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枕江山(精校)第62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28/864

  ……
  武三思得了皇帝口谕,快马赶来宫中,到袭芳院时,饮宴已经开始了。
  酒过三巡,张氏兄弟虽然依旧心中恚怒,至少表面上已经恢复了从容神色。
  四名舞伎正在堂前跳着拓枝,武则天持箸看着,忽然想起了当日在龙门伊阙,伊水河畔时女儿与上官婉儿的一舞。
  她下意识地看了看女儿,又看看陪伴一旁的婉儿,两人依净明丽如昔,岁月似乎没有在她们身上留下什么痕迹,那娇嫩幼滑的肌肤怕是连十六岁的少女都要羡慕。武则天下意识地抚了抚自己的脸,轻轻叹了口气。
  她是极重保养的,直到五十岁前,她看起来还如三十许人,明丽妩媚。可岁月终究是所有人都难战胜的天敌,当她一过六十,衰老的速度就骤然加快,哪怕是再好的灵丹妙药也无法阻碍她身体的衰老,再好的胭脂水粉也无法遮盖她的皱纹。
  她再一次感到了自己的老迈,一个强势了一辈子的人,当她必须面对一种她无法扭转的局面时,那种无力感,寻常人是无法领会的。
  她苍老的目光从儿子、女儿、女婿、侄儿还有她的情人脸上一一掠过,恍如做梦。眼前的一切,似乎是融洽和睦的,可这一幕能持续多久呢?她很清楚,眼前这一切,都是因为她的存在而存在的。
  杨帆从外面回来了,看到庭前的一切,他放慢了脚步,缓缓绕向廊下。正在缅怀与感叹之中的武则天看到了他,目中忽然有了一丝暖意。
  眼前这个人不只是她打算用来百年之后继续维系武李两氏的一道粘合剂,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算是她的女婿吧。
  武则天下意识地看了一眼太平,记得那次在伊水河畔,太平跳过拓技舞后,便与自己发生了挣执。女儿最终还是屈服了,可她是不快乐的,武则天都清楚。抚今追昔、触景生情,武则天忽然觉得自己今天的心异常脆弱。
  于是,在杨帆正欲闪入廊下的时候,武则天和蔼地唤住了他:“杨卿止步!”
  杨帆讶然站住,止步躬身,武则天道:“入座,与诸王、宰相、公主、驸马,同饮!”
第八百八十四章
杀人不见血
  因为皇帝特许的这份殊荣,杨帆略有些惊讶,但他从武则天的眸中看到的是微笑与和善,一向冷厉威严的女皇帝偶尔一露的和蔼,倒令杨帆有些不适应了。内侍很快给他加了一领席子、一张案几,杨帆在末位上坐下来。
  婉儿没有多望他一眼,席间个个都是人精,稍不小心就会露出马脚。杨帆自任千骑中郎将之后,在宫中近乎可以随意行走,与婉儿私晤幽会的机会也多了,如今心态自然不如许久未见的饥渴。
  倒是太平公主很大方地笑望了杨帆一眼,反正她和杨帆的绯闻尽人皆知,所需回避者只有驸马一人,而武驸马此刻即便看到了,也只会装作看不见。酒宴又持续了大约半个时辰,武则天放下酒杯,缓缓坐直了身子。
  侍立一旁的上官霏见状连忙挥手,丝竹弦乐顿时戛然而止,舞伎们翩然退下。众人都知道女皇有话说,纷纷停箸坐正。
  武则天先是喟然一叹,轻轻地道:“朕已经老啦。这个帝国,早晚要交到你们手上。朕希望众臣工今后依旧能齐心协力扶保朝廷,朕希望武李两家能够永远和睦相处!”
  婉儿道:“一切会尽如圣人所愿的!”
