀疑自己的决定能否得到坚决执行,但是现在她开始怀疑了。她想通过一个仪式、一个誓约来约束武李两家,避免在她身故后武李两家陷入大战。
  可是,一个盟约,真的能约束别人么?
  作为一个深谙权谋、最知利害的政治家,武则天从来都不相信它的效力,可她现在却不得不寄希望于这种方式来保证她身后的政局稳定,对这个半生强势的女人来说何尝不是一种悲哀。
  武则天似乎也明白这个誓约可起的作用有限,当她举步走向宫门的时候,原本挺拔的胸膛又慢慢佝偻下去,在这金碧辉煌,象征着帝国命运和皇权的宫殿上,她的背影不可避免地苍老起来。
  从十四岁起就跟在她的身边,受她指教、辅佐她治国的上官婉儿,凝视着她最熟悉的这个女人的背影,心中忽然浮起一个从未有过的念头:“这座宫殿的主人,正在逐渐失去她的帝国!”
  武则天在殿口站住,用苍老却依旧不失威严的声音又加了一句:“叫太平也来!”
  空荡荡的大殿上,回荡着她的最后一句话,上官婉儿和张易之相顾诧然。张昌宗快活地追上去,殷勤地扶住了武则天的臂膀,他根本体会不到武则天心中的感觉,更不明白武则天的这句话意味着什么。
  他毫无从政的天赋,却偏偏出现在波翻浪涌、诡谲莫测的权力中心,这对他来说,实在是祸非福。世间没有永恒的事物,张开举世无双的巨大树冠,替他这棵小草遮挡着风风雨雨的这棵大树,又能维护他多久呢?
  ……
  晨雾缭绕中的通天宫如同一座天宫神殿,宫殿顶上高达丈二的金凤半隐于晨雾当中,仿佛刚刚凌空飞至。
  一大早,武氏诸王就齐集宫中了,其实他们本不用来得如此之早,但是武则天特意停朝会一天,传下旨意命武氏家族所有封王齐集通天宫,这些武姓王爷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难免就紧张起来。
  哪怕平时非常懒散的武姓王爷,今天也都起了个大早,魏王武承嗣病体严重,已经无法支撑,也让儿子扶着,颤巍巍地来了。
  武氏王爷们自然而然地便凑到了梁王武三思和魏王武承嗣的面前,向他们打听今日皇帝召集诸王的原因。武三思其实也不明所以,却不愿表现的自己一无所知,是以只是沉着脸摇头,道:“都不要问了,一会陛下到了,你们自然就会知道。”
  当初,武承嗣的势力比武三思更大,但今非昔比,围拢到他身边打听消息的人已经远远少于围在武三思身边的人,武承嗣正轻咳着摇头,武三思还需要装出一副消息灵通但不便透露的模样,他连装相的心思都没有了。
  他跟武三思已经斗了半辈子,可是现在一个“寿元将尽”就让他输光了所有的本钱,还有什么好争的呢?
  远处,又有一行人从薄雾中走来,看到那些人,武氏诸王脸上顿时露出了讶异的神色。
  那是……相王李旦和他的五个儿子,还有皇太子李显和他的三个儿子,一看到这个阵容,武氏诸王就明白了,今天皇帝召集了李武两家所有的王爷。李显有四子,但最小的儿子刚刚六岁,尚未封王。
  李氏诸王走到与武氏诸王相距五六丈时便停住,两姓王爷分列在通天宫中间的御道左右,仿佛中间有一道无形的屏障。
  雾气渐渐散去,两姓王爷中间那道无形的屏障却没有散去,武氏这边,由魏王武承嗣、梁王武三思两位亲王站在前面。武承嗣手中拄着一根拐杖,努力挺起他的腰。
  站在他旁边的是对头,站在对面的也是对头,哪怕就要死了,他也不愿在老对头面前露出一副站都站不稳的模样让人家笑话,他的儿子被他轰到了后面,与一群郡王们站在一起。
  对面,是皇太子李显和相王李旦站在前面,八位郡王站在后面。则天门上的鼓声已经响起,继而满城响起了轰轰烈烈的鼓声,阳光普照,雾气迅速消散,可是却驱不散双方王爷们脸上的阴霾。
  当然,这阴霾只体现在那些郡王们脸上,站在前面的一位太子、三位亲王神情与他们却是截然不同的。武承嗣现在是一副完全无所谓的神情,从他确认自己丧失了战斗资格的那一天起,他就不想争了,而武三思同样是一副无所谓的神情,因为他没把任何人放在眼里。
  相王李旦的表情非常平静,他目不斜视地垂手而立,一动不动,仿佛早已把外物尽皆置之度外,而皇太子李显,则是一脸谦逊平和的笑容,偶尔与对面的梁王眼神一碰,他还会非常亲切地微笑一下。
  “皇帝驾到!”
  一声高亢的呼喊,武李两家诸王一齐转身,武则天乘着一架御辇,只由几十名近身随从、侍卫们拱卫着从远处走来,并无仪仗伴驾,在她左右,分别走着衣带飘飘如御风而行的张易之、张昌宗两兄弟。
  御辇前方还有御前待制上官婉儿身着一袭庄重的女官服饰,款款而行。婉儿身边还有一人,令人意外的是,这人竟然是太平公主,太平公主也是一身盛装,庄重肃穆,却又不失娇艳妩媚,与一旁人淡如菊婉约袅娜的上官婉儿相映称趣。
第九百三十五章
狸赋和平条约
  “太平怎么也来了?”
  武李两姓诸王齐齐诧异,最为诧异的就是太平公主的丈夫,如今既是王爷又是驸马的武攸暨,但是他们来不及多想,眼见御辇到了面前,他们只能一齐拜倒,高声道:“参见陛下!”
  此时仪制,非盛大仪式或祭拜天地,大臣们见了皇帝只需一揖,不必跪拜,但是在场的这些王爷都是武则天的亲戚,辈分最高的是武则天的儿子和侄子,剩下的都是她的孙子和侄孙,自然当得起他们大礼参拜。
  御辇停下,武则天懒懒地坐在御辇上,侧首俯视着跪在阶下的诸王。李氏这边有十位王爷,武氏那边,除了那个乐呵呵赶去和亲,却被可恶的默啜扣在手里始终不曾放回的倒霉郡王武延秀,还有二十位王爷。
  李氏这边,所有的王爷都只有一个爵位,无一兵一马、不兼一官半职,而武氏这边,二十位中至少十位是带兵的。武则天从来没有如此直观地看到武李两家的力量对比,此刻把这一切看在眼里,连她自己都觉得以前对李氏压制得实在是太狠了。
  天下人心在李氏一边,要保证她的传承,必须让李氏能站住脚。否则她若一死,武氏篡位,她的江山就要土崩瓦解,她将重蹈秦始皇、隋文帝的覆辙,到那时,只怕她的陵寝之处都难得安宁。
  “必须把武氏诸王的势力再削弱一下,要保证有他们的监督,我儿不敢恢复李姓、不敢恢复李唐江山,但是不能让武氏诸王掌握足以颠覆皇权的力量……”
  武则天审视的目光从诸王身上一一扫过,最后停在武承嗣身上,如果要在侄子里边选择一个能够取代李氏坐上皇位的人,只有武承嗣的能力才勉强有三分可能,可是这个只有三分可能的侄子,怕是要走在自己前边了,其他人……都是扶不起的阿斗!
  武则天轻轻叹了口气,淡淡地道:“都起来吧!”