  众人纷纷称是。
  武则天缓缓点头,扫视着众人道:“今日在座的,有武李两家的王子,有朕的女儿和驸马,还有各位宰相,朕很喜欢今日这般其乐融融的场面,朕希望……你们以后也会如此,祸福与共,共同扶保朕一手创立的大周江山!”
  众人纷纷离席,向皇帝行礼。
  武则天欣然举杯,道:“来,满杯!”
  待众人斟满酒,端起杯,武则天慨然道:“大周万物更新、江山稳固,恰如日之东升,今后,诸王子与诸位臣工只要按照朕设定的循轨而行,必可保大周江山千秋万载!”
  “谨遵圣命!”
  众人轰然应诺,相王李旦突然上前一步,长揖道:“母皇,先贤有云,国家安则先嫡长,国家危则先有功。今大周国势昌盛,四海升平,皇太子之位理应传于母亲的嫡长子嗣,苟违其宜,四海失望。
  儿与七郎皆母皇亲生子也。七郎为兄,儿为弟,皇太子理应由七郎担当。七郎仁明孝友、端重聪慧,是皇太子最佳人选,儿愿辞去太子之位,请母皇立七郎为皇太子,正位东宫,以重万年之统,以繁四海之心!”
  易立皇储的消息早就传开了,在场诸人无人惊讶,只有武三思心中小有失落,虽然他早知今日,如今亲自与闻,还是不免黯然神伤。
  李显自然赶紧离席推辞,两兄弟在御前你推我让,上演了好一阵的兄友弟恭,众宰相们才一拥向前,异口同声地赞同易储。武三思和武攸暨也硬着头皮站列其中,说着言不由衷的话。
  武则天缓缓点了点头,欣然道:“古语有云,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内平外成。我儿能够如此,朕心甚慰。准你所奏,便由你兄长为皇太子,明日宣知朝野、咸告中外!”
  李显见母亲发话了,这才上前接旨,这一回就要隆重些了,他在母亲面前跪倒,郑重领旨。武则天道:“为君者,当敬以修身,正以御下,刚以断事,明以察微,持之不怠,则天变自弭,和气自至。你为太子,当潜习学习为君之道,以求励精图治、济世康民!”
  李显叩首道:“谨遵母皇教诲!”
  武则天又对众宰相道:“尔等文武,皆为辅臣,当竭诚尽忠,辅佐君上。君有任贤纳谏之美,臣有辅君进谏之忠,讨论治乱兴亡,利害得失,使君上明白切要,可为鉴戒,如此君明臣良,国家兴盛可期也!”
  众宰相、众王子乃至二张俱都跪地称命,因为武则天开口便是“尔等文武”,杨帆这个“武”也跑不了啦,只得随着众宰相一起行跪拜大礼,隆重之状,颇有顾命之势。
  在杨帆而言,这副看似君臣和睦的立储场面纯粹就是一场戏,而且是一出早就知道结局的戏,乏味得很。
  众臣工作出一副慷慨激昂的模样,配合皇帝做完了这出立储大戏,众宰相纷纷表态支持赞许,明日朝堂正式立储时不用担心再出什么意外,早就感到体乏的武则天便返回内宫去了。
  皇帝一走,众臣子哪还能坐在这儿吃吃喝喝,众王爷、公主乃至宰相们纷纷散去。杨帆出了玄武门,任威早已等在那里,一见他出来,便道:“属下已吩咐下去了,明日消息便可传遍洛阳!”
  杨帆微微一笑,又嘱咐道:“百姓们知道了用处不大,他们想理会才有作用,不想理会,你便吵翻了天与他又有何干系?要把消息让上面的人知道,二张出身名门,交游也俱是仕宦,这些人才能真的对他们产生影响!”