  ……
  “皇帝召集武李两姓王爷,立誓文,告天地于明堂,永不相负,决不相争,铭刻于铁券,藏之于史馆!太平亦参与其中,一同署名。另,安乐已有孕三月,誓盟之后,天子将亲自主持仪典,嫁安乐于崇训。”
  婉儿这条只有两指宽,寥寥三行文字的纸条,已经把今日将要发生在通天宫的一切堂前幕后事,提前尽数告于杨帆。
  “盟誓?皇帝居然将未来帝国的安定,寄望于一纸盟约,看来她是真的别无办法了。”杨帆嗤笑一声,虽然他比武李两姓诸王都早了一步知道这个消息,但是这个消息并没有带给他什么震动,他真正关心的其实只有一条:“太平亦参与其中。”
  杨帆长长地舒了口气,抚着下巴悠悠地想:“皇帝……终于开了禁令,默许太平涉足政坛了么?”
  这是一次武李两家的重大政治盟约,男主外,女主内,本不该有太平公主参加的。武攸暨作为一家之主,应该全权代表他的妻子,可是太平公主也得以出席,并且在盟约上署名,这就有些不同寻常了。
  武李两家有多起联姻,并不是只有太平公主一个武家媳妇儿,如果仅仅因为她是李家的女儿、武家的媳妇,那么得以参与此次盛会的,就不应该只有太平公主一个人。
  很显然,在武则天的眼中,她的女儿是独立出来的,不仅仅是作为武李两家联系的一条纽带,而且是一方独立的政治力量。
  皇帝扩百骑为千骑、增强朝堂中李唐旧臣的比例,都是为了将严重倾斜到武氏一方的天平调整到平衡状态。可是,仅凭这些力量,显然还是不够,如今这架政治天平,是靠武则天伸出一根手指,强力压在李氏一边,这才确保了双方暂时的和平,只要她抽离手指,这架天平就得重重地砸向武氏一方,李氏的力量实在是太薄弱了,而太平,无疑是一个能够起到平衡作用的人。
  太平公主既有李氏公主的身份,又有武家媳妇的身份,站在她的立场上,她不会希望武李两方有任何一方彻底失败,无论哪一方被彻底铲除,她都将被置于一个极其难堪的位置。所以,太平公主无疑是那个最适合担任武李两家势力平衡调停人的人,可是一直以来,武则天都没想过用她,直到重用杨帆都没考虑过她。
  一个篡位登基的皇帝,最担心的就是别人有样学样也来一次篡位。这位女皇帝是太平的母亲,她深知自己这个女儿的心机与智慧,却一直严厉约束,不许她涉足政坛,显然是担心她效仿自己。
  她是从儿子手里夺位的,因为孝道的约束,她的儿子即便有勇有谋、有胆有略,也没有办法造她的反,再加上天下人大都以为她即便夺了位早晚也要还政于李,因为她的亲生儿子都姓李,她登基时已经六十多岁,根本不可能再生育,所以她能比较顺利地登基。
  但是如果太平也有此野心,她却没有她老娘所拥有的那些优势,如果她滋生野心,只会搅得天下大乱,所以武则天一直把女儿紧紧地关在牢子里,不许她露出尖牙利爪,可现在她改变主意了。很显然,她已经发觉,如果不让女儿出马,她那两个绵羊似的儿子即便大义在手也成不了大事。
  杨帆的脑筋迅速转动起来:“太平是女人,很难直接插手军队,看来皇帝是打算让太平在政坛上有所作为,进一步加强李氏家族对政坛的控制。这样的话……”
  至于婉儿纸条中提及的安乐因已有孕三月,仓促出嫁的消息,他根本就没有放在心上,只是目光刚刚扫过时,报以一声冷笑。在他眼中,那个女人就像他生活多年的那个海岛上生长的一种奇花,开着最艳丽的颜色,散发的却是能熏死人的尸臭!
  ……
  明堂盟誓之后,理所当然要有一场皇帝家宴。
  此前不曾出现在明堂的许多皇室宗亲也都来了,其中包括刚刚做了武家媳妇的几位新娘子和即将成为武家媳妇的安乐。
  安乐公主打扮得异常娇媚,她身上那条羽裙是时下洛阳最流行的款式,不过坊间流行的羽裙都是用锦鸡等飞禽羽毛缀成,而她的裙子是用昂贵的孔雀羽毛修饰的,可是即便这么华美的裙子也夺不去她的风采。
  在场所有人中,毫无疑问她是最美丽的一个。
  太平公主的艳丽,像一轮璀璨的骄阳;上官婉儿的清丽,似一缕柔和的月光;而安乐公主,却像是一道七彩的长虹,横亘于长空。三者之中,她更年轻、更活泼、神采飞扬,夺去了殿堂上所有女人的光芒。
  但是,武则天的目光从她身上掠过时,却总是不经意地一蹙,隐隐透着一丝憎厌。这个女孩儿本来是武则天在孙子辈子里最喜欢的一个,可她现在已经彻底失去了武则天的欢心。
  孔雀裙束着的细细的一管小腰身,即便有了三个月的身孕,纤腰依旧婉约。但她已经有身孕是毋庸置疑的。武则天对此很不高兴,一个未出阁的皇家公主,居然做出这种丑事,真是有辱门风!
  人总是这样,自己犯错时,可以找出一千一万个理由原谅自己,但是当他的儿女犯下同样的过错,他就会恨铁不成钢,他就会暴跳如雷。
  武则天就是这样,太宗朝时做过才人的事就不消说了,毕竟从理论上来说,进了宫的女人,个个都算是皇帝的预备老婆,但这并不意味着她就一定侍候过皇帝,每一个宫女都有向皇帝献出贞操的义务,放出宫后不一样嫁人?
  才人既是妃嫔的一个等级,也是女官的一个职衔,有几个女官侍候过皇帝的枕席?做女官可以是因为背景,比如选自大臣家庭的,皇帝从不曾宠幸,也要给个名分,以安臣子之心。还可以是因为资历、功劳,或者是在御前得用,却不见得一定陪皇帝上过床。
  除皇后和四妃以外,其余的九嫔、九婕妤、九美人、九才人、二十七宝林、二十七御女、二十七采女以及六尚诸司,都是皇帝的预备老婆,其中有的人一辈子都没机会见到皇帝,更不要说侍奉枕席了。
  但是,她后来蓄养面首却是不争的事实,所以当她得知女儿与杨帆勾勾搭搭的时候,她虽震怒,却对有样学样的女儿摆不出母亲的威严。现在也是一样,虽然安乐未婚有孕,可她没办法理直气壮地进行训斥,更何况还要顾忌皇室的脸面,她只能尽快让安乐和武崇训完婚。
  然而不能责斥,并不代表她不厌恶。而且她最初喜欢安乐,是因为安乐的活泼美丽仿佛少女时代的她,可她毕竟出身豪门,选入宫中之前,她的父亲就是国公,她从小受过良好的教育,这跟安乐不同。
  活泼和粗野,天真与浅薄,其实只是一墙之隔,乍一看似乎一样,可是以武则天的阅历,很快就能分得清清楚楚,所以对安乐她早已不复当初刚刚见到时那般惊喜,因为这桩事,就更生憎厌了。
第九百三十六章
珠胎暗结
  不过转眼看见她的儿子和侄子们,她微微蹙起的眉头便舒展开来,微微露出一丝笑意。
  武三思正举着杯,抚着相王李旦的肩膀,在他耳边笑语着,然后两人哈哈大笑,举杯一饮而尽。皇太子李显正盘膝坐在武承嗣的旁边,一脸关切地询问着他的病情。几位郡王则围在驸马武攸暨和太平公主夫妇周围言笑晏晏。
  武则天喜欢这种场面,虽然她也知道,这种和睦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有她在场,但是两边关系大有改善也是事实,多帮他们制造些互相接触的机会,谁说他们就一定不能和睦相处呢?
  武则天微笑着,想起了她曾驯养过的狸猫和鹦鹉,狸鹉不能和平共处,但武李两家一定能。
  婉儿也在座,如果说二张因为武则天的原因还算半个武家人,那么婉儿就是这场家宴唯一的外人了。但是,在场的所有人,谁有她陪伴武则天的时间长?她在皇帝心中的地位,并不比这些与皇帝有着血缘关系的人远。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61/86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