  任威眸中露出笑意,点头道:“属下明白!之所以要由下而上,只是让他们不好查找出处罢了。”
  ……
  翌日朝会,一个早已被朝野所知的消息隆而重之地向中外宣布了:易立庐陵王李显为皇太子。最高兴的大概就是义安郡主李馨雨了,可最不高兴的也是她。
  高兴是因为她刚被贬为县主,马上又升回了郡主。不高兴的是,姐妹们都晋级成了公主,她却是郡主,这让一向喜欢攀比的义安郡主很是不满。可她刚刚受了惩戒,直接升到公主的话,皇帝的教训未免就成了一个大笑话,她只好接受比姐妹们低一级的现实。
  皇储换人,因为是早已尽人皆知的消息,所差者只是大家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实现,所以李旦辞太子位,李显登太子位的消息并没有引起朝野多大的轰动,倒是有关蜀商宋霸子、龙九套入京交结二张的传言,开始有板有眼地传播开来。
  在杨帆授意传播的谣言当中,宋霸子、龙九套等蜀商首先被描绘成了粗鄙不堪、不习礼数的暴发户,这是很合乎那些有仇富心理的人的心态的;紧接着又给他们炮制出许多经商过程中鱼肉百姓、缺斤少两、哄抬物价的恶劣行为,这又合乎那些一向鄙夷商贾的清高读书人心态,同时引起了受过奸商坑害的百姓的敌视。
  于是,这些人纷纷加入了喷口水的行列。这还不算,还有一些关于宋霸子、龙九套等人进京后“说过”的嘲笑京都人氏的言语和小段子开始到处流传开来。
  宋霸子等人当然没有说过这样的话,可是那些百姓不会质疑究竟是谁当时就站在他们旁边听见了这些话,居然能够知道得这么详细。宋霸子一行人又不可能拉着路人逐一解释,这个屎盆子一扣上去,宋霸子等人立即成了京都公敌。
  当时的地域壁垒很严重,宋霸子这种“地域歧视”的言论,很容易引起当地人的同仇敌忾。而且他们歧视的是优越感很强的京都百姓,是可忍孰不可忍?一时间,宋霸子等人成了过街老鼠,大有人人喊打之势,弄得不只他们不敢出门,便是说话带些蜀地口音的人都不敢出门了。
  紧跟着,便有隐隐约约的说法提到了当日宫廷宴会,他们被引入宫廷、结果又被皇帝斥出的消息。在这个小故事里面,宋霸子等人又变成了粗俗不堪没见识的乡巴佬,他们在皇宫里惹出了多少笑话,如何的丑态百出,成了京都百姓反击他们的笑谈。
  然后,在有心人的询问下,一些消息灵通人士开始稍稍透露出来一点消息,貌似引他们入宫的是宰相后人、如今的奉宸令张公子,还有人提到,据说这几个很没品味的乡巴佬曾送了张公子一条金牛,因为张公子是属牛的。
  污水和嘲讽开始从宋霸子等人慢慢向张氏兄弟身上漫延过去。
  一开始宋霸子等人对于京城里的流言蜚语虽然颇为气愤,但还没有太往心里去,反正无碍大局,只好以“清者自清、浊者自浊”来安慰自己。但是渐渐他们发现,张同休等张家兄弟开始疏远冷落他们,不再接受他们的邀请,登门拜访也常吃“闭门羹”。
  他们终于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可惜此时想要挽回为时已晚。张氏兄弟是高门子弟,如今有权有势,钱财对他们而言只是锦上添花的东西,并不具备太大的诱惑力,而声望却是他们最想拥有和保持的。
  如今整个事件恰恰是由声势浩大的舆论所形成的,宋霸子等人独在异乡,面对这铺天盖地的污蔑根本无从辩解。他们现在已经猜到是自己的身份泄露,显宗在暗中动了手脚,可是他们做梦都没有想过显宗居然会用这样的方法。
  他们费尽心思,不惜重金接近张氏兄弟,可还没有让这份关系发挥任何作用,便被口水喷断了。
  “不要懈怠!”
  杨帆听到任威的禀报,想象着宋霸子等人焦头烂额的模样,忍不住笑起来:“他们失败了,必然会另想办法,这时候更要盯紧了他们!我还不知道他们究竟为何而来,他们的目的,一定就是他们最大的弱点!”
  “属下明白!”
  任威刚刚答应一声,外面忽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脚步声未至门前便传来了老管事紧张的叫声:“阿郎!出事了,出大事了!”
第八百八十五章
聪明的猪
  杨帆向任威打个手势,快步走去打开房门,老管家恰好赶到门口,一见杨帆出来,忙道:“阿郎!大事不好了,千骑营有几名军士找上门来,人人身上带伤,说是……说是被金吾卫打伤的,还被金吾卫抓走了许多人。”
  杨帆神色一紧,沉声道:“我去看看!”杨帆拔腿就往外走,任威立即紧随其后。杨帆迅速赶到前院,只见门房里几个士兵或坐或站,身上俱都血迹斑斑,杨帆远远看见,心中便是一沉:有刀伤!
  近来金吾卫与千骑营的冲突愈来愈激烈,双方时有斗殴。
  但是斗殴不是战斗,即便双方都佩有兵刃,除了杨帆惩治韦驸马时占了“妨碍公务”的理儿动过兵器之外,双方都是拳脚相加,或者随手从路旁店铺里抽一根棍子什么的,没有人敢动兵刃,因为一旦动了兵刃,性质就不同了。
  可今日他的兵身上居然有了刀伤,这就意味着双方的冲突已经升级,对方已经有人按捺不住动了兵器。
  杨帆快步赶到门房,那些伤兵一见杨帆纷纷站起身来,伤势严重的就由其他人搀起。杨帆看看他们,扶住一个单腿站立的伤兵,关切地道:“严重么?”
  那伤兵努力挺直身子,大声道:“回将军话,卑职没事,腿上挨了一刀,没有伤筋动骨!”顿了一顿,他又大声道:“只要让卑职养个十天半拉月的,卑职就能把咱们千骑营丢的面子找回来,干翻那帮狗娘养的!”
  杨帆哈哈大笑,亲昵地在他肩头捶了一拳,道:“如果等你养好伤再去找回场面,那你就是落了咱千骑营所有兄弟的面子了,你受了伤,难道我和众兄弟们不能替你找回来?”
  杨帆说完,神情一肃,向众伤兵中一个伙长问道:“怎么回事?”
  那伙长把事情的来龙去脉一说,站在一旁的任威听了都不禁皱起眉头。
  千骑营和金吾卫的摩擦近来很激烈,双方士兵就像一群愤怒的公鸡,只要见到,就会想方设法发生冲突,双方几番冲突下来,可谓各有胜负,而且都在可控范围内。
  今日这群千骑营官兵是随高初进城喝喜酒的。高初已经定了亲事,可军营中人在他成亲那天未必都能出来,尤其是士兵也未必有资格到高家喝喜酒,于是高初带了本营的要好兄弟先出来摆几桌。
  结果金吾卫又在街头故意冲撞千骑营官兵,双方早就是一触即发的关系,当然动了手。可是令人意外的是,甫一动手,对方就动了刀枪,高初等人根本没想到对方敢动兵器,措手不及之下被一连伤了好几个人。
  高初等人又惊又怒,正欲动用兵器反击,路旁一家小店里突然跑出六七个贼人,随即大批金吾卫官兵突然出现,将这些贼人一举抓获,然后指控千骑营官兵包庇罪犯,阻碍执法,要把高初等人拿下。
  高初一看就知道中了人家的奸计,赶紧率众突围,只求把消息送到杨帆手上。在他全力掩护之下才有几名士兵逃了出来,其他十余人包括高初本人,俱都被金吾卫拿下,押回大营去了。
  那伙长原是百骑士兵,说话甚有条理,随着他的叙述,杨帆的脸色越来越阴沉。等那伙长说罢,众士兵都眼巴巴地看着杨帆,等着他拿主意。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28/86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